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寧靜致遠散文隨筆

寧靜致遠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寧靜致遠散文隨筆1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題記

寧靜致遠散文隨筆

因寧靜,所以成功;因寧靜,所以美麗;因寧靜,所以致遠。世事煩瑣時,寧靜是無爲;大敵當前時,寧靜是平和;事有所成時,寧靜是戒躁。

靜是一種心態:一種對事的平靜,對紛擾世界的淡定。

靜,看似無爲非一無所爲。尋一處清靜地,避開塵世喧囂,或品茗,或臨字,或博奕,或賦詩,外界的靜,淨化躁動的心,心也隨之而靜。這靜,是無爲的智慧,如莊周先生待事一般,亦猶老子無爲而活一般,凡事靜之,以無爲應之,即使多麼急,不也是一樁事而已順其該發展的方向而去,適其而動,無爲之道也,無爲的靜,是致無的根本,非無爲之本而無以築致遠之高樓。因此,無爲是靜之本,寧靜致遠之本也。

靜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平和自在,淡任天上雲捲雲舒。平和,是靜的表現。因靜,而表現平和,平和,亦是謀定而後動之智慧,大敵在前,一出空城計智退敵軍萬人,諸葛先生這一出是何等大智。而此大智,若非平和,又豈可成功。無論如何危急,如何措手不及,以一種平和來面對,鎮定自若,泰然處之,萬事便可遊刃有餘,迎刃而解。因爲靜,所以平和,因爲平和,所孔明先生纔可閒適般正坐城頭,撫琴而歌,羽扇間,孔明的平和讓我們知道:靜者,內心平和也,平和者,萬事無憂。平和心態,美麗人生,謀定後動,靜處爲上。

靜還可以戒躁。無論何人,凡遇事,其心必難定、難靜。於是,寧靜,可戒去浮躁,亦戒去躁動。工人將表遺失,久尋而未果,而衆人同尋找,依然久尋未果,嗟夫,工人無能力邪?衆人無能力邪?非也,只緣他們心未靜卻躁動不已,自難處理急事。反之,男孩在短時間便找到表,何爲?其心靜也!若其心不靜,如何會有聽表的好法子,若其心不靜,如何聽得表之滴答之聲。嘆曰:心靜,去躁,則事與我皆無礙也。靜,可讓我們保持平靜,摒棄焦躁,去躁存靜,心無所礙。

寧靜是爲致遠。當我們將一切躁熱沉澱,內心成穩淡定,生活纔會開出絢爛的花。

寧靜致遠散文隨筆2

寫在前面的話:誰都很想有所作爲,有所成就,有所成功,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願以償的。就自己而言,總是不能如願以償的,彷彿永遠都不能成功的。當我苦惱的時候,記得諸葛亮這麼一句話來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後來,我就把這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了。

人活天地間,說穿了,就是爲了活着。除了爲了活着還是爲了活着,只是爲了活得更好、更美滿、更具意義而已。學習、工作、事業、愛情、名利等等,都是人們不可缺乏的活着的主要內容。而在我看來,活出味道來很重要,淡泊寧靜就不可無了,特別是在追名逐利的環境中保留着適度的淡泊寧靜,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喜歡淡泊寧靜並不意味着我的失落,也並不是意味着我厭倦了競爭、進取;不能說明自己放棄了競爭、進取,更不能說明自己對人生的逃避;而恰恰相反,是因爲自己更欣賞淡泊寧靜中獨有的清醒、坦蕩、鬆弛和深沉!適度的淡泊寧靜能夠賦予自己堅韌的進取精神和不易昏醉的品格,更能夠激起自己在新的激烈競爭條件下的旺盛鬥志!

對我來說,淡泊寧靜並不代表着無所作爲。淡泊寧靜醇美,平淡之中深藏濃重。淡泊寧靜並非讓自己排斥一切物慾、一切名利,一切虛榮,只是讓自己消除非份之想!人倘若有了非份之想就會藉助詭詐,玩弄權術,偷行騙術??這樣的人活着就很難活出個味道來。他一定活得很累、很空虛,而且很悲哀!

人的一生中,難免有失意,但也不拒絕得意。重要的是,得意之時要虛懷若谷,受寵不驚,並能與人共享一片藍天;失意之時,清和寧靜,遇挫不餒,知難而進,心中自有溫馨和信念,這樣的人生,活着才輕鬆,才自信,才活出意義來。

淡泊寧靜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信仰。它與真誠共存,與意志共勉,與成功共攜。只有強者才能擁有這份淡泊與寧靜。

願自己尚未成爲強者之前,首先要記取“淡泊寧靜”的銘言。

寧靜致遠散文隨筆3

我一直感覺生活太平淡,如杯中的白開水,沒有五彩繽紛的色彩,也沒有濃烈的香味。

它淡淡的,像一株寒天下的冬菊,蘊秀臨霜,清素婷幽。一束窗外的陽光,透過花房的玻璃窗,暖暖地照在木製的花臺上,一朵朵綻放的菊花,就那樣的淡雅着、清香着,彷彿世間的一切,就是爲了它的花容而靜止了。

我因這樣的淡,而感受到生活好像失去了繁花的香氣,它怎能這樣的單一,這樣的寧靜,尤其當夜色闌珊,沉靜得連星星說話的聲音都那樣清晰時,這種思緒,就會更加的濃烈。

起身,拉開青花淡紫色的窗簾,一輪清瘦、明亮的新月,遠遠地掛在夜空裏,幾顆稀廖的星星,零散在四周,亮亮的、一閃一閃的,顯得這一夜色越發的清涼。望着如雪染的月光,輕輕地映在我的小軒窗上,打量着窗內凝思的我,會不會因它鋪滿了室內的白牆,讓我這樣的傷感、惆悵。我知道這不是月光的錯,它只是襯托了我寂寥的心態。

時常我會翻閱一些唯美的'文章,有許多是讚美生活的,提倡生活要刪繁從簡,遠離那喧囂的塵緣,最好是擇一幽雅的去處,來修籬種菊,讓生活簡約、平淡,彷彿連一粒的塵埃,都不會落染在這裏,生活更多地回到了原汁原味的樸素。我不禁被這樣的生活描繪吸引住了,崇尚它、羨慕它!

我的眼前會飄出一幅青山綠水的畫面。毛絨絨的青色,鋪滿了山容,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浪漫地綻放着,在那山體裂開的縫隙裏,一條涓涓的小溪,唱着歡暢的歌,快樂地流下來,流進一灣湖水裏,水流激濺起的水花,若盤中散落的珍珠,拋落在湖水裏,一圈圈的水暈,慢慢地盪開,使清澈的湖水更加的漣漪。在湖中心的水面上,一葉扁舟、一位垂釣的老者,就那樣的閒着、悠着……

在以往,學過一些國畫,會翻閱一些古文詩句,在練習一張簡圖後,就把一兩句優美的詩詞,填在花枝的留白處,然後遠遠地端詳着,想要走進畫中的青山綠水之處,覺得這樣的時光,有詩一樣的綺麗,自己的一生若能與詩相濡,與花草旖旎,還有那溫暖的陽光日日相陪,這樣恬靜、安暖的時光,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本來這樣清淡的生活,是我們最終的站臺,可是不知爲何,我還會苦苦地追求一種心靈深處的寧靜和美好。

一日,乘坐公交車,車內人很多,擁擠着,還好自己在車後排擠上一個座位。車緩緩地進站了,上來兩位懷抱小孩的婦女,我正想着讓出座位,就聽得有幾個人不約而同的讓座聲音,頓時車內融和的氣氛升騰起來,一張張充滿微笑的臉龐,宛若陽光下綻放的朵朵鮮花。我的心裏突然流過絲絲的暖意,流過身體的每一部位,讓人感覺真的很愜意!想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在此時又是何等的絢麗!是他們彰顯了我們人性之初,是本着善良軌跡來傳承的。上至古代儒學家孔子的《三字經》,它開篇即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用最簡潔的文字,來呈現人出生時本性是善良的。我覺得在小小的公交車內,一個簡單的讓座動作,會帶來多少人心的安暖呀!

車內的暖,我想是已經拂過每個人的心上。側身看着車窗外,掠過的風景,讓人留下輕輕的感觸,微暖的冬陽,溫溫地照在每個人的臉上、身上,時不時的車內散發出身體的汗臭味,儼如到了初春,但我知道這種暖,是從哪裏飄過來的,它會使人忘記這是冰冷的寒冬,忘記是在顛簸的車內,仿若出生的嬰兒一般,微笑着、柔軟着,躺在暖暖的棉花被裏。

我曾在一位老師的文章裏,也感受到同樣的燦爛陽光。老師由於公事出差,來到冬日如春的南京市。剛走進這歷史名城,就被幽美的秦淮河,飄逸的玄武湖,肅穆的明孝陵,恢宏的中山陵等諸多的名勝古蹟吸引住了,讓人情不自禁地要賞玩一番。由於都是外地來客,對當地一些交通地點,都不熟悉,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地人的熱情和幫助,是十分的誠懇、親切,一位普通的小賣店年輕老闆,熱情、真誠的幫助,使人心如春風般的溫暖;整潔、舒適的公交車,不斷傳來提醒大家給孕婦、老人、抱小孩的乘客讓座,讓人倍感溫馨;還有甚者,爲給外地人帶路,整整乘出一站地的路程,還不停地叮囑大家讓個座位,這又是怎樣的情意呀!我讀此文章時,好像自己也親臨此事一樣,讓這種陽光般的溫馨,充溢了我整個身心。

一直以來是以一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意,來淡看繁華的。連那遙不可及的“心如止水鑑常明”,都要努力去做。月淡風清,胸無溝壑的悠然,一時讓我的心若細雨的溫柔,若清風的柔軟,若溪水的清明,若月光的淡白,覺得能做到像陶公一樣,修籬種菊,品茶讀書,不問世事,平和簡潔,纔算是人生世界的至美。

但身處喧囂的塵世,我們有什麼理由來遠離它呢?看到生活中有這麼多的安暖,我突然豁然開朗,原來內心追求的那種寧靜和美好,不是讓我們隱居山林,遠遠地避開浮躁的市聲,而是讓我們在內心修一扇青翠的籬牆,種一片姣好的菊園,不嬌柔,不造作,不刻意,懷一份善良的平和,來處繁華的喧囂;抒一份美好的真誠,來相交美麗的友誼。

作家張曉風說過: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是呀,那些平凡中的生活,透着不平凡的感悟,透着善良和純真,擁有一份美好的寧靜。這纔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生活真諦吧!

我知道了,我生活的瑣事,爲什麼感覺無色無味,是因爲我渴望那份安暖,時常的出現在我的身邊,像一束束的陽光,從未在我身旁滑開;像一株嬌豔的牡丹,在冰雪裏也能綻放得那樣的嫵媚。

追求生活中一份美好的寧靜,是內心深處靈魂的淨化,不污濁,不虛僞,把善良純真的笑臉,投向每個人的眸前,讓整個世界都看到這樣的笑容。

夜,還是那樣的靜謐闌珊;月,還是那樣的淡雅牙白。早早地坐在書桌前,拿起筆箋,輕輕地爲自己寫下一句話:生活其實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