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元旦微信文章推薦

2017元旦微信文章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一年又將結束,新的一年元旦即將到來。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2017元旦微信文章推薦

  【讀唐詩見證古代“元旦”別稱】

許多網友和讀者,看古人怎樣過春節,賞析關於春節古詩時,多數限於收索題爲“除夕”、“守夜”、“元旦”、“元日”、“迎春”之類,而冷淡或疏遠有關春節(古元旦)別稱的古詩。金蛋仔也不例外,在除夕和猴年正月初一選讀“除夕”和“元旦”之類的古詩。爲了彌補這種遺憾和偏見,金蛋仔在猴年正月初二選讀有關古代“元旦”別稱的詩歌。現將選讀體會整理成文——《春節讀唐詩見證古代“元旦”別稱》,將“獻歲”、“正朝”、“歲日”、“新正”之類古詩歸到春節古詩,便於交流和對此文糾偏完善。

現代華人將公曆(陽曆)1月1日稱作“元旦”,將農曆(陰曆)正月初一稱作“春節”。於是,當今民間百姓過年有兩個,一爲元旦,又一爲春節。

在古漢語裏,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文字據說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早已比《晉書》沿用幾千年。

元旦的確立:中國古代分別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爲元旦;自漢武帝起到清朝止爲農曆1月1日;中華民國起爲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也以公曆1月1日爲元旦。因此我們現代講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爲“陽曆年”,講春節在中國也被稱爲“陰曆年”,民間有些百姓稱元旦作“新曆年”、稱春節爲“舊曆年”。

衆所周知,“春節”一詞稱謂是從1911年開始的,之前叫法多種,其中以“元旦”和“元日”叫法爲多。與“春節”同期並立的“元旦”爲此改指公曆新年的第一天。

有篇《唐宋已有“元旦”之稱》的文章近兩年流傳廣泛。金蛋仔很賞析它其中兩段文字解說,轉錄在下:

新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宋代吳自牧在《夢樑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的解釋爲:“旦,明也。以日見一上,地也。”在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研究人員曾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麓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象形圖畫。經考證,這就是“旦”的古老寫法。在殷商青銅器銘文上,“旦”字被簡化爲日出地平線的形狀。“旦”是旭陽升起、黎明破曉的時刻。“元旦”是新一年的開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希望。

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爲端月,其一日爲元日,或雲正朝,或雲元朔。”元日、正朝、元朔,這些都是“元旦”的別稱。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叫做“三朝”、“正旦”、“元日”、“歲旦”;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爲“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爲“元旦”、“歲日”、“新正”、“新元”等;清代一直叫“元旦”或者“元日”。這些稱謂的變化,從歷代文人的詩文中可見一斑,唐朝元稹的《歲日》、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清初孔尚任的《甲午元旦》等等,歌詠新年的詩文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卷章裏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由此得知,古代“元旦”的別名較多,其中有上日、元日、正朝、元朔、改歲、獻歲、三朝、正旦、元日、歲旦、元辰、元首、歲朝、歲日、新正、新元。

金蛋仔選錄下列唐詩爲其驗證。(提示:以下元旦、元日指舊曆新年第一天。)

徐彥伯《同韋舍人元旦早朝》:“夕轉清壺漏,晨驚長樂鍾。逶迤綸禁客,假寐守銅龍。予亦趨三殿,肩隨謁九重。繁珂接曙響,華劍比春容。相問韶光歇,彌憐芳意濃。願言乘日旰,攜手即雲峯。”

詞典】解釋上日:1.朔日,即農曆初一。 2.佳日,佳節。

“上日”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爲證:

李爻《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羣臣遇雪應制》:“上日登樓賞,中天御輦飛。後庭聯舞唱,前席仰恩輝。睿作風雲起,農祥雨雪霏。幸陪人勝節,長願奉垂衣。”(人日指正月初七)

薛能《酬泗州韋中丞埇上日寄贈兼次本韻》:“魯儒相悟欲成空,學盡文章不見功。官自掖垣飄海上,鎮從隨岸入山中。嘗遭火發瞿雲宅,爭得天如老氏弓。何意杜陵懷寶客,也隨迷路出關東。”

“元日”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爲證:

張說《幽州元日》:“ 今歲元日樂,不謝往年春。知向來心道,誰爲昨夜人。”

孟浩然《田家元日》:“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方幹《元日》:“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漏幹。暖日映山調正氣,東風入樹舞殘寒。軒車欲識人間感,獻歲須來帝裏看。才酌屠蘇定年齒,坐中惟笑鬢毛斑。”

【詞典】解釋正朝(zhèng cháo):1君主受臣朝見的地方。 2.謂治朝,視朝。 3 .正月一日。

“正朝”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爲證:

王績《看釀酒》:“六月調神曲,正朝汲美泉。從來作春酒,未省不經年。”(王績曾仕隋唐兩朝,文學史上將他歸到唐朝詩人作家。)

劉長卿《正朝覽鏡作》:“憔悴逢新歲,茅扉見舊春。朝來明鏡裏,不忍白頭人。”

楊重玄《正朝上左相張燕公》:“歲去愁終在,春還命不來。長吁問丞相,東閣幾時開。”(詩中張燕公,即張說。楊重玄,開元進士。)

張說《正朝摘梅》:“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偏驚萬里客,已復一年來。”

【詞典】解釋元朔(yuán shuò):一年的第一個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元朔”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李適作品爲證:

《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獻歲視元朔,萬方鹹在庭。端旒揖羣后,回輦閱師貞。彩仗宿華殿,退朝歸禁營。分行左右出,轉旆風雲生。歷歷趨複道,容容映層城。勇餘矜捷技,令肅無喧聲。眷此戎旅節,載嘉良士誠。順時傾宴賞,亦以助文經。”

“改歲”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爲證:

閻朝隱《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應制》:“管籥周移寰極裏,乘輿望幸斗城闉。草根未結青絲縷,蘿蔦猶垂綠帔巾。鵲入巢中言改歲,燕銜書上道宜新。願得長繩系取日,光臨天子萬年春。”

杜甫《贈李十五丈別》詩句:“多病紛倚薄,少留改歲年。”

【詞典】獻歲(xiàn suì):進入新的一年;歲首正月。《楚辭•招魂》:“獻歲發春兮,汨吾南征。”王逸注:“獻,進;徵,行也。言歲始來進,春氣奮揚,萬物皆感氣而生。”《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獻歲。” 宋司馬光《和宋子才致仕後歲旦見贈》:“閒官逢獻歲,拜揖亦紛然。” 清 劉獻廷 《郴州元旦》詩之三:“新知指可屈,獻歲亦勞勞。”

“獻歲”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爲證:

虞世南《奉和獻歲宴宮臣》:“履端初起節,長苑命高筵。肆夏喧金奏,重潤響朱弦。春光催柳色,日彩泛槐煙。微臣同濫吹,謬得仰鈞天。”

錢起《歲初歸舊山(又作獻歲初歸舊居酬皇甫侍御見寄)》:“欲知愚谷好,久別與春還。鶯暖初歸樹,雲晴卻戀山。石田耕種少,野客性情閒。求仲應難見,殘陽且掩關。”

權德輿《獻歲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後絕句》:“一樽歲酒且留歡,三峽黔江去路難。志士感恩無遠近,異時應戴惠文冠。”

權德輿《和張祕監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因呈兩省諸公並見示》:“二賢同載筆,久次入新年。焚草淹輕秩,藏書厭舊編。竹風晴翠動,鬆雪瑞光鮮。慶賜行春令,從茲佇九遷。”

裴夷直《獻歲書情》:“白髮添雙鬢,空宮又一年。音書鴻不到,夢寐兔空懸。地遠星辰側,天高雨露偏。聖期知有感,雲海漫相連。”

韋應物《歲日寄京師諸季端武等》:“獻歲抱深惻,僑居念歸緣。常患親愛離,始覺世務牽。少事河陽府,晚守淮南壖。平生幾會散,已及蹉跎年。昨日罷符竹,家貧遂留連。部曲多已去,車馬不復全。閒將酒爲偶,默以道自詮。聽鬆南巖寺,見月西澗泉。爲政無異術,當責豈望遷。終理來時裝,歸鑿杜陵田。”

【詞典】解釋三朝(sāncháo):1正月一日。爲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2謂三日。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4外朝、內朝、燕朝。5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三朝”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爲證:

楊巨源《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鳳樓門下宣赦相公稱賀二首》之二:“臨軒啓扇似雲收,率土朝天劇水流。瑞色含春當正殿,香菸捧日在高樓。三朝氣蚤迎恩澤,萬歲聲長繞冕旒。請問漢家功第一,麒麟閣上識酇侯。”(蚤通假字——早;三朝爲正月一日或外朝、內朝、燕朝均通。)

【詞典】解釋正旦(zhēng dàn):1.農曆正月初一;2.戲曲角色,即青衣。

“正旦”爲元旦別稱的說法,有唐詩爲證:

武平一《奉和正旦賜宰臣柏葉應制》:“綠葉迎春綠,寒枝歷歲寒。願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

元稹《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臘盡殘銷春又歸,逢新別故欲沾衣。自驚身上添年紀,休繫心中小是非。富貴祝來何所遂,聰明鞭得轉無機。羞看稚子先拈酒,悵望平生舊采薇。去日漸加餘日少,賀人雖鬧故人稀。椒花麗句閒重檢,艾發衰容惜寸輝。苦思正旦酬白雪,閒觀風色動青旂。千官仗下爐煙裏,東海西頭意獨違。”


1.2017關於元旦的說說短語

2.2017關於元旦的心情說說

3.你好2017再見2016經典說說短語

4.2017元旦跨年心情說說

5.再見2016你好2017心情短語

6.2017元旦廉政短信短語

7.2017關於元旦寫景散文

8.2017關於元旦的抒情文章

9.2017元旦散文詩:元旦感懷

10.2017元旦晚會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