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初春隨筆

【散文】初春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導語:在早春裏行走,空氣中到處氤氳着生命的激情,眼前一片如詩如畫的景狀;一種返歸自然、信馬由繮的感覺油然而生。

【散文】初春隨筆

春雨無聲地落下,滋潤着大地,平靜的池塘泛起一圈又一圈美妙的漣漪。蛙鳴聲聲,蝶舞翩翩,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無限蜂兒作隊飛。麥田裏的農民在忙碌着,爲春耕播撒着希望的汗水,遲暮歸家時暢快地飲下解乏的小酒。他們在孕育着一場春華,企盼着一場秋實,一曲春歌在此時傳唱,一弦春曲在此刻撥響,一首春頌在此時激盪,一年的希望在此刻綻放。

不經意間,已過立春。春的氣息便在萬物的扉頁上塗抹上淺淺的綠色,冬的桎梏也在春華的唿喚中間或消煺。望遠蒼穹,春天來了。

春就那麼悄無聲息而來,漫過淺綠的山崗,越過潮溼的土壤,淌過了清澈的河流,棲息在片片的綠葉之上。初春最能彰顯的,便是淡然而開的春花。眠過了窒息的冬日,開始在溼潤的土壤裏抗爭沉重的枷鎖。嫩嫩的苞芽浸在矗立的枝椏上,倘有已綻放的花蕊,飄逸着那馨人的香味,裝點着春色的景象。春花我是叫不全名字的,行走在初春花徑幽靜的小道上,目不暇接:粉紅的梅花,潔白的杏花,純白的梨花……

各種的花兒,似乎在初春的花園中,舉行着一場花開速度的競賽。那奔跑的足跡,已是汗滴潺潺,充盈着春天的光芒。倘若在初春裏靠近嫩花嗅嗅,便有那悠淡的花香撲鼻,沁人另一種情懷。春花在初春裏是最可昭示春天來臨的步伐,或輕盈,或緩緩,或一夜春花漫枝椏,春已入萬人家。

在初春,感悟那細細柔柔的冷雨。春雨綿綿,淅瀝悱惻。春雨的腳步真宛如江南的女子,輕柔而婉約,似乎是眷戀大地的召喚,抑或是大地的等待打動了那茫茫的雲天,時常眼含那溼溼的淚滴,潸然而下。春雨是細膩的,來的輕來得那麼及時,好像是不願意打擾人們的夢想,總是在夜裏滑過,早上僅留下那淚過的痕跡。春雨也還冷冷的,似乎在撿拾冬的餘悸,讓人難免有些不敢接近的感覺。

來到城牆邊,輕輕撫摸着凝視着城磚,冰冷卻有生命力般的城磚彷彿穿越600多年的滄桑在向我述說着,磚身上磨刻出的一道道傷痕,厚重得讓我無法承受。走上前,依稀摸出些當時銘刻的字跡。爲了保證質量,每塊磚上都要打上燒製的州、府、縣及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如有不合格者,則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將治罪甚至還會遭來殺身之罪。巍峨壯麗的明城牆,是無數工匠用血汗和生命築成的。如今的城牆早已失去它本來的功能,成爲遊人登高眺望的平臺。當年城牆內外的喊殺廝打聲早已化入春風,留下的刀痕卻依然斑駁陸離、清晰可見。城磚的縫隙中早已鑽出綠草青藤,好不茂盛。生命力魅力無限,再厚重的磚石也擋不住生機的自然迸發,歲月的流水能將一切帝王的堅固堡壘沖垮。

護城河兩岸的柳枝孵出一串串鵝黃色的夢,剛剪出的新芽露出一個個圓潤的芽片,被一根根綠條串起懸掛在樹上,隨風輕輕擺動,和着水中的倒影,自在、淡雅、不爭不搶,就這樣輕易地贏得遊人駐足欣賞、稱讚。“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是一種極致的柔美,也是一種極致的想象:當年你開啓軒窗,春光融融春水漾漾,拂窗的柳枝與你的髮絲一起飄揚一塊戲春風,幾許癡心幾許柔情;而今一別水長天,隻影空懷遠,伊人在何方?……春,有時也會有一些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憂傷;“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若,人的淺碧心事也可以隨春風出剪,那又何來的惆悵?也有抵不過風寒的柳葉被捲入了河裏,那些屹立在柳枝上還在迎風起舞的柳葉似乎在嘲笑這些身不由己的兄弟。是啊,年輕時壯志凌雲,充滿理想和抱負;若給你一雙翅膀,必將振翅於長空,笑傲於天下。那時年少的我們說國家應該這樣,民族應該那樣;那時年少的我們經常大談自己的夢想自己的遠大抱負,思考國家應該如何,民族應該如何。可,一旦我們捲入社會洪流的巨大漩渦裏之後,若經不起風雨磨礪沖刷,這股熱情便一瀉千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沿河順城牆根漫步,腳下是細細的新綠點綴,宛如一張新鋪展的絨氈。耳邊突然傳來一聲聲清麗悠長的聲調,連綿而出。只見寒風中一個窈窕姑娘身穿一件毛衣,曲線苗條、優雅綿長。她稍昂着頭,一隻纖細的手微握收於胸前,櫻脣舒張,正對着河水練聲。我閉上眼睛陶醉其中:懷揣夢想,認定目標矢志不渝,一步一個腳印,心神合一地攀登着聲樂高峯。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追求?是財富、榮譽還是一種奉獻?若復興中華都從我做起,每一個人不僅爲自己、還會爲他人、爲集體、爲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奮鬥而忘我;那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爲期不遠了……

初春,艱難地行走在冰雪料峭、寒冬尚存的脊背上,印證着“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千古詩句。初春,雖然沒有春天華美絢麗的色彩,卻有着它特有的魅力與韻味,那高雅豐富的灰色調中蘊涵着豐富的生命色彩。初春,用它自己獨特的視角,讓你感受大自然這位奇特的母親,在冬的盡頭,於萬物蕭條中使千姿百態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大自然所有生命得以相擁而至,迸發出勃勃生機。初春,又是一個美麗多情的季節,它用博大的胸懷包納了所有的惆悵和困惑,它用燦爛的微笑給人以一種真情一種美好。初春,風的和煦無時無刻不在傳送着生命的訊息,生命的情感與愛語,無時無刻不在傳播着一種希望、一種頑強、一種內心激情的呼喚。初春,有着冬的寧靜清雅,春的美好燦爛,給萬物帶來生命的歡樂、生命的希望、生命的感嘆。幸福快樂是自己給予自己的,只有自己纔是心境的主人。正如自然界裏的萬物,每一個生命都有着自己的舞臺,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篇美麗的生命華章。

簾捲簾舒的日子城,躁動的心緒涌起激情的狂瀾,我的思緒再也無法隱藏。在日漸回暖的春日裏,常常記起那些曾經美好的過往,一段一段,生動地流連在腦海裏,哪怕只是一瓣瓣花香,一絲絲柳綠;哪怕是一個趕不走的背影,一個日益變淡的情愫;潛伏在生命裏,渴望成熟,渴望擁有一切。進而又將一切青蔥歲月裏的清純往事漸漸勾兌成一壺芬芳,淡淡地品味,輕輕地細摸。這,也是一種境地吧?生活,總埋藏着太多的無奈和殘酷;很多時候,它總是將唾手可得的幸福擊爲齏粉。走過太多的歲月,經歷過太多的坎坷,終於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間沒有神話。

寂寞太久,總希望有人來敲門;漂泊太久,總盼着該有自己的歸宿。我渴望寧靜,鍾情春的氣息,它能讓我盡情地尋覓心靈的海闊天空。爲了尋找生命中的春天,我望穿秋水。我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前世那個有了委屈有了喜悅有了憂傷,都會靠在肩頭傾訴的人,今在何處?前世說好了的,今生還會牽手嗎?生命中若有一個值得你結交併願意同行的人,那在漫漫的行程中,必將是一路春風一路盎然。都說每對戀人都是一個整圓,上帝把圓都分成了兩半,他要人們都爲那個半圓在尋尋覓覓。只有與另一個半圓結合時,才能組合成一個完美的整圓。有些愛,窮盡一生也難有美好的結局,該抱怨誰呢?只能怪自己修行不夠,無力修得同船渡共枕眠。我終於知道什麼是緣了。不就是高山流水間,鍾子期和俞伯牙的不期而遇麼?不就是牛郎和織女的天搓人合麼?我渴望將自己的心昇華爲一片汪洋,浩瀚、深沉、柔情,卻透明如初;我努力保持住率真、熱情、簡單的本性……春,攢足了色香味,藏在有情人的心裏;春,攬括了風花雪月,釀成了一壺美酒,留待秋來品嚐;春,蘊育了一顆玲瓏清透的碧玉,讓天涯人心有靈犀一點通。輪迴中的來來去去,不就是爲了看看春的真實模樣?“明年更有新條在,繞亂春風卒未休。”

春,絕不是十全十美的季節,如同道路不可能一直平坦一樣。溪流潺潺,既可被認爲那是春天歡喜的眼神,也可想象成這是冰雪的眼淚。古來文人黑客詠贊春天的詩詞多矣,因春而傷感的詩篇也絕不少見。奼紫嫣紅的花兒,春天盡相開放時也會有凋謝的時刻。生命之花又何嘗不是如此?這是一種徹底的時間藝術。美好的東西不可能長久,一旦隨光陰飛逝而飛遠,不由得會爲之傷感,甚至於黯然泣下。妙不可言的春天似乎無可奈何地隱藏着一根悲哀的弦,總在百花凋敝人惆悵的時節輕輕奏響。可我還是相信“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的哲理。春,是生命的開始,是萬物復甦的時節。“春節”,在回味、慶祝上一年成果時,也傾訴着對新一輪春秋的美好期盼;同時又印證了光陰流逝無法再來的寶貴,激起人們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倘若在生氣盎然的春天只顧流連於湖光山色,那麼秋天的收穫只能是一片空白,次年的春風更加的料峭。人的一生,能掙脫挫折的羈絆,跳出失落的泥潭,全靠來自於心底的愛和希冀。

人生一世,盛衰相伴;喜樂相隨,人之必然。夏冬輪迴,草木一秋;患得患失,無裨無益。滿懷着希望,在心田間耕耘着愛;那時,仲夏驕陽似火的炎熱,深秋落木蕭蕭的肅殺,寒冬冬雪呼嘯的殘敗,在眼裏都不過是等閒一笑也。別管是春天喚醒了青蛙,還是青蛙叫醒了春天。也別糾纏滿樹桃花到底是爲誰而開,爲誰而謝。有了愛有了希望,就能溫暖着你激勵着你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心中有了春天,人生又何處不花開?

又是一年春,四季的不懈輪迴,讓我們感知生命的可貴。人生,只有一個“四季”。在人生“四季”中,春是最短暫的。當處在人生之春時,又並不十分明白春的美好、春的難能可貴;更向往的是人生的成熟,更渴望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聲音和腳步,因而在不經意中恣意揮灑甚至浪費着人生最寶貴的春天。一旦真正成熟時,人生之春卻離我們而遠去,再也不可能輪迴復始。女作家池莉說過:“人生的春往往與年齡沒有關係,卻只是一種甦醒。這樣的甦醒,如偏僻鄉村籬笆上的野玫瑰,花朵開得爛漫,意象上卻單單隻有光明,簡單,敦厚與寧靜。”人生之春在於自己把握。無論是在人生春天中恣意享樂着的人們,還是爲生命的春天傾情着的人們,永遠在心底裏留住春天吧!留駐了春天,就留駐了你生命的美好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