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華嚴菩薩

華嚴菩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華嚴菩薩
今天無量寺院的園慧師父給我講解了華嚴菩薩,我十分感動,我被華嚴菩薩慈和解救衆生的精神所打動,感到佛的慈和比天地更廣闊。園慧師父在阿彌陀佛像面前給我講起了華嚴菩薩。園慧師父說:“佛萬德譬如華,以如華之萬德莊嚴法身,叫做“華嚴”。本爲經名,依華嚴經而立宗,故名華嚴宗。此宗乃以陳隋間杜順和尚爲始祖,後來因爲賢首國師所發揚,故又名賢首宗。此宗論一切萬法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切互不相礙互相融入。修法界觀,以高度平等的眼光,體察萬事萬物,憑此證入一真法界,即得佛智。華嚴三聖,指的是:毗盧舍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


園慧師父平和地說:“據說元朝時代華嚴菩薩,是尉州高氏之子。他生下來就天資聰穎,頗具靈心悟性,志願要脫此污濁紅塵,入山修道。起初父母不答應,可是他表現得意志堅決,一再懇求。“容許孩兒出家求道吧!”“好吧!”父母沒了辦法,最後不得不答應他得要求。經過商量,父母就送他晉詣五臺山壽明法師座下作沙彌,終於在那兒披剃後,受了具足戒。他很用功,只是潛心讀誦雜華嚴經部,竟閱讀了千部之多,且有相當心得。又時常作華藏世界觀,既是觀想大日如來亙三世常在說法。有一天,他正入觀時,忽然聽空中有聲音說道:“融和經義氣可吞山河之慨,少時風雲際會自然能得成就。”於是立即契入華嚴,頂戴《華嚴經》,不論行住,都不敢有違華嚴之旨。因此世人尊稱他“華嚴菩薩”。他曾建一藏經樓名“華嚴閣”,閣樓之下有海水,但水面上植有大蓮華,而且塑着毘盧如來聖像端坐在蓮華之上。他每天面對佛像修禪觀,有時候入定經過三、五天才起觀。大元皇太后仰慕他的德名,三次下聖旨召見,但他無意功名,也自認不善奉迎權貴,因此都沒有遵旨入宮。當朝又以“五路總攝”的僧官職位相授,他又堅決的謝辭了不願接受。成宗帝臨幸入山,對他禮遇有加,至爲看重。他臨圓寂前夕,對寺衆們說:“無盡剎海,不離當處,妄情未破,悟入無時。”門下弟子法忍法師問:“未知上人現在向什麼地方去呢?”他回答:“虛空剖出一莖骨”。意義頗深,門下徒衆再次乞求示偈以解衆人迷津,於是他寫下了這幾句,“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不顧。”沒多久安詳地示寂了。示寂之日在他書寫過的幾桌上顯現出龍瑞,還現出五彩的光芒照耀在庭院之內。示寂後經三天,化火自焚其體。門下弟子檢拾到不少舍利,並建塔供藏。

園慧師父說 ,還有一個華嚴菩薩的傳說, 園慧師父說:“清涼國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他專講華嚴經。清涼國師名澄觀,字大休,會稽人,俗姓夏侯氏,生在唐玄宗開元戊寅年。身長九尺四寸,兩手過膝,有四十顆牙齒夜間眼中放光。建中四年時,寫華嚴疏鈔。該書是華嚴經注中最有名的。未寫前,他先求華嚴海會菩薩加被,幫助他完成使命。當夜夢見一巨山嶽,萬丈金霞,光逾皎白,連大接地,才知此是光明遍照之意。此後注華嚴疏鈔便振筆疾書,不加思索,四年完成。後夜夢自己變成一條金龍,又化成千千萬萬,無量無邊的龍,飛到其他世界各處。這是華嚴境界,一般人說這是表示流通之意。清涼國師一生身歷九朝,爲七帝之師。有何證明清涼國師就是華嚴菩薩呢?據載,清涼國師圓寂後,有位梵僧從印度來中國,在半路上遇到兩位青衣童子。便問他們:往何處去?作甚麼呢?童子說:到中國去請華嚴菩薩的大牙回印度文殊殿供養。這位和尚到達中國後,向皇帝稟明這段經過,開龕驗查,發現國師口裏果然缺少一顆牙。元朝正順法師,出家於五台山,平時以深密的樹林爲茅蓬,以讀誦《華嚴經》爲修行的日課,數目超過一千餘部。他同時修學法界三觀,每次一進入華嚴法界的觀想以後,三、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稱他爲華嚴菩薩。將要圓寂的時候,門徒乞求開示法語,他說:“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莫顧。”入滅時,靈桌上出現五彩之龍,飛遊於燭光庭宇之間。 ”



園慧師父說:”每一個出家人都應該知道這十種事。現在我念給你們聽一聽:第一、體不捐沙門之表;第二、心不違如來之制;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經;第四、性不染情礙之境;第五、足不履尼寺之塵;第六、身不觸居士之榻;第七、目不視非儀之彩;第八、舌不味過午之餚;第九、手不釋圓明之珠;第十、宿不離衣鉢之側。”園慧師父補充說:“每個佛子一定要知道六波羅蜜。菩薩之意:“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簡單地說既是衆生;“菩提薩埵”就是覺悟的衆生。覺悟的衆生有三種:一者、羅漢--自己覺悟;二者、菩薩--除了自己能覺悟之外,還可引導別人覺悟;三者、佛--自己能覺悟,又可以引導衆生覺悟,而且他的覺悟是最圓滿。 菩薩之行爲:菩薩的行爲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菩薩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衆生;既是菩薩應學習種種智慧自度,做種種利益衆生的事業,引導其他衆生也能走上解脫之道。 菩薩之開始:菩薩都從凡夫做起,甚至於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過去在行菩薩道時,也是凡夫。凡夫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既是發成佛之心,是修行菩薩道的最初所應具有之心,以此心去救度衆生。如果只是貪求成佛之心,沒有要救度衆生之心,那不等於說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要以大悲心爲基礎,見衆生受苦,就會以智慧、悲心救度之,所以發此成佛之心纔是真正的發菩提心。如果只是羨慕佛果是至高無上的覺悟,爲追求這樣的覺悟而發心成佛,那是不想救度衆生,只不過是要求個人的解脫罷了,此種心並不是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的凡夫既是菩薩,我們稱他爲初發心菩薩。初發心菩薩必須發種種成佛度衆生之願望,以此願望爲目標,以完成他的願望爲目的,願望實現了,就是他成佛之日。 菩薩要努力實踐六度,既是六度波羅蜜,以實現他成佛之願。 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菩薩的行爲。六波羅蜜是古印度話(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個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邊,登上陸地就安全、安穩,絕不會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稱爲度到彼岸。佛陀說衆生在生死苦海中飄浮,沒法游到安全之陸地上,比喻修行者斷除了煩惱,就是已經出離了生死輪迴,到達沒有生死之彼岸,稱爲波羅蜜。發菩提心者,必須修種種的六度萬行,以完成他成佛之願。六度就是六波羅蜜,也既是所謂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是啊,菩薩以修學一切佛法,觀察世間,通達人、法二無我,然後要學習種種利益衆生的方法。如果菩薩覺悟,證得果位後,而不會利益衆生的方法,就得努力修學,如一些中國禪宗開悟之後的祖師一樣,要跟隨另一位祖師學習接引渡化衆生的方法。因爲衆生的根機不同,化度他們的法則也不一樣。如果教導他們的方法不合根機,則不能另衆生覺悟。 釋迦牟尼佛稱爲覺者,就是智慧的覺悟。身爲佛弟子的我們,就是要學習佛陀智慧的覺悟,並非要學習佛陀走路、善心或功德;而其他的各種修道法都是學習怎樣去完成智慧的覺悟。覺悟是修行者的最終目標,學佛者如不知道佛陀是一個覺者,只認爲他是一位品德高尚,了不得的大人物,那就容易誤解學佛的目的。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所以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就是智慧。而菩薩所修行的六度,最終是要完成智慧波羅蜜。如果一個菩薩行者能完成智慧波羅蜜,那肯定前五度也完成,還必須完成智慧波羅蜜。 佛陀時代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他教導兩個弟子修行,一個弟子修不淨觀;另一個修數息觀。他們修學了一段時候、都沒有成就,舍利弗尊者就去請教佛陀。佛陀說:“你的兩個弟子,一個在家時是打鐵的,應修數息觀,而不是不淨觀;另一個在家時是替人收屍的,應修不淨觀,而不是數息觀。你不懂得利用適合衆生根機的修行方法教導他們,所以沒有成就。舍利弗的兩個弟子聽從佛陀的教導去修行,很快就證果了。由此可見,舍利弗尊者自己能夠修行覺悟,卻不懂得如何應機緣教導令人覺悟,所以我們修學菩薩道者要令衆生覺悟,就得學習饒益有情慧,既是學習給衆生利益的種種智慧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