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你知道寫散文的精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1

最近我買了一本《朱自清散文》,當我讀到《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時,頗有感想。

這時發生在電車上的一幕,作者看到兩個西洋人,他仔細的看其中的一個孩子,不料卻受到那個西洋孩子的襲擊——眼神的攻擊,那眼神中也透露着輕蔑與鄙夷,讓作者不禁感到一絲涼意。

我覺得朱自清說的對,人人都應有赤子之心,因爲這個世界不屬於某種人,也不屬於某國人,更不屬於某個人。我們都有享受這個世界的權利,這也是文中世界之世界的含義。而文中的“小西洋人”卻片面的嵌入了國家與人種的定型中了,他們自認爲比別人優越,所以以輕蔑的態度來對待中國人,來踐踏國人的尊嚴,這不光是中國人的損失,更是世界的損失,這也是對世界的侮辱,再回頭想想也就是那時中國人“低三下四”,纔會出現“中華不振”的情景。也就是那是中國的“弱小”才“育”出了那樣的小西洋人。而我又從“臉上佈滿了橫秋的老氣”看出,這樣的優越感不僅僅能使人變成窮兇極惡的禽獸,也能使天真的兒童變成老態橫秋的老人。我想這也是爲什麼作者稱那個孩子爲小西洋人而並非“孩子”,因爲他不屬於世界,只屬於大洋彼岸一個渺小、孤獨的人。

文章的最終,作者說那白種人是一位強者,適者,但我覺得一個以侮辱別人來獲得“強者”這個標籤的人永遠不會成爲一個強者。世界天天都在變,而只憑借那一針見血的表現能成爲一名永遠的適者嗎

讀完這個小故事,讓我更加看清了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每個人都應是其中一份子。而在這時我想,勝者也不必須爲“王”,敗者也不必須爲“寇”吧。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2

有一天,教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特殊作業,要摘抄5段寫景文章。當我抄完後,驚奇地發現:5段文字中,有三段是朱自清的文章。這讓我對朱自清產生了好奇,朱自清有這麼強的寫景本事!我趕忙拿起了《朱自清散文集》讀了起來。

朱自清的許多散文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春》、《荷塘月色》、《溫州的蹤跡之綠》等等佳作名篇數不勝數。每讀到朱自清的文章,都會有一種清新典雅,柔順細膩之情,讓人從久違的城市的混沌的空氣裏擺脫出來,從而讓人有一種鄉村感,又好像有一種原始的,清新的感覺,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春天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季節,但往往又會給人帶來煥然一新驚喜的。在描述春天的文章長廊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朱自清寫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獨一無二的語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進我的心裏,雖然此刻是冬天,但我似乎感覺到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氣息。眼前彷彿呈現出一幅鳥語花香的春景圖。“吹面不寒楊柳風。”從中,我能感覺到,風是多麼地溫柔呀!像是母親的手在撫摸着一樣,並且在空氣中還夾着清新的土味、醞釀着淡淡的花香。要是能漫步在這種仙境般的完美春光裏,必須是舒服極了,愜意極了!此時此刻我真是期望能穿越時空,到達這麼美、還充滿了詩意的春天去啊!朱自清給春天的鳥,“恩賜”了一個美妙的嗓子。“鳥兒將巢安在繁花綠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喚友地賣弄着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的曲子,跟着輕風流水應和着。”這樣的境界,就像在奇妙的童話世界裏似的。可是,即使鳥兒的天賴之音再好、再美,也比不上那新春的雨水呀!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完美的季節,是最適合放風箏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個熱鬧的場面,在“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人們都以歡笑和努力,滿心歡喜地迎之後春天,迎之後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一向爲

此刻的完美生活而奮鬥……春天,是期望的種子、是生命的開始、是美麗的象徵。我從朱自清寫的《春》中,看到了我們祖國完美的未來。人們在努力地工作着、奮鬥着,從期望的春天開始,爲我們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請大家就從此刻做起,憧憬着我們的未來,一齊來爲明天而努力吧!

朱自清真不愧是一代文學大家!能夠說,沒有他,中國的現代散文就不可能這麼燦爛。我讀了他的文章,汲取了豐富的營養,讓我受益匪淺,真是飽餐了一頓美味的文學大餐。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3

朱自清的散文集給我一種感覺,他在教我們一個一個人生的哲理,當然,也有寫景的文章,他的散文集洋溢着一股真摯、讓人深思的感情。他的散文構思精妙,讓人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並瞭解。

文章寫了很多故事,有寫人的、有寫季節的、有寫景的、還有寫遊記的,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匆匆》這篇文章,雖然很短,僅有七八百字左右,但它卻用很多例子來表達中心,讓人一下抓住“題眼”,文章給我一種親切感,彷彿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在與我談話,這篇文章充滿了智慧和人生的哲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文章雖然沒提一個關於珍惜時間的字眼,但從文章裏舉的例子和反問質疑中,我們不難看出,朱自清爺爺在向我們說明珍惜時間這個道理,他告訴我們日子是一去不返的,新的日子一瞬間就走了,如果抓不住,像流水一樣流走;抓住了,向黃金一樣珍貴。可見,時間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個諺語也充分體現了時間是用金子買不到的,無論你多有錢,沒有了時間,也會慢慢老去,那麼,那些錢能幹什麼呢?時間是無價的,能夠說,時間自我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它與別的東西不一樣的是:只要珍惜它,多久都用不完,如果你浪費它,彈指一瞬間,它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人生只是短短几個春秋,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好好珍惜它,難道要讓時間白白的從你身邊流逝嗎?時間也是最公正的裁判,不一樣的兩個人,一個碌碌無爲,到

之後什麼也沒留下,只留下無窮的悔恨;一個艱辛勞作,換來得是累累碩果,他們的人生閃爍着耀眼光彩。

朋友,從此刻開始,好好的珍惜時間吧!讓我們一齊做時間的主人,好好的駕馭它!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4

很多人都明白朱自清,他的散文也十分地有名。但在他的散文中最著名的要數《背影》和《荷塘月色》了。

《背影》這篇散文描述了一幅父子車站送別的畫面。主要資料是:“我”的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我”回到了徐州,在父親家見到滿院狼籍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我”留淚了,父親教育我:“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然後就去辦喪事去了。

辦完喪事後,“我”的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唸書,我們便同行。去南京後,父親因爲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了,但因他仍然不放心,最終最終還是說服了“我”送我去念書。

我們到了車站後,“我”買票,他就幫着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腳伕行小費,他又去談價格,談完後便送“我”上車。又叮囑“我”夜裏警醒些,不要受涼;“我”讓他走,他說;“我去給你買些橘子,別動!”他帶着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胖胖的,蹣跚地走了過去。過了一會兒,他回來了。他抱着幾個硃紅的橘子往那裏走,走到了鐵路那裏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我慢慢爬起,然後再抱着走了過來,一股腦的將它們放在了“我”的大衣上,然後就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然後就漸漸消失在人羣中......

如果說《背影》的語音質樸,那《荷塘月色》的語言就十分清麗了。

《荷塘月色》裏主要講的是“我”在院子裏乘涼,想到荷塘去看看,於是就去了。到了荷塘,荷葉,荷花讓“我”感到荷塘裏與其他地方的不一樣,讓“我”想到了梁元帝的《採蓮賦》和《西州曲》。這樣想着,突然發現自我已經到家了。

這篇散文裏最美的一段在第四段:區區折折的荷塘上,瀰漫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這些場景讓我想起了葉聖陶寫的《荷花》裏的第二段: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荷花多美麗呀!我又想起了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比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朱自清散文》真好看哪!

朱自清散文讀書心得5

朱自清先生的這篇散文名篇,我是在幾天前開始讀的,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讀時內心中都有所感,可是仔細品味時,又無法確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幾天後,我在生活的磨練中,品味了世事的艱難,人生的變遷,對社會、對人生漸漸有了看法,經由這許多經歷之後,在閒暇時偶爾內心會浮現出《匆匆》上的一些話語,平淡裏卻蘊含至深哲理,在淡淡的愁思裏卻寓意深刻。所以禁不住想寫點什麼出來,如果有緣人偶然看到,能有所獲,則欣欣然矣。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生命?則會有很多很多說法,可謂衆說紛紜,無所適從。然在我內心卻對這個問題揮之不去,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裏說到:“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是啊,我們懵懵懂懂的來,糊糊塗塗的走,在生命的過程裏,如一場黃梁,了無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人生若是旅途,這一站起點是生,這一站的終點是死,沒有一個死去的人會讓生者明白死去後的體驗,可是死是我們必須應對的,正如我們有生,可是爲什麼會恐懼死亡,我想正是源於我們對生的無知。

大話西遊中孫悟空說:“生有何歡,死有何苦?”。我們總要抓住一些東西,讓我們自我感覺到生命的存在。我們活的時候,爭名奪利,無休無止,我們的慾望大的可怕,我們總是看見自我沒有的,卻總是看不見自我有的;我們總是追求進取,可是卻不明白休養生息。

朱自清帶着這樣的悵然,用不消極的心態去感悟時光的匆匆。先生感嘆,我們的日子逃去如飛。“僅有徘徊罷了,僅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是啊,何曾留有一絲一毫的痕跡呢?就算有無盡的財富,廣大的聲望,可是能帶走什麼?終將赤裸裸的走,不留一絲痕跡。如果只一生無盡的求取,有多少人在臨終時,才猛然發現做了一輩子慾望的奴隸,還不明白爲什麼要走這一遭?這是多麼可悲啊!

當看着身邊的人,有不少在無聊的工作、爲了工作而工作,浪費時間,做一些自我都不明白做的事情。也許,能得到的只是一時的快感,但失去的確是一輩子的幸福,多麼可怕,更可悲的是竟全然不知。

“今日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可是後天很完美!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阿里巴巴總裁馬雲的這句話道出了當今社會的殘酷和現實,從側面提醒我們每個人,要懂得珍惜。時間總是匆匆的走,也會匆匆的來,這是誰也控制不了的,但我們能夠控制自我,不要虛度年華,用我們的青春去譜寫生命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