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通用10篇)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淥口印象散文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通用10篇)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1

我曾經在淥口工作生活了十六個年頭。我喜歡淥口,經常在夢裏回到了淥口。

我喜歡南江路旁遮天蔽日的梧桐樹。二十年前第一次來到淥口,正值盛夏時節,我在酷暑中顛簸得滿頭大汗,一下公交車,便走進那長長的綠蔭裏。一棵棵偌大的梧桐樹,將粗大的枝條向街道中心方向伸展,幾乎把整個天空都遮蔽了。太陽光從枝葉的縫隙間漏下來,落在灰白色的水泥路面上。儘管後來梧桐樹全部換成了樟樹,但我對南江路的記憶始終停留在這些梧桐樹上。

我喜歡淥江邊的寧靜。老街傾斜的木屋,青色的磚牆,向淥江延伸的青石板階梯,淥江裏盪漾的水波,輕快的小漁船,漁船上和岸邊的垂釣者,渡船碼頭的汽笛,街旁鮮嫩的蔬菜,鐵皮製品、紙錢、香燭等傳統手工製品……走進老街,就是走進了淥口滄桑的歷史。站在伏波嶺枝繁葉茂的桂花樹下,掠過淥江水面的風,撲面而來。從一絲絲清涼中,我感受到厚重和莊嚴。透過伏波廟裏常年鼎盛的香火,我看到淥口瀟灑的風姿。

我喜歡向陽廣場的雅緻和熱鬧。大樹,花壇,石凳,斑斕的燈光,林立的店鋪,音樂噴泉,這個城市廣場以綽約的風姿,把市民的生活打扮得色彩斑斕。週末的傍晚,隨着跌宕起伏的音樂聲響起,音樂噴泉在光怪陸離的光影中,不停地變化水柱的高度和形狀。夏天,許多小孩子打着赤腳,只穿一條小褲衩,在噴泉中嬉鬧。他們愜意地在密密麻麻的水簾裏穿梭,不時躲避急速噴射的水柱。我靜靜地看着他們,思緒不覺回到了童年。

我喜歡樸實善良的淥口人。當我離開大學校園,第一次失意地來到陌生的淥口,是熱情的淥口人讓我燃起了希望和信心。記得那時,我在縣裏一家單位報到後,要去離縣城二十多公里的一個園藝場上班。在那裏,我結識了很多同事和朋友,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幫助過我,關心過我,讓我迅速消除了在這座小城舉目無親的陌生感,與他們融合在一起。現在已經離開淥口多年,但我總是想起淥口,回憶起曾經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想起那裏的熟人和朋友。

我喜歡淥口街頭的乾淨和寧靜。淥口雖然是小縣城,但追求現代化的腳步一點也不比別的城市慢。街道由原來的水泥路面變成了瀝青路面。街道兩邊的樟樹、玉蘭、桂花,鬱鬱蔥蔥的。雪白的玉蘭花開放,好像若干個小燈籠掛在樹上,陣陣馥郁的香氣沁人心脾;金秋時節,滿樹的桂花次第開放,或金黃,或銀白,整條街道清香襲人。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2

我是一個喜歡歷史但又不愛深究歷史的人,我喜歡它裏面恢弘的場景,英雄的氣概,也喜歡它婉轉的辭賦,滄桑的羌管。我不習慣深扒歷史的岩層,修復歷史磕碰的細節。或許像我這類的“僞歷史系學生”,不必躬耕於那些繁瑣的史書典籍,更不用實地考古例證。對於我們而言,真實的歷史往往不如戲劇性的故事更令人們心往神馳。

一般歷史學家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要認真的考究當年那些所謂的發生在此處的事情,往前推理,往後追究,只要稍有邏輯上的不通,他們就要持保留的意見,然後在各個學術專欄上討論。其實,這種精神是很值得學習的,治學謹慎才能究得事情真實,還原歷史本來的面目。

以上應該就是“業餘”和“專業”的區別。相對與“專業”而言,我們這些業餘選手就會幸福很多,當歷史學家還在認真論證的時候,我們已經將故事演繹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無論你是“專業”還是“業餘”,那些具有濃濃歷史氣息的地方,總是深深地吸引着你,讓你魂牽夢繞。這就像是站在場外看足球的你,總有一種要上場一試身手的衝動。

我去過兩次蘇州,在那裏待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四五天,看過的地方更是寥寥無幾。可是,每個去過的地方,總是給我帶來震撼的感覺,讓我流連忘返。那些純粹靠鞋底就磨得光潤的青石板,那些頹舊的古城牆,還有那些遊蕩的烏篷船,一轉眼,三千年,一座城市。

最早知道蘇州,是小時候學過一篇叫做《蘇州園林》的文章。那時候對於園林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第一印象就是類似於公園或者是遊樂場一類的東西。於是小時候就覺得蘇州肯定是個很好玩的地方,可以坐船出行,還有好多假山。後來就學了張繼的那首《楓橋夜泊》,但是,那時候對於姑蘇和蘇州是分不清楚的。等到高中以後,讀的書越來越多,對於這座古城的迷戀也越來越濃厚。

工作以後的第一次出門旅行便是蘇州。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3

來到青海,感受最深的,是高原陽光的炙烤和輕風的涼爽。青海,面積約爲72萬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崑崙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於南、祁連山矗立於北,高山、盆地、河谷相間交錯,地形複雜多樣,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境內,雪峯終年皚皚,蒼鷹盤旋於空,河流恣意縱橫,湖泊星羅棋佈,草原綿延起伏,柴達木盆地浩瀚無垠。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於此,素有“三江源”美譽、“中華水塔”之稱。

青海的天空湛藍而深邃,陽光刺在皮膚上有些灼痛,氈帽和絲巾成了一道屏障,也是一道風景;悠悠白雲與藍盈盈的天空形成鮮明的色差,層次極爲清晰,可謂真正的藍天白雲;草原因地形變化波瀾壯闊,有的'平緩靜如春水,有的順山勢綿延不斷,似一波一波翻卷的波浪;羊羣和犛牛在嫩綠肥美的草原上悠閒自在地遊蕩,不免就想起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高原溪水清澈透亮,潺潺不息,不知疲倦地滋潤着萬物生靈。

我們來青海湖,目睹世界海拔最高的湖光山色;到塔爾寺欣賞藏族氣勢宏偉的經堂殿宇;茶卡鹽湖領略巧奪天工、造型各異的鹽雕藝術和聖潔的鹽海世界;貴德黃河岸邊那座漢白玉雕像“黃河少女”恬靜高雅,寓意着母親河歷經千峽萬谷,奔流不息,水質碧清,純潔得恰如少女般嫵媚動人;門源的油菜花金黃燦燦,百里飄香,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格外耀眼奪目,西北的油菜花清新淡雅,使人耳目一新;國家地質公園鬼斧神工,千山萬仞,蔚爲壯觀;日月山、坎布拉、黑馬河等諸多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誘人心馳神往。

青海,地域廣闊,人煙稀少,海拔落差大,地理位置特殊,氣候呈多樣性。山頂冰封雪蓋,銀裝素裹,山間腳下卻春夏分明,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獨具丰韻的景觀,倘佯其間,流連忘返。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4

縴夫拉縴的號子彷彿還在耳畔迴響,裸露的脊背是一座座山的脊樑。長長的纖索是一根根水做的繩子,它創造了一種美學,衍生了一種文明。朝天門,朝天開的門是什麼樣的門呢?陡峭,還是險峻?出發和迴歸都要從這扇門穿過,穿過這扇門,就穿越了生死,穿不過這扇門,要麼留在蜀地,成爲一個永遠的倖存者,要麼留在天國,成爲一個永遠的流浪者。這兩種選擇,似乎都是縴夫所不願意的。

那麼,出發吧!把川江號子吼起來替自己壯膽,別去管妻子,就讓她站在江邊的望夫石上看着自己匍匐的背影,把眼淚淌成江河,送我上路。也別去管孩子,他(她)還太小,人生的很多事他(她)都不懂,就讓他(她)躺在母親的懷抱裏熟睡吧,把浪尖上晃盪的木船當搖籃。當他(她)醒來的時候,也就長大了。

朝天門——就這樣成爲了巴渝兒女打開世界的一扇窗口,每一個打開這扇窗口的人,從此便記住了冷和暖、愛和恨,也從此學會了承擔和使命、感恩和敬畏。

一聲汽笛響起,我的記憶被現實拉回。牽着寵物狗的婦女在廣場上走來走去,放風箏的孩子在地上邊笑邊跑,他們的記憶已經被生活改寫。長江和嘉陵江裏的水越來越淺了,輪船也不再遠行。擱在水面上的船隻被人用鐵鏈栓牢,改建成“水上家園”,玩麻將、唱歌,還可以搞搞按摩。外地來的朋友,都要去那裏拍兩張照,把風情拿回異地去兜售。人們都習慣了把失落的文明當作苦難來欣賞和讚歎。

總有成雙成對的青年情侶,喜歡站在朝天門碼頭的石柱欄杆上,平舉雙手,學着電影裏的畫面,演繹愛情的傳奇和浪漫,他們的吼聲驚嚇了椅子上坐着打瞌睡的老人。不知道他們的愛情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像曾經站在江邊望夫石上的女子那樣,向着丈夫離去的方向,把秋水望穿。

黃昏落下,江水無聲流逝。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5

對於我來說,南昌火車站秩序並不好。三年前,我老家的一個遠房親戚住在附近的旅館,手機和一千一百元錢被人敲詐去了。雖然這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可是,我對南昌站的印象總是疙疙瘩瘩。

這次,我因私事到南昌,對於南昌的旅館還挺忐忑的,入住的當晚,我作了個夢,夢見有人破門而入,搶走我的手機和錢包,當時把我嚇醒了,睜眼一看,做夢呢!雖然毫髮無損,但一場夢讓我心驚。

第二天早上剛醒來,平安無事,旅館的值班員還主動幫我拿行李,送我出門,雖然那行李不大,可他執意要拿,我也不能拒絕他的好意。坐上回家的火車,在候車室,我看見一個鐵路警察正在擺弄一根盲人專用的棍子,不一會兒,那警察將那原本斷成三截的棍子遞到一個盲眼青年手上,並對他說:“記住,下次來可要帶兩隻你們泰和的烏骨雞來啊。”我心想,這是什麼警察,看樣子,不就是幫盲人修理好了一根盲人棍子,芝麻綠豆大的事,至於這麼貪嗎?還要人家送禮,真不要臉。

可是,人們的議論才讓我得知,我真的誤解警察了。這盲青年是個在外務工民工,因爲老闆一直拖欠他的工資,以至於他手頭很緊,加上路上不慎,隨身帶的錢在半路上丟失,以至於身無分文,警察幫他墊付了八十元錢買了張車票。至於警察說買烏骨雞的事,純粹是開玩笑。原來,這個盲青年是江西萬安人,而萬安縣不是泰和縣,是不出產烏骨雞的,這一點,作爲走南闖北的鐵路警察來說,不可能不知道。警察做了好事,還擔心盲青年過意不去,才故意調侃一下的。

坐上回家的列車,擺上一杯茶,攤開一張報,很是愜意。列車發車不到一分鐘,站臺兩邊的幾幅巨型宣傳畫十分引人注目————那是介紹江西四大名山的水彩畫,美麗的畫面分別表現了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各自的風格。作爲一個江西人,看見江西人自己的圖畫能夠讓南來北往的旅客欣賞、品味,內心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南昌站新印象,給了我太多的驚喜。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6

那時,礦裏允許養豬,我家也養了一頭豬。有一天,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在離礦裏很近的田埂邊拔豬草,拔了滿滿一竹筐。眼看就要下雨了。我正要往回趕,擡頭看見前面不遠處,父親拿着一把傘朝我這邊跑過來。他說:“我們回家吧。我買回了三斤多重的豬板油,剛剛準備切片。我看你不在家,知道你在拔豬草。感覺快要下雨,就拿着傘來了。今天中餐吃豬板油。”

我知道豬板油是什麼東西。豬板油,不單單是肥肉,而是肥膘,是豬肚子上的成條狀的肥肉。它很大一張,一板一板的,有薄膜包裹的油,如果熬豬肉油的話應該是豬油。就像茶油一樣,豬油也是用來做菜用的油。父親這次把豬板油買回來,不是把它熬成豬油,而是把豬板油當飯吃。

我還記得第一次吃豬板油的情形。父親知道我們四兄妹肚子裏沒有什麼油水,因爲我們經常喊餓。父親從食品站買回幾斤豬板油。他把厚厚的豬板油洗乾淨,切成方方的一小塊一小塊,放進鍋裏,加一些水。像煮豬肉那樣,把豬板油煮熟。然後把一鍋豬板油倒進一個大盆裏。一小塊一小塊的豬板油,其顏色特別潔白可愛,香味很濃。父親往豬板油上面撒一些食鹽,然後拌勻,就可以吃了。父親笑着對我們四兄妹說:“拼命吃吧!每半年吃一次。”又香又甜的美味,太有誘惑力了。我拼了命地吃,吃得很狼狽,恨不得把所有豬板油吃到胃裏去,然後希望再像牛一樣反芻。自從那次吃過豬板油之後,接下來的兩三個月都不想吃豬肉了。

我已經很久沒有吃過肉了,一聽到“豬板油”,就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父親接過那一竹筐豬草。過了一分多鐘,就下起雨來了。父親走在我的左邊,他用左手提着那一竹筐豬草,右手拿着那把傘。雨越下越大,空中的水好像往下倒。我的衣服沒有淋到雨,我感覺那把傘好大好大。當我回到家裏的時候,一轉身,看見父親後背的衣褲全溼透了,我這才覺得那把傘好小好小。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7

從地理課我知道,西藏是世界的屋脊,是聖潔美麗的地方。於是,我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親眼目睹西藏壯美的景象。

今年暑期,我終於來到了西藏——那令我魂牽夢繞的地方。走出飛機,我和父母一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清涼的風便迎面撲來,我們貪婪地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風景:蔚藍天空上那輕曼、潔白的雲彩;明媚陽光下那重巒疊嶂的大山;還有那清澈湍急的河水,讓我們心曠神怡、浮想萬千。

西藏的山可謂是多姿多彩,別具風情。從機場路到拉薩,我感覺路邊的樓房高大挺拔,線條堅毅,山腳下的石縫裏偶爾冒出的花草,給大山平添一份柔和的姿色。高聳入雲的山巔那皚皚的白雪閃爍着耀眼的光芒,給人一種雄壯、聖潔的美感。從拉薩到林芝,山就截然不同了。山上森林密佈,到處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偶見一隻松鼠從路邊竄過,帶來了幾分生機。

行進在旅遊觀光的路上,讓人感覺“天路”果然直通雲天,車輛在山上行駛,雲中穿行。坐在車裏往外看,雲裏霧裏,好似在空中飛馳。遠處望去,山在雲霧的裝扮下,讓人彷彿置身仙境。

山下是潺潺的流水。西藏的水,好似一個美麗的精靈,給雪域高原平添一份靈動。它時而疾馳,如奔騰的駿馬,奔跑于山澗之中;時而緩步,如仙女的碧綠衣帶散落在雪域大地;時而靜臥,如平整的鏡片,蔚藍的顏色如天空一般美麗,湖天相接,散發着聖潔的光芒。一陣微風吹過,平整湖面粼粼地閃爍着金光,隱約可見魚兒在水中嬉戲。

西藏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精美的唐卡、獨特的藏戲、粗獷的歌舞、精緻工藝品和藏刀,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都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西藏人是善良好客的。潔白的哈達,是對客人最真摯的祝福。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精緻的山巒,碧綠的河水固然美麗,但我更喜愛西藏高聳入雲的大山和奔騰洶涌的河流。我想說,西藏山水甲天下。在這裏,你可以忘卻所有的煩惱;在這遠離塵世喧囂的燦爛的陽光下,你可以揚起嘴角,露出最純真的笑臉。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8

在江南五月的煙雨中,我來到了神往已久的西子湖邊。應該說初見西湖,並沒有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爲西湖的水並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清澈美麗,而是顯現一種幽暗的渾濁,上面還有些許漂浮物,但放眼處一片開闊的水域,遠處青山隱約,近處畫舫遊船,也是別有一番江南美色。

其實,西湖的美,美在山與水的結合,是一種山與水巧妙組合的結構美;山水相依、渾然一體、山依水青、水依山秀,給人以別樣的感覺,加之歷代文人墨客的渲染,造就了西子湖的自然與人文氣質,從古到今!

沿着湖岸漫步,西湖不斷以變換的視角轉換其風光,我首先來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我不知此景指何而言,只見湖邊一石碑上隱約可見這四個大字,在古代這一景應該是很有出處的,但目前我實在看不出什麼,是指湖邊的垂柳上有夜鶯在婉轉歌唱,並與西湖的水浪相呼應嗎?從字面上理解只有如此!

“雷峯夕照”現在是看不上了,因爲時間還早,況且此雷峯塔是經過重修已非彼雷峯塔了,只是遠遠看去,於青山綠水中,雷峯塔高聳挺拔,倒映水中,令人想見當年之景。

看過“花港觀魚”,再走過“平湖秋月”,我來到了著名的斷橋邊。當年的斷橋已不復存在,如今是一坐寬廣的石拱橋橫臥水面,令人追尋“斷橋殘雪”而不可得,只是不禁想起白娘子許仙的傳說,耳邊似乎傳來悠揚的漁歌聲;“西湖美景三月天吶,春雨如酒柳如煙吶,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有多少風花雪月,人物滄桑,湮滅在西湖的煙雨中。

西湖邊上總是有如織的遊人,湖面上也多是遊船往來穿梭,難得清靜,由此我想,當年的西湖之所以有名,除了秀美的山水之外,可能也是很幽靜寫意的,文人騷客至此,多懷一種清風明月,與山水一體的感覺吧?然而今天的西湖,因爲名氣太盛,感召八方遊客,太亂太鬧,令人難覓詩興。

時近傍晚,西湖在夕色之中,更呈現出一種朦朧之美,使人流連,不忍離去,若此時登雷峯塔,俯瞰西湖,應是別有一番風味吧?可惜時間不允許了,我只有匆匆再望一眼西湖,轉身離去。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9

對灕江的神往源自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灕江的水!”當年女老師用那學院派的字正腔圓和磁力十足的音色把這首音樂般的詩歌誦讀得泉水叮咚時,一幅幅獨特的山水畫便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夢中。

夢幻的期待,是無法按捺的情懷。今春我終於走近灕江,那天正趕上下雨,煙雨灕江據說是最美的景緻。遊輪上,我不敢有一絲走神,生怕疏漏了哪怕是一處景象。在時斷時續的雨水中,灕江的姿色盡收眼底。

灕江的水是靈性、多情的。晴天灕江,水靜如鏡,“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她在流動”。當雨點落下,濺起無數小水花。而黃布灘清澈澄碧的水,更是將灕江邊的羣峯倒影演繹到極致,它將兩岸人稱“七仙下凡”的七座大小不一的山峯攬入自己母親般深情的懷抱,引得人目光在山峯、倒影中來回遊移,恍有:不期七仙出浴時,疑到人間仙境遊之夢幻般的感覺。

灕江的山是嫵媚、詩意的。那神姿仙態的山峯,或遠或近,或高或低,找不到一處生硬的線條,只有一片青黛掩映。那渾然天成的寫意,或虛或實,或輕或重。九馬畫山、五指山、童子拜觀音、神筆峯等無數靈秀的山峯,優雅地激起浪花的意向。而九馬畫山山腳那似兩匹對稱的飲水馬,讓我頓悟:不飲灕江這靈性的水,山,哪會生出這多靈氣的詩篇,千古傳誦呢?

煙雨灕江更像是風情萬種的少婦。綿延的水脈是她起伏的胸懷,如鏡的清流是她柔美的臂彎,岸邊搖曳的鳳尾竹是她柔順的髮絲,春雨滴在髮梢,宛如水晶珠鏈。倘佯在身邊的霧氣或濃或淡,一如她繚繞的襟紗。霧氣如風隨形地變幻着,猶如灕江在優美地舞蹈。這樣的灕江啊,時而羞澀,時而俏麗,時而尊若貴婦,時而樸如村姑。當你回首,漸遠的灕江彷彿用那如練的臂彎,輕巧地撩起了飄逸的秀髮如孔雀開屏,在回眸的剎那,淋漓盡致地向我展露着她秀美的情懷……

“意滿懷啊,情滿胸/恰似灕江春水濃!”灕江這靈動又迷離的春意充盈在心,像機這有限的方框怎能鎖定那無限的旖旎風光?不如打開心靈的鏡頭吧,把這山這水的妖嬈攝在靈魂的膠片上,在時光的顯影液中洗出其嫋嫋娜娜的風姿,永駐我心。

淥口印象散文隨筆 篇10

因親戚居住在龍源湖公園附近,每年都要去上兩三回,閒暇時總會去散步遊玩,對龍源湖印象頗深。

龍源湖是焦作市乃至河南省最大的開放式園林,佔地約1700畝,人工湖面700餘畝,是市民娛樂健身遊園標誌性場所。自建成投入以來,市民蜂擁而至,聲名鵲起,享譽豫西北。一些獨具慧眼的開發商,也瞄準了這棵梧桐樹,紛紛築巢引鳳。幾年間,龍源湖周圍高樓林立,如雨後春筍,商業用地不斷增值,龍源湖這塊風水寶地炙手可熱,儼然成了豪門望族。

每次到龍源湖散步,都會因季節變化而感受不同。初春時節在湖邊悠閒漫步,但見隨風搖曳的萬千細柳,倒映水中婆娑起舞,順手牽弄嫩綠初染的柳枝,握一縷淡綠在手。和煦的陽光灑在湖面,微風輕拂,蕩起陣陣細碎的波紋,把龍源湖妝扮得金光閃閃。

湖邊矗立的電視塔高238米,設計精巧,獨具匠心,集“雄、險、奇、秀”於一身,是焦作市標誌性建築之一。內設娛樂廳、會議廳、保齡球館等,電梯可直達塔樓,焦作美景盡收眼底。塔前廣場寬闊平坦,是娛樂休閒的好去處。

醒目的“夸父追日”雕像,高大健碩,他那執着堅定、永不停息的腳步,依然鏗鏘有力,彷彿仍在續寫古老的神奇故事。看見這尊雕像,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夸父爲了黎民百姓的疾苦,翻山越嶺,不辭勞苦,逐日而亡,化作山脈的傳說。

三公里健身步道是龍源湖又一特色,步道環湖而設,柏油路面平整潔淨,爲健身者提供了絕佳的運動場地。在步道行走可領略沿湖景色,青翠的樹林、嫩綠的草坪、豔麗的花朵、別具一格的人工建築,令人心曠神怡,樂此不疲。人們從早到晚來此健身,既養眼養心又鍛鍊了體魄。

秋天裏的龍源湖另有一番情趣。成熟的枝頭掛滿了淡淡的淺黃,有的已是楓葉飄紅。草兒也不甘示弱,舒展葉片張揚濃濃的深綠,收穫秋天的丰韻。這時你若來到龍源湖,一定會體驗到藍天白雲,秋高氣爽,別有洞天的一番景象。

龍源湖在焦作市不僅著名而且富有,她把自身的華麗傳遞給了周邊,帶動了片區的強勁發展,一顆新星隨着時代的節拍,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