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經典散文《雜感》

經典散文《雜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廣義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韻和句式工整的文章體裁,與韻文、駢文相對。爲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散文《雜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散文《雜感》

經典散文欣賞《雜感》

“李福之婦,悍戾絕倫,日忤其姑舅,面詈(li)背詛,無所不至。”意思是,李福的老婆兇悍殘暴,忤逆公婆,當面責罵,背後詛咒,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典型的潑婦。但是,這悍婦吃齋唸佛,篤信觀音。有人好言勸她:不孝是要受到陰司責罰的。她回過頭來說,我吃齋唸佛,有菩薩保佑,菩薩法力深厚,閻羅王能耐我何。(後臺很硬的意思)後來得了絕症,受盡苦楚,仍冥頑不化,說這怪她念經時沒漱口、焚香用竈火得此報應,沒有其他原因。李福老婆蠢到無語。

這是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裏的一段,不算標點符號,一共九十六個字。我曾和三哥討論李福老婆這個人,既然一心向佛,爲什麼不曉得佛講善念,這善念就包括孝敬。悖逆大德而計較小節,實在是本末倒置愚蠢至極,人性何故如此。當時三哥忙着喝酒,沒來得及說。於是差不多愚笨的我,到現在也參不透人性的矛盾和複雜。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裏收錄了不計其數的鬼神狐妖,文字乾淨淡雅,篇幅短小精悍,讀之津津有味。

手頭這本書是文言文版,沒有白話譯文,讀起來稍顯磕絆、略感阻滯,但不過分艱澀,大體看得懂。只能說大體,個別字靠猜,個別字靠想,個別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這樣下來,三個“個別”擋着攔着,書就讀的慢,慢到什麼程度呢?十二年,讀了十分之一。

我喜歡文言文,凝練,精悍,準確,生動,不拖泥帶水,不絮叨囉嗦,點到爲止,留餘味予讀者。比如寫李福老婆這句:李福之婦,悍戾絕倫。八個字就把這個壞婆娘刻畫的淋漓盡致,筆墨精簡,恰到好處。我對這段的思考可比字數多得多:李福老婆認爲自己遭報應不是因爲忤逆不孝,而是念經沒漱口,焚香用竈火,其愚蠢也有細密之處,她對自己的信仰虔誠、謹慎、用心,且堅信不疑。

古人文筆的簡練準確,足以讓今人汗顏,三四個字,就能完美的表述一件意思完整的事情,抵得上千軍萬馬。所以在我看來,讀古文,就像啃一塊經年累月、濾去水分雜質、滋味醇厚而又堅硬無比的幹奶酪,急不來,快不得,有空了,掏出來敲點碎渣渣下來,慢慢咀嚼,滿嘴濃香,靈魂爲之舒暢愉快。大快朵頤是不可能的,沒那牙口,也暴殄天物。《閱微草堂筆記》就得這麼看。

書是三哥送的,那時候,他還好好的活着,忙他的雜誌,忙他的寫作,忙他的酒局。

三哥一輩子愛書愛酒,書是第一,酒是第二,第二個常常出賣第一個。

程序是這樣的:酒至三巡,開始諞書、曬書,炫書,得意他最近又得了什麼寶貝,好到獨一無二世間絕有,像個天真少年。這時,你滿臉恭敬、神情專注的作他的粉絲聽衆,不爲外力所動,間或鼓掌稱讚,間或請教質疑。然後再灌他幾杯,酒到八成,聲音高出七度,人就慷慨豪氣:書送你了,明天來拿。若是你佐以感恩,再追幾杯,喝到九成以上,則信誓旦旦,發誓賭咒:誰不給誰是狗,狗娃,指頭臉這麼大的碎狗娃。

酒醒之後,三哥無一不是沮喪懊悔大呼吃虧。我早吃透他這點,追討總要趁熱,一大早上門逼書,時間一久,他有可能耍賴。看他心不甘、情不願、長吁短嘆、後悔不迭的樣子,就不忍橫刀奪愛了。

討書的時候還要預備聽他說風涼話,比如一:“自己買去!”比如二:“愛看書還怕掏錢?嗇的要死。”比如三:“我欠你的?”我也不惱。佔他便宜是有道理的,三哥的書都是好書;三哥的書絕無盜版;三哥有本事弄到更多的好書。其實我也知道,他搞副業,加班給人家寫稿子,不開發票也不要錢,就開個書單,單位買書出賬比較方便。

如此這般,我弄走他不少書,他曾譏諷說要送書櫃給我。我裝沒聽懂。討他書的時候,我臉皮比較厚。

《閱微草堂筆記》弄到手之後,我還成功索取了《歷代詞曲賦精選》,再後來,我便沒這個機會了…

迄今爲止,《閱微草堂筆記》在我手上十二年了,走到哪兒,帶到那兒,我沒看完,也捨不得看完。讀得慢,除了文字障礙、宜於細讀深讀慢讀精讀再讀之外,我以爲花足夠的時間仔細打量每一個人、每一隻鬼、每一隻妖孽狐媚是件很過癮的事。天物不可暴殄,不可囫圇吞棗,不可隨意糟蹋。三哥很贊成我這種讀法。

在繁星朗朗或北風呼嘯的夜裏,我洗去一身汗塵,靠在牀頭,看鬼影祟祟、神出鬼沒,看因果報應、幻化無常。

在書裏看鬼魅,也看三哥,看他這個書癡的點點滴滴。他死了,死了七八年了,人死後就變成了鬼,三哥是好鬼,滿腹徑路才華橫溢的鬼,愛書如命綽爾不羣的鬼。或許三哥是天上的神,在雲端,在幽冥,悠閒的喝他酒、讀他書、與鬼神們侃侃而談。

話題又回到李福老婆上,我還是沒弄懂“愚哉”這詞的深意。三哥心中的佛是什麼,是酒,是書,是半生斷崖似的璀璨和虔誠?

經典散文欣賞《雜感》

人們有淚,比動物進化,但即此有淚,也就是不進化,正如已經只有盲腸,比鳥類進化,而究竟還有盲腸,終不能很算進化一樣。凡這些,不但是無用的贅物,還要使其人達到無謂的滅亡。

現今的人們還以眼淚贈答,並且以這爲最上的贈品,因爲他此外一無所有。無淚的人則以血贈答,但又各各拒絕別人的血。

人大抵不願意愛人下淚。但臨死之際,可能也不願意愛人爲你下淚麼?無淚的人無論何時,都不願意愛人下淚,並且連血也不要:他拒絕一切爲他的哭泣和滅亡。

人被殺於萬衆聚觀之中,比被殺在“人不知鬼不覺”的地方快活,因爲他可以妄想,博得觀衆中的或人的眼淚。但是,無淚的人無論被殺在什麼所在,於他並無不同。

殺了無淚的人,一定連血也不見。愛人不覺他被殺之慘,仇人也終於得不到殺他之樂:這是他的報恩和復仇。

死於敵手的鋒刃,不足悲苦;死於不知何來的暗器,卻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於慈母或愛人誤進的毒藥,戰友亂髮的流彈,病菌的並無惡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

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罷!想出世的,快出世罷!想上天的,快上天罷!靈魂要離開肉體的,趕快離開罷!現在的地上,應該是執着現在,執着地上的人們居住的。

但厭惡現世的人們還住着。這都是現世的仇讎,他們一日存在,現世即一日不能得救。

先前,也曾有些願意活在現世而不得的人們,沉默過了,呻吟過了,嘆息過了,哭泣過了,哀求過了,但仍然願意活在現世而不得,因爲他們忘卻了憤怒。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孩子們在瞪眼中長大了,又向別的孩子們瞪眼,並且想:

他們一生都過在憤怒中。因爲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們要憤怒一生,——而且還要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

無論愛什麼,——飯,異性,國,民族,人類等等,——

只有糾纏如毒蛇,執着如怨鬼,二六時中(2),沒有已時者有望。

但太覺疲勞時,也無妨休息一會罷;但休息之後,就再來一回罷,而且兩回,三回……。血書,章程,請願,講學,哭,電報,開會,輓聯,演說,神經衰弱,則一切無用。

血書所能掙來的是什麼?不過就是你的一張血書,況且並不好看。至於神經衰弱,其實倒是自己生了病,你不要再當作寶貝了,我的可敬愛而討厭的朋友呀!

我們聽到呻吟,嘆息,哭泣,哀求,無須吃驚。見了酷烈的沉默,就應該留心了;見有什麼像毒蛇似的在屍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馳,就更應該留心了:這在豫告“真的憤怒”將要到來。那時候,仰慕往古的就要回往古去了,想出世的要出世去了,想上天的要上天了,靈魂要離開肉體的就要離開了!……

  五月五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五年五月八日北京《莽原》週刊第三期。

(2)二六時中即十二個時辰,整天整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