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美麗恩施我的家散文(精選21篇)

美麗恩施我的家散文(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麗恩施我的家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恩施我的家散文(精選21篇)

我的家散文 篇1

多年以後,無論我身在何處,那片樂土依舊在我心!

——題記

那兒,是花季的發源地,是充滿歡樂的世界;那兒,是夢想的起航地,是展翅高飛的時候;那兒,是生命的孕育地,是溫暖舒適的搖籃。那便是引以我自豪的家鄉——恩施。美麗恩施!魅力恩施!我迷戀的地方!

心之所想·景

我迷戀那兒的如畫風景。那兒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縱觀星斗山,七姊妹山的巍峨雄偉,讓我爲之驚歎,可謂是“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八百里清江盡皆畫廊,這裏有"神州第一漂"——清江闖灘,雄奇險境中透出清麗嫵媚,似乎可感受到大自然海納百川的闊大胸襟,讓我爲之讚歎。幽深奇絕的洞穴奇觀——恩施龍麟宮風景區將把您帶入人間仙境,恩施大峽谷更是舉世無雙,山頭高昂,有仰天長嘯之浩氣,集雄、奇、美、幽、絕、野、秀爲一體,構成一幅幅天然勝景,一股敬畏之意油然而生。大自然怎可這般鬼斧神工?

心之所向·人

我欣賞那兒的土苗兒女。在那麼一片土地上,他們勤勞,他們樸實,是他們用雙手,給大地披上了盛裝,是他們揮灑汗水,譜寫了這一篇篇樂章。一首土家民歌《龍船調》,唱出了土家兒女的清新悽豔,豪放不拘。土苗兒女愛唱歌,歌聲永遠那麼嘹亮,那是他們對快樂與自由的追求。一支土家擺手舞,擺出了土家人的豪放,土家兒女就是這樣,永遠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頂天立地,有時候,你是否會被那樣的豪情所折服?

心之所動·情

我讚美那兒的淳樸歸真。女兒會被稱爲東方情人節,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爲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他們對自由的追求是如此執着!有一天,當你踏上這片土地的征途,土苗兒女定會笑臉相迎,歡迎你的到來,你的到來,將會是他們的榮幸。他們好客,熱情。那燦爛的笑容,是淳樸老實的,沒有任何的心機,因爲在他們身上,有一種對自由和無爭世界的追求。如果你平生追求名利,忙於工作,你是否會被他們的樸實所打動?平息你的心,去享受這自然之美,去體會這人之樂呢?

那兒的景,那兒的人,那兒的情,便是我迷戀的!

當你來到這片美麗的土地,漫步在湛藍的天空下,奔跑在碧綠的草地上,嬉戲在清澈的小溪旁,你是否會忘了城市帶來的喧鬧?靜下心來感受這自然之美,也許你會覺得,安寧祥和並不輸給華燈初上!

我們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去追求我們的夢想,只是不要忘了最初的感動。不要失去真我,更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土苗兒女原有的熱情。那顆少年心永遠是滾燙的!

我的家散文 篇2

除夕,春晚正播的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喜慶的音樂,歡樂的笑聲和窗外燃放的爆竹,不絕於耳。我蜷縮在寬大的沙發裏,木然地看着屏幕變換着絢麗繽紛的色彩。房子很大,潔淨舒適,暖氣很暖,如沐春日,可我倍感寂寥,迷茫與失落,像迷失在荒原的一個無助的孩子。每年的春運潮,我好羨慕那些爲買張火車票着急上火的遊子,他們不管身處何地,心中都裝着家人濃濃地思念與牽掛,不管寒風刺骨,冰雪路滑,個個歸心似箭!我心中此時也衝撞着一個強烈的願望——我想回家!我想回家過年!!!

哪裏是我的家?

縈繞在夢中的是黃河邊那個叫王窪的小村。灰濛濛的天空下是一片光禿禿的樹林,樹林裏蜷縮着一個灰土土的小村。土砌的房子,土砌的牆,上面殘留着枯草。冷風吹過柳梢發出哨聲,碎葉雞毛飛向半空。家中早沒了糧,全靠地瓜幹,地瓜,胡蘿蔔度日。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父母,總會想辦法在大年三十中午做一鍋白菜燉粉條,裏面還放肉呢,給我們每人盛一大碗,因爲我體弱多病,碗中總會比姐姐哥哥妹妹多塊瘦肉,每人一個白麪饅頭,那叫香啊,那叫好吃,感覺那是人間的最美味。過年真好,真幸福,真快樂!

日子慢慢富裕了,我也結婚到了城裏,有了孩子,有了房子,離老家也遠了。年年回去看母親,卻很少回去過年,因爲過年生意忙,因爲農村沒暖氣。有一年初二下決心回去了,坐着共公汽車,被冰雪覆蓋的公路上,看到了七八起車禍。碾轉到家已是黑夜。母親站在黃河大壩上的寒風裏,上去抱住我和孩子,

“以後不許這樣的天回來,擔心死我了,嚇死我了。只要你們好好的,我就放心,就是孝敬我。”可到了家,母親眼裏盛着喜悅的淚花,每個皺紋裏都盛滿了笑,忙着拿這拿那給我吃,和我說不完的話。只是我當時不知道,這是我陪母親過的最後一個春節!

沒了父母,我再也不想回王窪了。回去只能讓我心裏悽然,難受,愈發思念他們,感覺對不住他們,沒有好好孝敬他們。有一年回去過了個春節,村裏都蓋起了高大漂亮的房子,哥哥家也是,和城裏的樓房一樣的結構,沒了我住的小屋,我睡過的小牀,連母親用過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切全是新的,我困惑了:這是我的家嗎?尤其走在街道上,離家25年了,認識的人很少了,人們都用陌生的目光打量我,甚至聽見人們低語:這洋氣女人是誰?

這不是我的家了,我曾經的家只在夢裏了。和天堂的父母在一起。

人人都需要一個家。可以珍藏自己的靈魂,放鬆自己的神經,還原自己的天性。無需要強,無需掩飾。受傷了不僅能靜靜地舔下自己的傷口,而且會得到家人的幫助,保護,呵護與痛愛。就是犯錯了,也會無條件的原諒容納,扶着站起來,不圖感激,不求回報,只有扯着心連着肺的濃濃親情,那學濃與水的親情。我兀然醒悟:家其實不是那個地方,也不是那座房子,是心中的那個人,是給了自己生命的那個人。父母在哪,哪裏就是自己的家。父母做古了,就是融入了彼此生命的愛人。當然,能把自己的最愛當家可能不多,可我有幸擁有,他用自己的生命建造了座高樓大廈,庇護我,嬌寵我,義無反顧,無怨無悔。他就是我的家!

他就是我一生的家!他走到哪,哪裏就是我的家!!!

我的家散文 篇3

與妻到青山小學會餐時,明月早升空。我們從穿洞後的新建大街向老城散步而行。月亮帶着淡淡的黃色,在薄薄的雲帶中盪漾着。我舉着相機,想拍攝這淡黃的月。鏡頭拉到最近,月亮還是不給情,總是難以現出又圓又大的成像圖。不但如此,困爲手的抖動,那明晃晃的月,變成了三個粘連在一起又互助扭動的豆沙粑,又像三個光屁股小孩倒立着將那白生生的屁股放在一起亂轉。再拍攝一張,效果還是令人感嘆。妻說,冬天了,晚上更冷了,拍的時候手愛抖,拍下來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再拍了!

於是,我倆相伴,藉着朦朧的月光,沿着無燈的中心大道,向着家的方向漫漫無邊際地靠近。夜晚,無燈的大道上,只是偶爾有一輛小車或摩托車飛馳而過。在這樣寂靜而幽深的夜,如此相伴而行,那已是十八年前的事了。婚後的我們,隨着孩子的出生,雙方父母的年邁,社會的發展,生活的變化,工作的忙碌,再也難以體會到這樣悠閒相伴的情侶般的散步。於是,我彷彿又回到十八年前,情不自禁地伸手圍住妻子的腰。妻沒好氣地將我的手推開,並說:“你瘋了!四十老幾的人嘍,你還以爲年輕,還想瘋?這個年齡,還有哪樣意思?”

在妻看來,浪漫是屬於年輕時代的,人到中年,還想浪漫,那就是瘋子了!妻子是不喜歡裝嫩的人,到了什麼年齡就說什麼年齡的話,到了什麼年齡就穿什麼年齡的衣服,行事爲人,與時俱進。對於妻子來說,與時俱進,就是對人生的一種認同,不因歲月流逝而感嘆,不因年齡的增加而憂鬱,不因人生時日不斷地縮短而苦悶。在她看來,我與她相遇有緣,能婚有份,和睦生活,敬父敬母,愛崗敬業,育子教子,親妹愛弟,這些雖然平淡,但卻難得,這已夠幸福了。何必還要想什麼浪漫呢?

這樣一來,我只好試着牽住她冰冷的手而行。因爲我的手,無論天怎樣冷,握緊一會都會出汗。牽着她,她會感到我的溫暖的。月色朦朧中,她沒有拒絕,當然也不會擺脫。我說着白天在田野四處遊走聽來的民間故事,她聽着聽着,不時發出喜悅的笑聲。

我說今晚的月亮很特別,似乎我們越往前走離它越近!

妻子突然站住,說:“還真有這種感覺!咋回事?”我輕聲道:“你自己想想,這是爲什麼?”她想不明白,還是搖了搖頭。古人說:“月是故鄉明”。還有歌詞不達意說:“月亮代表我的心”。妻聽了這話後說:“月亮就是我的家!”我歡呼雀躍地說:“你終於說了句詩意的話了!”因爲我們的家在月亮升起的方向,我們向着家的方向走,就彷彿在向着月亮走,向着希望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的心想着家,月亮就是我們的家!

在這長長的寂靜的沒有燈光的大街上,銅鏡般的月亮,在淡淡的雲層裏,如古典的披紗美女,典雅而大方。當我們走進燈火輝煌的市區,月亮的風采在我們的眼野隱退。老城區熟悉的燈光,熟悉的街道,熟悉的行道樹,又呈現出引領我們腳步的韻律,讓我們踏着這韻律向家走去。

然而,“月亮就是我的家”這句話,不但讓我想到就禁不住欣喜,而且還在夢中不時地閃現。因爲這句話是人到中年不喜歡浪漫的妻子說出的最浪漫的一句話。也許她這一生,再也說不出比這更精彩、更浪漫、更有詩意的話來了。人這一生還有什麼比這更難忘的呢?

我的家散文 篇4

我的家在湘鄉,湘鄉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

斗轉星移,韶華流逝,轉瞬間,青春不再,鬍鬚花白。回首人生歷程,既沒功成名就,又無萬貫家私,度平凡日,做平凡事。但我知足自賞,安然自得。既不怨天,又不尤人。在我的心裏,湘鄉這片土地養育着我,讓我欣慰,讓我驕傲,湘鄉是我幸福的家園。

小時候,我患過一場大病,那一次讓我感動一輩子。當時得的什麼病,我記不清了,反正是沒有鄉鄰的救助我便離開了這個世界。患病期間,鄰居大嫂揹着我去公社衛生院;楊叔招手攔住馬路上的汽車,讓司機載着我到湘鄉人民醫院;進醫院要花錢,家裏拿不出錢來,左鄰右舍想方設法借錢給我治病,而且還到醫院來看我,送我許多好吃的東西;醫院的醫生對我關懷備至,逗着我玩,讓我好開心……等等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靈裏,我似乎不僅僅是爸爸媽媽的兒子,我還是家鄉人或者說湘鄉人的兒子。我感到很幸福,湘鄉就是我的家。

長大後,我當了老師。說到當老師,我忘不了一位已故的老校長。他名叫肖正義。當時,坳頭中學缺老師,肖校長找上門來,叫我去教書。說實在的,當時當個教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個年代,上民辦教師一般來說,不是書記的兒子,就是主任的女兒,我的父母既不是書記,又不是主任,肖校長卻看上我,我真的從心裏感激他。從此,我便一直教書。30多年的教書生涯,我得到不少老師的指點,不少家長的支持。記得剛教書的時候,我剛高中畢業,就要教高中語文。那時我學的東西不多,不少古文我不懂,作文指導也沒方法。一位名叫李紹先的老教師很是和善,對我的請教不厭其煩。我從李老師那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教學的方法。後來我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我推薦了一些學生的習作在市級以上報刊雜誌上發表,贏得了一些家長的讚譽。在教學研究中,我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勵。我想這些小小成績的獲得,離不開像李老師一樣的教育界同行的指點和幫助,因此,我說,學校就是我的家。

改革開放以來,湘鄉的面貌變了。城市變了,鄉村也變了。家鄉村道組道都修建起來了。我們組上不少人家的水泥路都到戶了。可是,我的房子建在一個山窩裏,家庭經濟不寬裕,一時沒資金修築水泥路。好在組上在外地辦民營企業的馮老闆伸出了援助的雙手,他慷慨解囊,於是,我家的水泥路也到家了。這位馮老闆還每年春節給老年人,五保戶發紅包,給其他公益事業捐資贊助。像馮老闆這樣的發財不忘鄉親,積善積德的人,在湘鄉也是大有人在。於是,我讚頌在我們湘鄉家鄉人身上傳統美德的力量,也忘不了那些救助我,關愛我,提攜我,指點我的家鄉人的諸多面孔。我要感謝他們,是他們給了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的感覺。

在爲自己生活在湘鄉這塊美麗的土地上而感到快樂幸福的同時,我也明白,我該盡我的所能幹我所應乾的事情,去爲家鄉的更加美好盡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的家散文 篇5

無論你走多遠,也無法走出故鄉的羈絆,故鄉的根伴隨着我們一生。當你越走越遠,心中的羈絆也越來越纏綿。

——題記

時光,濃淡相宜。

今天,陽光正好。坐在教室裏,手裏拿着筆,像是有寫不完的作業,容不得有一絲懈怠,總是忙碌,總是抱怨。擡頭望天,陽光刺眼,忘了有多久沒這麼好好的看過故鄉的天看過故鄉的雲。總有一段回憶讓我流連忘返,總有一個人讓我浮想聯翩。留不住的是歲月與光陰,可奪不走的是對故鄉的回憶!

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後每次放學之後,放下書包,與鄰家的小夥伴們一起去田野裏玩,看着大人在澆灌小麥,我們就借用他的水和泥巴,滿手滿身甚至滿臉都是泥。我們用夕陽的餘暉曬乾被我們捏造的各種姿態的泥巴,然後帶回家扔在院子裏,還被正在做飯的媽媽吵一頓。就這樣我們的春天過去了。

我想有些過去真的抹不掉。炎熱的夏季總不能抵擋我去玩的腳步。蟬鳴夏季我幾乎不睡午覺,我總是在院子前的大樹下玩,直到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麼樹。爸爸給我紮了個鞦韆,在樹蔭下,盪鞦韆的哪怕只有自己,也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孤獨。那裏有我的笑聲,大樹應該積攢了很多了吧。可是後來新村規劃,大樹不在了。轉眼間,夏天過去了。

人心,遠近相安。

放不下的鄉里鄉親互幫互助的美好時光。秋收時期,陽光照在金燦燦的玉米上格外耀眼,各家各戶都忙着秋收,當然我也不閒着去地裏幫家裏收玉米,到了田野裏,一溜煙的功夫我就失蹤了,當然是去捉蛐蛐了。人們互幫互助,秋收很快就結束了。秋天,伴隨着故鄉的情忙綠的就走了。

有些回憶,想起來就成爲一種溫暖。我的村莊裏,每到下午六點,總會有賣豆漿的叔叔騎着三輪車來莊裏賣油條豆漿。他的食品是很乾淨的,所以我們都很放心的去買他的。即使是下雪的天氣,他也會按時到來。冬天,在他的叫賣聲中走了。

而我的童年也隨着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走了。

我的村莊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紅燈酒綠,沒有熱鬧的夜市,沒有漂亮的夜景,沒有出門就坐車的舒適,甚至沒有各種商店來讓我們逛不完。我的村莊只有平坦的土路,只有廣闊的田野,只有平房,只有人與人之間的純真質樸。可是我愛我的家鄉!

多年之後,即使我走遍天涯海角,我也忘不了我的故鄉。當我被生活的困頓瑣碎折磨得疲憊萎靡的時候,當我被人事之網糾纏的氣急敗壞的時候,當我被失敗的恥辱壓迫的心灰意冷的時候,當我被成功的虛妄欺騙的痛不欲生的時候。故鄉是一片屬於我的寧靜的港灣,是一眼永遠爲我長流的心泉!

我的家散文 篇6

五彩斑斕的霓虹燈,午夜人來人往的街頭和人聲嘈雜的夜市,這一切你所看到的景象,無一不是城市的象徵,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有人說城市的夜色是最美的,可我偏偏要與其議論一番,城市美麗的夜色怎能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相比呢?城市堅硬的柏油馬路怎能與草原上嫩綠色一大片一大片的柔軟的草地相比呢?城市裏你所呼吸的空氣怎能與草原上清新的空氣相比呢?

當然,這一系列問題只有唯一的答案:不能。或許您不曾見到遼闊的草原,但您一定可以想象得到那幅優美的畫面:棉花糖似的朵朵白雲沉浸在蔚藍的天空,自由自在的游泳。羊兒牛兒在草原上悠閒地吃着新鮮的嫩草,一隻只潔白的羊兒彷彿粒粒珍珠串在一起,點綴着美麗的草原。憨厚的老牛吃飽了也發出“哞—哞—”的叫聲,好像天真的孩子得到了喜愛的禮物,從而發出歡樂的笑聲。唯有那一匹匹駿馬奔馳在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草原上。牧民騎在馬背上,手裏拿着套馬杆,大聲的唱着《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嘹亮的歌聲中美妙的音符隨着和煦的風兒姑娘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這幅優美的畫面是身處在大城市中的您所看不的,很慶幸我出生在美麗的內蒙古,這裏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蹟和美味佳餚,這裏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園坐落在鄂爾多斯中部伊金霍洛德的甘德爾草原上,這裏有深受人民愛戴的昭君古墓,它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呼清公路9公里西側大黑河南岸,這裏還有舊石器時代“大窯文化”的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草原上的美食文化也是屈指可數的,有味道香甜濃郁的酸奶和奶酪,有肥而不膩的烤全羊和手扒肉,有營養極佳的馬奶(據報道馬奶中的成分可與母乳相比)和牛肉乾,還有沁人心脾的馬奶酒。除了欣賞名勝古蹟和品嚐美味食物外,若趕上“那達慕”大會,那你可真是太幸運了!

“那達慕”大會在每年農曆六月初四開始的爲期5天的草原盛會,場面非常壯觀,人山人海的,如果您沒有參見過,就請您閉上眼睛,我帶領您一起去參觀一下“那達慕”大會的壯觀場面:首先您看到的是摔跤這項傳統的項目,每次草原上的勇士們都會一爭羣雄之首,摔跤作爲鑑別一個優秀牧民的標準,摔跤的時候都會穿着鑲有銅釘的黑色“昭德格”跤衣,像古代騎士一樣跨着大步,揮臂走出。在看那邊,英勇的草原騎士在馬背上那英姿颯爽的樣子,馬鞭揮動在駿馬的身上,飛速的在草原上狂奔。還有那邊的射箭項目,所有的選手都站得筆直,生怕一個小動作,都會影響整體的比賽成績。

這些你所看到的就是我們豐富多彩的草原文化,這也是我們草原文化的魅力所在。

美麗的草原是我最愛的家,我的家鄉就是這片腳下給人希望的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此時我想起了漢樂府的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就是生動形象的描繪了我家鄉的景象,遠方的客人我們草原人歡迎您常來我們這裏作客。

我的家散文 篇7

我的家鄉在湯旺河。本是一條河的名字,因爲我們居住在源頭,便承載了它的美喻,就此命名。它是一個小鎮,四面環山。

夏天河水清澈,涓涓流淌。人們便成羣的在河裏嬉戲、玩耍。女人們洗衣服,男人們捉魚,孩子們就在岸邊相互打鬧。待到太陽落山,才意猶未盡的,拎着大盆,瓶子和河魚回去。冬天河面冰封,孩子們就在上面抽冰嘎,打雪仗。北方的氣候嚴寒,冰可以凍到兩尺以上,於是人們便從那裏挖掘出大塊大塊晶瑩剔透的冰,用來做雕塑、燈景。

自然界從不吝嗇,包容、給予人們歡樂的同時,也給以人們最嚴厲的懲罰。它憤怒、咆哮。這些其實都是它對人類無休止索取的一種警告。

我六歲以後就從林場搬了出來,那些年實行分房制,我的家被分在了河東。由於地勢比較窪,一到雨季很容易積水。趕上那年,雨水多,來勢兇猛,我們那片居民就受到了政府的關注,最後紛紛的搬了出來。據說,在那幾年以前,那裏曾發生過一次水災,家家戶戶損失慘重,絆子、傢俱被水沖走,還有部分人員傷亡。這些終是我沒有目睹到的。

就是因爲這條河的泛濫,我們被迫又一次搬家。父母對洪水有了恐懼,於是,我的家被安在了鎮上地勢最高的地方,很陡的坡,出門便是山。因爲,離街市遠,上班、上學都不方便,記得我上學那些年,都要徒步行走20分鐘以上,趕上冬天,出門的時候天還未亮。中午休息,除了在家呆半小時,其餘時間都在走路。後來父親曾經後悔過,多次想搬離那個地方,但終是沒得到行動,一住便是二十年。

搬新家的感覺總是暢快而又興奮的。空蕩的屋子裏並沒什麼擺設,一口鍋,兩個皮箱,一個廚櫃,一個碗櫃,一個縫紉機。炕革一鋪,行李一放,家就搬完了。其餘的就是一些日常用品。

父親是用自行車把我推過去的,我坐在車的大梁上。那天的事情,我現在依然記得很清晰。在家門前我見到一個小女孩,皮膚白淨淨,梳着五號頭,看起來很可愛的樣子,她在那裏一聲不吭的觀望着我們。她叫小靜,在家排行老三,還有兩個姐姐,人們習慣叫她“三多餘”因爲她是超生。她是我在新家認識的第一個朋友,那年我六歲,她也六歲。

由於住在對門,就自然的玩在一起。她家有個倉房,裏面放些閒置的傢俱和櫃子,我們總是喜歡在裏面呆着,尤其是下雨天,那裏有着特質的氣息,陰暗潮溼,卻感覺安全。雨過後,就一起拿着鐵鍬在門前挖河溝、憋水。冬天的時候會在園子裏堆雪人,挖雪洞。那時候,感覺那個洞穴裏可以躲避一切風寒,包括媽媽的責罵。我覺得她天生有着男孩子的調皮與野性。磕磕碰碰,那是常有的事,胳膊和膝蓋上都是一層層的癤咖,用老百姓的話講,那真叫一個“皮實”。我也總能在樹上、柴垛上找到她,她把她最好的東西都藏在那裏。這些,都是我所不能及的。

她雖然是家裏最小的,但是家人對她從不嬌生慣養,趕上假期就幫着分擔家務。抱柴、點火、餵雞、餵鴨。她怕自己忘記,總是把要做的.事情一一寫在卡片上,然後訂在門口,做完一樣,就翻過去一樣。那些時候,我都是在一旁靜靜的看着,等待着她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再一起出去玩。

我們的關係一直很好,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會第一時間和對方分享。偶爾有吵架的時候,總是轉過頭就忘了。我比她早上了一年學,這是我一直覺得遺憾的地方。有一年,她給我寫了一封信,偷偷的從門縫扔進院子裏,信上的內容大致是,我有了新同學,新朋友,就開始疏遠她,冷漠她,她很傷心。這件事情,每每我回想起來的時候,都是一陣陣的心酸,想想那時候,自己真的很不懂事。

輝姐,也是我的鄰居,比我大幾歲,模樣俊秀,爲人和善,性格開朗。她和其他的大孩子不一樣,她喜歡親近我們這些小一點的孩子。她能把鄰里街坊十幾個孩子都召集在一起,打口袋、擲盒子、跳皮筋。在她的帶領下,我們大家跑得是熱火朝天,玩得是一團和氣,更不會有爭吵和打罵的事件發生。待天黑下來的時候,就各自回家取些破花筐,廢紙殼用來籠火堆,薰蚊子。我們也總是把土豆埋進即將燃滅的火堆裏。捂一會,香味散出,就可以吃了。其實,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講,並不知道火的厲害,我們總是希望火堆大些再大些,以滿足我們的虛榮心。直到有一年,我們親眼目睹的一場火災。火是從鄰居家倉房然起來的,攻勢很猛瞬間蔓延,能聽到噼裏啪啦聲音。感覺風呼呼的從身邊刮過,老人們都講“火大生風”。從那以後我們開始對火有了畏懼。

冬天的時候,輝姐會帶着我們打爬犁。她當頭,我們坐在後面,一個長爬犁上能坐3、4個小孩,趕上人多,就輪流上。當爬犁從坡上飛奔下來的時候,我們都是拼命的喊叫。頭當的好,就可以一氣滑出幾百米。到了坡底,我們再一步步的把爬犁拉上來。一趟趟,就是這一個爬犁,會讓我們一羣孩子爲之樂此不疲。大人們總是不停的叮囑我們,要小心車,更不要撞到行人。我們都很相信輝姐,只要她打頭,我們就不會有任何事故的發生。

輝姐歌唱得也好,那時候她有個歌本,上面抄了很多歌詞,還粘有漂亮的粘貼。每當我去她家的時候,都會喜歡地看上幾眼。我很羨慕,更是愛不釋手。後來回家照着樣子自己也做了一個。但是,無論從整體的貼圖效果上,還是文字的美觀上來講,和她的那本都是無法比擬的。

守着山邊,所以山也是我們常去的地方。採花、採野果,下雨過後便會結伴採蘑菇。路過山邊的河溝,有時還會看到成羣的蝌蚪在水裏遊。我們那個山是石頭山,偶爾會聽到放炮崩石頭的聲音。在之前,會聽到一個人滿山喊着“放炮啦……”聲音渾厚有力。幾聲後,便能聽到巨大的聲響。如果正趕上我們孩子在山裏玩,我們就迅速地躲起來,或者拼命地從山上飛奔下來。那種與大自然的親近與融合,纔是人類最大的快樂,那麼清透,那麼爽朗。那是那些城裏的孩子無法深刻感受到的。

慢慢的,我們長大了,先是輝姐去了外地打拼,然後就是我上了大學,孩子們也都一個個的離開了那裏。大人們有的去了南方,有的搬到了街裏。那裏,再也見不到成羣玩耍的孩子,街坊也都換了一批又一批。有些人家的房子雖沒有賣,但院子早已長滿了野草,屋內一片寂靜。

前些日子聽父母說,那裏要被政府徵用,進行重建。坡會被填平,房子會扒掉,要綠化,要建人工湖。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先是震撼,接着便是一陣不捨與留戀。也許有房子在的時候,還會有童年的痕跡,房子不在了,真的就連影子都沒有了。但我還是希望家鄉的河會更清澈,家鄉的景色會更漂亮,家鄉的人們會更富裕。

我的家散文 篇8

曾說過:等我老了,擇一城安居,找一處感覺不到被時光打擾的小巷,養一隻小貓,種很多花草,午後閒散時光,拿一本書坐在躺椅上,逗逗腳邊的貓咪,呼吸一下,夾雜着薔薇海棠甜香的空氣,看吊蘭肆意地優雅着,同你細數流年經往……

總想把日子過成詩,恣意地揮灑着骨子裏的浪漫,因一朵花而明媚,觀一朵雲而傷感,惆悵着葉落,雀躍着花香盈滿衣袖,和你光陰煮茶,在柴米油鹽的平平仄仄裏低吟淺唱……然而多了煙火味的日子總會掉落一地雞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誰說過:心不染塵,塵又奈何?若不能遠離喧囂,何不在心中修籬種菊?於繁華中保留詩心,守住真純,在流年中靜待花開。

當生命漸次厚重,我們不得不負重前行,一路走來或繁花錦簇,或荊棘密佈,來路無法選擇,卻可以選擇與什麼樣的人同行。背上行囊,開始一段旅程,放下行囊,萬家燈火中只要有一盞是爲我守候的,心就不會再孤獨彷徨。

“家”是一個帶着溫度的字,它是暖的。是一個帶着煙火氣息的字,是一個身體和靈魂都可以安心休憩的地方。人生的前路向着遠方鋪展,或徘徊踟躕,或留戀難捨,一程山水,一程風雨,家始終是最溫情的守候,永遠保留着最初的溫暖。

生命裏一次又一次的遇見,有的人如看過的風景,只是過眼雲煙,有的人卻成了和你執手看風景的人。有的故事,還沒開始就被寫成了昨天,有的人,還沒學會珍惜就成了過客。不要唏噓人生!有的故事悽美了結局,有的過客豐盈了生命。遇見所有的遇見,珍惜擁有的所有。芸芸衆生,你許我執手之諾,一世情長,我陪你看繁華落幕,細水長流,緣來如是。

戀上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是的!哪怕是陌生的城市,若能和喜歡的人在滿天繁星下築夢,在陽光下期待一樹花開,守着深淺交織的光陰慢慢變老,何嘗不是幸福。

我的家散文 篇9

家,對我來說是一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眼。當我在風雨的街頭漠然無助的時候,是家給予我無窮無盡的力量;當我受到失敗的打擊和不解的委屈時,是家讓我的心在歲月的磨難中變得堅強;當我在追求夢想的旅途中收穫成功的果實時,在第一時間內迫不及待跟家人分享這份喜悅的心情。

我的家不像豪華的別墅那樣金碧輝煌,我的家人不像闊綽的富二代,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我的家看似平凡,但它卻成爲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它讓我懂得了什麼叫愛,愛是天上下着的小雨的點點滴滴,細細小小,平平凡凡;是它讓我懂得了如何去愛別人,纔會愛家庭,愛社會,愛祖國;是它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幸福,幸福同樣跟在我身後。

我不知該如何來詮釋我的父母,因爲在父母平淡的生活中,卻常常跳動着不一樣的生活脈搏。在我右邊的小腿有一塊疤痕,每當我觸碰它時,我的思緒便會飛回從前的美好時光,記得那年我7歲,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晴空的下午,我和媽媽在一間賣糧食的店裏發生了一件事。

那天,媽媽拿着一本語文書,坐在我旁邊,讓我大聲地朗讀一遍,當我讀完一段文字,她總是打斷我的話,並且糾正我錯誤的發音,然後讓我接着往下讀,她不厭其煩地重複這樣的動作,而我卻被媽媽這樣的做法逼到“忍無可忍,無需可忍”的程度,在那一瞬間我徹底崩潰了,我對她用模糊不清的聲音說:“媽媽,爲什麼要這麼辛苦地說話,爲什麼我的耳朵聽不到聲音,我討厭說話,我一說話,那些人就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結果,媽媽非常憤怒,失去了理智,拿着剛煮好的一壺白開水潑向了我的小腿,我頓時哇哇大哭,疼得死去活來。正好爸爸趕來撞上屋裏凌亂的場面,媽媽撇下我不管就往外走了。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感覺有人在親吻我的額頭,而且有幾滴豆大般的淚珠劃過我的臉頰,睜開眼睛在朦朧中隱約看到,媽媽在哭泣着……早晨,媽媽抱着我打車去醫院,我的小腿被燙傷的皮膚不再細皮嫩肉的,醫生和護士用手按住我的小腿,爲我上藥包紮傷口,我踢來踢去,不配合醫生的治療,媽媽噙着眼淚對我說,孩子,喊吧!那一刻我便放聲大喊……

回到那個家,媽媽在廚房裏忙得滿頭大汗,爲我做了一桌香噴噴的飯菜,在臥室裏準備一些枕頭,讓我睡覺的時候把小腿放在上面,媽媽拿着故事書講給我聽,用她的手掌輕輕地拍着我進入夢鄉。爸爸每天負責揹我上下樓,和媽媽輪流陪着我去換藥,隨着時間的推移,在父母悉心照顧下,我可以蹦蹦跳跳地跑來跑去了。後來媽媽對我說:“悅悅,對不起,換藥的時候你一定很恨媽媽吧,你喊的時候,喊得我痛徹肺腑,喊得我不知所措,喊得我眼淚滂沱。”正是這塊傷疤,讓我認識了愛。

爸爸在我的心中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爲了養活我們全家,他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勞地工作,印象深刻的是爸爸用那寬闊的肩膀扛着一袋沉甸甸的大米,汗流浹背地離我而去的背影,幼小天真的我問爸爸:“你累嗎?”爸爸笑着回答我:“因爲我愛你和媽媽,愛我們的家,所以再苦再累都值得。”爸爸用高大挺拔的脊背撐起這個家,讓我懂得了如何去愛別人,愛家庭,愛社會,愛祖國。

一家人圍繞着餐桌吃一頓簡單的飯菜,在一起談笑風生;一家人去公園散步,在一起互相談談心;一家人過着簡單平淡的生活,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榮譽,金錢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只有內心深處的那一絲真情在提醒自己:這個世界充斥着太多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我的家是一個溫暖的巢,永遠等我歸來;我的家是一隻永久的舟,永遠爲我停留,當我在成長的道路體會到一段傷痕累累的經歷時,家就是我唯一可以休憩的港灣。

家,是那些流浪街頭、無家可歸的人時時刻刻的渴望和夢想。神說,充滿愛的地方是天堂,我說,家是我一生眷戀的天空。

我的家散文 篇1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但說起“家”這個詞,或許個人的理解會有差異,但大體都是相同的。都希望自己的家是溫暖的,幸福的,最重要的是和諧的!很慶幸,我自己就有這樣的一個家,平凡卻幸福……

秋收終於忙完了,儘管有些累,甚至到力不從心,有時還會腰疼。還好,在我的韌勁堅持下,把自己種的棒子一點一點收回家,並且曬乾了堆了起來。地裏也澆淋一遍水,麥子也播種完畢,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歇歇了。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家裏的大小事都得我一個人扛着,大小事故,人情往來,都得我細心打點。兒女們不想讓我種地,經常埋怨我:“老媽,你能不能自在逍遙點活着?缺錢我們都給你,身體好好的就行了!”我面對他們的嗔怒,只是一笑,心裏說:你們哪理解我的心思?你們的好意讓我很溫暖,不是我捨不得放棄那四畝田園,而是我喜歡種地的充實日子,更喜歡自家的小院堆滿糧食時的豐收感覺!那樣才覺得我就是一個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有着和鄰居們一樣的忙碌與欣喜,一樣的開心與幸福。通過自己雙手勞動而得來的果實,吃着踏實,看着欣慰。喝着自家產的棒子麪粥,老香了。

閒暇的時候我還把自家的小院一角種上了油菜,豆角,韭菜,大蔥等等,這些沒上化肥的有機蔬菜吃着放心,綠油油的風景裝點小院看着也舒心。吃不完的蔬菜再分給別人一些,與鄰居們共同分享我雙手勞動得來的果實,那是一種城裏人體會不到的幸福和開心呢。

這是我第一種自給自足的幸福,第二種幸福是我的小孫子越長越可愛越有心眼了,而且經常逗得我開懷大笑。有時會爬着滾着抓玩具,那肉嘟嘟的小屁股一撅一撅的特滑稽,樣子幽默極了。還會時不時地對你嘿嘿傻笑,特招人稀罕。寶寶已經六個半月了,能聽懂大人的一些話語。比如他坐在小車裏玩膩了,會哼哼着撅嘴發脾氣。這時,我就會伸出雙手,對他說:“來,把你的小手遞過來,奶奶抱抱。”他一聽說“抱抱”二字,會不自覺地歪過胖乎乎的小身子,伸出小手來,讓你去抱他。那種可愛的樣子,真讓人心疼。寶貝有個電動的玩具,能摁出好聽的兒歌,既有美妙的音樂,還有各種動物的名稱與叫聲。小傢伙特別喜歡玩,自己就能舞舞扎扎地摁出聲音,然後兩隻小腿亂蹬一氣,嘿嘿地開心,好聰明的寶寶吧?還有,每次吃飯的時候,他都會饞相必露,口水直流,嘴脣亂動,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的嘴,讓你不忍自己在吃,只好拿起小勺餵給他點湯湯水水。總覺得寶寶還太小,不應該吃固體的食物,總怕他消化不動。可是小傢伙那饞涎欲滴的口水和期待的眼神,總會讓你不由自主地心疼,不由自主地餵給他一些雞蛋糕,麪條,饃饃,或者米粥啥的。誰知這小傢伙吃飯胃口到很好,不挑食,給啥吃啥,消化特好,身體像個小肥豬一樣圓嘟嘟的。不像鄰居家的那個一歲多的小男孩,一直沒吃過麪食飯的,他媽媽總是以爲奶粉纔是最好的,到現在也很難餵食,身體很瘦,面色發黃,說話細聲細氣的,不像個結實的男孩。我倒希望我家的寶寶,活得潑辣,歡實,不嬌貴,皮皮實實的,能吃能睡,能玩能笑,自由自在地任性生長。

第三種幸福就是我有一個孝順懂事的兒媳婦,這應該是讓我活着最有面子最有底氣的幸福了!兒媳婦自從嫁進我家,一直都表現得很好,穩重,大方,有禮貌,每次和我說話,開口必是先叫一聲媽。在我忙碌地裏活的時候,她既要在家帶孩子,還經常做好飯等着我從地裏回來。每當我勞累半天回家能吃上一頓現成的飯食,能回家坐在板凳上歇歇喘口氣,心裏就很知足,這一天的勞累與煩惱都沒了。她懂事,把婆婆當親孃來心疼,我多幹點活又有什麼?那也是開心的啊!

從我們有緣相遇,成爲一家人,她對我來說,每次都是說話先把“媽媽”二個字掛在嘴上,從不像鄰居的兒媳那樣,氣勢洶洶的或者愛理不理的管婆婆叫“哎”或者“他奶奶”“孩子奶奶”等,連個媽也不叫,對婆婆呼來喝去的一點都不尊重,覺得婆婆幹啥都應該,看孩子更應該,就像對待自家保姆那樣,連個娘也不叫,真是用着上前,用不着靠後。那樣的兒媳大家都不喜歡,都看不順眼。都在背後裏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名聲自然也就不好。我的兒媳有文化,有涵養,又尊重長輩和懂得處理鄰里關係,所以,大傢伙也都羨慕着我呢。

兒媳對我的好很多,比如,她會給我一些衣物,我沒穿過睡衣,她就送給我一套,沒用過高級面膜,她也會分給我一些,還有她看見我肚子上的贅肉越來越多,身材一點不好看,穿出衣服鼓肚凹腰,線條一點都不美。在勸我減肥的同時,並送給我從網上買的緊身收腹保護帶。勸我要學會打扮自己,讓自己活得更年輕。我這一跟着她,不但學會了享受生活,還學會了美化自己,這不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嗎?我用了那個收腹帶,穿出衣服確實好看多了。

還有很多,比如飲食方面,她買來我從沒用過的老抽,生抽,蠔油,番茄醬等等做菜用的調料,把家裏的每一頓炒菜都做得很可口,吃着不膩。並且會做一些我沒吃過的紅燒雞腿,蓮子湯,大骨湯等。也時常帶着我去城裏玩上一天,逛逛超市,吃一頓自助餐,過橋米線,或者各種各樣的名小吃。我活了大半輩子,只知道幹活掙錢,節儉持家,可是從沒下過飯店單獨吃飯的。兒媳婦替我彌補了很多遺憾,使我也懂得了活着的另一層含義:享受生活!

說實話,有時我和兒媳之間也偶爾有不愉快的小摩擦,但從沒有和鄰居家那樣,婆婆兒媳互相謾罵攻擊,指桑罵槐的。我們都能在時間的感化中、互相的諒解中,自然而然地去悄悄化解矛盾。比以前更和諧,更疼愛,更關心和相互理解。於是乎我這張愛嘮叨的碎嘴,經常在鄰居面前顯擺兒媳,別人也總是嘖嘖稱讚,連連豎起大拇指,羨慕不已。那種被人羨慕的感覺真好。現在,我覺得活着年輕了,有奔勁了,幹起活來都是舒心。兒子,女兒自然不用提,都特別懂事,尊重我,理解我,都疼愛我。每當我享受這種其樂融融的家庭幸福時,我就想說,這輩子,活着一回,值了。

你們說,我的家好不好?

我的家散文 篇11

活過了五十三載,走過了很多的地方,而停留居住的也有一個城市四個鄉鎮一個小村落。一個城市很出名,那叫做蘇州,民間流傳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竟然在蘇州居住了兩年。除了三個地方可以稱作家外,別的都只是暫時寄居地,時間長短不一,最短的只有不到一年的光景。

雖說出生在偏僻的小村子,是令人牽腸掛肚的故鄉,但在那裏也不過呆了十幾年,或者是斷斷續續的二十多年吧,反正不算最長的。要算很長的居住地應該是古鎮了,從來到這裏安家,到現在也有快三十年的時光了。

最早的家,就在水鄉的一處小小的垛子上,和父母兄妹六個人一起擠在了小小的三間茅草屋子裏。屋子雖然簡陋,但位置佔了地利,三面環水,又面南而居,風光和景色,都相當不錯的。要不是前面有幾座墳頭,還有一間小屋子,那就是很寬敞和開闊的。原來的屋子前面是一片小樹林,長着各樣的雜樹,天天都有鳥兒飛來,在樹上啼叫個不停。現在兄長砌了大房屋,把這一片很幽雅的林子砍去了,連一棵樹都沒有留下,這便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倘若當初我沒有選擇繼續去讀書,或者不爭那個虛名,也就會在老家度過一生的,這一片小樹林只會擴大,而不會縮小的。

屋子是茅草蓋的頂,牆壁又是泥土夯成的磚砌起來的。屋樑是雜木的,上面裂開了幾道縫隙,我每一次盯着望時,都擔心這些木頭會斷掉,直砸向自己的身上來。椽子是竹子勉勉強強地做成的,可能年代久了,經過雨水的浸蝕,都一根根地彎曲和變型了。如此破舊的房子,卻是我們的家,是溫暖的一個小窩。雖說外面風大雨暴,霜降雪落,依然可以擋一擋風雨的騷擾,避一避嚴寒和料峭的冷風。

那些年過的日子相當艱難和困苦,父母起早帶晚地去集體上工,我們幾個孩子就相互帶攜着,從來都沒有一個人來幫助,或者照顧過,只是大的看着小的,小的就拉着大的手,不肯放手。記得我小的時候,母親把我一個人關在家裏,哄得我睡熟了,然後悄悄地關上門,再扣上門搭子,再去集體的田裏勞動。等我醒來了,想起要找母親的時候,就去拉了門,僅能聽到門搭子的聲音,於是,就害怕了,大聲地叫喊,直喊得累了,嗓子啞,纔會慢慢地睡去,卻倒在了門後面的泥地上,都不感到髒或者有蟲子來咬。

家的意義在於有自己的父母,有一個比我大三歲的哥哥,還有兩個小我幾歲的妹妹。父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和支柱,每一遇到了困難,或者被大人欺負了,就會哭着去找父母,叫他們來幫我。但我清楚地知道,從小的我就個性倔強,不太喜歡哭,即使被人打了,或者傷了,都會忍着,想找個機會去報復,或者還擊。假如真的打不過人家了,那就會找哥哥來,可以嚇一嚇比我稍大的孩子。這便是有哥的好處。

不想寫太多關於從前的一些事,因爲實在太多了,一支筆是寫不完的。最早的家就是這樣的,是寒苦的,也是辛酸的,是窘迫的,也是艱難的,但對於我以及我的兄妹來說,從來都是幸福的,是快樂的。吃穿對於我們來說,那不算什麼,關鍵是有自己的父母,是他們給予我們的愛。要不是這個家無私的奉獻,以及父母的偏愛,和兄妹的犧牲,哪裏來的我的幸福生活呢?對於這個家來說,他們都不欠我什麼,反而是我欠他們太多了,這一輩子都無法報答的。

再來說到第二個家,和妻子兒子以及現在的兒媳婦,所組成的一箇中國式的家庭,是一家四口人。早先的家庭是一家三口人,我們夫妻兩個還有一個孩子,也應該算是很不錯的組成模式。我來到古鎮的時候,只有一間單位分給的小房子,既當了辦公室,又當了宿舍。如果不是妻子的大哥幫着找了兩間房屋,那麼我們就只能擠在這小小的房子去度過起初的歲月了。

結婚後那些年,日子很拮据,一分錢都要省着用。也許是爲了兒子將來有一個好的起跑線,所以,我們兩個人都一心一意地想要多賺錢,少用錢。那時的工資並不高,僅能維持日常的生活開支。說起來好辛酸,妻子懷孕的那一年,路上遇到了賣菜的人,想買蕃茄吃,由於價錢高了點,忍了忍都沒有捨得去買。

孩子五歲那一年,我被分到了偏遠的鄉鎮去,不辭辛苦地做工作,去收費,去辦案,還要承擔一切的義務,因此,對於家庭的照顧,那是少得可憐,近似於無了。妻子在家不僅忙着照顧孩子,還要起早趕晚地去做生意,裏裏外外都是她一個弱女子在忙忙碌碌。我呆在鄉下就是十幾天,幾十天,甚至於是一個半月,都難得回家一趟的。

辛苦和勞累都算不了什麼,只要心裏想着有一個家。一切的疲憊,都可以在想家的念頭中淡薄,或者化解掉。妻子的賢惠,聰明,能幹,還能夠理解和寬容,讓我可以獨自地去面對種種的困難,去一次次地超額完成任務。獨擋一面,並不能說明工作如何,成績再好,也只能替人添磚加瓦。

如今歲月匆匆而去了,我從來都沒有去埋怨過哪一個人。對於命運的理解,我很簡單,那就是一切皆隨緣吧。在我的生命裏,我對家的關愛和想念,那是深厚和濃烈的。不管是遠在幾十裏外故鄉的老家,還是古鎮的這一個家,還有那化掉我們一家子積蓄纔在城裏買的家,都讓我們感到了幸福和滿足。

我的家散文 篇12

在一個古老、隱祕而又熟悉的地方,永遠在寫着美麗而又神奇的神話。然而從來沒有人知道它在什麼地方。看,它正在向人們述說那千古不變的美麗的故事……

江西省九江市,擁有得天獨厚、氣候宜人的自然條件,依山傍水,歷史文化遺蹟隨處可見。它北抵長江,南接洞庭,在江南魚米之鄉有一顆獨一無二、璀璨的明珠——廬山。在廬山腳下,有一所天然花園式的大學——九江學院。在這兒,莘莘學子將爲它渲染傳奇式的色彩。

劉俊飛,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學子。他的性格因時、因事、因地而變,然而他有一副好脾氣,不喜歡熱鬧場合,大部分時間沉默寡言,喜歡一個人去逗風獨處,處事冷靜,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對待發生的事情。他喜歡沉默,沒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但是他也知道,在大學裏面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他不與別人爭,別人也會和他爭,等到把他逼到無路可退的時候,可能會性情大變。因此,在大學裏外表上非常開朗,走到哪,笑聲就跟帶哪。他自信自己的前途無可估量,整天忙這忙哪,電話業務總是繁忙。很明顯,他是一個事業型的男孩。然而誰會知道他一個人的時候在幹什麼呢?孤獨,寂寞,空曠的心將纏着他整個大學生活嗎?他不是沒有女孩子追,但是他在等什麼呢?等誰呢?沒有人會知道,他也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但是對此類話題,他說的比誰都有理。也許他在等上天的安排,也許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等什麼!

直到有一天,莫名的鬱悶纏繞着他,他感到很煩惱,也很苦惱,空寂的心情再次向他侵襲而來,晴朗的天空突然變得陰霾。一路上低垂的頭,板沉的臉,以往的風度偏偏、歡聲笑語頓然全消,心事重重的樣子。他的哥們正在揣摩:這表示他在思考?然而這幾天並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他這樣啊!

忽然一陣風,一道白影從身旁劃過。

他停了下來,並沒有轉過身。

“你爲什麼要放棄我?”那道白影也停了下來。

陰沉但是又很溫柔的聲音傳入他的耳朵,聽那聲音似乎剛哭過。

“我沒有放棄過你!”他沒有思索,沒有半刻遲疑,立刻回答了。

哥們兒本來就感到他今天不對勁,突然又冒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來回答一個陌生女孩的問題,這真的有點不對勁,但是又沒有說什麼,就靜靜地看着他們兩。

是啊!她知道的,他曾經對她說過的。他不會放棄在他身邊的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只是有時候他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是他會努力的,盡他最大的能力。

微風撥弄着她的長髮。聽了這話,她冷冷一笑。

“你的話永遠都很有詩意!?”話語之中帶着她從不曾有過的無辜。

“只要你相信自己,也相信我,我們會創造奇蹟的。”他永遠都是那麼天真,那麼胸有成竹。

她在想,她還是很相信他。她爲什麼有那麼多的白色衣服,又爲什麼老是穿這些白色衣服,因爲他喜歡,她自己也喜歡。

“那天你爲什麼要離開我?”

“那都是爲了工作,你知道的!”他沒有繼續解釋下去,卻轉變了話語。他變得很激動,也感到很無辜,但也在恨自己,沒有實現自己的承諾。“你知道嗎?那天我回來找不到你,我的心裏是什麼感覺,欲哭無淚。那天我是真的急了,當時我什麼都不想去想,不敢去想,只要你回到我的身邊,我只想看到你,其他的什麼我都管不着了。然而在那漆黑的夜裏,想去追你,又怕你回來時我不在,怕離你越來越遠,我怕失去你……”

她聽到了,聽到了她想要聽的話,聽到了他是真的,此時的他是真的想哭,他第一次哭。她不要看到他哭,她自己知道,她也想哭,但是她也知道,他也不要看到她哭,不然他會內疚的。他心疼她,她也是。她知道他們此刻需要什麼——

擁抱,相擁而泣,擁抱幸福,讓溫熱的淚水任意流淌。

我的家散文 篇13

其實他們知道事件來得太突然,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見過面,他們的愛情並不是現在流行的網絡愛情,爲他們牽紅線的卻是奇怪的虛幻的讓人琢磨不透的夢。

原來,在他們兩人的印象中,他們在同樣的夢中早已相識、相知、相愛了。他們都在自己的心底私藏着這份來之不易的美好的但同時也是不現實的感情,真情希望終有一天會夢想成真。

就在他們在現實中相識的前一天晚上,兩人又同時做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夢,那時的他們正處在熱戀之中。

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兩人相約出去看月亮。但是劉俊飛在兩人相伴半個小時後接到通知要去開一個緊急會議,於是她讓他去了,約好半小時後在老地方見。

半小時後,他回來了,但是並不見她,他以爲她在和他開小時候的玩笑——捉迷藏。然而他把周圍都找遍了,嗓子都喊啞了,就是找不到她,開始擔心起來。他到處打聽,就是沒有人見過她。月亮下山了,天變得漆黑,心如刀絞的痛襲上心來。他不敢再離開,怕她回來又一次見不到他。他抱着頭在他們經常休息的大樹下痛苦了一夜,痛哭了一夜,卻沒有流一滴眼淚。

夢醒之後,天亮了。劉俊飛因爲想着這個夢,想着他,一上午的課都沒有上好,他在發呆,爲她發呆,日久生情啊!真正的夢中情人!

而她真的離開了嗎?

沒有,在她的夢中不是她走了,而是他沒有來。她也在那棵大樹下痛苦了一夜,痛哭了一夜,而且淚都快要流乾了,傷心欲絕。

是天意弄人嗎?在夢中悽離絕散,在現實中有情人終成眷屬。難道成爲現實的夢就不再真實?

我的家散文 篇14

從鄉鎮搬遷到城裏已經是十幾個年頭了,回想起搬遷的那天,自己整整哭了一路,他開着車,不說一句話,而我更是哭的傷心。局裏的同事說住在城裏有發展前途,孩子上學也方便的很多,省的來來回回跑家,路途遙遠不方便,話是這樣說,生活可不是想象的那麼完美和現實。無權無勢的人生活那片土地都是一樣的,儘管你去奮鬥努力。那種離鄉的別痛至今談起好想流淚。忍不住的心痛。與親人離別,在離鄉之後纔會體會和感觸,他們和我一起往車上搬運東西,默默的不做聲,我能夠感覺到他們不捨得讓我離開,也許此刻的心情和我一樣在感受離別時的心痛……

第一次搬遷到城裏,眼前的情景都是那麼陌生和生疏,景物與人和我不存在某種感情,沒有交際,沒有來往。所以讓人感到很無助。那時候孩子們的年齡都很小,兄妹之間的年齡相近,相差只有兩個週歲,他們在父母的看護下成長,在生活中嘗試人生的平凡經歷。在搬來城裏的時候,兒子只有九歲。他很聽話,長着一副善良的面孔,讓人可愛,他在鄉鎮裏是三年級學生,學習很頂級,後來被轉到城裏某校。我們沒有城內戶口,上學只好花雙倍的學費。那是他在局裏工作,工資只能賺到幾百元,因爲家庭貧困,我們一直過着艱苦樸素的生活。沒有房子,搬來的時候每月還要花七十元的房租費,爲了節省一些費用,我們把女孩留在奶奶的身邊。可是不到幾日孩子哭的非要找到我們。把孩子留在別人的身邊的確讓人揪心難過。孩子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她的身體裏流淌着我的每一滴血液。我們還是把女兒接到自己的身邊,那年她才六歲。個子低,身體吃的胖乎乎的,眉頭高高的,長着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好討人喜歡,我們把她送到了附近的幼兒園裏。爲了生活寬裕一點,我每天出去尋找適合自己的一份工作,可是工作很難找到,女兒很聰明,我們只送過她兩次去幼兒園,她就認識了回家的路。正是一個冬天的週末日。天氣非常寒冷,他們兄妹兩個出去玩了,小傢伙一個上午沒有和我們打個照面。已經是中午時分,我在找到他們吃午飯,可是到處沒有他們的影子。我們很擔心,到了上房我才發現那輛摩托車不見了,我突然想到孩子一定是回家看望奶奶去了,後來我們給哥哥打了電話,哥哥說沒有見到孩子,我們心裏急的要命。

孩子推着摩托車走在半道上。微嫩的笑臉凍的發紫,連手套都沒有戴。真是讓人心疼,兒子說;想奶奶和學校裏的同學。他們和我一樣感受離別後的思念,天真可愛的孩子啊,讓我回想起來,的確心有餘悸。感到後怕。他們竟然會騎着摩托車回去,那時候兒子只有十歲。真是讓人難以想象,難以讓人忘記……

我的家散文 篇15

我的家也許並不聞名,但我的家美麗有加,我喜歡我的家。

我的家在夫人山下!夫人山,是家鄉的地標,據說,它是名山,武夷山脈的一支,所以我們都引以爲傲;它高高聳立,像屏風一樣,擋住了家鄉的一面,巨人一般“一覽衆山小”。山上奇峯異石、紅花綠樹,星羅棋佈、引人注目。松柏是山上的主流樹木,高高大大的;其他的灌木類及雜草類則“遍地開花”。我們特喜歡這裏的別緻,而這裏也不知何時就有了一條通往山頂的石頭路。村裏的我們,閒來無事,就會想來山的這裏,踩着石頭路,一路觀風賞景。忽而停下來歇一歇,望望身後有沒有跟來幾個氣喘吁吁的人兒;忽而又圍起來瞧一瞧,看看夫人山下面傳聞的老虎洞裏是不是真有老虎。然後繼續乏累而又輕快的步子,直到山頂。

山頂上的感覺很不同,空氣相當地清新,不時一陣涼爽的風吹過,遊玩的人兒,沁透心脾,不禁要深深地吸上幾口!這時倦意漸消,忽而起來觀賞的興致,大家悠然地坐在一塊,或端詳起身前的怪石嶙峋;或遐思起遠處的斜陽山映;抑或是講論、欣賞起夫人山古寺廟宇的美輪美奐。這時氛圍正好,大夥瞻顧前後,家鄉的美顏盡收眼底。

從夫人山上看下去,清晰時,家鄉,如一湖蓮池,池中屋舍儼然,誠如星月點綴;飄渺時,如雨後仙境,雲霧縈繞!那時風起,但見餘暉脈脈,但見炊煙裊裊。

家鄉之美,美不勝收!四季分明,明晰可見,曾如一件曼妙的綵衣,裝扮這裏!那,春日的花灘、夏日的河畔、秋日的寒蟬、冬日的雪山,誠!無不像魔術棒般如時地變幻。

家鄉的一邊,自然的綿延,家鄉永遠是那麼的恬靜幽遠!彷如有詩言:“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彷如有詩言:“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在這裏隨意呆上幾天,你也許就將流連於她的自然與幽遠,其實不但如此,家鄉的人情民風也好。家鄉的人淳樸,他們甚是好客,倘若有個親戚或者朋友來到,必要上街去買點肉買點酒,再加上自己種的菜,做它滿滿的一桌,然後高興地邀來幾個鄰里。我在家鄉住了十多年,所以對家鄉的風俗有所瞭解和頗感興趣,家鄉除特定的一些習慣外,如十年一次的生日,自然少不了傳統的節日。家鄉對於傳統的節日基本上是每個都過,但是春節最爲隆重。每逢春節臨近的時候,離家在外的人都會紛紛地回到家鄉。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出來祝賀,大人貼對聯、來拜年,小孩耍變臉、要壓歲錢,興致濃濃,其樂融融,那時候,就是家鄉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我的童年就曾醉薰於家鄉這溫馨而又美好的時間。

撥開眼簾,看的何止在眼前!家鄉還有許多的特產,其中有種叫做“秀菇”的野生蘑菇最爲特有。“秀菇”一年只有一次,而這隻在春節、雨水之後的山上有,準確說,是在既能曬得到太陽又能淋得到雨水的松樹下。“秀菇”並不是成片成片生長的,反而相當地稀疏而不易爲人發現;曇花一現,雨水過後,幾乎能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但人們喜愛“秀菇”,甚於許多食物,秀菇的美味爲人津津樂道,無法用更美的文字描述。我吃過秀菇,那個味道怎一個“脆”字了得!

家鄉的今天,日新月異!新農村面貌正在“嶄露頭角”,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顯著提高。人們不再依附一畝三分地,而是在家鄉辦起了小型工廠;人們不再特別地眷戀老式住房,而是紛紛落落大方地取出了存款,走進了洋房。以前人們不敢想的,現在人們都做到了。以前人們看的是老電視,現在人們玩的是好電腦;以前人們從來不捨得在旅遊上花錢,現在人們,隔三差五地就去一次九寨溫泉。

家鄉,正在以矯健的步伐融入外面的世界,我想家鄉的明天,必然晴空一片。

所以,我愛我的的家鄉;我對我的家鄉,充滿信心!

所以,我很想說:夫人山下,我的家,美麗優雅,“四通八達”!

我的家散文 篇16

我很怕很怕,當我慢慢長大,你就會慢慢離開我的腦海裏你原來的位置,最後消逝在風裏,你的一絲一毫我都抓不到了。

你的不遠處有一片大大的田,田裏種各種各樣的蔬菜,遠遠的能看見接着桑葚的桑樹,再遠就是高得彷彿能劈開天空的松樹。晴天裏,我踏着碎步,間或彎下腰手機路邊的野花,然後到了目的地,便學着祖父裝模作樣地鋤地、播種還有叉着腰大喘氣。雨天裏,穿上雨鞋爲防止陷入泥裏,然後靜靜地等雨下完了,就一定要追那遠處的彩虹。那是一種多麼美麗的景色啊,昏灰的天空,太陽害羞地冒出一點頭,遠處的松樹像被掛在一條七彩的綢帶上,到處朦朦朧朧安安靜靜的。

你的門前有一塊竹林,竹竿筆直挺拔,竹葉翠綠欲滴,竹筍嬌嫩含羞,深入竹林,遮天蔽日,冬暖夏涼。

你有一個大大的水泥地院子,小時我就喜歡和同院出租屋裏的外鄉女孩玩,跑來鬧去,一刻不歇,像男孩子一樣。大些,我學會了騎自行車,我就繞着院子一圈一圈地騎,怎麼樣都不會厭倦。從小到大,你就像一個溫柔的肩膀一樣,從沒有讓我受過傷。

你有一棟樓房,也不過是三層。第一層是倉庫,總是放着雜物和交通工具,有時過節的時候,祖母纔會把東西搬到外面,然後在裏面放上一個大圓桌,邀來親戚好友前來一聚。第二層是臥室,一間是留給我父母的,已不用許久了;一間是祖父母的,我總會無聊時躲在他們房裏看電視,房裏還有一張搖椅,躺在上面一不留神就會睡着;還有一間是出租房,屋裏的小姐姐總是對我很好,會時常照顧我,我們總會趴在窗臺上找新玩意兒來玩。樓房的第三層是我那時從不敢涉及的區域,那裏堆滿雜草,密不透風,還沒有燈,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裏是做什麼的。

你有一間單獨的廚房,那個廚房連接着一個大大的竈頭,那裏曾是我們一家人聚的最多的地方。每次到這兒,廚房就會燒魚燒肉,燉雞燉鴨,直到把八仙桌鋪得滿滿的才罷休。然後一家人喝酒聊天吃菜,一年四季皆如此,其樂融融。到了夏夜,我總會喊餓,祖母就在竈鍋裏放兩枚雞蛋煮給我吃,每每祖母把剝好的不燙手的蛋給我,我都會囫圇吞棗的享受着美味,這讓現在不喜歡吃雞蛋的我感到十分詫異。到了冬日,祖父會挖來幾枚番薯,飯後直接把番薯扔進竈頭裏捂些時間,挑出來一看,金黃金黃的,噴香撲鼻,攥在手心是暖入人心、無法自拔。後來吃了幾次街頭的烤番薯,卻再也找不到那種髒兮兮卻暖烘烘的滋味了。

還有院子裏的小果林,院子裏的大黃狗和小狗,對面的河,四面的鄰居們……我怎樣才能用我笨拙的文筆記下這一切呢?

我只能乞求我的心能抓住那些虛無縹緲的回憶,哪怕是,一絲一縷也好。

我的家散文 篇17

我的家鄉——燈籠河牧場,那裏風景優美,牛羊成羣,是度假、旅遊的好地方。

遠望燈籠河牧場簡直是花的海洋,草的世界。一陣清風吹來,讓人感到涼絲絲的。

走上小丘,放眼望,一羣羣牛羊在草原上悠閒地吃草,這不禁讓我想起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不正是我眼前的美景嗎?

草原上,一圈圈駿馬在奔馳,像一團團彩色的雲朵從遠處涌來。馬羣有時停下來安靜地吃草,有時在小溪邊悠閒自在地喝水,有時站在小丘上默默地注視着遠方,似乎在等待客人的到來。

夏季的燈籠河是花的海洋,美麗的,淡雅的,無顏六色散在草叢裏,想調皮的娃娃搖頭晃腦地嬉戲,好不熱鬧。大小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也勤勞地工作着。微風吹過,花草的傾向迎面撲來,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燈籠河裏的水清清涼涼的,可以請相互地看見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閃閃發光。小溪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條玉帶飄向遠方。

這就是我家鄉最美的草原——燈籠河牧場。它像一幅彩色的畫卷,把美麗獻給人間,我愛燈籠河牧場,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散文 篇18

近了近了。碧綠柔軟的草原,就在窄窄的公路兩旁,就在觸手可及的車窗外。

公路上沒有行人,車輛稀少。無邊的綠色上,點綴着羣羣牛羊。

車窗內一片歡呼雀躍,窗外那純淨的綠色海洋,像海浪一樣綿延起伏,卻不似海浪那樣澎湃喧譁,只是靜靜地、無聲地敞開她博大的胸懷,輪迴着日出日落,孕育着牧馬牛羊,滋養着草原兒女。

應大家的請求,車子停了。已是上午十時,草原上熾烈的陽光,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踏上草地,發現草不似車上遠遠看去的那樣濃密,稀稀落落的,中間露出黃色的土地。草地中間,零星地開着紫色、黃色和藍色的小花,小小的,不張揚,與綠草融爲一體,裝點着草原的夏日。

水灣裏,有成羣的牛馬在飲水取涼。我們走近,牛馬不驚不詫,顧自逍遙嬉戲。一些不知名的草原飛蟲圍繞着它們,伺機叮咬它們,它們也只是偶爾地輕搖長尾,漫不經心地提醒着執着的飛蟲。草原上的一切生靈,都那麼悠然安逸地存在着。靜靜的,靜靜的。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一份源自遠古的寧靜。

我坐在草地上,安享着這份源自遠古的寧靜。一顆躁動的心,也變得清澈高遠,寧靜開闊。微微地閉上雙眼,迎着草原涼爽的風,一無所思,一無所想。眼前,只有藍天、白雲、綠草。只有藍天、白雲、綠草。心中,是無邊的寧靜。無邊的寧靜。

美麗的草原——我心靈的家園啊。

我的家散文 篇19

吃午飯的時候,家公(小孩爺爺)問,“阿權(我兒子),等下去不去鄉下?”

“不去!”阿權一口回絕。

“不去,又沒什麼事!”我一邊吃飯一邊輕聲附和道。

鄉下,曾是我向往的地方,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一片菜田,幾處稻田,茂密的竹林,成羣的雞鴨,參天大樹上的鳥鳴勾成一幅江南山村的圖畫。多想置身其中,領略一下鄉下的風情,但我明白,這一切只能在夢中出現,現實中,那裏永遠不可能成爲我的家,即便去了,也找不到回山村的感覺——儘管那裏有一座兩層半的小樓,——我真正意義上的家。

要想體會出鄉下的樂趣,非得有有淡然的心情,而我“那淡然的心情”今生今世在南方恐怕再也找不回來了。

去年暑假,我們準備好了所有生活必需的,去了鄉下。推開長久不住的院門,並未有久違地感覺,相反地一種陌生的氣息佔據了我的心間,我不象是在住自己的房子,反倒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怯感。生火做飯,唯有吃飯時,女兒的一句“柴火做的菜特別香”讓我確切地知道我不是城市而是在鄉下。飯後,一切了無生趣,我蜷縮在二樓,看電視沒意思,織毛衣沒興趣,帶來的一本書翻了幾頁,也看不下去,出去走走,外面驕陽似火,也不知去哪裏,家公說去隔壁叔叔家坐一下吧,我一陣苦笑,叔叔,老公的叔叔,我不知和他們講什麼,與其坐在那裏冷場,還不如不去,省了尷尬。山村,不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山村,永遠是別人的山村,這裏的花花草草對我不熟悉,我看它們,也只能是霧裏看花,永遠看不清楚。兩個孩子倒是很開心,跑進跑出,一會去小賣店買個冰棒,一會去買幾包糖豆。鄉下是開闊的,可以到處跑,不像城市,進門關門,只能在有限地空間裏活動。但這樂趣也沒維持多久,晚飯過後,小兒不耐煩了,山村一到天黑沒有了城市的燈火輝煌,也沒有商場可逛,小兒說沒意思,明天要回去了。

來南方快二十年了,二十年,我極力想融進這個山村,但我愈是努力愈是有一種失敗感。天下的城市,高樓林立,大同小異,在城市裏我不去想我是外地人,我可以無憂無慮地過我的日子,但在山村,我不能,山村的一草一木都有靈性,你不瞭解它,你永遠體會不到深入其中的樂趣。這裏的土地我不知怎樣去操縱它,如果在北方,我會種點什麼,但在這裏,我做不到,幾次提議去種點花生油菜什麼的,這樣,回去也有點事做,但家公一句,“還要請人耕田”爲由拒絕,這更讓我對這片土地有了陌生感。我來了,踏在這片土地上,但心卻沒來。

山村的家,只是名義上的“家”,我的真正意義上的家在夢裏,在字裏行間裏。

我的家散文 篇20

“ 有一天,我要登上崑崙山,因爲我是鷹,是盤旋在崑崙山上的鷹”,這是女戰士袁鷹的夢想,同時又是數百數千個守衛聖女峯哨卡的戰士們的願望。他們守衛着祖國西大門,他們永遠對祖國忠誠,永遠愛着這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祖國。

崑崙山上的哨卡流傳着一句話,缺氧但不缺精神。在崑崙山上,全都是銀白色,連山都不願意露點它婀娜多姿的本色,戰士們想見到綠色或者其他顏色,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啊;全年有七八個月吃不到新鮮蔬菜,窩窩頭嚼起來,即使熟的,還沒到嘴裏,就變成了粉末,爲了吃的好些,只能吃壓縮蔬菜,因爲大雪封山,他們不得已;連得了高原反應也沒有醫生,只能靠自己自救,自救不過來的,轉成肺氣腫,只能遺憾地死在崑崙山上;七八個月,看不到一輛車,更別提一個人影了,孤獨,寂寞只能洶涌而來。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難道沒有人想下山的嗎?其實不想下山的都是傻子,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想下山,祖國的西大門怎麼辦?難道還要眼睜睜的看着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重演嗎?回想當年,東洋鬼子在我們土地上放肆地撒野的時候,多少中國人心裏流的是血不是淚啊!只有祖國安全了,纔能有個家的樣子,有個家的感覺。

司令員的女兒袁鷹犧牲在崑崙山上,老焉班長犧牲在甜水河邊,還有幾百位戰士犧牲在雪崩下,連姓名都沒有留下。袁鷹生前最敬仰的是老焉班長,老焉班長在山上呆了八年,他爲了讓戰士們吃好,每天去甜水河挖甜水給戰士們喝,做飯,因爲雪水做出來的飯不好吃,又苦又澀,他爲了戰士們吃飽吃好,有精力爲祖國站崗、放哨,守衛好祖國的西大門,但,誰都沒有想到的,連女人的手都沒摸過的他在準備回家結婚的前一天,突發心臟病倒在了那條甜水河邊,把自己年僅31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這是一個偉大的生命。正是和老焉班長一樣的這些偉大的生命無私奉獻的付出,纔有今天用鮮血塑成的祖國西大門,這個海拔最高的門,生命之門。老焉班長把這個在崑崙山上最艱苦的工作交給了丁浩天,因爲他肯吃苦,因爲他有着獻身邊防,獻身祖國的精神,丁浩天說過崑崙山是生命的禁區,袁鷹說我們是生命禁區中的生命!這句話說的真好,這句話充分體現了缺氧但不缺精神的崑崙精神。,這個由幾代崑崙人造就的崑崙神話,並且在延續下去。

整部電視劇以守衛崑崙山爲背景,以展現殷桃所出演的角色袁鷹爲代表的兩代邊防軍戰士的英雄形象,反映了高寒地帶的艱苦的軍營生活,戰士們缺氧但不缺精神。爲保衛祖國,不辱使命譜寫了一曲壯麗詩篇。在海拔五千三百多米的崑崙山上,高寒缺氧,荒無人煙,寂寞和孤獨無法想象,與莽莽雪山爲伴,也無怨無悔。不僅老班長老焉長眠在那裏,連司令員的女兒袁鷹即將就要踏進大學校園,臨走前到崑崙山的每個哨卡去和每位邊防戰士告別,但是就在那天,山上突然的暴風雪,爲了救受傷的牧民,她,凍死在崑崙山上,帶着對親生父母和未來的期盼,走向了天國。袁鷹,是冰山上的雪蓮,是盤旋在崑崙山上的雄鷹,是個可愛的精靈,她被愛包圍着,同時又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

“祖國”是多麼神聖的字眼,有了祖國,我們就有了家的概念,有了家,我們就有了無比溫暖的港灣,有了祖國這個溫暖的港灣,我們就有了現在存在的三口幸福的小家,人類的生命就此繁衍,永勝不衰。沒有人再說我們是東亞病夫,沒有人再敢輕易地踏進我們的領土,中國人就是中國人,這就是我們的祖國,今年是祖國六十歲生日,讓我們全體中華兒女向祖國媽媽說一聲:“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我的家散文 篇21

時間飛逝,歲月無情,一晃又很久沒有回家了。兒時的家,那雲貴高原,一雙滿是眼的手總喜歡看着遠方發呆。和小夥伴們追逐打鬧,有時候也變了性質打架了,不管怎樣,那時候的歲月總是那麼甜美。

現在的我,還沒有成家,尋找家的概念。每當一個人在一變工作、生活的時候,總會勾勒出爸媽的臉,還有我們家的小花(狗名)和老母雞。想家的一切、一切。

我們的房屋是轉木結構,在當地不算太破舊。在我家的屋前屋後,全都被果樹包圍着,這是我爸爸的傑作。遠處望去,就象一小樹林。我們這裏一年四季分明,冷熱適度。曾經的毛路,現在已經變成了水泥路,聽說國家已經規劃了高速公路和鐵路側旁而過。

我的家很美(雖然條件不太好),不管四季,你用心感受都會樂意無窮。春天,百花齊放,蜜蜂飛舞,家禽牲口在一起嬉戲,融洽生活。夏天,房子四周綠樹成蔭,青澀的果子掛滿枝頭。如果你累了收工回來,爬上樹去貪婪地坐着,吸收陽光下的微風吹過,那感覺真幸福。但,夏天的傍晚是最討厭的時候,蚊蟲猖獗,用樹的庇佑對人經常下黑手,最好的辦法就是拿一把扇子。秋天,人們都笑臉相迎,豐收的季節是人們最開心的時候。走在路上,踏在被太陽烤焦的落葉上,發出嚓嚓的聲音,配合人們哼的小曲,形成了美妙的音樂。冬天,雪花飄在樹枝上,白色的雪花點綴着常綠樹的葉子,又是另一種感覺,小孩們堆雪人,打雪戰。坐在家門口,遠遠欣賞對面的小學操場。

我的家在村子裏面並不起眼,但是總顯得很精神。一年四季沒有蕭條,也沒有繁華,是那麼平常。但是,它卻與萬物和諧,點綴恰倒好處,感受自然界的魅力,猶如《春江圖》。我喜歡上了這個地方,特別是現在和它離多聚少的日子裏,猶爲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