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通用15篇)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你有了解過散文的寫作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歡迎大家分享。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通用15篇)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1

每年,一到初春,便會給春天寫一封情意綿綿的信。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想起了蘇東坡的這首詞,讓我感受到了他乍覺乍現春意的那份驚喜。還是春光姍姍來遲呢,即使東風有信也無人看見,她只隱匿在柳際花邊。

好一個柳際花邊!想必第一個讀到信的就是春柳了,其次纔是春花、百草。是春了,“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春來柳先知,她輕盈的倩影,俏皮地躲在那一抹鵝黃新綠的柳枝間,那柔順的枝條上,爬滿了一個個嫩黃的芽孢。像一隻只破殼而出的小雞苗,張開驚奇的眼睛,抖動着鵝黃的絨毛,可愛極了。“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在細細的風裏,舒展着曼妙的身姿,婀娜柔美,翩躚而舞。

在北方,柳樹是最尋常最普通的,也是生命力最頑強的一種樹,第一個報春的便是她了。所有樹木當中,柳是激動的最早的了,料峭春寒,當別的樹木還遲遲沒有醒來,她已經抽綠吐芽,相約春風,擺出千姿百態的倩影,撩人心魄,勾人心絃。

我總覺得,春風與春柳是一對相親相愛的情人,柳無風不美,風無柳不柔,郎心妾意,你情我濃,相得益彰。他們時而纏綿繾倦,時而柔腸百轉,時而竊竊私語,時而衣袂翩躚。風擺楊柳,含煙吐翠,起舞弄清影,妙趣橫生!沒有風,就顯不出柳的嫵媚與韻味,沒有柳,就失去了風的瀟灑與飄逸,有風即情,風情萬種。

聊贈一枝春,她用無限風情,提前把春天的喜悅和清新帶到了人間,送給你一個春光無限。此時此景,總讓我聯想起古詩中那些描寫春柳的詩篇來。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的這首《早春》寫的真是曼妙之極了,一年最好的時光,莫過於這柳色如煙的淺春季節。煙柳,真是絕妙之筆,是誰最先用“煙”來形容春柳的呢?恐怕再也找不出一個詞比它更恰當的了。初春新綠,點點鵝黃,遠看似煙,近看卻無,淺淺淡淡,輕盈如翼,飄渺若雲,嫋嫋娜娜,若有若無。這春色撩人的淺黃嫩綠,十里春風,楊柳堆積成煙,排列成陣,氤氳繚繞,不厚重,不笨拙,輕描淡寫。這景緻,這詩意,這雅韻,不用看,單單想想,就讓人不飲而自醉啦!

古時,春柳牽絆上了人間情思,多爲離別之意,古人送別時也要折柳相贈。如《詩經》裏的“昔我往昔,楊柳依依”,還有王昌齡的《閨怨》,“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楊柳年年青,卻不見離人歸,功名利祿有何用,及時的陪伴纔是最美的時光。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一見了春柳春花便會悲從中來,《紅豆曲》裏的那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便是最好的寫照。她的愁思,便如這開不完的春柳春花,傷春感懷,愁殺了這位葬花人。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清代高鼎寫的那首《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初春二月,草長鶯飛,醉柳籠堤,一羣放學歸來的兒童,在春來陌上歡快地放飛紙鳶。詩人用一顆歡喜心,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鄉村畫面,讀來如臨其境,親切感人。

想起了我兒時的鄉下,每到這個時節,便會瘋了我們這些貪玩的孩子們。紛紛猴子一樣的爬上樹,折一枝翠綠的柳條,然後做成笛子,那單調的笛聲吹出來卻是那麼的美妙動聽。有時也編成一個綠色的頭環戴在頭上,然後扯起自己做成的風箏,在綠綠的麥田上飛跑、歡笑。

等到柳芽長成了新綠,楊花褪去,又生出了鮮嫩的小葉子,這時候會出現一種昆蟲。大小如黃豆般,黑色的居多,也有褐色的,渾身長着平絨似的非常細膩的羽毛,極其可愛。我們這裏叫它“黑蘿蔔蟲”,每到黃昏向晚的時候,它們就會飛到那些鮮綠的楊柳枝上,多的時候一排一排的。我們每人拿着一個小瓶子,將它們一個個捉下來裝進去,然後拿回家,喂那些貪吃的雞。我們笑着看那些雞爭先恐後地吃,姥姥則笑着看我們,說,明天又可以多下幾個雞蛋了。幼小的心,又多了一份期待的歡喜。

春柳,給了我童年無數的快樂,也成了我人生美好的回憶。她是春天最美的韻腳,帶着希翼,帶着美好,伴我走過一個又一個柳暗花明的季節。

陌上柳色新,薄如輕紗,淡若雲煙,用不了幾日,風中便會掛起一簾簾翠玉。杏花開了,桃花紅了,梨花笑了,杏眼柳眉桃花面,綠袂飄飄,一似美人春睡起,絳脣翠袖舞東風。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2

更遠的路在我的眼前閃現。它們在河的那邊,在一派蒼茫而渾黃的天際下,散發着鄉間土路特有的氣象,散漫地透露着春天的信息,幾隻鳥兒灰墨色的影子在天空裏成爲點綴,空氣清涼潤澤,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暢沉靜。

這個上午,我是到城郊看柳。的確,是看春柳。賞柳,印象中應是:三兩高人韻士,於臨近河畔的亭榭樓臺,擺一壺淡酒或兩盞清茗,或吟詩作畫,揮毫潑墨;或坐而論道。這樣一種至高至雅的意境,於我一介凡俗夫子是有些距離的。這個季節,“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民諺已經遠去,天氣格外晴朗,沒有預期的雷聲和淅瀝的細雨。儘管也有桃花雪,但在陽光的照射下一晌便香銷玉殞了。這般宜人的氣候,楊柳該揚花吐絮了吧?

好久沒有到郊外了。不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只是一個不太合理的搪塞理由。我不太喜歡我所居住的城市的春天,有風吹來,空中便瀰漫了黃河細沙的顆粒,空氣中是騷動的氣流,耳畔是浮躁的市井聲,張揚着奢華在裏面,喧囂一味地飛逸着,儘管晚間的溫暖讓人迷戀更讓人深陷其間。自然會想起這惱人的春色中的綠柳,因爲它是春天裏綠色的旗幟。

一夜好風吹,新綠一萬枝。這雪打不亂、風吹不折的柳天生有一種傲骨,透着一種百折不撓的春氣。是寒冷和冰雪造就了春的氣質,春風春雨孕育了柳的綠韻。而偏偏是二月春風似剪刀,把它剪裁得如此惟妙惟肖,將“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的意境描繪。

春到人間草木知,不覺春風換柳條。喜歡看柳,得意的是那河邊楊柳依依的心情,追逐的是那隨風飄飄的柳絮,彷彿盈滿了童年的樂趣。當那枯枝上突然就冒出點點嫩芽時,那綠色的骨朵,總是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詩情畫意。看春天的柳樹,往往看的是陽光下的綠柳,遠看,成片成林,大面積的綠色朦朧一片,在春色中突然就躍動在你的眼前,給你一種驚喜,青天之下,河湄之畔,房前屋後,暮色中平添了一抹抹新綠;近看,楊柳垂細腰,枝枝綴綠,條條點翠,如煙如流。所謂楊柳不遮春色斷,漏泄春光有柳條。

柳是村莊的朋友。清晨睜開雙眼,便看見柳,耳目爲之一新,精神便爲之一振。白日看柳,柳是嫺靜的少女,亭亭玉立,風來起舞,玉樹臨風,一派大家閨秀的風範。夜間看柳,柳又是一番景象,飄逸的樹影在月色裏搖曳,離人既近又遠,爲夜平添了一種生氣和靈動。夜來,有清風從柳吹來,枕着清風、朗月、馥郁、蛙鳴入睡,夢的內容便格外豐富。於朝暉夕陽裏,於清風朗月下,看柳的亭亭倩影,聽柳枝的喁喁細語,作一番超脫世俗的感悟,借柳的清麗淡遠滌去心中的濁氣。一個真正欣賞柳將柳愛進了骨子裏的人,一定是一位真正懂得生活並熱愛生活的人。

雨中看柳其境更佳。清雨澆新柳,淅淅瀝瀝。此時的柳,已然不是植物的柳了,她有了生命。柳安詳自在,一如處子,飽嘗天澤天惠,暢想雨中曲。柔嫩的枝條承接着一批批天外來客,溼透了萬千思緒。不由讓人遙想當年渭城的一段佳話。他鄉客舍,雨的潮溼是纏綿無限的一闋詞,柳的綠色是友誼的主題,人在其中,也彷彿變成了一條嫩枝,幸福地青春着。

在我居住的小城“汴京八景“中,有“隋堤煙柳”的景色。隋朝的春天,定然和現在不同。遙想當年,面對着苟延殘喘的一片河山,風流的楊廣竟然還有心情順着古老的大運河直下江南,讓繡女一路拉縴南行,一派鶯歌豔舞,一派菲糜之氣,有多少民工在煙柳的照拂下成爲白骨?千年前的窗子透過歲月的步履輕巧地推開,卻看不到歷史的表情。這樣的春柳,縱然是“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又如何?春風輕柔,楊柳垂絲如畫,只不過是歷史的一個華麗外表罷了。

看到春柳了,看到那些生機盎然的樹梢,每分每秒都在傳遞着春天的信息,嬌柔脆嫩的鵝黃,通透如紗的淺碧,明朗潤澤的青綠……自然會神情篤定。很快,細細瑣瑣的舊事將隱身在繁花綠蔭中,雨氣、鳥聲,就要把一個季節的眼睛弄得溼漉漉的了。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3

品讀南山醉橋的日記《閒看春柳》,我確實有點嫉妒了。作者把他心目中的春柳刻畫得微妙微肖,語言簡短卻很精緻,那姿態,那神采,讓人陶醉。真可謂是,“柳醉春煙,人迷柳浪”。

“閒看柳浪,滾動的是心潮”。藉此春風,也好把自己心中的柳潮抒發出來,久了怕會山洪暴發。

一直以來,春柳就是春的象徵,是綠的天使,也是活潑青春的代言人之一。倘佯在一片片柳浪聲中,神情也會遽然高漲起來。

我對春柳的一往情深,與南山醉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打自小,就喜歡欣賞它的秀色 。

家鄉的小溪邊柳簾下,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之一。小學的時候,有空經常放牛,靠在柳旁,一邊看書,一邊呼吸着春柳散發出來的新鮮空氣,時不時還有柳葉騷擾着我。那時的我就與春柳結下了不解之緣。

初中的時候,學校的操坪四周也有幾株細柳,每每閒時或有心事的時候,就會在她的裙下挑逗或傾吐。

高中更是着了迷,只要有空,都是我們約會的時間。河畔的春柳成蔭,姿態各異,是我與春柳產生極深情愫的時候,也是我對春柳端詳得最爲透切的時候。

清早,喜歡看她俯下頭洗髮的形態。那秀髮,垂落得落落大方,彷彿都能聞到一股沁人的芳香。是剛沐浴過的洗髮水的味道,還是她那與生俱來誘人的體香?或許兩者皆有。直到現在,我還能感觸得到那時春柳瀰漫的香味。

中午,我去看她的時候,又是另一副模樣。秀髮翩翩,霓裳飛舞,簡直就是一場時裝秀,模特們輪番上臺表演,展示她那迷人的身姿和她靚麗的着裝。

傍晚,靜靜地等我一起漫步。一陣清風襲來 ,她那飄逸的秀髮時時觸及着我的前額。好像就是偎依在我身旁的女子,一副小鳥依人的媚態。

有時坐下來,看她放下的三五條線勾垂釣。雖然只是姜太公釣魚,只見下勾,未見魚來,卻也獨賞她的閒情逸致。

那時的高中生涯,就是在與柳的浪漫中度過了極爲快樂的時光。雖然後來沒有及第,但有過那段美好的回憶,心也就釋然。

打工生活,切斷了我對春柳的撫摸。但在我心中,無時無刻不思念着她。又是一個春柳驕傲的季節,沿着南山醉橋的腳步,我一步一步地把她尋覓,爲的是,讓愛延續,讓綠倘佯。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4

春雨總是閒不住的,催醒了一樹又一樹的花開。

馬路旁乳白色的泡桐花緊趕慢趕地將花香融入雨絲,一絲一縷地滲入到城市的每個角落裏;不幾日,槐葉間粉紫的槐花,像一夜沒睡的男人的胡茬,團團簇簇地爬滿了老槐樹的腮邊嘴角,一摞摞的模樣兒竟把綠葉都比下去了。

花期一過,恰好撞上夜雨初歇、曉霧弄晴,去雨湖看柳最是時候了。

站在雨湖路上憑欄遠眺,天空青釉灑潑,清湖柳梢掠影,橋莖鳥吟雀鳴,遊廊笑語頻傳。

辭長欄,拾階而下,滿眼的綠,層層疊疊的青煙。一位作畫的朋友說:“這綠,是最有講究的,有綠得雅的,也有綠得俗的。”雨湖的柳卻不然,濃妝淡抹,總是那麼得體。嬌黃半綠,是處子新妝初試;翠碧濃郁,是新婦花面香腮;黛青滴露,是晚娘雙眉斂恨。

我見過無錫三國城鳳儀亭前的柳,許是年歲不久的緣故,疏疏落落地豎在風景秀麗的太湖之濱,且又沾染了些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味兒,春風暖日,飛絮亂舞,倒很有些“陽春飛雪”的景況;而頤和園的柳呢,因了歷史的厚重感,總讓人無法把心神移情到賞柳上來。卻不似這雨湖的柳,沉靜內斂卻不失靈動生機,清麗雅緻又不乏大家風範,有晴天彩霞間幻化無窮的風情,也有雨後霧藹輕籠的青青一樹煙,年年歲歲,朝朝暮暮,或醉臥橫斜,或俏立兀石;或迎風而舞,或靜倚沉吟,展露、演繹着不同的心事。

最愛的是這一處呢,平滑的湖面,澄清、幽靜而恬美,出水的石頭露出尖尖的腦袋,水紋處絨絨的苔綠,岸邊垂柳吐翠,倒影隨着湖面的細紋柔軟地漾動,影影綽綽,漸散又漸生,似是春的宣言,一字字,一聲聲,深刻得直入人的心魂。

我該怎樣來形容你的美好呢?雨湖的柳!是字字敲酌,還是隨性噴薄?是濃墨潑染,還是素筆描畫?只怕是任我有生花的妙筆,也無法刻繪你那處變不驚的優遊!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5

春天依戀楊柳,楊柳偏愛鄉間。

少年之時,我的家住在大清河岸邊。靠近農場,寬寬的河道中,有一個教室般大的小島,島上蓊蓊鬱鬱長滿雜樹,最惹眼的是東邊臨水處橫斜着的一株垂柳,雖然它彎腰駝背,褐黑色綻裂的樹皮宛如老人皺紋縱橫的臉,但每年春天斜生的枝杈,綠陰陰地垂下婆娑的柳絲,如同一把撐開的巨傘,一簾幽幽的舊夢,吸引着大人在樹下乘涼觀景,釣魚撈蝦;更吸引着孩子們在這裏你追我趕,打滾撒歡。

一年深冬,我家養的黑母雞誤食鼠藥,奄奄一息。見它蹲在窩裏不動,母親說“給它喂點食”,我抱它出來,放到陽光下,母雞掙扎幾下,趴在地上。我抓小米餵它,它歪着脖子,看也不看。

“它死了。”母親嘆口氣說。

這隻母雞很能下蛋,還孵過兩窩小雞。每年,我們不僅靠它換來油鹽醬醋,肥皂火柴,有時,還能換來一點筆墨紙張、糖果瓜子呢。我輕輕地撫摸它,見它原本鮮紅欲滴的雞冠,失了血色,漆黑柔順的羽毛,褪了光澤,心裏像是堵着什麼,許久不願離開。

“找地方埋了吧,咱以後再養。”母親拍拍我的頭,安慰道。

我把它裝在一箇舊紙盒裏,端到院外,找了幾處,都覺不好,一口氣跑到河堤上,累得雙腿發軟,蹲在了路邊,一回頭,竟看見六歲的小弟弟,在遠處跌跌撞撞地奔跑,原來他一直在後面追着我呢。我趕緊站起身往回跑,迎上他,他滿面通紅,使勁抓住我的衣袖,指着小島氣喘吁吁地說:“姐,那,埋在那吧?”我也一眼相中那柳傘下的地方,雖然此時,那也是寒風凜冽、殘雪斑駁的世界。

上了小島,我們找了個深點的坑,放進盒子,埋葬了母雞,怕它冷,又在它身上蓋了手絹和厚厚的落葉。寒風吹動雜草樹木,灌進衣領,打透我們單薄的衣裳,我無精打采地牽着弟弟冰涼的小手,默默地站着,再也不想跑,不想玩兒了。

忽然間,我眼前一亮,在向陽處,在枯枝間,搖曳出一抹柔柔的青黃,驅散了濛濛的清霧,照亮了灰暗的小島。我走近細瞧,枝頭上淺綠的嫩芽,像剛啄破蛋殼的小鳥,怯怯地伸出尖尖的小嘴,好新鮮,好明媚啊。

“春天來了。”我反覆輕輕地念誦着,心頭一陣驚喜,一股暖流。我趕緊從高處抻下一根柳絲讓弟弟看,弟弟踮起腳尖,握了一把柔軟的柳絲,歡快地說,“姐,柳樹綠了,咱回家告訴媽吧?”那時,我腦海中還沒有“蕭索”、“淒涼”、“悲歡”、“生命”這些詞語和概念,只覺得身上有了精神,有了力量,彷彿生活有了奔頭,有了希望。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6

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了,嫩柳枝漸漸變綠了,行走在寬闊的鄉間柏油路上,望着路兩旁可愛的綠柳,盡情欣賞着正在煥發着生機的嫩柳枝條,觸景生情,我便想起了兒時吹柳哨的那段美好時光。

我想,大凡上了點歲數的人,都會記住那段吹柳哨的有趣時光。其實製作柳哨很簡單,在鄉村就地取材,屬廉價的玩具,在隨處可見的柳樹上割取細枝條做成的。不過,也是有季節限制的,時間早了或者晚了都不行,柳枝不“離骨”(其實“離骨”,就是柳枝的外皮離開中間的“骨頭”—木質部分,就像脫褲子一樣脫下來。)那時不知叫做“褲褲”,還是“枯枯”。也就是現在這個時節,柳樹剛剛發芽,柳枝“離了骨”,就是最容易最適宜做柳哨的時候。

在製作柳哨前,先截取一段柳枝條作爲“樣本”,大都選取不太老、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粗糙的枝條。因太老的柳枝條不容易“離骨”,製作困難;用太粗的柳枝條製作的柳哨,聲音粗狂、渾厚,聽起來不是很悅耳;用太細柳枝條製作的柳哨,聲音尖厲,但因柳哨太細,氣量不能盡情地發出來,聲音小;表面粗糙尤其有疤痕的柳枝條,製作起來麻煩不說,還容易製作壞了,吹起來漏氣。所以,選取柳枝條很關鍵,不過,有的時候爲了營造不同的氛圍,特意製作出粗的、細的、長的、短的不同的柳哨。

選好了老嫩、粗細適宜、表面光滑無疤痕的柳枝條就行了,長短沒什麼考究,根據自己所需而定。這時候就用雙手一左一右地來回扭動着柳枝條的外皮,使柳枝條的外皮與木質部分脫離,根據手感判斷差不多“離骨”了,就用力均勻地抽去木質,因用力大了容易損壞枝條外皮,用力小了則剝離不下來,用力要恰到好處,剝離出一條管狀的“枯枯”。然後,用小刀截取3-5釐米的一節節,再用小刀將一端的最外層綠皮削去約3-5毫米,使其在吹柳哨時振動發聲,再用手將這一端捏癟一點,適合吹時的“口型”,一如嗩吶頭上的形狀,大都先吹着試一試,再用小刀削一削端口,直到滿意爲止,這樣,柳哨就製作好了。

兒時記得我和小夥伴們製作的柳哨都很多,有粗的、有細的,有長的、有短的。這樣就可以發出大小、粗細不同的音來,有的小夥伴還用小釘在粗長的柳哨中間紮上幾個小圓孔,如同短笛一樣,吹出了不同的風格,以笑作樂,別有一番滋味,真像是天籟之音,也引發了一陣陣歡聲笑語,許多小夥伴如法炮製,結果發出的是不一樣的聲音,也會引來“嘻嘻哈哈”的笑聲。

吹柳哨,豐富了一個時期的生活,使我和小夥伴們玩得很盡興,很放鬆,常常意猶未盡,深深陶醉在柳哨吹出的笛音中,隨美妙的音律盪滌着無憂無慮無窮無盡的童真和樂趣。於是乎,上學的路上往往伴着優美的音律去;放學的路上常常隨着美妙的音律歸。即使課間休息時,有的小夥伴也會突然吹起柳哨,一哨吹起,衆哨“跟風”,校園內吹奏出不同的旋律。

我對吹柳哨情有獨鍾,我吹的柳哨聲聲曾在村子的大街小巷迴盪,我朝向村子那棵500多年的老槐樹吹,老槐樹心領神會,那枝枝葉葉在搖曳着向我點頭;我朝向村東山上的“狀元石”吹,面向村子張望的“狀元”似乎聽到了柳哨的美妙聲音,向我綻放出來笑臉。我吹出的柳哨聲聲,吹走了那個年代單調、枯燥、乏味的生活,繚繞在村莊的柳哨聲裏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還有五彩斑斕的夢想。

我吹的柳哨聲聲曾響徹在遼闊的田野和高高的山崗,曾在田野裏傳遞,在山澗裏迴響。我曾朝着在天空中高高飛翔的大雁吹,大雁好像隱約聽到了柳哨聲,報以“嘎、嘎、嘎”的歡笑聲,“一”字形方陣接着變成了“人”字形方陣,這是對柳哨聲的回報,更是豔羨人間的美好;我還朝向在樹林間低飛的小鳥吹,小鳥聽到柳哨聲便棲息在枝頭上,發出“啁啾、啁啾”的歡笑聲,與柳哨聲遙相呼應,聲聲迴環在高山曠野中。

“柳哨”曾伴我度過了歡樂的童、少年時光。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再沒吹過也沒聽到那久違的柳哨聲了,偶爾回憶起來,還真有點親切的滋味。吹柳哨給我過去的時光留下了無窮的歡樂,給我現在的時光留下了美好的回味,“柳哨”已深深地珍藏在我的腦海深處。

春天來了,我又想起了那曾經迷戀的柳哨,那美妙的柳哨聲已打開了我的心扉,奏響了春曲,在我的心間迴旋、盪漾……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7

一棵唐朝柳,盡染千年春。兩地相思夢,空望萬里雲。

——題記

是哪一隻鳥鳴喚醒了寂靜的軒窗?湖面上的薄冰,流淌着脈脈溫情。鳥鳴,水聲,是春天最柔軟的細節,有點煽情。

早春二月,賀知章用飽蘸春水的筆在詩行裏種下一棵柳,此去經年,柳枝常綠,嫋嫋婷婷,在春風中淺吟了千年,卻未老容顏。

細雨如絲,往事如煙。春的曼妙,從一棵綠柳開始綻放。碧玉妝成的枝條,在細雨中,濺起一朵朵嫩綠的雨煙,萬千垂下的絲絛,是飄在春風裏的綠色五絃,跳蕩的音符便是那一隻只春燕。春的生機在枝椏間瀰漫,堆積的心事一串串地玲瓏起來,新鮮的表達需要一把剪刀,溫柔地裁剪成心語。

風暖,雲輕,日子彷彿都灑滿陽光,當花香紛至沓來,那些柳絲燦爛得如小家碧玉,在水光瀲灩中蕩着鞦韆,一襲微風,滿樹呢喃。桃花粘在泥土上,花間必有彩蝶翩躚,那是花朵輪迴的魂。

詩人以一棵柳樹的碧綠婀娜,描繪了一道不老的春色,將想象幻化成最美的色彩和溫馨的表白。閱盡人間春色,是一種境界。用一棵柳的風情醉了春天,是一種鍾情,這樣的鐘情源於對春天,對生命的熱愛。

一棵生長在唐朝的柳,因了折柳贈別的習俗,也變得多情。

當春的指尖劃開嫩綠的風景,被春風吻過的心事也漸漸變得柔軟。“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依依別緒,與君話離長,無爲歧路,至此東去,折柔柳無言尺素,且留君意,勿忘紅袖添香濃。一段柳,三寸柔情。

唐朝的柳有詩情,有畫意。

詩人常借柳來抒發離情別恨,傳達朋友間的厚意深情。“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小城、古道、客舍,春柳本是尋常景物,但在王維筆下卻是一幅色調清新朗潤的圖畫。咸陽故城的客棧前,有一條一眼望不見邊的驛道,晨雨如絲,清新的空氣裏,青磚的屋舍是本色的古樸,新柳之上,閃爍着點點晶瑩的雨珠。

新柳之下,老友舉杯惜別,不說別離的無奈,不說思念的苦楚,更不問何日是歸期,勸慰好友“更盡一杯酒”深情厚誼都在這杯盞中。無須多言,殷殷地叮囑,綿綿地祝福,都深藏在彼此的心中。

在柳下多停留一下腳步吧,千金易得,知己難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牽掛。

何處柳色不關情?

梨花淺白,柳已成行。春夜漫漫,“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客居洛陽的李白偶聞一曲笛音,善感的詩人“聞折柳”曲,聽出了吹笛少年的煩憂,同時引發了“何人不起故園情”的思鄉之情。愛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即使身在天之涯,海之角,鄉情是割捨不斷的依戀。

“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春天可以忽略一些情節,但春天的使者-綠柳,卻是春最美的主角。生長在唐詩的柳樹,挽留不住匆匆而逝的時光,卻千百次喚醒春風,染綠春天。

這個春天,面對一株柳,我將不再沉默,不再淡眼旁觀。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8

秋日的午後,和幾位朋友相約到漳澤水庫一遊。行進的途中,堤壩旁一排排整齊生長着的柳樹引起了我的注意,駐足片刻,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訴我柳樹一般栽在河堤上用來固土。

固土?原來柳樹還有如此的作用。固土——“故土”。回到家中,身處異鄉的我陷入了對故鄉的懷念。

在中國西北廣袤的黃土高原上,柳樹隨處可見,這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樹。

能看到炊煙的地方,幾乎就能看到柳樹,它們的根深深紮在土中,守護和陪伴着那裏的人們。

我從小就喜歡柳樹,兒時的多半光陰便是在她的陪伴下度過的。農忙時節,父母親將我和弟弟妹妹留在家裏,出不了門,院外挨牆生長的一棵柳樹便成了我們兄妹三人的好去處,弟弟蹲下,我踩在他的肩上先爬上去,然後用手把他和妹妹兩人也拉上去,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後來,本家修房子需要用椽,便把它伐掉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難以適應沒有它的生活。

童年的記憶裏,柳樹經常出現,春天上學的奔走,嘴裏總是含着一支用柳枝製作而成的口哨;夏天飯後的休閒,頭上總是頂着一片大柳樹遮擋形成的陰涼;秋天週末的外出,身後的揹簍裏總是盛滿柳葉用作冬天火炕的燃料;冬天雪後的幫活,總有一項是到林子裏撿回柳樹的枯枝用來當燒飯的柴薪。這樣的生活幾乎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而柳樹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愛柳樹,不光是因爲它在我童年的記憶裏隨處可見,更是因爲它那無華的品性。衆所周知,柳樹是名副其實的平民樹,在西北廣大的農村地區,它的主幹被多少家庭用作房頂支撐天空的椽,它的枝條被多少家庭編成了籮筐,它的樹葉被多少家庭燒暖了火炕……柳樹的一生,從小到大,從生到死,一直默默地爲黃土高原上的人民奉獻着自我。

因而當我身在異鄉,看到柳樹時,總會引出一些複雜的思緒。儘管城市的柳樹多爲垂柳和白柳,被作觀賞之用,但還是從它們的形態中勾起許多關於故鄉的記憶。“故鄉”這個詞我是不常用的,我一直認爲這是遲暮之年纔敢用的字眼,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用“家鄉”。後來有次和朋友閒聊,他告訴我,“母親在,家鄉存;母親逝,故鄉魂”。原來母親的離世竟已讓我失去了“家鄉”,此後我便一直用“故鄉”了。

故鄉的柳樹,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柳樹。時光荏苒,歲月蹉跎,當母親的輪廓逐漸變得模糊,故鄉的柳樹是我夢裏出現最多的事物,她已然像是母親靈魂的寄託,一直陪伴着我。夢裏的黃土地上,鄉親們的?頭一下又一下,揚起陣陣的土霧,打罵聲、嬉笑聲不絕於耳,我穿過土霧,放眼望去,什麼人也沒有,一排柳樹立在那裏,在風中盡情搖曳着自己的枝條,這是一種惟有自己才能讀懂的幸福。

故鄉的柳樹不僅是平民樹,更是人們情感的寄託。西北農村的喪葬風俗中,當逝者出喪的時候,晚輩(侄子和外甥等)會手持符節,上面滿是用白色的紙花纏繞,這些符節是要到墳前燒紙時攪火用的,大多數人會選用柳樹的枝幹來製作。等下葬完成後,人們會把它們插在墳旁邊的空地上,若干年過去了,幾棵大柳樹生長在墳的兩側,爲逝者遮擋陰涼。多好的柳樹啊,人們藉着你寄託了哀思,表達了對逝者的敬意。

耳邊傳來費翔的《故鄉的雲》,每一句歌詞都深深觸動我的心,原來我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那故鄉的風,故鄉的雲,還有故鄉的柳樹,是否也在呼喚我的回來?

我一直喜歡柳樹,也喜歡它極強的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柳樹不僅是我靈魂的寄託,更是我人生的楷模,我的生命也應像柳樹一樣,能夠在新的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爲身邊的人們奉獻自我,哪怕只是在炎夏撐起一片陰涼!

柳樹,故鄉的柳樹,請收起你對我歸來的呼喚吧,因爲我從來都沒有離開!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9

兩座山峯之間,流淌着一條小河溝。在小河溝岸邊棘荊野草之間生長有一棵老柳樹。這棵老柳樹算得上枝繁葉茂,樹幹筆挺,一直在向空中延伸着。雖然那些生長在老柳樹身體上的枝條,顯得並不密集,但葉片蔥綠特別耀眼。

不知道這棵老柳樹生長在何年,到現在是多少年頭了。說它是老柳樹也不正確,現在說它是壯年,說它是老年,都無法估量,因爲它仍然在生長,更在成長。

生長在老柳樹周圍的一大片棘荊層次不齊,像是一高一矮的蘑菇雲,太陽光線在一片蘑菇雲上一閃爍,發出來的光彩有一半飄進了小河溝的水面上,還有一半上升到了老柳樹的枝條上,甚至老柳樹的葉片上也爬滿了太陽光線的星星點點。

停留在老柳樹上這些太陽光點,還沒有消失的時候,一股股微風忽然從一座山峯的埡口,似乎穿過了一片樹林,越過了小河溝的水面,又好像沿着太陽光線的一條條直線,慢慢瀰漫到了老柳樹的葉片上,不得不讓一張張老柳樹的葉片,微微的顫抖起來。

有了光線的影子,在老柳樹葉片上隨着微風一陣陣搖晃,形成了一圈圈奇彩的光輝。光輝好像是畫家手裏一支多彩的畫筆,在老柳樹一張張葉片畫面結束了,畫筆又開始在老柳樹的枝條上演繹開了。倘若老柳樹枝條有曲折的生長,畫筆卻在曲折的拐彎處,填滿了比較豐富的鮮花野草,還有田園風光被呈現着,畫家那種誇張的藝術手法,讓老柳樹的枝條變得更加蓬勃生機了。倘若老柳樹枝條本來垂直的地方,畫家有意一筆帶過,在畫筆帶過的地方,在老柳樹枝條上卻出現了彎彎的河流,河流的走勢與小山溝的河面非常相似。

但畫家手中的畫筆隨着光輝的漂浮,還在老柳樹身體上繼續前進着。在此刻,畫家的畫筆卻在老柳樹的樹幹上,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問號顯得非常粗野,但畫家畫在老柳樹的樹幹上,又顯得那樣豐滿。在加粗問號的地方,一個長尾巴拖線卻連接到了老柳樹的一張張葉片上,在葉片的頂端上,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個個圓圓的小太陽。一個個小太陽好像伸出了友誼的雙手,緊緊地握住了老柳樹上一張張葉片。

畫家的畫筆這樣在光輝的漂浮下,卻在老柳樹的樹幹上出現了生動有趣的畫面。當畫家筆鋒一轉,卻在老柳樹樹幹上又多了一層彎彎的路面。路面上在畫家的筆下,似乎有人流在晃動,有鳥兒在飛舞,有人類在勞動,還有一羣唸書的孩子在一棵大樹下學習等場景。這位畫家在老柳樹樹幹上,是有意把路面留下空白讓人們來思考什麼,還是忘了把路面在老柳樹樹幹上,一筆畫完整直通地面。可是,透過畫家筆鋒的路線觀察,判斷出這位畫家也有他的科學道理。老柳樹的樹幹本來就是一條通往地面上的路。雖然老柳樹隱形的這條路,從來沒有人知曉過,但通過畫家在老柳樹身體上這麼一虛構,不僅讓生活在小河溝裏的老柳樹有了一次藝術上的享受,而且似乎也給予了畫家一次豐富的人生體驗。

魔幻般的光輝終於在老柳樹上消失了,但從棘荊上上升到老柳樹上的太陽光線繼續在蔓延。當老柳樹上太陽光線光芒四射的時候,與老柳樹相鄰小河溝的水面,也同樣閃亮開了。在閃亮的小河溝水面明鏡處,不僅出現了那棵老柳樹的身影,而且也隱隱約約出現了小河溝兩岸的山峯。山峯上的野草,開放的鮮花,還有一棵棵大樹,被倒映在了小河溝的水面上。真實的山峯野草鮮花大樹,還有那棵老柳樹,它們卻在小河溝水面上,變得如此妖嬈起來。老柳樹在小河溝水中的倒映,像是青春少年的一隻只水靈靈的眼睛,勾畫出了另外一種多彩的世界。那一棵棵大樹卻在小河溝水中倒映出了,像是一座座高大的山脈,不僅走過了長城,而且也彷彿連接到了長江黃河。開放的鮮花倒映在小河溝水中,一定是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的場面歷歷在目。野草別具一格,倒映在小河溝水中,卻實實在在纏繞在了老柳樹的周圍,像是藍天又像是白雲。但老柳樹的枝條和葉片,從倒映在小河溝水中,似乎慢慢飄出了水面,與真實的老柳樹走在一起了。

萬萬讓人想不到的是,有兩隻燕子從天而降,一前一後在小河溝水面上,一邊閃着身子一邊喝着水源,然後那兩隻燕子停下了翻飛的速度,不快不慢就站在了與小河溝相鄰的那棵老柳樹枝條上。那兩隻燕子在老柳樹枝條上,開始慢慢移動腳步。其中一隻燕子停下了腳步,另外一隻燕子卻慢慢飛了起來,速度並不快,而是在老柳樹枝條上週圍繞了一小圈,一雙腳爪也就迅速抓在了老柳樹的枝條上。老柳樹的枝條晃動了起來,枝條一晃動,抓在老柳樹枝條上的那隻燕子,就隨着枝條搖晃起來。搖晃的枝條把相鄰的老柳樹枝條也帶動了起來,一根枝條在搖晃,兩根枝條在搖晃,好多老柳樹枝條就這麼搖晃起來。但隨着老柳樹枝條的搖晃,老柳樹的葉片也在開始飄逸了。

老柳樹葉片的飄逸速度,並沒有影響抓在老柳樹枝條上的那隻燕子運動狀態。抓在老柳樹枝條上的那隻燕子,好不容易跳過了老柳樹搖晃的枝條,但一陣陣微風加大了老柳樹枝條之間的距離,那隻膽大心細的燕子只好抓着老柳樹搖晃的枝條,高高興興搖晃了一會兒,才張開翅翼翻飛到了同伴身邊一閃現。但這隻燕子閃開的速度又立即漂移着身子,再次抓在了老柳樹搖晃的枝條上。現在,不知道這隻燕子,似乎睜大眼睛昂起了頭顱,又在老柳樹上看到了什麼了。

我們再看看,一直停留在老柳樹枝條上的還有一隻燕子,好像在頭頂上空陽光的照耀下,眯稀着眼睛睡着了似的。但這隻燕子並沒有睡着,同伴在老柳樹枝條上隨着枝條搖擺的時候,這隻燕子的一雙眼睛還是在看着那場生動的場面。搖搖晃晃老柳樹的那些枝條和葉片,它們不僅纏繞着太陽光線在晃動,而且柳樹枝條和葉片在搖擺的過程中,很多條太陽光線發出了奇彩的光芒,漂浮到了停留在老柳樹枝條上的那隻燕子的前面。

但停留在老柳樹枝條上的那隻燕子並沒有看花了眼,交織在它面前的確是太陽光線的金點子在閃光,還夾雜有老柳樹枝條搖晃的影子和飄逸的葉片,在影子之間更有一隻燕子在閃跳着呈現着。就在此時,隨着一聲鳥叫,老柳樹上又多了一羣山鳥。

在嘰嘰喳喳山鳥的背後,似乎又來了幾隻花蝴蝶,還有幾隻蜻蜓。蜻蜓站在了老柳樹的葉片上,花蝴蝶卻飄飛在老柳樹的葉片之間,嘰嘰喳喳的山鳥卻站在老柳樹的枝條上,還在大聲鳴叫着。不過山鳥的叫聲,似乎靜悄悄地刺破了小山溝的水面。花蝴蝶的影子似乎在小山溝的水面上,照耀出了一片花兒的世界。蜻蜓不斷地跳躍,卻跳躍出了一大片影子;蜻蜓影子出現在小山溝的水面上,好像是生長出了一片鮮花和野草。

但那兩隻燕子在老柳樹枝條上搖身一變,卻在小山溝的水面上,立刻出現了兩座奇妙的山峯,和山峯遙相呼應的卻是生長在小山溝岸邊的那棵老柳樹。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10

村裏有個不太大、也不規則的池塘,這個池塘是什麼挖出來的,連最老的村民都不記得。當然也沒人記得是哪一年的春天,被春風吹的到處飄蕩的柳絮落在這池塘邊。

柳絮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落戶池塘周圍,在潮溼的泥土裏生根發芽。初夏,池塘旁株株柳樹芽從鬆軟潮溼的泥土中鑽出,存活下來的柳芽,到了秋天長成幼苗。幼苗不足一米高,沒有分枝,只有葉子,在秋風中快樂的搖擺。

有的幼苗被牛羊吃掉,有的幼苗讓孩子們拔去,也有的幼苗在苦寒的冬天中凍死。倖存下來的幼苗,第二年早早的長出新葉,它們吸吮着可憐的營養,頑強的生長着。秋天又光顧這片土地時候,柳樹的主幹已經象成人胳膊那麼粗,樹幹上也長了很多分枝,這時它們才配稱爲柳樹。

隨着時間的推移,河邊綠樹成蔭,每棵樹都能遮成一大片綠蔭。自從這裏有了這片柳林,村裏人們就和它們相伴。特別是夏天,人們常常光顧這裏,婦女們在裝滿雨水的池塘旁洗衣服,小孩子則到池塘裏洗澡,還有鴨和鵝成羣結隊在水裏游來游去。酷熱難耐的村民們更喜歡坐在這樹蔭下乘涼,他們喝着土井中的水,閒談着家長裏短,偶爾也闊論幾句國家大事。

村裏剛逝去的老人,柳樹就深深的記起他。記得他饞嘴頑皮的上樹掏過鳥蛋情景;記得他淘氣的折柳枝編成帽子和小夥伴們去“衝鋒陷陣”;記得他砍過柳枝,收拾起地下殘枝,抱回家燒火;記得他把啃樹皮的牛羊攆走,到河邊抓來一大泥巴,把被撕開的傷口包好;記得他在樹下和鄰居神侃,逗的村民們哈哈大笑;記得他夜深人靜時,坐在柳林中獨自流淚,傷感着生活的艱難。現在,他就要被埋葬,他的兒孫們正在演繹着他的童年、他的成年,直至老年,這也許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吧。

歲月的變遷,柳樹也有老的時候。一棵柳樹心被蟲子蛀空,逐漸變成枯木,一場不太大的風就將它從根刮斷,很不雅緻的隨意的倒伏在池塘旁。人們看到它,只說句它死了,就沒有在意它。第二年春天,人們驚奇發現,在老樹的根上又長出了新枝,幾年後又變成了大樹。

柳樹是十分普通的樹種,它不象松柏那樣可以生存千百年,也不象楠木那樣名貴。因爲它容易變形,也容易腐爛,連農村蓋房子和打傢俱都很少用,它最多的用途是當柴火,供人們燒火做飯,人們對它的評價是:非棟樑之材。

儘管它的身價很低,我卻非常喜歡它,喜歡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只要有水,不論是什麼樣的土質都可以生長,所以這種不值錢的樹到處都有。它死了可以再生,無時無刻地展示它的綠色。它用頑強的生命力體現它的價值,讓一代代人從感性上認識它,伴隨它,容易得到它,感受它的恩惠。

柳樹也許能給世人一種啓示,在這大千世界裏,成千上萬人就象池邊的柳樹一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活着的時候沒人在意,死後也很快被忘記。唯一能記錄方法就是象柳樹那樣,把自己的信息用最簡易的方法一代一代傳下去,用和他相似卻不完全相同的後代來證明他曾經存在,延續他的性格和品質。

柳樹也許能給人生一種感悟,那就是生活本來就是一個簡單而又重複的社會。無論是原始社會,還是現代化的生活,人們總是在重複着上一代的事情。如果說有區別的話也就是消費檔次不同,在情感的層次上是沒有區別的。反而覺得最令人永遠難忘的,最彌足珍貴的,是逝去歲月中那種簡單卻純樸的情感和友誼。

柳樹也許是在告訴人們一種生活方式,普通人的生活,雖然不風光,有時候不得不隨風搖擺,讓人覺得卑微。狂風暴雨後,仍然是風和日麗,可以低頭靜心賞清水,輕搖柳枝戲游魚,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和快樂?

站在柳樹旁,嘆人們不如柳樹那麼容易滿足。只要有水有陽光,就能茁壯成長。生活在紅塵中的人們,把物慾看的太重,得到了沒覺得快樂。得不到就會更不開心,常常是愁眉緊鎖,弄得自己不開心,別人也煩心。

走出了柳蔭,回頭看看那片讓我感慨萬千的柳林,慢慢的向前走去。人生不象柳樹那樣被動的選擇生存之路,有很多路可以選擇,無論選擇什麼路,都是人生之路,只要是伴隨快樂開心路就要堅定的走下去,何必計較是貧寒卑微還是富貴榮華。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11

小時候,有段日子養鳥成習。閒餘時分,三五個玩伴聚在一起,每人都會隨身攜帶不同式樣的鳥籠。鳥籠全部親手製作,有用兔籠改裝的,有的擇草編就,有的則是在大葫蘆上挖孔、打磨,再塗上顏料,頗費心思。

這麼做,無非就是小小的攀比之心使然。一方面,大家相互評比誰的鳥籠別緻、精巧;另一方面,囚於籠中的鳥兒纔是炫耀的資本。一隻鳥兒倘若翎羽多姿,鳴聲嘹亮,精氣神十足,那麼,它的主人一定是倍有顏面的。

養鳥的第一環自然是搜尋幼鳥。抓鳥的時機很重要,太大了開始認生,無法訓教,於是只得從雛鳥開始。雛鳥剛出生幾日,滿身絨毛,體質羸弱,很不容易成活,如果餵養不濟,往往離開成鳥一週就懨懨得死去了。

一隻死去便會再尋一隻,因此尋找鳥巢便成了我們隔三差五必做的課業。常見的鳥兒每窩大概產卵四到八顆,即便只要一隻,我們也多半是要整窩端掉,原因是很多成鳥一旦在巢中嗅到人的氣息,發現幼鳥異樣,便會狠心棄離,從此不管不問了。

尋找幼鳥的場所起初是在空闊的野外和密集的樹林。地面上築巢的鳥類不多,按照當地俚語,最常見的是雞溜子鳥和沙溜子鳥,當然還有野雞、黃鸏子等,但這些鳥平時難得一見,白天只是躲在暗處間或悶悶地咕鳴幾聲,行跡隱蔽,因而想要發現它們的巢居便相當困難了。

尋找鳥巢的行動多是幾人共同參與,分頭尋找,當然也有獨自完成的。若是共同搜尋,尋到的鳥兒便要平分,每人拿走自己挑選的。要是碰到鳥兒剛出生沒多久,就不能即刻取走,要在窩旁做下記號,等到幾日後再行觀察,從而決定取走的最佳時日。

養鳥也是一個圈子。圈內的玩伴清楚地知道每個人做的記號特徵,只要發現記號也就知道此窩已然有主,於是自覺離開,從此不再惦念了。

隨着養鳥圈的日益擴大,地面的標記越來越多,這裏的鳥兒已經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了。很快搜尋的範圍開始從地面向上轉移,每個人尋鳥的姿勢也從低頭變成了仰望。

樹上的鳥兒築巢頗爲考究,體型小的多是以細的枝杈固定搭建。風一吹,鳥巢隨着枝葉搖擺,此時,掏鳥人若是站上去便要相當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斷枝椏,摔落下來。

面對險情,也就難怪當年大人們看後常常現出難以言狀的神情了,他們自是相當氣懣,卻又生怕發生意外而不敢暢快地發一通火,最後只得凝緊全額的糙皮,繃得牙齒吱吱響。

一旦等到自家的孩兒端着鳥窩熟練地順着樹幹滑下,這家大人便完全換了臉孔,再無半點隱忍跡象。除了狠狠地大放詈辭外,脾性暴戾的一準施展腳力了,間或手腳並用,毫不留情。

打着打着,這家大人終是生了一絲惻隱——畢竟這每一拳每一腳都梆梆地落在自己的親身骨肉身上——他便悲慼地說,我的小祖宗,你是一心想讓我跟你媽再弄個小的出來嗎?你個沒良心的東西,生你養你是個容易的事?

這別樣的護子情結並未真正滲入到我們的骨髓中去。即便受了打罵,對於上樹掏鳥的熱情我們仍是絲毫不減。暑假還未來臨,午休便被充分利用起來,往往上課鈴聲響起,有人還在樹上奮力地攀爬。

時間緊張,很多人掏了鳥來不及處置,只得隨身帶去課堂。一些上課的老師看在眼裏,面上露出不悅的神色,但他們多數也只是不悅,並未做出任何泄憤的蠻舉。

然而終於有人到了無法忍耐的`地步了。一位年邁的高度近視的語文老師,上課時酷愛朗讀,每次朗聲入情時,他總要在教室裏搖頭晃腦地踱着方步。由於近視又不喜愛佩戴眼鏡,他的蒼老的臉孔常常貼到了書面上。這滑稽的姿勢本來就讓大家忍俊不禁了,然在往常,他們再是覺得可笑也絕不敢笑出聲來。但那天,當這位認真的老頭兒正聲情並茂地大聲朗讀時,幾個人的桌洞裏便相繼傳出了雛鳥的啁啾聲。老頭朗讀,鳥兒便叫;老頭停頓,鳥兒也停頓,如此幾番,這些人便再也無法噤聲了,整個教室頓時盈滿了雀躍的音珠。

這位年邁的語文老師雖然平素不大言談,卻也是個慈敬的人,不知怎的,那天接下來他完全失了常態。只見他急步走向講桌,站定後將手中的書本向講桌上啪的一摔,桌面上的粉筆灰遽然飛散開來。穿過迷濛的灰粉,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張僵冷嚇人的臉。

“你們這些作孽的東西!”

說完,語文老師悻悻離開了教室,大約過了半節課他才重新返回。在講臺前站定後,語文老師重又恢復了往日的腔調,開始娓娓敘說有關鳥的故事。

具體說了什麼,現在我已記不完全了,印象裏只有一句話還很深刻,那就是“鳥兒也是有家有道的自然之物,人與自然本應充分和諧,你們這樣做,真是十足的作孽!”

我們從未意識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着作孽的事,就算經過語文老師的訓誡後,每個人也依舊無動於衷。不但如此,養鳥的圈子還在不斷壯大,隨着暑期臨至,大家一門心思都把時間用在了玩樂上,養鳥則更是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這種熱火氛圍的浸染下,原本不養的,甚或一些女孩子也加入了這個圈子,大家從探尋鳥巢,選取品種再到搜找鳥食,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鳥源急劇減少,大家的誠信度也在急劇下降,野外做的記號不再發揮作用,這就預示着只要發現鳥巢就必須立刻取走,不論鳥兒大小。

雛鳥越小,死亡率越高。死亡、尋找、再死亡,這樣的惡性循環每天都在加劇。護幼的成鳥終於徹底震怒了,當發現自己的幼鳥受到威脅,它們再非簡單得在人的頭頂盤旋,而是主動發起攻擊。一些剛剛端了人家老窩的玩伴根本無處遁形,他們在下面跑,兩隻成鳥便在上面時而俯衝,時而飛昇,並連續發出且悲且怒且恐的嘶鳴。玩伴跑到哪裏,它們便一路跟到哪裏,直到確定雛鳥最終被安放的地方。

鳥兒也是聰靈的,當確定自己的幼鳥最終放置之處後,它們嘶鳴了一陣便也退去了。我們當時並未發現鳥兒的這種聰靈,只覺得在弱小的飛鳥面前,人終究是個無法撼動的碩種,鳥兒再是氣惱,再是仇恨,最終也只得隱忍,只得退卻,無計可施。

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我們掏來的幼鳥多半又被成鳥叼走。成鳥們趁着我們外出的機會,一點點地趨近幼鳥,嘴裏發出它們獨有的叫聲,這就輕易引起幼鳥的注意,從而將其成功救出。

成鳥將幼鳥轉移到了何處,我們不得而知,總之,一旦這些幼鳥被成功解救,在下面的搜鳥行動中,我們就再沒有發現過它們。也許失了巢居的成鳥已經不再擇此而棲了,爲了逃避危險,它們也不再另行築巢,而是四處遊蕩,隨意露宿枝頭,眸波里時刻充盈着衛士般的警覺。

暑期的後半程,陸地,枝杈上一些倖存的鳥兒多半離巢生息,只有蘆葦蕩裏還會時不時傳出雛鳥嘰嘰的討食聲。蘆葦蕩水深沒膝,蘆杆在日光的照射下顯得影影綽綽,風一吹,枝葉碰擦着發出颯颯的刺人心肺的響聲,此情此景,若是一個人是絕不敢扒開蘆層進入的。

單個兒不敢進蕩,一旦結羣問題便迎刃而解了。養鳥最爲瘋狂的時候,當外頭再也聽不到一絲雛鳥的鳴聲時,大家便將目光集中到了那片長長的蘆葦蕩裏。

很快,蘆葦蕩的淺水區便被掃蕩一空,但收穫寥寥。葦鷹的鳥巢多是空着,即使不空,裏面的卵也早被杜鵑掉包。烏黑的大個杜鵑樣貌實在醜陋,沒有幾個人願意餵養。

幾天下來,這片蘆葦蕩的淺水區便被我們來回找了幾遍,只有深水區還未涉足。深水區裏的水足可沒到一個成年人的頸部,因此蘆葦的一大半都漚在水裏,時間一長,蘆杆長出了細細的根鬚。根鬚浮在水面,互相纏繞,人若泅水而入被其纏住,後果可想而知。

儘管危險重重,可幼小的充滿探究的心促使我們還是決定冒一次險。

我們一點點地扒開蘆叢,以粗大的蘆杆爲支撐,半浮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向着蕩內游去。

密密的蘆葦蕩沉靜異常,由於遮蓋嚴實,光線很難照進,蕩內的水顯得烏青而冰冷。水面上,一些無名的草蟲在身邊游來蕩去,顯得輕鬆快活。而此刻我們的心境恰與它們相反,每個人的面容早已變得凝重,任何一點奇怪的聲響都令我們頭皮發緊。

剛進入一段就有人熬撐不住,沿着原路返回了,剩下幾個膽大的再前行時也不自覺地加快了游水速度。

這片蘆葦蕩由於常年水深不減,所以很少有人踏足,幾乎成了禁地。游到對岸後,我們這才發現此處的中央存有一塊微凸的空地,空地上長滿雜草,草叢中一棵碩大的柳樹橫躺着。柳樹下面露出一半蒼勁彎曲的老根,從根莖往上看,只見樹幹粗壯,虯枝盤繞,綠葉豐茂。這顆柳樹的枝葉與蘆葦相互交叉,通過岸邊伸過來的纏繞藤相互纏繞,形成了一個個天然的結釦子,這些結釦子正是鳥兒築巢時的上選之地。

果不其然,在這些結釦子上,一個個鳥窩結實地懸掛着。此外,柳樹的枝杈,以及周邊葦杆上,諸多大小不一的鳥巢也是赫然入目,好不壯觀。從這些鳥巢的外觀來看,有的是選擇蘆葦蕩搭窩的葦鷹和水雞子,也有在樹上建巢的彎嘴黃雀和天絲鳥。它們集中在此,和諧共處,完成了生命的繁衍。

這些鳥窩多數空着,正當我們的好奇心被眼前的一幕充分勾起,準備緣木探究時,兩隻葦鷹突然來襲。它們在我們頭頂嘰嘰喳喳,進而上下橫飛,有幾次身體直接擦着我們的頭皮甚至眼睛,看那情狀,就好似想要奮力地擰下一塊人的皮肉。

迫不得已,我們只得離開此地。然而兩隻成鳥並未因此怒氣消弭,它們彷彿入了魔怔,一路瘋狂地對我們進行驅趕,直到將大家逼進各自的門院裏。

接下來的幾天,兩隻成鳥又多次在房前屋後尋到我們,肆意發泄着心中的不滿。

或許,這兩隻成鳥的行爲已令大家相當忌憚了,後面心照不宣我們再未提及重進蘆葦蕩的想法——儘管那棵橫躺的老柳樹和蘆葦交織的風景曾深深地觸動着我們的心扉。

暑期很快結束了,作爲養鳥主力軍的我們紛紛自小升初。隨着年齡增長,養鳥不再是我們假日裏熱衷的“事業”。我們一退出,周邊孩童的養鳥熱情也隨之淡化,幾年後,這一帶的鳥羣又變得十分旺盛了,它們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融入了當地氣息,成了此地不可或缺的自然美景。

這些年,村莊不斷髮生變化,村莊的風景也一點點地改變了原貌。原本鳥兒開闊的棲息地已被兩個磚窯廠佔據。磚窯廠常年備土,每天“突突突“的“四不像”土方車和挖掘設備在這些土地上奔忙,一路煙塵迷濛,聲音嘈擾;大片的樹林也早被砍伐,繼而立起了各樣用於生財的房舍,房舍周邊常年污濁不堪;唯獨保持原樣的就是那片長長無用的蘆葦蕩,但蕩內的水已遠遠比不得當年澄澈,蘆葦也長得稀稀拉拉,毫無高聳的慾念。

這一代的孩童們已不認得當年的雞溜子鳥和沙溜子鳥,因這土地上早就聽不到那些鳥兒的叫聲了。蘆葦蕩裏的鳥兒還有一些,不過它們的鳴叫也明顯缺乏熱情,往年,距離很遠便能聽到它們高亢的似乎比試的嗓音,如今只有走進蕩內,靜靜聆聽,方能聽出一些音絲來。

我遽然想起當年蘆葦蕩內的那棵睡柳,想起那兩隻無限憤怒的成鳥。它們爲何如此憤怒呢?是不是起先我們就對它們的巢居進行了一次破壞,繼而將它們逼進了睡柳上,在那裏,它們重新置家,接着,我們又出現了。

也許,只是個猜測吧。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那棵老柳樹和蘆柴編織的風景,儼然就是一個天然的避難所。可以想象,當年面對我們每天瘋狂的“掃蕩”,鳥兒們是多麼得無助和氣怒,直到奮起反抗!

我想,會否有一天,我們也要走進那個由一棵老睡柳和蘆柴編織的狹小的風景中去。

欸,我的作孽的養鳥生涯啊!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12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空氣中也許會飄灑一陣細雨,也許會掠過一絲微寒的風,也許會飄來一陣白白的雪。但是唯有河邊的柳,爲了迎接春天,聆聽着春的呼喚,依舊在忙着發芽,忙着吐絮,爲初春點綴一點點久違的綠色。因此,柳就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報春的使者。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的詩句吧。隨着新春的呼喚,枝頭的顆顆嫩芽掙脫出冬着的懷抱,熱熱鬧鬧的在綻放着,幾乎在一夜之間,淡淡的綠意就渲染了人們的視野。它們排得手拉着手,整整齊齊的列成一對,快樂地接受春風的檢閱,接受春雨的洗禮。這久違着的綠,似千軍萬馬般地衝出冬日的蕭瑟,一股腦地涌進這溫暖的春天。這總會讓人們壓抑了一冬天的情感,一下子找到了某種寄託,和着那壓抑了很久很久的快樂,隨着柳條的移動而盡情婆娑。

總有那淘氣的孩子,爬上樹折下一條軟軟的枝條,彎成一個圈戴在脖頸上,和柳芽來一次快樂的親密的接觸,此時孩子愉悅的心情溢於言表。更有那有情趣的年輕人,精選一個粗一點的柳條,輕輕擰下其青澀的皮,就做好了一個小小的柳笛,放在嘴邊隨意吹一下,那清脆的笛聲就立刻悠揚起來。還有那甜蜜着的戀人,在柳樹下,不時用手機合個影,擺一個姿勢,這溫馨而浪漫的瞬間定格在了這優美的畫面。

春風盪漾,垂柳依依。河面的水波在不時的蕩起漣漪,而垂柳的倒影彷彿是一條條魚兒,在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不時在和河水在嬉戲玩耍。而悠長的枝條彷彿少女一頭美麗的秀髮,在春風裏用心在在梳妝在打扮,來盡情展現自己曼妙的身姿。微風拂來,柳條飄揚。一叢叢柳芽在熱情的張望,在認真的尋覓,在快樂的成長。人們的腳步在放鬆,目光在仔細的欣賞,口中在嘖嘖的讚歎。隆冬的嚴寒在人們的內心鋪滿了很多很多的枯燥,疫情中的隔離更是在心海里增添了很多很多的單調。而只有那初春的柳,在微風中搖曳着的柳,給了人們心情別離枯燥,多了清新的色彩。“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就是人們的感覺。這“楊柳風”該是多麼一場溫暖的風,快樂的風,醉人的風。

我熱愛柳,不只在於柳的清新和美麗,更在在於柳的剛強氣質,柳的浩然魂魄。你看,“無心插柳柳成蔭”,柳從來不曾被人溺愛,它不挑選環境,不挑選肥料。只要有土地的地方,把它們用力插進去,就能看見其生存的力量,其頑強的生命力可想而知。儘管可能會遭遇流沙的侵蝕,牲畜的踩踏,但是唯有它們,卻永不屈服,反而在倔強的成長。這多麼像曾經的自己,曾經的生活。2003年,爲了圓滿自己的樓房夢,由於經濟困難,只能成爲一名“房奴”。爲了還那沉重的房貸,自己一個人爲此節衣縮食,總是帶着美好的希望度過了好多年苦難的日子。這微薄的工資就是希望的寄託,而頑強的毅力就是就是還款的動力。在曾經那樣多苦難的日子裏,有過孤立無援,也有過悲傷失望,但是更有信心在前面閃光。“冬天總會過去,春天還會遠嗎”,我總在鼓勵自己。是啊,黑暗終究會過去,黎明總會有曙光。

垂柳依依,初春的腳步輕盈而又有力,走在春天的時節裏,到處都在留下憧憬,到處都在製造浪漫。而這柳正是每個春天最美好的記憶。留給了我,留給了你,留給了他。一聲聲春的呼喚,一句句溫暖的話語。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13

沉溺於彼岸拂來的風中,享受着夾雜着淡淡草味的波動。我向你靠近,奔跑着,衝撞着,卻無奈你是棵楊柳青青,我只能從你枝條縫隙中穿過,僅此而已。

關於柳樹的故事有很多,而我也有兩三事。不是客舍青青柳色新,也不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小學時,放學不喜走大路回家,就愛穿梭於無名小道。有一條常走的位於河邊的泥濘小路,如今那河也記不住叫什麼名字了,但仍記得那路旁立着的一顆柳樹。

這柳樹未有萬條垂下綠絲絛,也未有“柳樹姑娘,辮子長長。”準確的來說像個自己揹着爸媽胡亂剪掉頭髮的男孩,或許這就是個柳樹男孩,或許這也是我還記得他的原因吧!就像小時候,總覺得頭髮五顏六色的哥哥姐姐很酷,穿着破洞衣服褲子的周杰倫很帥一樣,也覺得那棵留着短髮的柳樹很美。小學的我們,男孩都是短寸頭,女孩總是高高豎着馬尾。到了初中,男孩開始有了劉海,而我剪掉了多年的長髮,畢竟柳樹也不都是長枝條飄飄於風中。

不知過了好久好久,自己還是一頭短髮。某年,大概是三月份的時候吧,家中來了一親戚,贈了幾支據說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柳枝,母親將其插在花園裏。與其說是插在花園裏,不如說是扔在花園中,未想卻活了過來。這棵“無心插柳”,倒生得一頭長髮,只是位於大道旁,洗不得長髮。上高中後,每日呆在家中時間甚少,也不曾像過去一樣觀察過家裏一草一木,竟也忘了那棵柳樹是否還在。如今在這個只不過呆了一年半的城市裏,突然的想起多年前的事、多年前的物。這些東西或者像柳樹一樣無心插在我們的腦子裏、心臟中、眼睛上。在每個陌生的城市裏,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擦肩而過,腦子裏突然浮現出曾經的回眸,心臟因此而躁動着,我們的不同顏色的眸,上面散發着有我們的故事。這是我們對過去不經意間的挽留,心每一次向前進,總會有那麼一隻手在很深很深的地方默默地舉着柳枝,地方深到我們總是忽略自己的柔情與

纏綿,然後自認爲灑脫的走過每座橋、每條路。

關於柳樹,我想我是沒有故事了可以講了,或許以後,在某個下着陰雨綿綿的城市裏,我會深深柳意,不捨四年。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14

走進二月,就走進了春天。儘管冬的殘留尚在,但在江南,春的氣息開始了蔓延。

江南的二月,最有魅力的算是風了。二月的春風,似是一把剪刀,剪開了空氣瀰漫的氤氳,剪開了遠山近水的霧紗。讓陽光有了紅潤,萬物漸漸甦醒。而萬物甦醒中,最讓人怡心養眼的應該是柳。這時的柳最柔,最嬌,最輕描淡寫,最若有若無,最欲說還羞。過了這時,柳雖然還是柳,卻又不是那柳。只有此時,最值得一看。倘若不看就錯過了。還得等一年。且不說等一年,待到春意濃厚,花繁葉茂,那柳絲已如忙碌的婦人,一頭蓬亂的發,頓失了清新可人的韻致,再到秋風起,寒霜降,那時已叫“殘花敗柳”。誰還稀罕去尋去問柳了?眼下,趁着時間正好,心情正好,何不悠閒漫步楊柳堤?

走出門,便與不寒的楊柳風撞了個正懷。風兒輕輕撫摸着我的臉,像母親的手,平和,溫柔。舒適。於是,我帶着踏實與微笑,向轉角處的柳岸走去。

有柳的地方就有風雅。二月的柳條,宛如柔媚的絲帶纏繞在長長的河堤的兩岸。柳芽初萌,鵝黃的星點散落在大小樹枝上,嫩芽在滋潤的空氣裏舒展,變綠。柳條婀娜,輕拂水面。瀰漫着別樣的柔情。柳岸枝下,早已有了成對成雙,或三三五五的人羣漫步,談笑。他們也許沒在意柳枝在二月裏淺淺淡淡的嫵媚與絕妙。只覺得走在柳條下有一份愜意,一份詩情畫意。

我行走在二月的春風,尋找二月的柳,不僅僅是因爲柳的嫵媚,秀麗。更喜歡柳的隨性,低垂,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在毛風細雨的春天隨手摺一柳條,插在潮溼的土壤,不久,它就紮了根,不久,就長了枝,不久,越來越壯實。柳葉兒薄而窄長,隨風迎雨的搖曳,煞是叫人心生憐惜。

二月的風,二月的柳,美不勝收。由不得你不心廣神怡,浮想聯翩。此時,我想的最多的是詩人筆下的柳:“兩個黃鸝鳴翠柳”,“羌笛何須怨楊柳”,“吹面不寒楊柳風”,“客舍青青柳色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千古流傳的詩,哪枝柳不是最撩人心。風韻鮮活?

此刻,我是春風中人,柳是春風中柳。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莫要辜負了二月的風與柳!

優美寫景散文淺春柳韻 篇15

那年春天,小七和小雪都是一個高一的學生,稚氣未脫,這對要好的朋友吃完飯像往常一樣秉承着浪到底的追求在校園裏瞎逛,小七說:你喜歡什麼型的男生?小雪想了想說,首先要高一點,最起碼要跟我形成情侶個頭,說完大笑起來。小七也跟着大笑,那時都了無心事,小雪問小七喜歡什麼型的,小七想了好久也沒想起來,就指着不遠處的一個同班男生說,就是他那個型的了,順着小七的手,小雪看到了一個高到手腳走路不協調,黑的看不到五官,瘦的弱不經風的男生,小雪不由的大笑起來,說,你口味很獨特嘛,那人越看越像一個營養不良的外族人,我們就給他起個外號叫老外吧,小七皺着眉頭,不自在的慫了慫肩膀。那時小七十六歲

春天的體育課是最好玩的,沒有冬天那麼冷伸展不開,小七帶着小雪去折柳條,小七說柳條很美,比花兒還美,的確,春天的柳條上嫩牙很嬌弱柔軟,像新娘頭上吹下來的頭沙,很美很美,在一排排的垂柳邊,小七一擡頭就看到了老外,他在拿着柳條很幸福的邊笑邊跑着,小七很少看到老外笑,看到老外的笑容,小七也想笑,只是不知道爲什麼想笑,那一刻小七的心觸動了一下

高一的春天快要過去了,小七的心事卻越來越重,因爲她老是能看到老外無論在哪個地方,她覺得她無處不在,甚至在她的夢裏,她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歡上他了,而他卻從沒正眼看過小七,小七着急了,按捺不住要寫她人生的第一封情書,小七的字很不好,可是她還是決定要寫,小雪勸她說你千萬別寫,你寫了之後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你倆雙雙出入,我成了孤家寡人,一種是你倆連朋友也做不成,小七哪聽的進去,一封情書被小七連夜寫好了,小七趁班裏沒人的時候放在了他的座位上,過了好多天,老外終於回信了,和小七預料的一樣,老外拒絕了,他勸小七好好學習,這種事以後再說,老外的字寫的很好,是修長的,和他的個頭一樣,小七含着淚撕掉了回信,獨留下最後的署名,放在她的被子下面。小七在很多年後依然記得他的字,修長俊美,不知不覺小七的字也成了修長的了,別人都嘲諷她,人家都說字如其人,可是你的身材和你的字很不般配啊,的確,小七微胖而且不高,長得又黑,她一直把這個當成老外拒絕她的理由

高一下學期要分文理科了,小七遠了理科,小雪遠了文科,她們誰也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就是意味着從此兩路走,小七偷描了一下選科單,他看到老外也是理科,她的心裏有了一絲慰藉

高一快結束了,夏日的氣氛格外的濃,小雪的爸爸爲她們帶了一個大西瓜,她們開心的在夕陽下的草坪上吃着,小雪爲小七拍了張照片,照片上的小七笑着啃着西瓜,小臉被大大的西瓜擋住了大半個,場面十分慘狀。小雪還威脅小七說要給她傳到網上去,那天夕陽若血。小七還是感受到了離別的氛圍,回到班裏她看到老外正在和一個女生亂着玩,小七的心揪似的疼。小七跑出教室淚水忍不住,小雪把她抱在懷裏,什麼也沒說,只是抱着她,緊緊的抱着她,彷彿怕她一鬆手,這個善良的女孩就會被歲月撈走似的。

高二那年,小七和老外分到了同一個樓層卻不在一個班,小七主動要調到最後一排的門邊,那樣她就能多看到老外,有時老外會擡起頭正好看到小七,小七就像做賊似的回過頭來,就這樣,小七安然的度過了一年,小七卻性格大變,因爲她在也找不到一個能像小雪一個的好朋友,卻經歷了那些陰險的同班同學,也是從那時候起她覺得世界上的人都是險惡的,喜歡笑的她卻很少大笑了,成績也一落千丈。那年她十七歲。

高三的高考讓小七很有壓力,但是她憑藉着基礎很快趕上了學習而且名列前茅,小七還是會在學習的時候想起老外,老外卻從不知情。小七高考很不如意,考了三本,老外只考了個大專,從此小七再也沒有見過老外。

小七還是喜歡在柳樹下,喜歡待在草坪上看星星,還是會想起那個柳樹下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