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有關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五篇

有關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五篇

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寒假我都會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過春節。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看春晚、拜年……都成爲春節裏最開心的事。

在我的家鄉,除夕前幾天人們就開始忙綠起來。家裏都要打掃衛生,乾乾淨淨的過新年。在我家妹妹通常是司令員,我們都是她的兵。媽媽掃地、爸爸拖地、奶奶包餃子、爺爺做飯,我呢,只要倒下垃圾就行了。半天功夫,我們家就煥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重頭戲是貼春聯,上午大人們忙着弄漿糊、裁春聯,最後認真的將大紅的福子、對聯貼在門上,我們的房子彷彿披上了喜慶的盛裝。

在晚上,我們一羣小朋友,手裏拿着鞭炮,在大人的帶領下放鞭炮,煙花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鑽了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好漂亮!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年夜飯就要開吃了,我看見美味的飯菜,口水直流,長輩們都坐好以後,我們就開始吃大餐,吃飯的時候,我祝全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吃完年夜飯,我們全家聚在一起,觀看春年晚會,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有歌舞、小品、相聲。平時這個點,我早就上牀睡覺了,可是今晚我沒有絲毫睡意,興奮極了!

伴隨着新年的鐘聲,爺爺下餃子,爸爸放鞭炮,轉眼餃子熟了,我給長輩拜年了,拜年可是有壓歲錢的喲!吃餃子了,餃子裏有硬幣、大棗、豆腐、年糕,他們的寓意分別是,硬幣代表來年發財,大棗代表生活甜甜蜜蜜,豆腐代表家庭美滿幸福,年糕代表今年長個大高個。我吃了兩枚硬幣、一個大棗,哈哈,幸運的是我吃了兩個年糕,我今年要長成大高個啦!

這就是快樂的春節,我喜歡春節!

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2

在我一天天的盼望中,新年最後到了,人們頓時忙碌起來。賣煙花爆竹的小攤子也出來做生意了,大街小巷一片沸騰的景象。

這天晚上,時不時會有幾戶人家把煙花點燃,放上天去;有時還有幾個調皮的小孩也來湊熱鬧,手裏面拿着“甩炮”,往地上扔去,害得大地疼得畢畢剝剝地叫着。各家各戶把燈打開,有的人家在看電視;有的人家在吃團圓飯;還有的人家在家裏開家庭演唱會。天上這就是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這就是萬萬千千的燈火一片紅。

我和幾個老同學也在一齊說說笑話,講講故事,我的心中頓時想起了一首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就是啊,在熱鬧的爆竹聲中,送走了難忘的舊歲;多少溫暖的'春風,給滿面笑容的人們送來了新年。我們又長了一歲,家家戶戶敞開了門窗,讓大年初一明亮的陽光照進屋裏。

在這爆竹聲中,何嘗不會夾雜着喧天的鑼鼓、歡快的器樂,何嘗不會洋溢着爽朗的笑聲呢?

我又大了一歲,我就應更加懂事,媽媽和爸爸在我身上下了那麼多功夫,我要好好讀書,長大後爲祖國爭光,爲祖國出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不會辜負父母和老師對我的一片苦心。

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3

春節到了,家家都是一片熱鬧景象。

大年三十,爸爸叫我一起貼春聯,我對爸爸說:“春聯應該貼得方方正正嗎?”爸爸說:“你真聰明!”我幫爸爸扶着凳子,在下面做“總指揮”。在我協助下,我們把春聯貼好了。我又看到許多人在貼春聯,內容都是吉祥如意、歌頌祖國之類,比如“十分春色,萬里鵬程”、“花開富貴,竹報平安”、“人勤春早,民富國強”……

回到家裏,爸爸又準備貼“福”字,他也把字貼得方方正正。我說:“福字應該倒過來貼,福氣纔會到啊!”爸爸媽媽都誇我見識比以前多了,我很開心。

這個春節過得真快樂呀!

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4

伴隨着爆竹的聲響,到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貼對聯、吃餃子、迎財神,人人都歡歡喜喜的。

正月初一 ,外面十分熱鬧,有非常多人在放鞭炮,鞭炮在空中畫了一條優美的弧線,然後就“閃亮登場”了。但是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哦!當放完鞭炮非常長時間都沒有聲響,千萬不要去看,以免被炸傷。

正月初二 ,家家戶戶都開始走親訪友啦!爸爸和媽媽帶我去了姥姥家。姥姥家在農村,現在變得更熱鬧了,家家院子裏挑着紅紅燈籠,門上貼着鮮豔的春聯,喜慶的大福字,還有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農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姥姥家的晚飯十分豐盛,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吃完後,我在姥姥家看了《電擊小子》這個動畫片,我們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十分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睡覺的時間了,這一天過得真開心呀!

我真心希望全國人民都新年快樂,大吉大利!

快樂的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而在我的記憶中,每年過春節,幾乎都是一個樣兒。

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那時,纔會有過年的味道。這一天,天剛矇矇亮,大街和門前便有了鞭炮聲。店裏早就有了賣麥芽糖和其它各種玩意兒。麥芽糖大多數的形狀是彎曲的圓柱形,而那些小玩意兒不過是些——風箏、爆竹、煙花、熒光棒等。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必須大掃除一次,不過我們這二十三到除夕前都可以大掃除。過後的幾天必須把肉、雞、鴨、鵝等的食品準備起來。

除夕真熱鬧。晚上家裏的親人坐在一起歡聚一堂,每個人都喝酒吃肉,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按一般的規矩,除夕夜不過十二點不許睡覺,這對早睡的孩子是一種煎熬,可對於我來說,卻是一種樂趣。晚飯後,親人的談笑風聲,此起彼伏。到了十二點放完爆竹纔去睡覺。

正月初一,小朋友們都跟爸爸、媽媽拜年,還要說一些吉祥的話,逗爸爸、媽媽開心,他們便會拿出紅包來給小朋友們恭賀新春。

元宵節更熱鬧,家家張燈結綵,一眼望去,紅紅的燈籠排列得整齊有序,從遠處看去,就像一條長龍橫臥在東西的街上。說到龍,在晚上六點時,按照我們這的風俗都會出現一條龍,還有一條燈。龍的嘴裏會放煙花,燈會纏繞成一個圓圈,當龍和燈碰到時,那場景可特別好看了。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學生該去上學。而大人們和平常一樣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了,這個時候正是農村最閒的時候,愉快的春節結束了。真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來去去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