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熱門】元宵四年級作文集錦八篇

【熱門】元宵四年級作文集錦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元宵四年級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元宵四年級作文集錦八篇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1

元月是陰曆的一月份,稱爲正月,古人把夜稱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這一天,逛燈市總是少不了的。

5點左右,我們去了燈市的所在地——龍首北一條街,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這 裏的花燈五彩繽紛,都是各個企業製作的。所以呢,在這裏,不光有節日的氣氛,還到處蘊含着商機。剛剛走進這條街,就看見了一顆很漂亮的樹,樹上掛着各種各 樣的閃燈,其中最下面的竟然和王府井步行街的一樣!有種故地重遊的感覺。慢慢走進,看見了一臺電視,是宣傳“淺水灣一號”的房子,時不時還帶點音樂。

月亮,早已變得很亮,街上的人還絡繹不絕。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回來時已經8點46了!我們竟然逛了將近逛了3個半小時!“咕嚕咕嚕”,肚子開始唱歌了。

“湯圓煮好嘍!”還未看見老媽,那聲音就迫不及待的飄來,那湯圓的香味也隨之飄來。我趕緊去迎接老媽,其實我是餓得不行了,去迎接湯圓的。“老媽,你也累了,我幫你吧!”湯圓到手,我便十萬火急的飛進屋子裏,拿起筷子就開吃……

咚咚咚…鐘聲敲響12下,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夾着湯圓的筷子上,溜走了。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2

正月十五已經過了好幾天了,但是我還回憶着那一段包元宵吃元宵的經歷。

那一天我和媽媽去商店買做雨花石元宵需要準備的東西,有面粉、可樂粉、芝麻陷,先把一團面把它和好,爲了不讓面粘,可以把麪粉灑在面裏,然後再把面從中間切開,把可樂粉放到一邊的面裏,再把兩團面做好,再把褐色的面放到白麪上,把面分成四份,然後取出其中的一份做一個小餅,然後把芝麻餡放進去,然後把口封好再團圓來就可以了,元宵可以有大有小,有粗有細,這樣纔像是真正的雨花石元宵了。

煮時用下面漏的勺子把雨花石元宵慢慢地把放到鍋裏,煮時要用熱水煮,煮的時間要半個小時,因爲皮有點厚,等了10分鐘、5分鐘、3分鐘……我很想快點吃上雨花石元宵。

不一會元宵出鍋了,我先把元宵用漏勺盛起來,再用勺子盛一碗水,把雨花石元宵放到碗裏,想用筷子夾起來吃,可是媽媽看到了,攔住我,說:“現在雨花石元宵很燙要用勺子慢慢的吃,”我忍着,我拿起小勺子,輕輕地盛一個,然後慢慢地吹了一下,再小心翼翼地把雨花石元宵放到嘴裏,吃了一下,真是太好吃了,真是美味呀,看着這既漂亮又好吃的雨花石元宵,我又想再吃一個,我又慢慢地品嚐這“神奇”的元宵,這元宵是我自己包的,我吃着元宵不禁笑了起來。

經歷了這一次包元宵、煮元宵、吃元宵的過程。我覺得第一次包元宵我是很有收穫的,知道了媽媽以前是那麼辛苦地爲我們做飯是多麼不易,我們做孩子的要幫父母做家務。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3

新的一年開始了,大家沉浸在喜慶的節日裏!家鄉的街道張燈結綵,整潔乾淨。鮮紅的對聯貼出了祥與,貼出了好彩頭。春節過後便要到元宵節了,在元宵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裏,我們家鄉的政府會組織“舞龍比賽”。

我地家鄉山清水秀,元宵節這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一個特殊地廣場來觀看比賽,廣場三邊都擠滿了觀看地人羣,有我尊敬地長輩,還有勤勞善良地叔叔阿姨與天真可愛地小朋友們。另一邊排着100多條“龍”整裝待發,中央空出一塊大大地場地是進行表演地地方。晚上8點整,主持人一聲令下“舞龍比賽”就開始了,接着從廣場上空響起三聲大炮聲,響徹雲霄,接着煙花四放,隨後就是一條扎得最長整整100節地“龍”騰空而出,龍頭特別巨大,精緻極了,左右兩根龍鬚在風中抖動,神氣十足,連着頭地黃龍身由黃布包裹而成,一節一節呈柱狀約長2米,再用約1。5米地杉木棒穿在每節地中間與之垂直,然後每人一節高高舉着,緊緊連貫在一起靈活極了,裏面還有兩支點燃地紅蠟燭,更有一個像真龍地尾巴。“龍”地前面有一個拿着“金球”地帶路人,“巨龍”一直追趕帶路人。一個舞呀、一個追呀,好不熱鬧,看地人開懷大笑!比賽獲得第一名地可以得到豐厚地獎金與禮物。

元宵節在這鑼鼓喧鬧聲中結束了,但這吉祥如意會撒滿人間,永留人間。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4

我感興趣的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在吃湯圓,代表團團圓圓,而且還可以觀看花燈。

大街上燈火輝煌,人山人海,三五成羣,兩旁的花燈各色各樣,左邊有‘孔雀’燈,‘金魚’燈,‘大象’燈。右邊有‘飛機’燈,‘火箭’燈,‘地球’燈,還有很多很多種類。

最引人注目的是;‘地球’燈,‘地球’燈會轉來轉去,就像在天上轉來轉去。

突然,一陣‘嘻嘻哈哈’的笑聲從後面傳來,我跑過去一看,原來那裏有一盞‘豬八戒’燈。我仔細看了看,原來是西遊記裏常被嘲弄的‘豬八戒’。只見它頭戴憎冠,正中間有一個金光閃閃的‘佛’字,豬鼻子足有二寸長,一對蒲扇似的大耳朵還忽閃忽閃的。它翹着二郎腿,露着豬八戒那有趣的模樣,我笑得前俯後仰,我的笑聲感染了四周觀燈的人,大家都笑了起來。

大家指着那盞燈連聲喊;‘真漂亮’,‘真漂亮’。燈多,人更多,燈美,人心中更美。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春節過後,最熱鬧的節日就數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戶都走出家門,全家人一起來欣賞花燈、看花炮。我和老爸老媽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見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到處是燈火通明,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而今天的主 角—花燈,更是讓人們“大飽眼福”。瞧,這花燈的造型真特別:它像是個拱形橋洞般,在遠處看,霓紅燈一閃一閃得發亮,一會兒紅,一會兒藍,讓人眼花繚亂。走進了,看那上面盤延着的不正是四 條威嚴無比的金龍嗎?它們睜着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來來往往的人們,嘴邊也不覺浮出一絲微笑呢!再到洞裏面看,又是別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燈光照在人們身上,變幻莫測,一會兒是彎彎曲曲的優 美線條,一會兒又成了多種顏色組成的花朵了,這真是奇妙無比,妙不可言呀!

最熱鬧的就要數孔明燈了,哇?上千盞孔明燈飛向了南方,一閃一閃的就像夜空的星星。一些人在孔明燈上寫上心願,隨着一盞盞閃閃發光的孔明燈緩緩升空,人們的心願也彷彿被放飛了。我問 老爸爲什麼這燈取名叫孔明燈呢?老爸回答說:“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爲三國時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求救,便製作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信息,後來果然脫 險,於是人們就稱這種燈爲孔明燈。”“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爾後,心中油然而生對諸葛亮的敬意。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6

在我的家鄉,元宵當數整個春節裏最熱鬧不過的日子了。

到了這天,村裏就會有一家人辦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裏來共聚一堂,熱熱鬧鬧過元宵。而今年元宵剛好是輪到我家姑姑辦,家裏可熱鬧了。

在元宵前夕,姑姑一家也忙活開了,人手不夠,就連我也穿上圍裙來幫忙了。看那,姑姑都忙暈了,得先把屋子收拾好接等客人,要請大廚來主廚,還要採購大量食物。事情可多了,家裏的人來來往往,忙得不可開交。

元宵前一天的早上,我們還要遊街呢!我的外公是這支隊伍的領頭人,我,表兄弟姐妹和奶奶每人各扛一根杆子,上面掛上一盞燈籠,以示我們是本屆元宵遊街隊伍中的.一員。我們和很多村幹部一起走在遊行隊伍前頭,緊隨其後的是樂隊,他們着統一的藍色禮服,邊走邊奏響鼓樂。隊伍中還有一個方陣最迎人注目——那些上了年紀的奶奶們,全部穿粉紅的衣服,個個容光煥發,喜笑顏開,她們走在隊伍的最後面。還有本家的幾個年輕人在隊伍邊上不停地放鞭炮的,一路走一路放,鞭炮聲給這個節日增添了最喜慶的一筆。

我們遊街串巷。家家戶戶門前都堆着鞭炮,我們一到他們就立即燃放起來。濃煙,嗆得我們直咳嗽。所到之處孩子們就會尾隨在隊伍後面。一路上隊伍不斷壯大,可熱鬧了,我們這些孩子在經過村委會的時候,有一個阿姨就給我們每個人發餅,上面有印着鮮紅的“福”字, 還 發 了各式各樣的零食。我們瞧着手裏的袋子越來越鼓,個個樂得笑哈哈。我呢,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了,可外婆卻說:“現在不能吃。”叫我把口水生生地咽回去了。

終於,遊行結束了,走的可真累呀,腳痛了,手也酸了呢!

剛游完街,我們還要去姑姑家呢!哇,臨時搭起的廚房裏擺滿意了各色美味佳餚,光看品種就讓人大開眼界。大水缸裏的這羣威武的螃蟹將軍,明天此時就得安安靜靜地臥在盤子裏,嘿嘿,等着我們來品嚐了!

一切工作都準備好了,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就等着明天的大餐了!

整個晚上我都興奮得睡不着覺,美美的想着明天的美味。

終於到了元宵的晚上,是我們大飽口福的時候啦!雞禽肉蛋,山珍海味,當然,還少不了湯圓啦。我坐不住了,索性站起來大吃特吃起來,再也保持不了淑女形象了。而所有大人不論男女老少都舉杯祝酒,談笑風生,大家都在熱鬧地討論着家長裏短,而我們小孩當然只有吃啦!

噼裏啪啦——元宵,我們在這鞭炮聲中度過了。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7

記憶中的元宵節:花燈、煙花、人羣……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元宵節縣裏都會操辦煙花燃放活動來烘托氣氛。元宵節這天,從晚上七點半一直到九點半,天空總是五彩斑斕,絢爛與黑暗更迭,那些綻放在夜空的花朵勾勒着一個個美麗的夢想。所以,兒時的元宵節,是一個充滿期待節日。因爲家裏的院子就在煙花燃放廣場最近的旁邊,加上門口有戰爭時留下的護城大堤,自然也就成了欣賞煙花的最佳位置。每到這天,家裏都會來好多親戚,招待晚飯自然是少不了。所以,從下午大人們就在廚房裏忙碌,生怕招待不週,怠慢了客人,又怕晚飯不及時耽誤了看煙花的時間。對大人們來說,我就是在那忙碌和擔憂中最有用的小幫手。而我,更喜歡那種在忙碌中期待的感覺……

通常客人都是儘量趕早地來,匆匆地吃飯,迫不及待地去找尋最有利的觀看位置。護城大堤人滿爲患不說,院牆上,房頂上,甚至自行車的後座上都站着人。人們翹首以待,生怕錯過了煙花的哪次綻放。

煙花在夜幕籠罩下變幻着多種姿態:牡丹花樣的華麗,茉莉花樣的樸素,五環標誌的嚴肅,卡通動物的可愛……反正,總是不會讓觀者失望。燃放過後偶爾會有意外收穫,比如燈籠形狀的煙花燃放後會飄下來一串燈籠,最後,都是小孩子爭搶追逐的對象。這時,身旁的大人就會擔心地訓斥或者呼喊孩子。煙花綻放的瞬間人羣中“啊”“快看”“真美”的讚歎聲,小販兜售商品的叫賣聲,燃放間隙人們的交談議論聲,還有不明原因的哭聲、笑聲、罵聲……喧囂聲和因驚喜張大了嘴巴的瞬間寂靜交替着,一切都像約定好了一般順理成章:夜幕籠罩下的樸素的熱鬧。

煙花般的絢爛總是轉瞬即逝,最後在音樂廣播響起的時候,人們紛紛祝福道別,然後意猶未盡地離去。現在,每每看到孩子觀看煙花時雀躍的樣子,就會猜測:當年元宵節父親陪我看煙花又是怎樣的心情?光陰如梭,時間易逝,我能做的,唯有剪輯那時的萬千感慨定格在每個記憶的小格子裏。如今元宵又至,在觸景生情是把玩記憶細數過往,任由一個叫“思念”的手指撥動心絃,聽內心吟唱千年前的曲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華燈初上的元宵節,月如舊,燈如舊,只是思緒難平……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8

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每到元宵節這一天,春節就算是真真正正的過完了。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賞花燈、吃元宵、猜燈謎、舞獅子、踩高蹺······。每一年的元宵節,我都會吃元宵,然後和朋友們一起猜燈謎了。

元宵這個食品在中國也是已由來已久。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來被人們稱爲“元宵”。因爲元宵是圓的,所以它代表着一家人團團圓圓,而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又像元宵裏的餡一樣甜甜蜜蜜。所以說中國的人民最渴望團圓,人們把這種情感融入到了食物之中。

每年元宵節,大街小巷都燈火通明。到處掛着燈籠呢,那一個個泛着紅色光的燈籠,小路上變的五彩斑斕看起來十分熱鬧。

元宵節融入了中華的傳統習俗,與風情。讓所有的人都重視起了中華的傳統文化,這樣才能使中華的傳統文化發揚廣大,才能使中國一直保留着幾千年不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