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華】四年級清明作文彙編十篇

【精華】四年級清明作文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4K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清明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四年級清明作文彙編十篇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吟誦杜牧的這首詩。今天又是清明節,媽媽帶我來到湖西烈士陵園瞻仰烈士墓。

伴隨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踏上烈士陵園的臺階,感到雨後的空氣是如此的清新。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紀念塔。只見高高的紀念碑上寫着“湖西革命烈士紀念塔”幾個紅色的大字,碑身四周是一些文人墨客的題詞和一些英雄事蹟。看着看着,我似乎進入這樣一個場景:紅軍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勇往直前,一點也不退縮……

我們踏着溼漉漉的柏油小路,又來到了烈士紀念堂。管理員給我們講了許多英雄事蹟,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有三位軍分區司令員先後在魯西南大地爲抗擊日寇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們是“鐵軍將才”朱程,“隻身斷後”徐秋,“身先士卒”徐翼。

聽完英雄的事蹟我很感動,正是無數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保家衛國,纔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長大了貢獻自己的力量,報效國家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2

國慶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河南省開封市的清明上河園玩。

一開始,我感到很疑惑,爲什麼要叫“清明上河園”,而不叫其它的名字呢?經過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清明上河園”是根據“清明上河圖”中的建築分佈和樣子建造的,來到這裏,就像來到了一個真實版的“清明上河圖”一樣,所以叫“清明上河園”。

剛進“清明上河園”的大門,一個幾十米長的石雕清明上河圖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個石雕十分精美,就連每個人的表情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石雕的旁邊分別有兩座花壇,花壇中間各有兩隻用花做成的大象,大象的樣子栩栩如生,好像在迎接我們呢。再往裏走去,一位老爺爺在拿着一些薑糖,首先,他把薑糖滾成一個圓形,然後揪出一條長管子,往裏面吹氣,一邊吹氣一邊捏越來越鼓的薑糖,最後,薑糖變成了一個兔子形狀,真是太神奇了!

在“清明上河園”中,有許多節目,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鬥雞”了。“鬥雞”比賽一共有三隻雞,比賽在一個縮小的拳擊臺上舉行,第一回合開始了,首先是一號雞對戰二號雞,這兩隻雞都很厲害,但還是二號雞厲害,經過了生死拼搏,終於把一號雞打下了臺,然後是二號雞對戰三號雞,可能是由於上一場比賽,二號雞體力大減,最終只好敗下陣來。

“清明上河園”的表演真好看,以後有機會我還要去“清明上河園”玩。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3

清明節那天,太陽很大,我和爸爸去找蜜蜂。我們在釣臺降村開始找,我們在路邊的山丘上找到了幾個大洞,我下去看了看,然而裏面沒有東西,我們就走了。我們之後前行到了澄照,我們就去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了蜜蜂,驚奇地叫起來:“爸爸,我看見蜜蜂了。”爸爸一聽,高興地不得了,但是一看,看見了蜂箱,是別人家養的,然而我們嘆了一口氣,只好去掃墓了。

我燒了很多紙,突然,一陣風吹來,把正在燒的紙吹到了草地上,火苗開始向周邊飛去,就要引發“森林大火”的時候,我把草給一點一點拔下來了。火最後撲滅了,我也回家了。

這天好險啊!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4

清明節就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的時候,清明節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非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寒食節,那才就是真正的節日。而作爲節氣的清明節,卻晚了一天,可就是他卻意味着春天的到來。

清明時,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純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

寫到那裏有人會問掃墓的習俗呢?—掃墓的習俗出此刻漢代,然而最初的清明節僅僅只有踏青的習俗,清明代表的就是踏青的最好季節。

掃墓的出現就是因爲漢朝的皇帝經常在清明節時祭拜祖先,所以老百姓們也開始在這一時節掃墓了。唐朝時,皇帝在這一節日裏還發過禁令,‘禁止在清明節就是掃墓和踏青一齊進行。’因爲很多人在掃墓時哭哭啼啼,踏青時有嘻嘻哈哈,朝廷覺得不嚴肅所以才發佈的'。

可就是實際上,然而古故人們把清明這個節氣看作生命轉化的節氣,因爲它意味着過去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交匯。

此刻的清明節,它不僅僅僅就是人們祖先和緬懷先人的節日,然而也就是中華民族之人認祖歸宗的紐帶,更就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維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人們除了祭祖掃墓,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清明饃饃。

製作清明饃饃的工序有些複雜。首先要到山上採摘嫩綠的開着黃色小花的綿菜。摘來的綿菜清洗過後,放進沸水稍微燙一下,撈起去湯;就把磨細的米粉,拌入去湯的綿菜,揉成團。然後把綿菜米粉團放入石臼,用石杵使勁搗,一邊搗一邊揉,一直搗到看不見綿菜的莖爲止。

搗好的清明粿軟軟的,韌韌的,透着淡淡的一層綠色,一股綿菜的香氣飄蕩在空氣中。把清明粿扯下一小團,握在左手心,伸出右手食指和拇指,把這團清明粿慢慢地捏成一個薄薄的高腳杯,加入炒好的各種美味餡心,把口慢慢地收攏捏緊,就做成了圓滾滾的包子樣的清明饃饃。不過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狀的饃饃喲。清明饃饃一個個像士兵列隊一樣排入蒸鍋,架上柴火,蒸上十幾分鍾,等到蒸籠上熱氣嫋嫋,饃香四溢的時候,熱氣騰騰的清明饃饃便可出鍋了。

看着色香味俱全的清明饃饃,讓人口水直流。輕輕咬開薄薄的清明粿皮,一陣清香沁入心底,此時我感到,“此物不應天上有,人間美味才更美”。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6

時間再推前一些,推進一些。觸摸到更近一些的歷史的紋路。這一天,又是清明節,不再有隨性的墳地,而是政府劃地,單位公司承包修建的陵園。編了號的墓碑棋盤狀地分佈在每個區域。好久沒有人來了,每個墓前的一鉢泥土早已板結。終於,陵園大門口,一輛黑色的轎車從遠方駛來,鑽出一家三口,男的拎着一袋天國人民銀行的一千億冥幣,女的抱着紙糊的別墅和跑車,小孩提着一包珠寶金銀,很是氣派,到了墓前卻笨拙而生疏地想方設法剝開香燭的塑料皮,他們在大門口和墓之間跑來跑去,滿頭大汗地拿來小鏟和火柴。男人無意中望了墓碑上積滿了灰塵和蜘蛛網的遺像和碑文一眼,卻面無表情的低頭,繼續沉默地燒着紙錢,嘴裏還嘮叨着,期盼着九泉之下的親人會保佑自己及家人,臨走之前,竟也沒有回望一眼,只留給陵園一個背影……

曾經巨大的陵寢,曾經幽荒的墓地,現已變成整齊莊嚴的陵園。

曾經浩大的送殯人陣,曾經祭祀的來往頻繁,現在成了幾年一次的過場。

曾經繁雜的祭祀儀式,曾經樸素的深情悼念,現在成了火燒紙模的房屋和電器的場面。一切的變遷,是封建迷信的瓦解?還是21世紀的不屑?

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又過去了,清明節又要來了……

他們需要一種樸素的誠摯,而不是誇張的奢華。

他們需要一種文明的告慰,而不是粗劣的損毀。

他們需要一眼深情的緬懷,而不是麻木的沉默……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7

4月5日這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人起的很早,目的是要到山上去上墳,聽媽媽說在農村這叫“上墳”,但在城市這叫“掃墓”。

一路上,馬路兩旁有好多賣菊花的人,我選了兩束最漂亮的菊花,爺爺奶奶買了一些紙錢和金元寶。因爲車子不能開到山上所以就停在了山角下,我們拎着紙錢和菊花爬到了山上,到了山上,爺爺和爸爸給墳上挖了兩個墳帽,我和媽媽負責燒紙錢,奶奶的任務是墳四周的雜草都砍掉,我們一個個忙的都很帶勁。完了,我們還在墳上祈禱了一會兒,每人必須再磕三個頭,然後才能離開,,我問媽媽爲什麼要祈禱,媽媽說:“祈禱能保佑我們一家平安、健康,保佑你上大學。當然這只是個傳說。”

一路下山,我們還邊走邊挖了一些野菜回來。奶奶還跟我說:“清明節這天要多吃一些枸杞頭,這樣對眼睛有好處。”

我覺得今天真好!一邊上墳,一邊還可以郊遊。明年的清明節,我還要再來!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8

一片綠意肆意蔓延的山坡,從山腳到山腰,隱蔽的林中,一座座雜草叢生的墳頭。明亮的綠葉被風帶到巨大的藍色蒼穹之下和着墳包上沾溼的花瓣飛舞,然後又吹回土壤。殘留的夜啼從很遠的地方傳來,這黑夜中墓地裏閃爍的鬼火,懾人的恐懼又暈染出幽靜和慘白,轉而又是一個良辰吉日,兩個壯漢,一口棺材,聲勢浩大的一羣奔喪者,黑髮縞衣,或掩面啜泣,或仰首號啕,一路遍撒紙錢,粗糙的質感與天空摩挲,最終滲入泥土裏。來到山坡上,挖坑,放棺材,填土,守靈,寒冷的北風直吹。人們生起篝火,待上一晚,確認亡靈升上了天空,才緩慢地散去,一週過去,青草大片大片地生長鋪上土包。一月過去,堆砌的石塊風吹雨打,褪去了顏色。一年過去,清明節,攜一把柳枝,捧一束白花,帶一籃祭品,重回那個沉默的山坡,慰藉已去的靈魂。可不曾想到,那紅燭的些許火苗,竟肆虐了整個山坡,火焰囂張地嘶鳴,在風的助長下,轉眼,山坡已燃成了灰燼。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9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時間是從4月4日至4月6日。

清明節的氣氛非常熱鬧,公園裏,去踏青的,去玩耍的,超市裏的人更是數不勝數,真是人山人海!但是,清明節的氣氛有時也很難過和失落。在墓地上,人們祭奠死去的親人,心裏很傷心。

清明節也有許多習俗,例如:踏青、煮雞蛋、掃墓。人們去公園裏爬山、踏青,興高采烈。清明節的早晨,要煮雞蛋,還可以把雞蛋染上顏色,畫上美麗的圖案,有一部分人也會去掃墓,去墳墓上掃地,紀念和祭奠死人。互助友愛一個習俗是插柳,把柳枝插到門前。在清明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踏青,去相山公園裏看看那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看!那一片“花海”裏的花朵彷彿在跳起了優美的集體舞。又像一隻只五顏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這真像是進入了美不勝收的夢境一般。

現在,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清明節的傳說吧!古時候,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中途飢餓得暈倒了,介子推把他大腿上的肉割了下來,煮成了肉湯,給晉公子吃,救了晉公子重耳。後來晉文公成爲了王,卻忘記了介子推。他想起來了,但是介子推也已經帶着母親隱居在綿山中了。晉文公在山上放火,逼介子推出來,火燒了三天三夜,山裏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於是晉文公發覺要去深山中看看,原來介子推和其母已經死在了山中,晉文公想讓介子推做官,可他卻已經死了。這一天就是清明節,第二年這一日,晉文公去祭奠介子推,看到了一棵死去的柳樹,上面寫着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又一年,老柳樹竟死而復生,柳樹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不屈,因此,清明節這一天要禁火,吃涼的食品,插柳枝,還要紀念介子推。

這就是清明節的傳說與習俗,可讓我豐富了不少知識呀!大開眼界!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10

今天是清明節。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天氣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去慈湖踏青。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着它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對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換上了碧綠的新衣裳,綠草中鮮花片片,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我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片田野裏,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悅目的金黃,油菜花精神抖擻的肅立着,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燦燦的小花上滾來滾去……慈湖邊,柳樹的一條條楊柳辮上還有綠葉和嫩芽裝飾,真是比任何女孩的頭飾品還要好看。

經過了慈湖陵園,我們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看着烈士們的墳墓,看着一個個花圈,看着純潔的小白花,我的心中不由波濤起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爲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爲建設國家的棟樑。

接着,我們又去了黃夾嶴,山上也人山人海,大家臉上都充滿着懷念,看着這景象,我的心中又有了一些惋惜。希望我的長輩們都能夠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