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元宵節作文600字(通用15篇)

元宵節作文600字(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元宵節作文600字(通用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作文600字(通用15篇)

  元宵節作文1

元宵節,仍處於一年中的寒冷時分。也不知何時有了這樣的節日,也不知何時有了吃元宵的習俗。那一個個的白團晶瑩而微透,沉於碗底,卻不失活力。並非味美絕倫,卻令人喜愛。

元宵,有各式別名,湯圓、湯糰之類的我們聽着也耳熟。但不如元宵,以節爲名,具有獨特的象徵意義,聽着也頗爲高雅。元宵有甜鹹兩種口味,但我卻喜歡吃甜的。微微發甜,味道柔和,但又不讓人覺得膩,如果散上少許桂花,便更有意境了,吃起來更是回味無窮。

元宵節,古時應是熱鬧的歡慶的時節,它能使冬日的蕭條驟然有了生氣,有了靈氣。而現在怕是沒有了這層含義,只徒留個名號,想來又會有幾個年輕人知道元宵是哪天?有什麼習俗?和大多傳統佳節一般,元宵之名被人們漸漸忘卻,淡到就只剩下吃一碗元宵。

美食無非是食物,若只有味好不過轉瞬而逝,美食的存在是不能忘卻背後的文化底蘊的。寒,風刺骨的颳着,涼意滲進骨裏,在外闖蕩、勞累一天的人們盼着早些回家,吃點東西暖暖身。恰逢元宵節,多少人渴望在桌前等待那碗元宵滾入肚裏,全身頓時一股暖意,心滿意足了,一天的疲憊頃刻間無蹤。然後繼續搓手苦幹,爲生活打拼。想到此,不禁咽咽口水,饞蟲四起。

其實,在我看來,元宵節無非是個理由、是個藉口,目的也真不過一碗元宵而矣,所有外在的儀式,只爲增加這個節日的莊嚴、熱鬧的氣氛。人時常是貪婪的,受慾望驅使,索要的總是很多,更多。而僅僅是冬日裏的一碗元宵,便可以讓我們如此知足,恐怕非一語所能窮盡。

那幽幽的桂花香,淡淡的甜,略暖的湯,將我們從冰冷的寒冬裏喚醒。身體醒了,靈魂也便醒了。

元宵是哪一天,不重要了;爲何要吃元宵,也隨它去吧!所謂美食,享受的無非是人盡皆知的一份溫暖、快樂,一份知足。元宵的味道就是這樣玄妙。

  元宵節作文2

元宵節,它雖然沒有春節熱鬧的氣氛,沒有春節紅火的喜慶,也比不上春節的歷史悠久,但它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含義。

因爲元宵節緊挨着春節,所以在我的家鄉,從春節前夕一直到元宵節,近一個月的時間,家家戶戶都忙碌着、卻很開心的過着盛大的節日,直到元宵節完,這熱鬧、歡快的氣氛才漸漸平息下來。小時候,在我心中,我只知道元宵節像春節一樣熱鬧,一樣有趣。

記得有一句古語說:“正月十五鬧元宵”。每次還沒到正月十五的時候,人們便開始做準備,排秧歌、買菸花、買燈籠,有些心靈手巧的人便會自己做一個與衆不同的燈籠,就只爲了那一天而做準備。

正月十五日那一天早晨還算清靜,可以到中午,剛吃過晚飯後,如果你想午休,那恐怕沒戲了。剛一過十二點,街上就準時開始了敲鑼打鼓,隨即而來的就是俗稱的扭秧歌。各個表演者臉上都洋溢着歡樂,透出了節日的氣氛,都跳出了自己的個性,各式各樣的,有扮小丑的,有舉花傘的,有轉手絹的,使你大飽眼福。看完了,會覺得肚子有一點餓了,這是餐桌頭號食品——湯圓,一個個濃郁可口,要到嘴裏,感到一陣香甜,可口,好吃極了。

這都不算什麼,只是個開幕式,最爲熱鬧的還要數晚上了。

晚上,整條街都比以往亮,燈火通明的,必行在街上,琳琅滿目的燈籠看得人眼花繚亂。有材質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絕對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拿一根細竹竿,將點燃的燈籠挑起來,俗稱挑燈籠,也有一個文雅點的名字叫看花燈。

看,那邊是什麼,熱火朝天的,走,去湊湊熱鬧。哦,原來是——猜燈謎呀!火紅的紙片透過燈光,將整個廣場都被紅色包圍,被喜慶包圍着,人們站在一張張紙條前,有的低頭用手機查,有的撓撓頭,有的安靜的思考,想到後,便爭先恐後地去兌獎,廣場充滿了無窮的歡樂聲。

最後,再欣賞一下圓盤般的月亮,這是一年中第一個全月,皎潔的月光將每一個角落都照亮了,有一種仙境般的美。

這是我家鄉的元宵節,一個與衆不同,熱鬧非凡的節日。我愛家鄉的元宵節,更愛我美麗、熱鬧、與衆非凡的家鄉!

  元宵節作文3

元宵節第一件事就是吃元宵,元宵是糯米皮、八寶餡,皮是白白的軟軟的似棉花糖,咬上一小口,由芝麻、花生和成的餡從皮裏自然而然地流出的,那餡是甜甜的,有花生、芝麻的香味,吃一個,還想吃下一個,我一連吃了七八個,也不解饞。這時廣播裏傳出動聽的歌聲:“賣湯圓,賣湯圓……”。哦,原來元宵節是甜甜的。

此時,街上響起了鑼鼓,那聲音驚天動地,舞獅開場了。我鑽進擁擠的人羣,只見場子中央的獅子搖頭擺尾,翻騰跳躍,舞獅人一會兒手持鐵槍、一會兒手持鋼刀、一會兒又拿出方天畫戟,來逗獅子。獅子一會兒退,一會兒又向前跳躍,一會兒翻跟頭,不停地與武器較量。人們不滿足一隻獅子表演,不停地呼喚“再來一隻”,在人們的呼喊聲中,很快又出來了兩隻獅子。舞獅人躍上了搭好的鐵架,向下面的獅子搖晃着綵球引逗獅子上架。瞧,那隻綠獅子,前腿扒在鐵架上,後腿猛然蹬地,身子一擰,後腿便搭到了上面,緊接着又是一個翻身,獅頭朝上正好頂住綵球,舞獅人一個大力甩球將球拋到地上,只見那獅子騰空一躍,猛紮下去,一下就逮住了綵球,人羣一片歡呼。街道上的人羣隨着舞獅的驚險動作大呼小叫,而在鴻祥大賣場門口也是人頭攢動,原來是在猜燈謎。小學生們搬來了成語詞典,大人們嘮叨着謎面。“給一個提示唄!”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接着人們便七嘴八舌地嚷了起來。猜中的人興高采烈,沒猜中的人依然樂此不疲繼續猜着,人們臉上都洋溢着喜悅。哦,原來元宵節是快樂的。

夜幕降臨了,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聚集到焰花燃放點的附近,只見一顆顆飛彈劃過夜空,綻放開來。焰火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如火樹銀花、有的如滿天繁星,顏色由藍變紅,由紫變青、變綠,又突然變青白色。我最喜歡的是紅色的一簾幽夢,似瀑布傾斜而下,又像垂柳迎風飄擺。焰火把夜空裝扮的美麗而絢爛。哦,原來元宵節是美麗的。元宵節是甜甜的、是快樂的、是美麗的。我愛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4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春節過後,最熱鬧的節日就數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戶都走出家門,全家人一起來欣賞花燈、看花炮。我和爸爸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見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到處是燈火通明,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燈,更是讓人們“大飽眼福”。瞧,這花燈的造型真特別:它像是個拱形橋洞般,在遠處看,霓紅燈一閃一閃得發亮,一會兒紅,一會兒藍,讓人眼花繚亂。走進了,看那上面盤延着的不正是四條威嚴無比的金龍嗎?它們睜着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來來往往的人們,嘴邊也不覺浮出一絲微笑呢!再到洞裏面看,又是別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燈光照在人們身上,變幻莫測,一會兒是彎彎曲曲的優美線條,一會兒又成了多種顏色組成的花朵了,這真是奇妙無比,妙不可言呀!

再看那邊,一朵巨大的蓮花映襯着夜幕綻放了。看那瑩瑩寶光灑向大地,再映襯着皎潔的圓月,呀!是多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仙子呀!看它那嬌嫩的花瓣層層疊疊,花骨朵在內若隱若現,一開一合的,就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般惹人憐愛。可那高貴的氣質卻更動人三分。再看,那“寶塔”上的歲寒三友,亦真亦假,彷彿那鬆在漫雪盡下,唯它留一片青;好像那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好像那竹,青翠如它,生命如它。

煙花放起來了,從一面,接着從兩面,再接着從四面八方,它渲染着天空中的繁星,也渲染着人們心中的美好。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5

“走,換衣服,我們出去賞燈去!”每年爸爸這一聲出現,我就像個軍人一樣的行動起來,生怕去晚了燈就滅了,也生怕去晚了賞燈的位置就不那麼好了。

每年到了元宵節,爸爸都會對我和媽媽說上這麼一句,這句話已經成了我們家的一個習慣,聽到了也就是賞燈的日子到了,我們家要一起去過元宵節了。我們那裏元宵的燈好看,各式各樣的燈,好看地掛在公園裏,也掛住了我們那裏元宵節的氣氛,掛住了我們元宵節的習俗。

我是一個做什麼事兒都慢吞吞的人,唯獨元宵節去賞燈,爸爸那一聲出來,我就會像個軍人一樣非常迅速地換衣服換鞋子,站在爸爸媽媽身邊一起走去公園。毫不誇張地說,去晚了一點點,我和爸爸媽媽賞燈的位置就變成了犄角旮旯只能看見一點兒燈影的位置,而去早一點的話,我們仨可以像是皇家貴族一般,走在公園的橋上,一一賞玩元宵節裏掛在公園裏的燈,數一夜的燈花,猜一夜的燈謎。

印象最深的一次元宵節是我六歲時候的元宵節,那一次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去賞燈去晚了,我因爲看不着好看的燈,差點兒就要哭了,可過年是不能哭的啊,爸爸爲了讓我不要哭出來,把我駕在他的脖子上,讓我夠得着看樹上掛着的燈,媽媽則在旁白出燈謎讓我們猜。我一邊猜燈謎一邊用手去碰燈影照着的樹葉子,又因爲我駕在爸爸的脖子上,比爸爸媽媽都要高的,我到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我當時快樂的模樣,記得我還是個小娃娃時候的元宵節。

在那之後的元宵節,我們家都會盡早的去賞燈,免得錯過了好位置也錯過了元宵節的燈與氣氛。

  元宵節作文6

把糯米粉揉成麪糰,搓成圓球球。這是在做什麼?湯圓?No!這是元宵!

三月六日下午,我們班開展了做元宵活動,雖然元宵節已經過去,但我們還是興趣濃濃。

“叮鈴鈴!”一陣上課鈴讓我們像吃了興奮劑一般,雙眼放光,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老師來了,她把我們帶來的糯米粉倒在大盆子裏,再加上水,便和起面來。老師和好面後,給我們每組分了個大面團,讓我們開始做元宵。看着那麪糰,我不禁“哼哼”兩聲,心裏想:真是小菜一碟,一定難不倒我!想着,我便挽起衣袖,捏了一個小麪糰,放在手心,揉了起來。不一會,我便把那麪糰揉成了圓球球,在雙手合併,稍用勁一壓,圓球球就變成了圓餅,接着把它捏成碗形,放上餡,把口子捏合,最後再柔成原本的球球,就大功告成啦!

這第一個元宵做的很成功,這讓我有點得意忘形,在做第二個元宵時,我又按照經驗做,可不料,陷竟放多了,可我當時卻沒發現。“啊!”我大叫。在最後一步時,我一揉,餡竟然“跑”出來了,這讓我的元宵變得“蓬頭垢面”。都怪我的小驕傲,讓我毀了一個元宵!

吸取了上一個元宵的教訓,我後面做的元宵,越來越有“元宵樣”。

經過一節課的不斷努力,我們終於吃到了自己做的元宵。看着那“白白胖胖”的元宵,我都有點捨不得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吃!有勺子舀起一個元宵,送進嘴裏。咀嚼過後,我不禁揚起嘴角,說了一句:“太好吃了!”是真的好吃,是真的甜,簡直甜到心裏去了!

是啊,自己親力親爲的元宵,怎能不好吃呢?怎能不甜呢?

  元宵節作文7

昨天正月十五,我們又去鎮海湊熱鬧。在小姑家用完餐剛好6點,趕緊出門了。出小區門路上見到了很多忙碌的交警,實行交通管制吧。預計到放煙花的時間和地點,趕緊先前往公園賞燈。“哇!”剛到公園門口女兒就情不自禁地感慨,的確,現在難得出遠門的我們已經很難見得如此美麗的燈展了。燈門就這麼壯觀,裏面的燈景更是絕哦,比燈更爲壯觀的便是人。遺憾的是相機忘帶了。

帶着女兒穿梭於燈展中,心中又不禁想到那首詩“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讀書的時候就很喜歡這首詩,儘管是首很傷感的詩,再專制的封建壓制,男女之間的感情還是那麼美好。昨晚跟老公打電話說:“你如果和我們一起賞燈的話,燈展和煙花會更絢麗。”開玩笑的話,老公聽了大聲的笑。

女兒的舅舅更是誇張地向他沒來的同事打電話催噓,說美景遠遠勝似好多景點,還說可以跟哈爾濱的冰雕相媲美,說得人家蠢蠢欲動也想來。臨近7點準備前往沿江路觀看煙花,而女兒則被公園對面的臺上演出所吸引,演的正是《五女拜壽》,場面很是熱鬧,女兒看得入迷就是不肯走,“因爲我真的很喜歡看這個節目。他們打扮得可漂亮了。”呵呵,這麼執迷看原來是因爲被打扮所吸引。

我們還在車子裏,外面煙花已經開始放了,車速也不斷慢下來,交警不斷地來催響口哨揮舞手勢,後然選擇了個合適的位置,下車看個正着,美麗的禮花持續整整40分鐘,形狀各異,色彩絢爛,兩位小孩看得禁不住鼓掌。空中綻放的煙花甚是美,感嘆於停留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暫了。爲什麼特美好的東西總是瞬間的呢?美好的事物能永留的棲息地只能在我們心裏。

願我們心懷美好,過好每一天!

  元宵節作文8

爸興奮地說。“回答正確”售貨員小姐說。“自小在一齊,目前少聯繫(打一字)”,會是什麼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孫。這個元宵節過得真搞笑!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元宵節,晚上,我戴着紅彤彤的“小牛角”髮夾,左手提着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着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着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牛花,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着人羣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着綵綢的表演服,用毛巾紮成兩個小牛角,濃妝豔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着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羣中不時發出驚歎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着“小牛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牛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着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說孔明燈又叫許願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願望,我帶着一盞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院,爲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願,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製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的心願,然後點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着我們的祝願,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見爺爺在窗口對我笑呢!

這真是難忘的牛氣沖天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作文9

今天是元宵節,學校特別爲我們準備元宵作爲早飯。老遠的,我們就看見盤裏的元宵,眉開眼笑地奔向飯桌。旁邊的同學急忙抓起勺子,“貪婪”地往碗裏舀了多個,剛準備放下勺子,又停住了,小聲地說:“哎呀,還是再添一個吧。”我接過勺子,望了望盆裏所剩不多的元宵,又望了望周圍還空着碗的同學,眼睛重重地閉了一下,狠下心只舀了五個。

沒舀幾個人,盆就見底了,只好去打了。拿着空盆的同學灰頭土臉地走向門邊,當他看到那裏早已有同學蜂擁而至時,最立即變成了“o”型。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纔將手伸到打湯圓的阿姨面前,身子卻還被及在外面。他回來的時候臉通紅,也只不過打了三個。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一個人舀到自己碗裏,而是吃起了平常碰都不碰的雞蛋。有元宵吃的同學,一面同情似的望着沒有元宵吃的同學,一面又一個接一個地整個吞下芝麻餡元宵,生怕別人搶了去。

我夢似地吃完了早飯,回到了班上。一天下來,上課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只是周圍小區放的爆竹格外的響亮。到了放完學的時候,走讀生早早地收拾書包回家了。有些住校生髮了瘋似的到處找班主任,嚷嚷着要回家過小年。

我家離學校太遠了,更何況明天就要回家了。然而今天的晚自習異常的無所事事,我發呆似的凝視着窗外燦爛卻轉瞬即逝的煙花,從未覺得她是如此的動人,挑動我的心絃。元宵節,沒有媽媽親手爲我端上的豆沙餡湯圓,沒有無聊卻還是喜歡看得“元宵喜樂會”······這一天,夢似的過去了,然而心裏卻總是空蕩蕩的。

  元宵節作文10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快要到了,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那天爲“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人們會在那一天吃湯圓、賞花燈和猜燈謎。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的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正月十五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我們學校也要慶祝元宵,你們知道慶祝什麼嗎?包湯圓?不對。舉辦主題活動?只猜對了一半,我們每個同學還要在元宵節前夕做好一個花燈。我剛聽到這個消息,我又喜又愁,不知道做什麼纔好。回家後,我問媽媽:“媽媽,媽媽!學校讓我們每個同學做一個紙花燈。”媽媽笑了笑,說:“幼兒園不是教過你做花燈嗎?你做好之後,再美化一下,不就行了!”

我聽了,連忙跑到書桌前用一張白紙和一把剪刀做了起來。我先拿起白紙橫着對摺;又拿起剪刀在不能分開的那一面,剪成一樣粗細、像麪條似的條;剪完後,把這張紙從對摺變成分開;再朝另一個方向做成筒狀,先不要粘,看一下大概的樣子;接着把兩邊分開,一個花燈大概的樣子已經出現啦!接下來就差美化了。我先拿起水彩筆,在花燈的頂上,畫了幾串鞭炮;又拿起五支不同顏色的水彩筆,寫上了“元宵節快樂”這幾個字;接着,我拿出“紅橙黃綠青藍紫”這幾支水彩筆,把麪條似的條塗上了彩虹的顏色,並粘上;然後,我用針紮了兩個孔;我又找來了一根毛線穿進了孔裏,打好結;最後,一個漂亮的花燈就完成了。但願明天的元宵節主題活動能夠成功舉辦。

也祝元宵節那天每家人家圍坐在一起吃湯圓都團團圓圓。

  元宵節作文11

春節的喜慶還沒有散盡,我們便迎來了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早上,我起牀時,廚房傳來一陣陣聲音,我無精打采地問:“媽媽,您在做什麼啊?”媽媽問答到:“啊!你說這個啊,我在做湯圓。”我說:“啊!瞧我這記性,都忘記了今天是元宵節了!”媽媽說:“沒關係,幸虧我還記得!來過來吃湯圓吧!”我說:“好。”

過了一會兒,我吃了6個湯圓。”媽媽說:“好!這代表六六大順。”爸爸說:“我吃了8個。”媽媽說:“這代表要“發”了。”媽媽說:“我吃了10個,這代表十全十美!”我說:“耶!我們大家都吉祥!”奶奶說:“你們忘了我啦!我吃了4個,代表金三銀四。”我們大家笑了起來。

我纏着爸爸要帶我去看燈,爸爸答應了。

我們來到廣場,真是人山人海,臺上的燈真是各種各樣!有:貓、龍、雞……但最多的還是狗,有哈巴狗、大狗、小狗……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狗,過了一會兒爸爸問我:“你知道元宵節的歷史嗎?”我搖了搖頭。爸爸說:“讓我來告訴你吧,“元宵節”原名“尚元節”它起始於隋朝隋煬帝時,當時過元宵節要舉辦盛大的活動,戲臺長八里,表演者三萬多人,音樂人有一萬八千多人。然後就唐代唐玄宗時期,當時長安燈市規模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成了全民狂歡節……到了現代就是老百姓自己舉辦。”我說:“哦!原來是這樣呀!不說了,專心看燈吧!”爸爸說:“好!”

過了幾個小時,要到下午了,舞燈結束了,人們都散了,我們也回家了。

元宵節多麼有趣呀!

  元宵節作文12

家鄉的元宵節,是名符其實的“燈籠節”,或許是農村人對吃不是太感興趣吧,吃元宵只是這一天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開始,孩子便開始準備燈籠,有的家裏有心靈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製作一個,買些彩紙。

再準備些竹子或木棍一類,可以製作各種各樣的燈籠,如蓮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種各樣的燈籠,的便是仿照宮燈制的轉燈,蠟燭一點,便可隨着煙旋轉起來。也有圖方便的在市場上購買燈籠,有紙糊的,多鬥是點蠟燭,如西瓜燈籠、火罐燈籠,也有塑料的,輕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裝上電池。

城裏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燈謎晚會,猜猜燈謎,而鄉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裏的燈展,“正月十五雪打燈”,預示着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們挑燈籠的時候,孩子們把燈籠選好,雀躍着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們便把燈籠提好。

點上蠟燭或是打開燈籠開關,提着在村莊裏轉悠,等孩子的燈籠都挑出來後,便自發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誰的形狀好看,誰的結實,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燈籠,有用紙糊的點蠟燭的孩子,不小心把燈籠碰着,便使勁的在地上摔,火熄了。

可是燈籠沒了,便哭着跑回家再找一個燈籠。更有好事者,會因一個燈籠和夥伴們打起來,管你是什麼輩份,是否親戚,這會燈籠是最體面最代表尊嚴的東西。村莊裏隨處可見的是紅彤彤的燈籠,孩子的喧鬧聲、哭喊聲和喧譁聲,村莊裏不再安穩,因燈籠而紅火起來。

說起正月十五吃的東西,家鄉還有一種東西,便是“燈盞”,用蕎麪做成的圓形食品,中間還可以點上蠟燭,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吃了以後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元宵節作文13

我的家鄉在郴州市臨武縣的一個小礦山——香花嶺。在我的家鄉,有很多節日,比如三月三、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可我最喜歡家鄉的元宵節。你知道是爲什麼嗎?因爲元宵節那天,不但可以觀看精彩的舞草龍表演,而且還能吃到香甜軟滑的思念湯圓,更讓我念念不忘的是在工人俱樂部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猜燈謎活動。

每年的元宵節,我都會纏着爸爸帶我去猜燈謎。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那個元宵節,也是爸爸第一次帶我去猜燈謎。當我剛踏進俱樂部那高大的門檻,映入眼簾的是那數不清的花燈籠,有紅的、綠的、黃的、藍的,有兔形的、葫蘆形的、小鴨形的,看得我眼花繚亂。大廳裏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擁擠得很。有的獨自在冥思苦想,有的和同伴一起商量,有的已經猜出謎底偷偷地樂,還有的快步走到兌獎處去報答案。整個大廳人聲鼎沸,熱鬧極了!爸爸帶我走到一個燈籠前,讀着上面的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個字。”爸爸讀完,轉過頭問我:“璇子,你來猜猜。”我撐着下巴想了半天:牛的尾巴是不是那一豎呢?尾巴沒了,不就剩下一撇兩橫了嗎?可這又不是字呀?爸爸看我面露難色,敲了敲我的腦門說:“傻瓜,是個‘告’字呀?”說完,又給我講解了一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字謎裏還有這麼多學問呀!我在爸爸的提點下,猜出了很多謎語,得到了很多獎品。我獲得獎品時可開心了,因爲這是我用智慧得到的!

猜完謎語回到家,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五彩的湯圓,聊着高興的事情,好幸福呀!

瞧,我家鄉的元宵節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如果你也想來挑戰你的智慧,歡迎你到我的家鄉過一個令你終生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14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歡樂鬧元宵”活動!

活動還沒開始,我便來到寫對聯的活動現場等待,瞧!選手們一個個面露笑容,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你一句我一句交流着書寫的內容。我不慌不忙地來到書寫臺前,拿出精心準備好的毛筆,駕輕熟路地認真書寫起來,不一會兒端端正正的幾個大字就出來了。

緊接着,我又快速加入到熱鬧非凡的包湯圓活動中。揉麪是包湯圓的第一步,也非常關鍵的一步,我們小組把事先準備好的麪粉倒入面盆裏,倒入些水,在學生家長的幫助下,揉出了個大面團,而後等分的分配給每個成員。大家各思奇想,往麪糰里加了各色果汁,揉搓後成了五顏六色,十分好看。只聽“湯圓餡來了……”,大家你爭我搶地開始包湯圓。我先把麪糰捏在手掌心裏,拍成餅狀,再手掌微微合攏,往裏面加餡,就在這時不小心手忙腳亂地把芝麻糖撒了一地,後悔極了!好不容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搓成了幾個湯圓。旁邊的同學可不這樣,他們捏起大小合適的麪糰,輕輕壓平後往裏加餡,然後雙手往上一頂,搓一搓,輕輕一揉就成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湯圓,和我的湯圓放在一起,簡直就是鮮明的對比,令人好生羨慕。

當湯圓下鍋時,我們在旁邊等着,那叫一個急啊,恨不得直接從鍋裏撈上來就吃!在漫長的等待期後,湯圓終於出鍋了,我輕輕一咬,柔嫩的外皮在嘴裏立馬化掉,果汁的味兒和芝麻的味兒撲鼻而來,化爲一股奇妙的力量,一次一次讓我格外滿足,讓我回味無窮。

活動結束時,同學們聚在一起拍班級合影,我雖然站在最邊上的位置,但我笑得卻很燦爛,因爲我今天格外開心。這就是今年的元宵節——一個熱鬧的節日!

  元宵節作文15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稱燈節,按照民間的傳統,當天晚上,明月高懸,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出門賞月,燃放焰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以示慶賀。

如今,我們這裏的元宵節還保有以下風俗習慣。

一是吃元宵。元宵節,元宵節,當然是吃元宵啦!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把早已準備好的糯米麪和白沙糖拿出來,包成圓圓的元宵,煮熟後供大家品嚐。這是元宵節的標制。據說宋代的元宵節非常講究,民間流行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爲“元寶”。它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二是觀燈。元宵節的晚上,我們這兒有舞龍燈的習俗。每到晚上,一隊隊舞着青龍、黃龍的青年、小夥兒就會穿梭在大街小巷,人們敲鑼打鼓,放着鞭炮,好不熱鬧,大人領着小孩,提着燈籠,上街觀燈,湊湊熱鬧!據說這一來歷是漢明帝因提倡佛法傳到至今。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宮廷而流傳到民間。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節吃元宵、觀燈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就連中央電視臺每年也辦起了元宵節晚會,而且越辦越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