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春聯作文

春聯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導語:在不知不覺中,寒假已經到了,春節也來了。我想,大家都要“總把新桃換舊符”吧!在這裏,我就講講我是怎麼用“新桃”換“舊符”的吧!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春聯作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春聯作文

寒假來了,馬上要到豬年新年了,我可開心了!又可以有壓歲錢了哦。

可我還有一個任務——寫春聯,春聯,古時候,人們都要貼在大門上,它對仗工整,言簡意深,是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春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之一。

爲了寫好春聯,我一放假就幾乎天天去老師家練習,每一個字我都要一遍一遍地寫,直到老師滿意爲止,雖然很累,但是很開心。經過幾天地練習,就開始一幅一幅的認真寫在紅的春聯紙上。一共寫了五幅,第一幅:春遇枝頭迎佳節,福在心裏接豬年;第二幅:春風笑逐福音至,天馬喜隨捷報飛……各式各樣,喜氣極了!

寫好了,我把它送給誰呢?第一個要送的是蔡阿姨,因爲她聽說我在寫春聯,就早早地向我預訂了一幅。我說:“蔡阿姨,春聯送給你。”她見了,連聲誇我寫得好,誇得我心花怒放。我又送給瞿阿姨,她說“文文寫的真棒,以後可以當小書法家了。”還送給周老師,他開心的說:“謝謝你。”我連忙說“不用謝。”我還送給了外公、小阿姨……

送春聯,送去了我一片真心的祝福!我覺得非常開心快樂,讓我感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明年,我一定要寫得更好,寫得更多,送給更多的人!

今天是除夕,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準備迎接新年的第一天,我家也不例外。瞧!有些人家裏的貼好了,他們有的貼上了春聯,還掛上了紅辣椒或金元寶。

爸爸拿了一張春聯,爬上梯子,先把春聯對整齊,弟弟在下面把梯子扶好。媽媽則拿着透明膠布,讓我拿着一頭,再用剪刀剪下來,送到爸爸手上。爸爸用透明膠布把春聯的上頭貼好。我再把下面拉直,他再用透明膠布把下面固定好。把兩頭貼好後,爸爸再用兩條條長長的透明膠布把兩邊給貼好。貼好了上下聯,我們就來貼橫批了,爸爸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梯子,仔仔細細地把橫批對齊,不容有一點誤差。對齊後爸爸又用透明膠布把橫批貼好。終於把一副春聯給貼好了。上聯 “前程錦繡步步高”,下聯“事業輝煌年年好”,橫批“吉星高照”。看着別家都掛上了紅辣椒,金元寶。我們家也掛上了紅燈籠。爸爸把紅燈籠拉直,分別掛在大門的兩邊。外面貼好了,裏面自然是也要裝飾一下的。媽媽拿來了映有兩張福字的紙,分別用透明膠布貼在牆壁的兩邊。

熱鬧的除夕夜,噼裏啪啦的煙花聲伴着人們歡樂的笑聲。新的一年裏,我們的祖國將會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春節前夕,我“奉命”要寫春聯和福字,便在灑滿金粉的紅紙上飛快地寫了起來“向陽花木三春秀,得意馬蹄一路風”,寫着寫着,不經想起一事:爲什麼要寫春聯呢?“好像傳說中是朱元璋強制要求全國的百姓貼春聯的,那就對了,朱元璋是個迷信的人”,我正想着,筆一歪,一個福字寫砸了,便不再想了,專心寫起春聯和福字了。

寫完那“堆積如山”的春聯和福字,我坐在沙發上,努力在腦海中搜尋關於春聯的歷史,許多記憶碎片身我涌來:“太宗曾掛兩門神尉遲敬德與叔寶之像”,“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鬱壘,”“春聯的前身是桃木符,桃木符本用在驅災避邪,後在符上寫字,即爲春聯前身”。我搖了搖頭,還是沒有頭緒,春聯的`前身是什麼,爲什麼後來簡化成春聯?春聯又是怎麼普及的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又開始了查證。

春聯的民俗起於宋,盛行於明,據明代文人記載,朱元境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如傳說中記載的“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策行出觀。”

雖然朱元璋酷愛春聯,但是第一幅春聯卻是蜀後主孟昶寫的,孟昶在桃木符上題了十個大字“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十個字開創了春聯的先河,自孟昶題桃木符以後,文人學士們便羣起效仿,把題春聯當成雅事,於是題春聯之風漸漸流傳。

但是到了宋代,“春聯”還是被稱之爲“桃符”的,但對聯卻不再限於題寫在桃木符上了,楹柱上也題,稱爲“楹聯”。宋代以後,宜春帖多用聯語,有的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後至明清,就變成了在紅紙上題字了。

原來我筆下的春聯有這麼大的學問呀!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