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我的端午節節日作文

我的端午節節日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端午節節日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端午節節日作文

我的端午節節日作文1

這個星期老師教我們研讀有關端午節的資料。我發現最有趣的是,過端午節的習俗竟有十八條之多。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也有點父母給小孩佩香囊。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每家過端午節的心情,卻不盡相同。我們霍山人,只在門口插艾葉,有的小朋友也帶香囊。重點是吃糉子。

端午節前我們一家人包糉子。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自己喜歡的棗子、肉等陷料,將自己喜歡的陷調得香噴噴的。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成一個漏斗,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餡料,包出棱角。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三角的形狀,也可以包成斧頭形,還可以包成長方形的糉子,但是方法比較難,一般都包簡單的。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這是過節的頭一天必做的功課。等到端午節這天,我的大姑、小姑全家都回來過節。我正在想得高興時,看到奶奶坐在竈下流淚。我嚇得抱着奶奶問爲什麼,奶奶擦擦眼淚說:“我想你小叔了。”我小叔去年當兵走了,過節肯定不回來了。哎呀,我也有點想哭了。奶奶看我這樣反而笑了:“寶啊,年輕人就應該去保家衛國,這是件光榮的事啊。你懂嗎?每個人都要愛國。”我使勁點點頭,記住奶奶的話。

這個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可是很想我小叔。

我的端午節節日作文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的腐爛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後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了汨羅河以死捍衛正義。當地的漁夫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首。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包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人們吃糉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糉子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賽龍舟。糉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糉,一種是尖尾糉。媽媽是我們家包糉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溫水裏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後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粒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後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糉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後腆着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

過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