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高考高分作文

高考高分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文章導讀】高考是檢驗一個人苦讀十二年的一次考試,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高考高分作文 ,供您參考和借鑑。

高考高分作文

  【篇一】高考高分作文

可不是?打我記事起,買房子、搬家、賣房子就成了常態,少說也換了四五個地段。若家底殷實猶可說,可咱家卻剛達小康。幾番折騰下來,已經舉了不少外債。

爸爸和財務打了幾十年的交道,跟客戶談賬目時幾百萬的數目也得精確到個位,如此細緻的人兒怎會連家中的存款、經濟狀況都不清楚?莫非真如“清官難斷家務事”,對外精細了,對內就糊塗?我有些不明白。

不過細細想來,爸爸幾次一意孤行決定買下的房子,其位置都有點名堂。譬如上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家的房子擇在鎮中心,雖然位於中心,卻擁有罕見的靜謐,大概是與喧囂馬路隔着幾幢樓房和一片樹林的緣故吧。看着遠處人來車往紛雜不已,耳畔卻時常聞見羣鳥啁啾似在歡騰。年紀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隱隱於市”,卻在這明媚的陽光中領略到靜的美好,收斂了頑皮和野性。

上初中時,爸爸看上了一處鄰近學校的房子。地理位置雖然不錯,價格卻出奇地高。大概把家裏百十平米的老房子賣了,再墊點錢,才換得那六七十平米的新居。那關口,爸爸打開家裏的存摺算了一下,又帶着笑容對外借了點錢,就輕飄飄地將錢交給了房主,全然不顧一旁閃着噬人目光的媽媽。後來的日子,我們一家度着有史以來最難熬的時光。但多虧了這一決定,每逢冬季,我不必在寒風中趕遠路,纏人的支氣管炎不再發作,平安地度過了初中三年。整整三年。

唯一一次讓我不滿意的新居,便是高中時代的房子。爲了延續初中的傳統,父親仍在學校旁邊找了間房。但我搬進去一看,卻比初中的更狹小、更簡陋,網絡、電視全沒有,平日用來消磨時光的手機也只好交出。高中三年的色調,變得乏善可陳。聽着我傾訴滿腹牢騷,爸爸只在一旁呵呵一笑,說:“現在啊,還是艱苦點吧。”說來也怪,一些過去的朋友遇見了我,卻驚訝往日頗爲散漫的我多了些沉穩,啊,興許真的長大了呢!

高中的生活,終於迎來尾聲。一日,我與爸爸閒聊:“爸,以後還搬家麼?”爸爸意味深長地答道:“你走了,就不搬了。”我默然。忽地明白,父親的多次搬家或許僅僅是爲了我吧。

我想,媽媽評價爸爸“花錢發昏”,可能有些道理。但是,這種行爲如今看來卻蘊有某種智慧。只不過,這智慧被愛包裹起來,深深地、悄悄地藏在這房間裏的某處罷了。

  【篇二】高考高分作文

風若遙遠的迴音,追着夢的翅膀,在亙古不變 的神話裏尋找一個金壁輝煌的王朝。她是史冊裏深藏的墨跡,帶給人無法言說 的美麗和憂愁;她是雲彩裏鐫刻的記憶,留給世間難以忘卻的厚重和大氣。宛如寶劍上鑲刻的星辰,恍若皇冠烘托的太陽,一襲輕紗下的曼妙舞蹈,搖醒了一個盛世的傳說。

古老的風鈴開始變奏,渾厚如黃鐘大呂的音符直貫蒼穹。是你嗎,唐朝?

高考滿分作文寫人散文 我用想像觸摸你詩的輪廓,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我夢想的枝頭輟滿星光。沒有比楓橋更波瀾的心情,搖盪清秋的月亮;沒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腸,張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商隱的秋池澆開紫丁香的惆悵,渭城的朝雨沾溼王維的衣裳。在一個民族精神疆域裏呈現出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宏廣。唐朝啊,你美麗竟是這麼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遺忘?

我的腳步驚醒了你繁華的美夢了嗎?那根透明的琴絃還在你修長的十指下震顫,震落了美人臉上凝香的露華,是誰的眼淚這樣甘之如泉?面對銀燭秋光冷畫屏,你嘆息了嗎?獨步瑤臺的風采,高處不勝寒的無奈,切莫亂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彈指驚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盞鐵觀音,散發着在滄桑中冶煉過的從容風味,讓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來品評你如盛絢的'過往,一個泱泱大氣的傳說!

你仍然莊嚴地站在中華五千年的青史中,以博大的文化情懷和豐繁的藝術成就笑傲同儕 。夜光杯裏的葡萄紅閃閃發亮,醉了一個又一個 世紀。那些堅守歲月的人,朝霞從此耀眼,殘陽從此燦爛,中國從此芳醇神氣,永久蘊香迷人。是這樣嗎,唐朝?你陶醉和震響了整個生命的世界。

把滿紙才子的情高遐想摺好,我願枕琴聲做一場崇古清夢,醉於此間,永不醒來。高考滿分作文寫人散文

縱使時間流淌,時光飛逝,美麗的唐朝不老,永恆的記憶 不褪。

  【篇三】高考高分作文

古人云:言爲心聲,文如其人。作者的性格特質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個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則爲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固然“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爲人”,文品與文章有背離的可能,然也有邊角可見其爲人。

內在人品、精神形象與外化表現息息相關,即便達不到完全一致,也終有相應透射。美國史學界在研究二戰時流行過一句話:一個性格溫馴善良的男人,他做夢也不會把刀插到一個孕婦的肚中。同樣,人的人品特質也是如此,倘若純情溫良,怎會行文浮躁侷促;倘若個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會透露出作者的性格特質與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爲心聲”。

內在人品特質是外化表現的最大操縱者,常有人說我心思細膩,因而行文結構縝密,文字靈動,大抵也出於此。

生命的經歷塑造了性格與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參軍的畢淑敏稚嫩而溼潤,在懸崖峭壁上俯瞰時積蓄了對生命的珍重;在惡劣高原上慶生時體悟了青春的沉甸。“動輒行者無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醫心,給予了她有條不紊的規章,歷練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筆常常令人震顫,這般凝結於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質與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紋,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這是她對生命的堅定與執着;“氣質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這是她對個人修養的提煉昇華。諸如此類的的撼人心靈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謂“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蘊哲思的細密針腳縫綴成其人品與性格特質。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爲“以文輔仁”。

文字以一種無形力量使人與之發生共鳴,即便個人品行與行文有輕微錯位,人也會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質,從而完滿自身,更使人與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國平曾言:“閱讀作爲一種精神財富,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如此看來,文字所迸發的力量着實能深刻影響人,那麼個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嘗不會與人緩慢靠近呢?

文與人品相輔相成,共同致力於人與文的趨向完滿。性格與人品並非瞬時性組構的,複雜的內在誠然與文章之內涵時而不對應。但必須承認一點:文如其人,言爲心聲。真正值得被親手寫下的文章不需要虛與委蛇般奉承,即便如此,也只表現出其爲人的假意逢迎,也不失爲顯現人品的一種方式。由此也可見文與人的一致性。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爲清正之人的終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