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蘇東坡傳作文

蘇東坡傳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東坡傳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作文

  蘇東坡傳作文1

蘇東坡,本名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東坡先生”是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歐陽修曾這樣評價青年時的蘇東坡說:“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三十年後,無人再談論老夫。”他的話果然應驗,蘇東坡死後的十年之久,無人再談論歐陽修,大家都討論蘇東坡,即使當時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閱,也有人冒險暗中偷讀。“東坡先生”文章縱橫恣肆,詩詞題材廣闊,清新豪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善書,爲“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其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有“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美譽。

《蘇東坡傳》分爲四部分論述其一生:童年與青年、壯年、老練和流放歲月。“東坡先生”生性放達,爲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遊山林。從詩詞中,就可以體會到他爲人樂觀開朗,灑脫坦蕩,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借“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去對待人類間的悲歡離合與自然現象中的月圓月缺;在《江城子》中纏綿悱惻,深情告白亡妻,“十年生死……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貶爲杭州通判,在逆境中坦然自若,寄愁緒於湖光山色,爲自己解脫苦悶,表現出淡然曠達和隨意而安的人生態度;“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即使暮年,依舊壯心不已,直抒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在他的詩詞中還能看到與弟弟轍倆人之間深厚的手足之情。在人生順逆榮枯過程中,兄弟二人憂傷時相互慰藉,患難時相互扶持,時時互贈詩文以表思念之情。轍爲人處事冷靜機敏,穩健實際,軾意氣風發,倔強任性,經常向兄長忠言相勸,兄長頗爲受益。軾對轍而言,不僅爲兄爲同學,更是良師。他寫過一首詩:“我少知子由,天姿和且清。豈獨爲吾弟,要是賢友生。”轍也在兄長的墓誌銘上說:“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而父蘇洵深沉嚴肅,對事對人從不通融假借,正好將二子隨時勒抑,不得奮鬣奔馳。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三人經常吟詩作對,相互學習,其樂融融!這份真摯的父子兄弟情也成爲了“東坡先生”日後仕途失意時強大的精神支柱。

東坡先生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在逆境中越挫越勇!處逆境而自強不息令人敬仰。其一生輕鬆愉悅,壯志凌雲,才氣縱橫不可抑制。一時驊騮長嘶,奮蹄蹴地,有隨風飛馳,征服四野八荒之勢。但也頗爲坎坷,也許他的才華令上天嫉妒,於是給予他一路拂逆。但正是這一路的艱辛挫折,使他一次又一次登上藝術的巔峯,終成時代的大家。回首望去,細細品來,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礪他的意志,豐富他的人生,激盪他的思想,更加凸顯他品性高尚與人性的光輝!

東坡先生是一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他的數次流放讓他更加接近平民的生活,體會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他所處的時代接近北宋滅亡,腐朽的根源正是朝中那些只圖自己利益、沉溺於蠅營狗苟的政治勾當的人。東坡先生雖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孤身一人,難以與龐大的政治團體抗衡。但這並不代表他會喪失爲百姓服務的信念,他不斷向朝廷上書,請求免除因王安石新法所造成的欠款,並放糧救濟因洪澇造成的饑荒。他心懷天下蒼生,爲官一方,令後人敬仰傾佩。

他是詩人,是散文家,是畫家,是書法家,是美食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佛教徒……東坡先生是個說不盡也道不明的人。回讀此篇,自恨讀書尚少,孤陋寡聞,未能將滿腹崇敬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未能將對東坡先生的愛慕敬仰之情寫於文中。這本《蘇東坡傳》僅是認識東坡先生的開始,來日方長,我會更多地接觸東坡先生的詩文,繼承他的思想,像他那般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樂觀豁達,在公安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與考驗灑脫淡然,在順境中順其自然。總而言之,得之坦然,矢之淡然,爭其必然。努力做一個正直有爲、積極進取的人民警察!

  蘇東坡傳作文2

這樣的題目的確有點類似中學生的課後作業,頗顯幼稚,名著讀後感三篇。但在看過《蘇東坡傳》之後再想以蘇軾本人爲題材的話,要麼就是以自己的語言複述林語堂筆下的蘇軾,要麼就是另起爐竈,爲林的蘇軾“翻案”了。前者不太有意思,而後者非自己能力所能爲。所以只好以“讀後感”爲題。已經自由成性自然又不會寫成中學時所寫的八股文式的讀書心得。文章可能寫得零散、鄙陋,沒有章法,望老師諒解。

一直覺得傳記是個奇妙的東西,更奇妙的是那些有關年代遠久的人物的傳記。一個人寫自傳,如果寫出來的內容大大超出讀者的預期或他們先前對自傳作者的理解,是要造成轟動的。至於是會博得巨大的同情還是洶涌的指摘那就因人因事而異了。“書寫使人精確”,書寫的過程讓人反思,老練的作家知道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讀者,他們所寫的也就是他們希望被大衆所瞭解的。那麼傳記內容的真實性也只有作者自己心知肚明。爲他人作傳則不免加入了很多傳記作者的“私貨”。哪一件事,哪一個人是“主人公”命運的轉折,對其今後影響的權重有多大,都掌握在傳記作者手中了。可是一個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另一個人呢?太多東西本來就是說不清的。總的來說我是個人的“不可知論者”。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私人版本的“蘇東坡”,一千個人就可以有一千個。

林氏雖然不是史學家,但爲了此書的創作一定也下了不少工夫做史據的`考證。蘇軾的人生可謂波瀾壯闊,寫他的話不可避免地要帶出整個時代,要折射出同時代的許多人物。如果林氏考據正確的話,倒也不失爲我們瞭解中國歷史,尤其是北宋的朝廷政治。其政策及後果對我現在的專業也算是有一點幫助的。最近開始看一本不厚的書《當知識分子遇上政治》,寫的都是二十世紀中葉前後的西方知識分子們。有老師提到的本雅明,有我自己喜歡的阿倫特和福柯。纔剛開始看,沒有來得及與中國二十世紀的知識分子的政治命運作比照,倒是回想中國歷史上少有不遇上政治的“知識分子”。“學而優則仕”,讀書便是要輔佐君王的。當然,“知識分子”本來就是個舶來品。我們使用的概念是“文人”。

再談談自己對林語堂的看法。林語堂1924年後爲《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爲中心,以閒適爲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大概是受意識形態的影響,林語堂是被“雪藏”了很多年的。記得在中學語文課本中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裏提到了他,課文中的註釋便使用了一些貶義的詞語來描述。後來專門去找他的作品來看,僅僅找到了他的一本散文集,看了不甚喜歡,覺得他的文章真的是做到了他自己所提倡的“以自我爲中心,以閒適爲格凋”。若以宋詞的“婉約”與“豪放”的標準來評判其小品文,大概是介於兩者之間吧。我想或許是受意識形態荼毒太深,無法消受這類文章(但我卻是喜歡張愛玲的)。也不喜歡那類以《生活的藝術》爲題的書,讓人感到庸俗淺薄。《蘇東坡傳》的寫作就與小品文的寫作相去甚遠。如果依舊以那種格局狹小的文字來描寫蘇軾這樣人物就會顯得不合時宜。不過這大概很與此書是英文翻譯過來有關。一種語言一個世界,說不定林語堂在使用英文時真的如蘇軾附身那般行文激盪,也有可能是翻譯者張振玉先生“妙手回春”,使這本傳記更爲可讀、悅目——當然這都是根據我自己的喜好來評價的。沒有讀過林氏的《吾國與吾民》,讀過的是辜鴻銘的《中國人的精神》,不知是否有相似之處。用外文來寫國人的事,總有點在外人面前“作秀”的感覺。

不過中國人看起這本寫給鬼子的書應該還是件蠻有意思的事。可以看看一件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或者如果是針對中國讀者則無須解釋的事是如何被詳細說明的。爲了讓國外讀者有親切感和趣味性也加入了不少與英、法、美、德等國的比較。所使用的慣用語、比喻自然也是洋味十足。這些都讓中文讀者感覺更加輕鬆有趣。有點像看國人耍三角貓或者野狐禪的功夫表演給外國人看,絕對是衆樂樂的效果,當然大家所樂並不相同。不過這樣評價林先生的著作實在是刻薄過度了。《蘇東坡傳》還是給了我很多閱讀樂趣的。

以前也曾與人討論過爲何名人之後大都沒落了,譬如都少有聽說李白、蘇軾、杜甫的子孫如何如何,作文素材《名著讀後感三篇》。有人戲稱這些詩人都太愛酒,所生子嗣大概天生愚鈍。讀了《蘇東坡傳》至少可以對本段開頭所述的“現象”給予解釋。能否成名得看天資。也有父母不願意子女出名的可能,譬如像魯迅先生家。蘇軾這位思想行爲上“儒釋道”合一的父親對子女的未來看得還是很淡的,大有“兒孫自有兒孫福”的意思,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當然,蘇軾與朝廷的恩怨也直接影響而後代的仕途。

書中引起我興趣的還有蘇軾的宗教信仰與迷信。他可真是個“拿來主義”的體行者,參禪,打坐,練瑜伽,煉丹。他也拜龍王,也企雨……中國文人向來是“進則孔孟,退則老莊”,其實只是具體到個人的具體時期而言“儒”“道”的比例分配不同而已。蘇軾倒好,退路可多了。

讀傳記總是件有意思的事,生活是單調的,我們總想看看傳奇。人們往往喜歡與和自己類似的人交朋友,但卻可能欣賞與自己全然不同的人。這些欣賞與崇拜的對象就是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自己希望成爲的人。蘇軾可謂將自己人生的體驗極大化了,其寬闊的人生格局大概是爲林語堂所羨慕不已的,世人相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