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盤點高考作文實用技法大全

盤點高考作文實用技法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實用技法之一:一個觀點兩個論據式

盤點高考作文實用技法大全

【技法例說】

在考場上,寫議論文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一是在高考中,寫議論文的同學多,閱卷老師見了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分數當然不會低。二是議論文結構簡單,內容清晰,一目瞭然,只要論點不出什麼問題,得低分的可能生幾乎沒有。第三是最重要的,議論文好學,尤其是議論文的寫作啓蒙容易

也許同學們感覺和我據說的恰恰相反――議論文比記敘文不好寫。其實這是一種錯覺。現在讓我告訴大家一個寫議論文的簡單辦法:一個觀點兩個論據式。

所謂“一個觀點兩個論據式”,就是在議論文的論證部分,使用兩個事實論據,加起來論證中心論點。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如果我們用了兩個事實論據,肯定不會比單純說理的差,而且開始學寫議論文,說理又不在行,用事實說話再好不過。

“一個觀點兩個論據式”在使用中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同性質的論據疊加(見例文一),另一種是相反性質的論據相加,即我們所說的正反論證(見例文二)。

例文一

驕與餒

期中考試後,有的同學得高分,樂得眉開眼笑,似乎高人一等。上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有的同學得了低分,則愁眉苦臉,連罵自己“笨”,從此悲嘆前途,喪失信心,這兩種態度都不對。

古人云:“勝不驕。”我們無論作什麼事情,都應取這種態度。

古今中外,凡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人,都是“勝不驕;敗不餒”的。被譽爲發明大王的愛迪生,從不因自己的發明項目問世而有絲毫的驕傲;相反,他把每次成功都看着是新的開始,這樣使他的成果達到了數以千計的地步。難道他的每一次發明都是那麼順利,沒有挫折和失敗嗎?那是不可能的,問題的關鍵是他在失敗面前不氣餒;善於從一次又一次地的失敗中總結經驗。繼續努力,才變失敗爲成功。

其實,中外歷史上每一個有所作爲的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德國醫學家和生物化學家歐立希爲了製造一種專滅血液裏錐蟲的新藥,經過了606次試驗。我們可以想象他該是經歷了多少次失敗。而當他成功之後,榮譽,鮮花勳章一齊向他涌來的時候,他也並沒有驕傲;在勝利的歡呼聲中又開始了征服“梅毒”的新藥的研究,一年後又取得了成功。試想,假如他勝則驕,敗則餒,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麼?

俗話說:“知識象海洋。”“學無止境。”如果說,我們已學到了知識,那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決不能因此而驕傲。如果說我失敗了,那也不過是一次小小的挫折,決不能因此而氣餒,曙光就在前頭。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讓我牢記這兩句名言,時時警惕“驕”與“餒”這兩隻攔路虎,大踏步地向勝利的目標進軍吧。

上面這篇議論文是一篇同性質一個觀點兩個論據式的成動之作。一個是愛迪生的例子,一個是歐立希的例子。這兩個事例都是屬於戒驕戒躁的,都是正例。文章通過列舉這兩個例子,就把“勝不驕,敗不餒”這個中心論點作了很好的論證了。

運用“一個觀點兩個論據式”必須注意下面兒點:

l、要注意精心選擇論據,使它們能夠很好的支撐中心論點,切不可使它們和中心論點似是而非。

2、疊加的兩個論據之間要做好過渡銜接,不然的話,一是會造成論據羅列,二是會造成文章的結構散亂。

3、兩個疊加的論據之間,要注意角度的變化。正反論據的疊加,本來就有性質和角度變化;如果是同性質的論據疊加,角度的變化就顯得尤其重要。這裏面會有各種角度變化,如時間的角度變化,地域的角度變化,學科的角度變化,所涉及的人的工作身份的角度變化……

同學們,學一學寫議論文吧,我相信你一定會受益不淺。

例文二

用人當用“長”

當代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時代,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在用人問題上,還存在不少弊病。有本領的人,因爲這樣那樣的缺點每每不被重用;而無顯著缺點也無顯著長處的人,卻往往得以高升。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用人用的是他的長處,不是用“完人”。

春秋時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優點所佔的比例不妨算作“7”,他的缺點也是有的,比例不妨算作“3”。鮑叔正是看中了管仲的“7”,在國君面前極力推薦管仲,還把自己的宰相之位讓給他,讓管仲在齊國的爭霸大業中一顯身手,才使齊國得以九合諸侯,雄極一時。

這裏,鮑叔正是由於懂得任用人才的道理,才獲得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領導,戴着一副挑剔的“眼鏡”,專挑別人的毛病。明明是一個人才,到了他們眼裏,因爲發現了一點缺點,他們就一下把這個人擱置一邊。廣州有一家醫院,從國外回來了一個醫學博士,腦外科專家,醫術精湛,工作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好評。可是前不久又回美國去了,原因是醫院的領導將他下了崗,下崗的原因是他太驕傲。這奇怪嗎?不奇怪,困爲他們只看到了這個人的缺點。這樣的領導和當年的鮑叔有多大的區別啊。

所以,我們要革除用人方面的弊病,要打破人才觀方面的偏見,要能讓更多的人才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我奉勸這樣的領導者,要向鮑叔學習,廣開賢路,用人之長,用好人才,使人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爲改革開放貢獻其應有的力量!

評析:這篇文章的中間論證部分是一個“正反對比論證”。“正”是春秋時期齊國鮑叔用管仲,“反”是現代的官僚用人。兩相對比之下,用意昭然,發人深省。

例文三

加減乘除

當了這麼多年的學生,四則運算的題目已做過不知多少。一個數字用加、減乘、除進行運算,就會的出現許多不同的結果來。日日做着這千變萬化的題目,一天我忽然頓悟:人生不也同四則運算一樣,充滿了“加減乘除“麼?這“加”和“乘”代表着小的大的成功,“減”和“除”則是生活中小的大的挫折,而人生就是一道長長的四則運算題。得數正確與否,就全看你自己如何演算了。

曾聽朋友說,他親戚的一個孩子,平時學習成績極好,父母老師都很喜歡他,對他的期望很高。後來他參加了高考,自我感覺不好,整日憂心忡忡。後來別人陸續接到錄取通知書,而他沒有。他絕望了,便以自殺給自己年輕的一生畫了一個句號。可是第二天他的錄取通知書就寄來了。可悲呀,本來這個學生是可以運用“加”和“乘”,繼續他人生的四則運算,可他卻被自己所打倒,作了“減”和“除”,給了這道題一個失敗的得數。我們難道不應該從這個慘痛的教訓中領悟到一些東西嗎?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對自己的信心,你就做不好生活這道四則運算題。

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吧,他可以說是命途多舛了,先是經歷了多次愛情上的失敗和折磨,以後又是聽力的喪失,尤其是後者,對作爲一個音樂家的他來說,打擊真是太大了。這無疑是一個大大的“除”,這將意味着和他一生所從事並熱愛的音樂事業絕緣。可是人們看到貝多芬並沒有因此倒下,他在他那沉默的世界裏,用一顆熾熱的心艱苦耕耘,仍然創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偉大的音樂傑作。他就這樣奇蹟般的將令人絕望“除”變成了令人讚歎的“乘”。貝多芬靠的是什麼?是毅力。只有具有頑強的毅力和對生活的巨大熱情的人,纔可能處理好生活的“加減乘除”。

有一些人相信老天掌握人的命運,常常怨自己命苦,恨老天不長眼,就像那位等不及高考錄取通知書而自殺的中學生。可是我不相信。生活本來不可能一帆風順。馬克思就曾經說過,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崎嶇的小路,而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夠到達光輝的頂峯。所以我也想說,生活中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既自信,又堅強的人,纔可能到達光輝的頂峯。

人的命運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朋友,用你的熱情和意志去演算好生活的加減乘除吧,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得到正確的答案。

點評:本文也是主體部分列舉兩個論據材料來證明中心論點,爲了字數充足,可以把材料的敘述詳細一點,同時對列舉的材料加以分析,使論證有力。

例文四

珍惜弱點

遙遠的克里特海岸,發掘出了一件驚世瑰寶。她有着飄逸的秀髮,迷人的神采;還有婀娜的`身姿和高貴的氣質;可是她卻少了一支手臂。她,便是美神維納斯,海的女兒,美的象徵,可是卻沒有了一支手臂。於是這成了她唯一的弱點,也正是這個弱點,使她成了世間的唯一……也許,人就是這樣,長處固然很好,但有的時候,弱點也同樣可貴。人也應該珍惜自己的弱點。

一個矮子,從五歲那年起,就再也沒有長高。到了成年,他因爲矮小,只能穿童裝,穿童鞋。不但不能找到一分合式的工作,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愛情,還要遭受世人異樣的眼光和無理的恥笑。他非常痛苦,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而活……直到有一天,一個馬戲團的老闆相中了他,讓它到劇團當一名小丑,他興奮之極,賣力演出,終於成爲劇團中最受歡迎的明星、孩子們心中的偶像。他感嘆說,如果沒有這個弱點,我也許不能給別人帶來這麼多快樂……

因此,珍惜弱點,也許能夠讓你獨具個性,及人之所不及。

他沒有雙手,是一個殘疾人。從出生的那天起,他就被自己的父母遺棄,一個人在孤兒院長大,沒有親人的照顧和家庭的溫暖。也因爲身體的殘疾,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樣正常的學習、遊戲,缺了童年的歡樂。他覺得自己真的沒有用,是負累是包袱是無邊的痛苦。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書法,發現了那端莊飄逸的中國字。他是那樣的驚喜,於是不顧自己無手的致命弱點,用腳夾着筆,一次次、千萬次地揮動,腳磨出了血泡磨出了老繭……奇蹟發生了,他的書法展覽了、獲獎了,他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無手書法家,還因此而被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他感嘆,如果我沒有弱點,我不會有如此的成就……

因此,珍惜自己的弱點,它也許能夠讓你充滿勇氣,去攀登理想的高峯。

山因爲缺失而顯得起伏多姿,水因爲柔弱而有了粼粼波光。珍惜自己的弱點吧,當你走過“春風凋碧樹”的季節,走過“伊人獨憔悴”的隘口,你就會發現,弱點就像維納斯的那條斷臂,只會讓你變得更加美麗。

點評:本文也是一個論點兩個論據式的,主體部分也是以兩個材料爲只要內容,簡單易學。

【寫作訓練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親的一聲呼喚,盪漾着愛的漣漪;朋友的一聲呼喚,打開了緊閉的心扉。地球呼喚我們警醒,時代呼喚我們前行。呼喚是提醒,是關注,是引領。呼喚來自思考,呼喚源於真情。呼喚責任,呼喚堅強,呼喚燕子歸來,呼喚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聲呼喚,又有多少遺憾期待着一聲呼喚。我們經常感受到對方的呼喚,也曾由衷地發出過呼喚。?

請以“呼喚”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2)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