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通用6篇)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通用6篇)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1

一年兩次的社會實踐活動終於到了,這次的目的地是——良渚博物館。今天早上,一週一次年級集會上,戴老師說:“今天下午我們要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中午12點40分在這裏集合。”

一轉眼,到了中午,我們排隊去集合點集合,上了公交車,車子開了1個小時多,終於到了。

下了車,一座白色的建築,大門上是一塊匾,上面寫着“良渚文化博物館”,博物館有3個展廳,在門外排了好長時間的隊才進了第一個展廳。

第一展廳裏,有很多的黑陶貴耳壺、飲器、石刀、絹片、絲線……在玻璃做的透明盒子裏,牆上有這些物品的介紹,有很多的用投影照出來的燈光,顯得特別好看。解說員阿姨在一邊說:“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一支重要的文化,1936年在餘杭市良渚鎮發現而命名。”我才知道了它的由來。

隨後,又走到了第二展廳裏,一些玉琮和玉鉞在玻璃盒子裏,顯得非常醒目,這是良渚文化精神文明的象徵,玉琮和玉鉞上,有很多細小的精美的花紋。這時,侯一文的媽媽來了,爲我們介紹:“良渚時期,玉被賦予神聖的品格,以琮、璧、鉞爲代表的五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靈物是神聖的法器,但也是維繫社會等級與秩序的重要禮器,是世俗權利的象徵。”

我們參觀完了,又來到了第三展廳——墓葬,是人死後的歸宿,墓葬的規模不同,有的很窄,有的很寬敞。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參觀完了,通過這一次參觀良渚文化博物館,使我感受到了祖國曆史的悠久和燦爛的文化。我和同學們上了公交車,高高興興的回學校了。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2

良渚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在姑姑的帶領下我們幾個人一起去了良渚博物館,那裏真是五花八門,裏面分爲13個館,有展廳,有庭院,有商店……

良渚博物館裏有許多古國的物品,它分爲三大展廳,第一大展廳《發現求真》:從施昕更先生,到蘇秉琦先生感嘆“古杭州”再到良渚古城“石破天驚”,以時空爲座標穿越展示考古學家發現良渚遺址、認識良渚文化,確立良渚文明的七十年考古歷程。都用現代雕塑刻的那麼栩栩如生、那麼逼真。第二個展廳《良渚古國》:活靈活現的良渚農民勞作場景、實地揭取的良渚古城部面、有古代良渚人民的生活方法,有制玉場景、有木作場景、都用陶泥製作得活靈活現的人物、場景,印象最深的是造屋場景,我看見他們用屋頂斜的方法,讓我知道了良渚人那個時候對建房屋的技巧,第三個展廳《良渚文明》:裏面主要是,琮、璧、鉞等大量的良渚時期的精品玉器,都是從古墓裏挖出來的,看到眼前這一幕,彷彿看到了古代良渚的衣食住行,簡直跟神話裏一樣,是那麼的豐富多彩,每個人都佩戴玉器,是那麼光華明麗。良渚文化公園的景觀也不錯,要說那裏的景物,讓我說一天一夜也說不完,真是壯觀、驚奇,裏面有很可怕的地方,古人的骨體,還有墓地,你說可不可怕?良渚博物館真是讓我長了許多見識。朋友,可以去看看吧!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3

今天,我們去良渚博物館參觀,經過了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車剛停下,我們就象放出牢籠的小鳥飛向田野。一股清新的鄉下特有的泥土氣息伴隨着清風撲面而來。另人心曠神怡。舉目四望,這裏羣山環繞,綠樹成蔭,彷彿是一個世外桃源。我們便在老師的'帶領下,向博物館大門走去

剛進博物館,我們就來到第一個展廳名叫“發現求真”。在這裏,最讓我注目的是各種古代雕刻的玉器,這些玉器精美剔透,簡直可以和現代的工藝品相媲美。在通往第二個展廳的通道要有五根柱子,一根表示一千年,他預示良渚文化距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另外,良渚古城的周圍的城牆也讓我驚歎,古城牆的厚度居然有40—60米,其中最寬的地方有100米,這麼寬的城牆聽起來就象天方夜潭。

參觀完展廳後,我們來到了四維影院,裏面播放的電影名“古城驚夢”,說的是現代的一個人來良渚博物館,在走到三岔型器前穿越了時空隧道到了五千年前,見證了良渚人的文化生活,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抓眼鏡蛇時的場景,眼鏡蛇不停的向我們噴毒液,突然,我感覺到我的臉有點溼,我嚇的尖叫起來,結果發現是虛驚一場,原來是旁邊的水噴的

今天,我的收穫真不少。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4

春光明媚的一天下午,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參觀了良渚博物館。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大巴車,終於到了良渚博物館。

良渚博物館的建築和其他博物館都不一樣,它是由不完全平行的四個長條形建築組成,被稱爲“收藏珍寶的盒子”。

走進大門,再往裏走,可以看見一個大水池,裏面有許多大象在嬉戲。我們站在水池邊前,聽講解員介紹,講到的內容是良渚文化的歷史和三個展廳的大致概況,使我們大開眼界。

在這三個展廳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個展廳。首先講解員問了我們幾個問題:“以前的良渚人吃什麼?住什麼?穿什麼?”“哈哈!你們一定猜不着”。第二展廳陳列着用橡膠做的人物,微妙微妙地展現給我們看,使我身臨其境,彷彿我穿越到了幾千年以前。現在我來回答講解員提出問題的正確答案吧!幾千年的良渚人一開始就養豬、牛之類的動物來煮着吃;幾千年的良渚人還會自己蓋草房子住;那時候的良渚人還會織布給自己做衣服呢!不得不讚嘆良渚人們的聰明和智慧。

第一和第二展廳也不錯,其中有幾件玉器上還刻着很細小的花紋,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得清,那古代的良渚人是怎麼刻上去的呢?

這三個展廳展現出不同的風格的物品。欣賞了這三個展廳後讓我明白:原來我們古代的良渚人是何等的聰明啊!以後我還要再來幾次,更多地瞭解良渚文化!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5

我已經久聞良諸博物館的盛譽了,7月4日,我終於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良諸博物館。

剛邁進博物館的大門,我們踏着透明的玻璃,五彩繽紛的燈光照射着我們,一種神祕的感覺立刻撲面而來,仔細一看,原來地上透明的玻璃下和牆上畫着的是一張良諸的地圖。

看了地圖以後,我們已經對它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接着,我們來到了展廳一。這裏展示的都是些古代的器具。有精緻的玉器(當然還有鎮館之寶——玉壁)、有實用的石器、還有雕刻精美的陶器……真是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接。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展廳二。這兒,可是“電影區”,似乎讓你回到了五千年前繁華的良諸。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製作出了形象逼真的雕像。其中一座雕像——玉器的穿孔步驟令我記憶猶新。古代的人沒有機器,他們只能用削尖的木頭啄孔。要知道,一塊玉有多少堅硬啊!木頭斷了,換一根,斷了,再換一根,斷了,再換一根……他們堅信:只要有恆心,鐵杵也能磨成針。我想,一塊玉至少也要啄幾萬次,古代的人可真有毅力。雖然,我們現在擁有高科技,但我們做事也要學習他們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最後,我們來到了展廳三,這裏是良諸文化的簡介:良諸文化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良諸文化不僅分佈在良諸,還分佈在上海、江蘇等地區。下面,請大家仔細地看一下資料……

這次良諸之遊真是滿載而歸!

  遊良渚博物館有感作文6

早聽說良渚博物館很不錯,這次暑假,我終於有機會去參觀了。

來到目的地,遠遠望去,一塊巨大的石頭躺臥大門口,上面寫着5個大字“良渚博物館”。矗立在中間的就是造型別致的博物館內院。淡黃色的古牆彷彿在靜靜的傾說着自己的歷史。我十分興奮,這座建築物似乎有着一種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我。

第展廳陳列着大量的玉雕。嘿,那兒有玉墜、玉璧、玉宗、玉三叉等等,個個都巧奪天工。最讓我一提的是花籃。各種各樣的花被雕得十分精緻,似乎是花在花籃裏炫耀自己,散發着淡淡的清香。還有最美的就數綠玫瑰了,一團團碧綠的翠石簇擁在一起,耀眼、豔麗多姿,而且高雅。

第1展廳讓我穿越了時空隧道’看見了許多古代用的工具,如刀、槍、棍、皿、缶、陶我想:古代的科技與現代的科技相差太遠了,也體現了古代人的辛勞。

我最喜歡第2展廳,因爲那裏復古和再現了以前的生活,展廳了五年前古國的燦爛與輝煌。農夫在暴日下犁水播種,而且託老帶小、漁夫在風雨中撒網、木匠師傅在忙碌地蓋房,婦女們在織紡、搗米,牧童放牛、高歌……

我感覺到,不管怎麼樣,良渚的文化就是人類的發展,歷史的潛移默化有着不可磨滅的一筆,對於現代人來說,瞭解歷史,深知古代,無疑是對我們現代人今後的發展有着巨大的幫助。

今天我參觀了良渚文明的發源地,真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