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微信與微博作文3篇

微信與微博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導語:我們很多的時候都會寫微信與微博作文,但微信與微博作文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微信與微博作文3篇

  【篇一:微信與微博作文】

北島曾於傍晚時分登上山崖,望着夕陽西下感嘆:“生活的悲歡離合遠在地平線以外,而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於是,在互聯網的強大攻勢下,微博以一種青春的姿態走進生活。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通訊平臺的進步,微博與微信佔據了交流市場。微信以私密、自我生活圈爲人喜愛。而微博則以開放、互動多元的姿態備受青睞。在我看來,走進微博,讓生活多分精彩。

微博以其強大的輿論吸附力,光速般的傳播速度影響人們的生活。微博爲資訊傳播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公衆平臺。網絡反腐,微博倡廉等活動方式給人們提供交流機會,表達個人的民主權利,從而推動國家、社會民主健全。微博在快速傳播輿論的同時,對社會也起着積極作用。前不久,一女子發微博言欲在長江大橋輕生,網民看到此微博後紛紛留言勸女子珍惜生命,並有網友到長江大橋阻止悲劇的發生。由此看來,微博在挽救一條鮮活生命中實在功不可沒。

微博在爲人們提供互動交流平臺之時,也引起了廣泛的心靈共鳴。年前,一條名爲“娃啊,你媽喊你回家拍張全家福”的微博在網絡走紅,此微博廣泛引起了現代中國離鄉別井的遊子的共鳴。或許此微博帶着些許調侃式的語調,但着實能觸碰心靈深處對家的情懷與溫情。微博用無聲的語言,能動的平臺將人們心底最軟弱無力的情感激活,引起對親情的無限深思。

微博不僅是日常交流的平臺,更是傳播文化知識,表達文學素養的舞臺。與多人運用微博平臺,傳播文學氣息,表達個人人文情懷。在微博上,我們能讀到川端康成“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未眠”的細膩;能感受到戴望舒“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的人生感悟;能體會到三毛“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相信生活和時間。”的美好信念。微博傳遞的文學風情,讓人們在百忙中閱讀零散精緻的文學,重拾生活的美妙。

梁啓超在《新民說》一書中提及:新民應擁有多元的心態和多樣的人生選擇。微博正爲當下人們提供一個契機,成爲新時代的新民。走進微博,亦可到山崖眺望,心境如水。在地平線以外,是微博爲生活描繪的桃花滿枝的夢幻圖景。

  【篇二:微信與微博作文】

赫拉克利特曾說:“相反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比起微信,微博的空間更爲開放,更能奏出和諧的交響曲,與其困於小小天地,不如敞開懷抱,投入大世界。

比起微信的小圈子交流,微博的信息傳播得更廣,更能傳播正能量,搭起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橋樑。微博一次小小的點擊轉發,一個個充滿陽光的點贊,讓家境困苦的麪店店主得到了“全城愛心吃麪”的活動支持;讓中國人民大學在讀研究生的愛心送藥大接力得到延續。敞開懷抱,在微博這一開放的平臺上傳遞正能量,社會友愛之花纔會溫暖每一個人。

比起微信的私密環境,微博開放的大環境更能包容各方爭論,催生思考的花火。當“冰桶挑戰”逐漸成爲娛樂的手段,背離慈善的初衷之時,微博上的一次次質疑與討論將它逐漸引回正軌,並使更多的人思考這個活動的本質;當柴靜的《穹頂之下》播出之後,微博上議論紛紛,這些或褒或貶的議論也令人們反思在霧霾之下每個人應承擔怎樣的責任。敞開懷抱,在不同的言論中擷取思考的精華,我們的各項活動與實踐纔會取得更好的成果。

但是,在微博這一開放的大潮下,仍涌動着負能量的暗流。少年直播自殺遭到大批人圍觀,有人甚至評論:“你不死就浪費我的流量。”;各路大V深陷網絡謠言的漩渦……這些都爲我們敲響了警鐘。在運用微博這一開放的平臺之時,我們應少一分衝動,多一分理性;少一點負能量,多一點正能量;少一次輕信,多一次思考。別讓網絡謠言沖垮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別讓冷漠蠶食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微博成爲愛的紐帶,細嗅心中薔薇的芬芳。

敞開懷抱,你才能看到鷗翔魚遊的海天一色,才能看到積翠如雲的空靈山光。從今天起,敞開懷抱,用開放的微博平臺傳遞正能量,讓溫暖通過冰冷的屏幕安慰每一雙流淚的眼睛,讓理性的火把指引我們探索前行,待到風住塵香花已盡的一天,看到最後的風清月朗,花好月圓。

  【篇三:微信與微博作文】

點開微信朋友圈,裏面有好友如詩一般的.少女情懷,有爸媽不斷轉發的養生禁忌一百例,也有微商接連兜售的“爆款”面膜……我不禁感嘆原來自己身邊的生活也是如此多嬌呀。但我更想跳出那單一的朋友圈,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朋友圈的封閉性讓其容易成爲謠言滋生的溫牀。看看那些不斷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文章吧:“女生們一定要看,這個社會太恐怖了”“不轉不是中國人”“普京痛斥畢福劍”,還有被警察叔叔科普過無數次的觀音土、,至今仍充斥着我們的屏幕。那些駭人聽聞的標題吸引着我們的手指,騙取着點擊率。都說“謠言止於智者”,可是當身邊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都在向你安利,你又如何避免三人成虎,避免這病毒式的傳播?

古代的朋友圈又是怎樣的呢?有一個我們很熟悉的典故,李白登黃鶴樓時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古代的貴圈,便是三五人結社,對酒當歌,吟詩作對,“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有些閒遊散人,在各地名山樓閣上題詩,類似於我們今天的發帖,而後後來人便點贊評論。

朋友圈太“緊密”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晉時以賈謐爲首的“金谷二十四友”便是這麼一個政治小團體,大家坐在一起,相互吹捧,隨後賈謐出事,二十四友便自星散了。而郭泰、王衍等人清談玄學,在其位而不謀其政,更是致使西晉衰退的重要原因。後人曾評價曰:“清談誤國”。可見這種封閉緊密的圈子危害極大。

當我們跳出朋友圈,來到像微博這樣的公衆平臺,我們會發現,其中或許沒有那麼濃熱的感情,但也因此而更加理性。微博上有舉報按鈕,當你看到不實消息時,你可以舉報,很快便有工作人員出面。當有人抄襲時,廣大網友的火眼金睛便立刻將其揪出,而不會像朋友圈那樣轉發着幾十年的陳年文章。在微博,我們的言論是自由而開放的。

盧梭曾說:“自以爲一切比別人更自由的人,反而比一切更是奴隸。”我們擁有言論自由,但在公衆場合,我們的言論需更謹慎和理性。這樣,公衆平臺上不同的意見羣體才能更好的尋求共識,達成一致,我們才能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