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中秋之韻作文

中秋之韻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我一直期盼的中秋節終於來到了。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中秋的隨筆作文,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中秋之韻作文

中秋之韻作文【1】

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很有道理。每逢中秋佳節到來之際,難免會想念身處遠方的親人們。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戶戶都洋溢着歡聲笑語,而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爲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爲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之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許多親朋好友在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從古到今,多少異居在外的人們沒能回家享受團圓的快樂,所以常用“月有陰晴圓缺”來形容此刻的心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人們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

現在仍有大多數人“吃餅賞月”,因爲月餅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也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可見當時月餅已具有一定意義了,如今,吃月餅已是一種習俗,家家戶戶都吃月餅來歡度中秋。

中秋吃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們都在中秋來臨之際,將月餅互相送來送去,家中月餅扎堆,反倒增添“甜蜜”煩惱,月餅吃不完,過去送團圓,如今送交情,過去融匯的事濃濃的親情,可現在,流行送月餅潮,讓人們覺得,互相送的不是月餅,是“交情”,送禮若最終給別人帶來負擔,完全沒必要送,親朋之間,送健康餅,是不錯的點綴。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

中秋之韻作文【2】

此刻,中華民族的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也邁着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它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帶來了希望。

中秋節也叫仲秋節或團圓節,每到這個時候,出門在外的人們都要回家過節,人們有院子的,把家裏的桌子搬到院子裏,擺放上貢品,有香蕉,蘋果,紅提,馬奶提,梨,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月餅。媽媽還在桌前擺上香爐,裏面插上了三根香。我心血來潮,把我所有的賽車從盒子裏拿了出來,擺到了桌子的下層,我邊笑邊說哇哈哈,看吧,我的賽車多酷!我把其中唯一的一輛帶車燈的車打開開關。哇!我的車燈比蠟燭還亮!

這時,媽媽出來了,對我說:你在忙活什麼呢?我笑嘻嘻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的傑作!媽媽仔細一看,下面擺的全部是賽車,媽媽讓我別擺,我說:不要嘛,再說了,我也要讓月亮公公,不,是月亮婆婆,讓月亮婆婆看看我們地球孩子玩兒的是什麼,也讓她給星星孩子們買點好玩兒的嘛!媽媽也只能讓我擺着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對我說:孩子,爸爸要響花炮呢。我趕緊進了家,跑到了二樓,看着那一個個煙火直射雲宵,我用望遠鏡看着天上的月亮,邊看邊想,你說這嫦娥也真是的,爲什麼要偷吃后羿的仙丹呢?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麼嫦娥現在一定在廣寒宮裏眺望着人間美麗的煙火。

我已經置身於那美麗的月宮。

之後,我的爸爸把桌子搬回了家,這時,聯歡晚會已經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月餅邊看電視,直到晚會完畢,這時,外面又是一片炮聲,我想到了香港,澳門迴歸祖國,還想到七子之歌裏的第三首---

臺灣,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羣弟,

我便是臺灣,……

晉北大地的八月,秋高氣爽,在豔陽高照下,瓦藍瓦藍的天空像洗過一樣明淨,棉花團似的雲朵就像繡在藍色絨毯上的大花。瑟瑟的秋風吹熟了田裏的莊稼,大白楊的`葉子變黃了,爬山虎的葉子已經變紅,小草,不像夏天那樣精神抖擻,果樹上那累累果實由青變黃,由青變紅,漸漸從葉子中間顯露出來,散發出一陣陣清香。成熟的氣息盪漾在秋天的空間,豐收的喜悅流淌在人們的心田裏。

此刻,中華民族的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也邁着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它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帶來了希望。

中秋之韻作文【3】

若要說起中秋節,我記憶最爲深刻的便是小時候有一年在外婆家過的節了。

外婆家雖說也算是現代民居,卻也住了二三十年了。房樑頂上的瓦片錯落有致,灰撲撲的,卻顯得無比樸實、華貴。那白色的石灰早已染上了灰塵和歲月的痕跡,可在我眼中,這絕比剛粉刷好的白牆養眼。那灰色的牆上,早已長出了綠油油的青苔,有一種別樣的和諧。

晚上了,銀白色的月光散發着迷人的光輝,緩緩地升了起來。月亮周圍散發着淡淡的乳白色光輝。美麗,而又讓人無法輕易捕捉,如紗如絲,如夢似幻。有時,幾片薄如蟬翼的雲朵,會將月光輕輕地包裹起來,好似仙女們巧手織成的銀光紗衣。月亮上的黑影,隨着月亮輕輕飄動着,使我總是會時不時想,那是不是嫦娥因爲思念后羿,而在月宮上獨自跳着仙舞呢?人們爲什麼要拜月呢?

這時,外婆總會搖着蒲扇跟我講關於中秋的故事:后羿自從射陽爲民造福後,受到百姓了的愛戴。後來,后羿娶了位妻子,名叫嫦娥。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成仙藥。后羿捨不得嫦娥,便把藥交給了嫦娥。蓬蒙乘后羿不在的時闖入後院,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愛着后羿不肯將藥給蓬蒙便將藥吞了下去,飛上了天空。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后,便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桂花散發着陣陣花香,從隔壁的鄰家小院中飄來,雖然看不見隔壁的桂花樹已經長成了怎麼般模樣,但我猜測,今年的桂花,也一定千朵萬朵壓枝低,似那金燦燦的黃金白玉。我輕輕的咬着手中的月餅,桂花的香味與月餅的香味在我的鼻尖與舌尖久久的迴盪着,使我至今都無法忘懷。好像在告訴我們,中秋節,就該這麼甜甜蜜蜜.團團圓圓。

外婆繼續講着:元朝末年,有一官吏叫方國珍,在他管理溫、臺、甬三地時,人民安居樂業,百姓感其恩。方國珍是個孝子,因其老母每逢初一、十五必吃素,他特地將正月十五元宵節提前一天,改爲正月十四;將八月十五中秋節延後一天,改爲八月十六.這樣,老母就能同大家一起歡度節日,什麼豬油湯糰、火腿月餅統統可以照吃不誤.於是,在從那時候起溫、臺、甬三地,人們就都在八月十六這天賞月吃月餅了,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於人。”從那以後,月亮、桂花、月餅與外婆的故事,像一首中秋之韻,印於我心間,無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