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傣族潑水節作文

傣族潑水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篇一: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作文

  泱泱華夏,盛開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節日風俗。讓我們走進傣族,瞭解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爲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是傣族新年,也是傣族最重大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在傣歷3月舉行,共舉行三天,前兩天送舊,其中第一天,傣語稱爲“麥日”,第二天,傣語稱爲"惱日”。最後一天迎新。  
  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沐浴更衣,家家戶戶的門框,窗戶上,都貼着各式各樣的剪紙,城鎮的主要街道搭起了牌坊,頂端站立着象徵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了節日的盛裝成羣結隊地上山去採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婦女則各挑一擔清水潑到佛像上,爲佛洗塵。然後,青年男女提着木桶,一時間水花四濺。他們要借這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據說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所以被別人坡道越多水,就說明他受到的祝福也越多,被潑到的人也越高興。  
  另外,在節日期間參加賽龍舟,遊園,趕擺,放高升,放孔明燈,服飾表演,民族民間舞蹈等活動。潑水節另一項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划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爲“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到此時被推倒了高潮,穿着節日盛裝的觀衆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紛紛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中。  
  在節日期間,到處充滿歡聲笑語,處處洋溢着祥和的節日氣氛中。


篇二:傣族潑水節


  五十六個民族猶如五十六朵鮮花,朵朵競相開放。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節日,其中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  
  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着殺豬,殺雞、釀酒,還 要做許多“毫諾索”,(也就是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裏食用。 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潑水節期間要進行划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爲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人們在節前就搭好高射架,屆時將自制的土火箭點燃,讓它尖嘯着飛上藍天。入夜,人們又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  
  此外,傣族青年還要到林間空地做丟包遊戲。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夥子接不着輸了以後,小夥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衆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可是,這樣一個隆重的節日是怎麼來的呢?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爲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裏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爲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爲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衆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爲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傣族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蘊,堪稱民俗之奇葩。要是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去西雙版納看看喲!  


篇三:傣族潑水節


  講到傣族,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傣族潑水節,那盛大的場面,不由得讓人心神嚮往!
  潑水節即傣歷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其間豐富神奇的活動內容,吸引着國內外無數遊人,潑水節一般爲三至四天,第一天爲除夕,是送舊歲的日子,常有划龍舟、放高升等傳統活動(放高升即燃放自制的土火箭)。第二天(或第三天)爲空白,它不屬於舊的一年,也不屬新的一年,而是舊年和新年之間的空日子,所以,這一天(或兩天)人們可自由安排活動。第三天爲傣歷的元旦,也是傣歷年中最熱鬧的一天。傳說是“日子王到來的一天”。這一天清晨人們便身着盛裝開始忙碌做一些佛事活動。到午時忙碌的婦女們便擔水爲佛洗塵(即“浴佛”),求佛保佑傣家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至此歡樂的潑水活動便開始了。
  潑水是潑水節最主要的傳統活動,人們相互潑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說:“一年一度潑水節,看得起誰就潑誰”。潑水傳遞了男女青年們真摯的友誼和愛情,潑水錶達的人們相互間的祝福,聖吉的水把人們一年的辛勞汗水、煩惱、憂傷衝得乾乾淨淨。把歡樂和聖水灑向遠方來客和過路人。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把友情傳給四面八方的朋友。傳統活動還有丟包求偶、跳孔雀舞和雄壯瀟灑的象腳鼓舞、文藝表演、體育競賽、商貿交易、物資交流等。
  夜晚,當你躺在草坪上時,你就會看到一盞盞孔明燈從草坪上緩緩上升,帶着人們的願望,飛上天空。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心中神聖的節日,也是傣族人民心中快樂的節日!如今的大中國真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啊!


篇四:傣族潑水節


  “五十六個名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名族是一家。”是啊!中國就像一個大家庭,每個民族就像每個子女。而我,卻對傣族的潑水節很感興趣。
  相傳在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平靜。後來,不知從哪裏來了一個火魔。火魔無惡不作,她搶走了七個如花似玉的姑娘。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但誰也沒有辦法。七個姑娘得知用火魔的頭髮可以勒死他的消息後,便開始行動起來。可是火魔的頭卻到處亂滾,滾到哪裏,哪裏就受災,只有火魔的妻子抱住纔可以停下來。姑娘們便輪流抱火魔的頭,每輪一次是一年,這樣,村民才免於災難。後人爲了紀念這七位姑娘,就在這一天相互潑水,這就是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那天,人們早早地爲佛洗了塵,接下來就是相當精彩的潑水活動了。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繽紛的服飾後,更像孔雀一般美麗。男女老少紛紛趕來,他們拿着各種裝水的器具,盡情地相互潑灑,最終一個個都變成“落湯雞”。天空中,一朵朵象徵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綻放。人們的頭髮被淋溼了,衣服被淋溼了,可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活動中享受到了無窮的快樂。人們在你潑我、我潑你的過程中潑出了感情,潑出了對新年的期盼與嚮往!
  節日期間,人們除了潑水,還有很多其它節目,如划龍舟、丟花包、放孔明燈、放煙花等。人們縱情歡呼歌舞,洋溢着喜慶的氣氛。
  我想,這朵永不凋零的“花”,一定會越開越盛!


篇五: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一般傣歷的六月中旬,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舉行。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爲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爲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其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爲神奇的意味和民族色彩。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爲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裏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了,村民得救,李良因爲勞累把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索性一頭撲到江水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傣族人民爲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衆人穿行於棚間,相互用青松蘸水灑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潑灑,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放孔明燈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划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爲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這些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成爲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成爲傣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


篇六:傣族的潑水節


  中國的傣族是一隻有着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散佈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  
  潑水節是傣族最爲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曆四月舉行,一般爲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着一個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一個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麼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後來,七位姑娘發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只有惡魔的頭髮纔可置於死地。一天夜裏,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一着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時,姑娘們立即輪流抱起頭顱。每年換一次,當換人時。人們都給抱頭顱的姑娘潑水,衝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後來就形成了傣族最爲重要的節日——潑水節。  
  在“麥日”也就是節日的第一天。人們一清早就要採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但來清水“浴佛”——爲佛像洗塵。“洗浴”完畢,集體性的潑水便開始了。一羣男女青年帶着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潑。“水花放,傣家旺,”“潑溼一身,幸福終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綻放。  
  划龍舟是潑水節最爲精彩的節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着各色各樣的龍舟,船上坐者數十名強壯的選手,號令一響,龍舟便像離弦的箭往前飛去。到處都是鑼聲.鼓聲.號子聲.喝彩聲,節日的氣氛在這裏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另一項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種自制的煙火,將竹竿底部添以火藥和其他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族,光彩奪目,甚是美妙。潑水節是傣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一個快樂而幸福的節日。


篇七:傣族的潑水節


  嗨,大家好!今天,我給你們講一講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我們這被潑上水叫“落湯雞”。而他們誰被潑的人多,誰身上就洋溢着幸福,吉祥。
  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都換上華麗的服裝,拿着盆走到大街上,街邊的水桶裏已經灑滿了水,水裏還撒了五顏六色的花瓣。人們歡天喜地地打好水,往身邊的人身上潑。被潑到的人也“回敬”一下。等到潑累了,個個身上的水順着髮絲往下滴,衣服溼透了。街上一片喜氣洋洋,洋溢着歡樂的氣氛。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傣族人民最快樂的節日。如果想去真正體驗一下潑水節的快樂,就去傣族做客吧!


篇八:傣族的潑水節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節日風俗各有不同。比如說:苗族的龍船節,藏族的望果節,壯族的中元節……每個民族的各種節日都各具特色。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傣族的潑水節吧!
  在我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去了一次雲南,知道了潑水節的來歷。
  我們到雲南的那一天,剛好就是潑水節。
  在開始之前,我拉住了一位傣族的小姐姐,讓她給我講講潑水節的來歷。
  小姐姐在我的“死纏爛打”之下“舉白旗投降了”,開始娓娓述來:“潑水節,可是我們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呢!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的。潑水節要舉行三至七天。第一天叫做麥日。”
  “嗯?麥日,幹什呀?割麥子?”我好奇地問。
  “唔——其實和你們那裏的農曆除夕差不多,就是送舊。這一天,每家都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日中的各種活動。”
  “也就是掃房子嘛。不過,爲什麼要準備年飯啊?又不是過年。”
  “就知道你會這麼問,哎呀,是因爲潑水節的第三天就是傣歷的元旦喲!而且,每到潑水節,我們就跑到附近的山上採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在今天,男女老少就都穿上節日的盛裝,挑着清水,先到佛前洗浴,之後,就開始互潑啦!”小姐姐越說越興奮,讓我也忍不住想“一潑爲快”了!
  “那還等什麼?趕緊走吧!”我拉起小姐姐就跑了。
  在廣場上,人們都拿着採集的鮮花和樹葉,然後沾了些水,就開始互潑。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晶瑩的水花在空中盛開,這朵朵水花象徵着吉祥、幸福與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都是水的洗禮,到處都是水的祝福,到處都是水的歡歌!一朵朵水花,一串串笑聲,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到了晚上,人們都站在廣場的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進了自制的“大氣球”裏,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
  漫天的孔明燈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飛向遠方,給漆黑的夜空點綴的十分美麗。
  在皎潔的月光下,孔明燈帶着傣族人民的美好祝願,和那顆善良樸實的心,漸漸的飄向遠方,而人們,卻還留在廣場上久久不肯離去……
  泱泱中華,孕育了傣族人民,也是他們有了一顆純潔樸實的心。潑水節,就是傣族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啊!我喜歡這個民族,但我更愛他們那顆善良而樸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