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作文家長感言

作文家長感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因不同的人和事內心會有所觸動,產生不同的想法,這時可用寫感言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但是寫感言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作文家長感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家長感言

作文家長感言1

尊敬的各位家長:

您們好!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時刻來參加今晚的家長會和長期以來對學校、對我們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忙。我們這天能有機會坐在一齊,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爲了孩子的學習、爲了孩子的進步、爲了孩子的明天,我們召開這個家長會,主要目的也是期望家長多瞭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加強你們和學校之間的聯繫,期望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做好一些工作,讓孩子們學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一方面:班級說

半個學期以來,整體看來,學生進步都很大,從剛入學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到此刻基本能跟上老師的思路或者說能用心動腦,個性是學校開展班級評比,大家羣衆榮譽感都增強了,衛生紀律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也認真了,作業完成也得又快又好,還有很多方面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第二方面:說說期末檢測。

當家長拿到試卷的時候,有喜有憂,喜的是孩子考到了好成績,憂的是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其實這正是有關專家早就預料到的,新課程改使孩子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當你看到孩子的成績時,不知你有沒有想過你爲孩子在學習上付出了多少心血,當然,此刻的社會並不是一味地看分數,他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潛質,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教師的目標也是一樣的。但是,從這張試卷上也能夠看出一些問題。很多孩子分析潛質決定潛質還有待加強。

第三方面:經驗交流

1。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

此刻有不少家長已經發現生字教學越來越難,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生字感興趣,不僅僅是老師的職責,也是家長的職責。平時,隨時隨地都能夠讓孩子識生字,比如:上街,能夠和孩子一齊看路邊的招牌;逛商場,認識商品標籤上的事物名稱等等。這樣,孩子識字的興趣可能會更濃。

2。關心孩子的學習。

有的家長總說孩子在家不肯讀書,反映的家長很多,我知道,此刻都是獨生子女,都十分的溺愛孩子,事事都順着他,使他養成以自我爲中心,自私的人,我想,你肯定不期望這樣,因此我想告訴你們一句話,教育孩子也是要有手段,有方法的,要有必須的獎罰制度,培養孩子用心的、健康的成長。

這就是說,達不到某個標準的時候,必須要有所限制,要懲罰,這個懲罰必須要剝奪他ZUI喜愛的事情,這個時候不能心疼孩子,這沒關聯。但是他到達這個標準之後,你就得獎勵他ZUI喜愛的事情。孩子透過這樣的調整,慢慢地就習慣了。習慣培養的奧祕,能夠總結出一句話: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

3。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

但是家長不好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我發現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靠性比較強,不願獨立思考,課堂上要麼等着老師講解,要麼轉來轉去偷看。這幾個同學在家裏做作業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4。家長對孩子拿回家的單元檢測卷不好只看分數,有時卷子難一點,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認真檢查,幫忙找問題,幫忙孩子弄懂,督促孩子訂正好,然後簽好字。

4、孩子動作慢,怎樣辦。

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會做,還是懶得做。

我認爲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儘量讓他們自己做,家長不好包辦。有些家長看孩子動作太慢,就幫孩子做,這樣他永遠也快不了。從慢到快肯定要有個過程,家長不好太着急,要多帶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家,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好並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環境,而是指家風好。心理學家講: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便學會譴責;2)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便學會好鬥;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便學會自信;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便學會喜愛別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麼完美的世界。

家庭環境從一出生就影響着他們的心理髮展和品德的構成。好的環境使孩子能保證健康成長。有些孩子卻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如:任性、易發脾氣、激動、挑吃挑穿、不愛惜東西,生活自理潛質差、不合羣、不關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爲中心,自卑、等等。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大的。

我十分明白做父母的情緒。我們白天工作,晚上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職責。好多家長晚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十分辛苦。但是,大家再怎樣忙,也不會忘記對孩子的教育和輔導。看到孩子一點點地長大,一點點地進步,內心是十分開心的。

各位家長,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教興國”方法的實施,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已成爲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重視和改善家庭教育,已越來越成爲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共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容避諱的是,許多家長對怎樣當好父母的緊迫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對待孩子,或重智輕德,只關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頭出孝子”,教育孩子簡單粗暴;或對孩子過度溺愛,百般呵護……在家庭教育上構成的一個個誤區,由此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負面影響,必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誤。高爾基曾說:“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們,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天,我們召開本次家長會,就是期望家長們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幾點:

1、思想上要繼續引導孩子。作爲家長,我們平時要教育孩子愛勞動,講禮貌,尊敬長輩,待人有禮。教育孩子該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則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發現一些孩子的壞習慣其實就是跟父母親學的`。試想一個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長,他的孩子必須是個認真細緻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個關聯不和睦,環境髒亂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爲也是粗魯、暴躁的。“小樹易直也易彎”,家長們,只要我們從小教育引導好孩子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那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是什麼有利的。

2、行爲要繼續輔導孩子。比如,要用心培養孩子的自理潛質,動手潛質。我發現班裏有一些孩子到此刻書包都不會整理,自己的鞋帶鬆了,也不會系,這可能與家長的包辦有關聯。其實在很多事上,我們家長只要多引導孩子,多輔導孩子,他們能做的很好。在學校裏,我們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佈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有時還自己去排練節目,這樣一點點放手鍛鍊,孩子的潛質就慢慢提高了。

家長會教師發言稿-本站

3、學習上要幫忙孩子。有些家長總以自己忙找藉口,對於孩子的學習很少過問。其實現代社會人人過着節奏緊張的生活。同樣作爲家長,我們身有體會。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的期望,我想大家每一天抽出5-10分鐘,還是能夠的。如在飯後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學校的狀況,問一問ZUI近的學習的資料,然後幫忙他默寫一下詞語,背誦一下古詩,出上幾道數學題,甚至和他們一齊讀讀課外書籍。這樣既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聯;還能夠幫忙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好處是多方面的。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一些要求,說的不妥之處,懇請家長們批評指出。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有什麼不合理之處,也歡迎家長們能坦誠與我們交流。謝謝大家!

作文家長感言2

建立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備條件。家長應該放下做父母的架子,和孩子打成一片;尊重孩子的人格,引導孩子正確交友;遇到麻煩時,學會較好地處理問題;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因此,女兒一出生,我不但成了女兒的第一任老師,還是女兒的第一個朋友。自小到大,我和女兒幾乎無話不談。剛上學那會兒,我每天接送她。一路上,我們孃兒倆有說有笑,常引得路人注目。女兒快樂地說着班裏發生的種種趣事;有時看見路上的花草樹木有些異樣,女兒要去看個究竟,探個明白,我就和她一起,直到弄明原委。有時,和女兒一起邊走邊背書,或是幫她鞏固預習課文,或是唐詩宋詞、名家散文,快樂中訓練了她的記憶力。女兒也成了班裏背書最快最好的學生,無形中節省了許多的學習時間,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到了高年級,孩子開始有了所謂的祕密,也學着同學的樣子買個帶鎖的日記本記日記,還鄭重地對我說:“媽媽,不許偷看!”我樂了:“誰會去看,你那小把戲媽媽小時候也有過,你的小祕密說不定也是媽媽小時候的祕密呢。”女兒一頭扎到我懷裏“媽媽、媽媽”地亂揉起來。我開心地笑了:女兒長大了!我一直認爲偷看孩子的日記是最愚蠢的做法,允許孩子保留自己的小祕密,是對孩子人格的起碼尊重。其實,家長只要和孩子成了朋友,在你面前,孩子還有什麼祕密可言!

要是有一陣子,我忙得顧不上女兒,女兒常會主動找我:“媽媽,我們能不能聊聊。”這時候,我就儘量放下手中的事情,也不去問她的作業寫完沒有,孃兒倆或在沙發上歪着,或在牀上躺着,天南地北,大侃特侃起來。侃得興起,手舞足蹈,一起哈哈傻笑;煩惱時,一起嘆氣,做做鬼臉,自我解嘲。說實在的,每次侃完,女兒看起來放鬆了,我的身心也倍感輕鬆,好像回到了童年。

其實,我和女兒之間也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那是在女兒四五年級期間,我的老父親身患絕症。每天面對辛苦了一輩子、老了又遭受病痛折磨的父親,作爲唯一的女兒,要儘可能地去寬慰他。還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照顧自己的'家庭。一到了晚上,就覺得筋疲力盡,一句話也不想說。但幼小女兒不懂這些,依舊希望媽媽像以前一樣帶她。而這時的我焦躁不已,很少有好語氣對她。尤其是看見她的成績在一次次的滑落,更是怒不可遏,甚至用起了體罰。但女兒的成績依舊不見好轉,和我講話時也開始“敵對”起來。父親去世後,,當我又可以多陪女兒時,卻發現:女兒雖然懂事了許多,但我們之間有了很大的隔閡。我苦悶過,深深地反思自己。在幾次小摩擦後,主動向女兒道歉,同時也把自己的痛苦告訴她,取得她的諒解,慢慢地緩和我們之間緊張的關係。那可真是一段艱苦的心路歷程啊!

轉眼間,女兒上中學了,我們的關係基本恢復到了以前的樣子。這時我驚奇地發現:女兒的進步真是令人瞠目結舌,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積極參加,連連獲獎;成績也由入學時的階段一百多名躍居前二十名;每天自信滿滿,快樂地來往於學校與家庭之間。雖然母女之間仍舊會有摩擦發生,可那不過是我們開心生活中的小插曲,不多會兒,便會煙消雲散了。曾經有位媽媽和我說:“別看你女兒現在和你什麼都說,那是她還小,再大點就和你沒話了。”我很自信地告訴她:“不會的,我會始終讓孩子感覺到媽媽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是小學生,我就小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和她交流;上中學了,我就讓自己的心回到中學時代,只當讓自己重新長大一回了。”

試想想:我們現在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可我們也曾經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希望爸爸媽媽怎樣和我們相處;希望遇到麻煩時能得到爸爸媽媽怎樣的幫助;希望犯錯時能獲得爸爸媽媽怎樣的諒解;尤其希望在學習低谷時能聽見爸爸媽媽鼓勵話語,而不是劈頭蓋臉的痛斥,甚至責打!同樣,我們的孩子何嘗不是這樣希望的呢?更何況,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同齡的朋友比我們那時少得多,所以更需要我們這樣的大朋友。在他困惑迷茫時,引導他走出困境;在他成功開心時,一起分享快樂!

下面,我講一個孩子幼兒園時發生的小事,和各位分享:

那還是女兒剛換了一個幼兒園不久,接孩子的時候,發現女兒不大對勁,也不想多說話,很睏倦的樣子。回到家裏,我問她怎麼了,孩子懶懶地說:“媽媽,我今天想早點吃飯睡覺,可以啵?我好睏。”

“那怎麼不行呢,寶貝。”我趕緊做好飯。吃飯時問她:“寶貝,今天是不是有什麼事讓你不高興呀?”

女兒哭喪着小臉:“我想爸爸了,爸爸什麼時候回家呀?”

“爸爸出差不是昨天才走的嘛,過兩天就回來了。”

“可我就是想爸爸了。”說着,眼淚就像要掉下來。

這時我心想:今天肯定是遇到不高興的事了,既然孩子這會兒不想說,就先別勉強她,先依着她。孩子很快地吃了幾口飯,洗了洗,上牀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女兒一掃昨晚的無精打采,在飯桌上又開始有說有笑了。趁她興致高時,我不經意地問了一句:“怎麼樣,又精神了,還想爸爸嘛?昨天是不是有什麼事呀?”女兒有點委屈地說“媽媽,我昨天中午沒睡好。”

“哦 ,爲什麼呀?你在幼兒園不是一向午睡很好嘛。”

“這好幾天中午,XXX不好好睡覺,還打攪我睡覺,我昨天一點都沒睡着,所以我沒精神。”

“噢,是這樣啊。那你告訴老師沒有?”

“沒有,XXX是班長,可厲害了,經常欺負小朋友,我怕她找我事。”

“寶貝,別怕,有媽媽呢,這樣吧,你今天呢把這件事告訴老師,讓老師把你們的牀鋪調開,不就行了。”

“那老師不相信我,不給我調,怎麼辦?”女兒看着我不自信地問。

“沒關係,老師不給你調,媽媽就去找老師,好嗎?”

“那行,我先試試吧。”女兒底氣不足地答應下來。

到了幼兒園,女兒突然從門裏折回來問:“媽媽,我問你一個問題。”

“好啊,問吧。”我把車子紮好,上去握住她的小手。

“媽媽,爲什麼其它小朋友在幼兒園有事,都是他們的媽媽去找老師說,我有事要自己去說呢?”說着,委屈又上來了。

我趕緊拍拍她:“寶貝,不是媽媽不愛你,而是因爲媽媽太愛你了,才這樣做。你想啊,你是不是要長大啊。”女兒點點頭,我繼續說:“你長大了,要離開媽媽,到那時,你遇到事情找不到媽媽怎麼辦。現在你還小,媽媽先教你怎麼樣解決問題,到你長大了,學會處理問題了,就可以像隔壁的大哥哥姐姐一樣離開媽媽到很遠的地方工作了,對不對?”女兒又問:“那老師不理我怎麼辦?”

“怎麼可能呢?寶貝,老師一直都很喜歡你,另外,媽媽不是說了,倘若老師不聽,媽媽再去找老師。你先學着自己解決,好嗎?”

“那好吧。”女兒轉身跑進幼兒園。我也忐忑不安地過了一天。下午,我早早地來到幼兒園,女兒像小燕子一樣飛過來。我一看,妥了,沒事了。果然,女兒嘰嘰喳喳地說起來:“媽媽,媽媽,今天老師把我和XXX的牀鋪調開了,我不是在班裏告訴老師的,我是在老師帶我去上廁所時,告訴老師的,XXX不知道。”

“噢,我的寶貝,你真棒,處理的真好,媽媽要好好獎勵你,說吧,想做什麼?”

“太好了。”女兒臉上放光,興奮地說:“媽媽,我要上游樂場,我今天中午睡好了,可不可以多玩一會兒?”

“那有什麼不可以,走吧。”

從此,女兒嚐到了甜頭,遇到麻煩,在尋求幫助時儘量去自己解決。我也和她一起出點子,怎麼樣和一些強勢的孩子相處,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又能儘可能地與人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