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實用的黃河作文3篇

實用的黃河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黃河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黃河作文3篇

黃河作文 篇1

人們常常在祝願永恆的友誼時,愛用這樣一個比喻:“願我們的友誼像黃河一樣永流不息。”可是,爲什麼黃河永流不息呢?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水?說起黃河之水從哪裏來,我們就會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詩中有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帶着好奇心,我查閱了黃河之水的資料。

我們都看到過這樣的現象:夏天下過雨以後,江河裏的水就漲起來。這是由於雨水沿着傾斜的地面,匯流進小溪,又從小溪匯流入江河。在好久不下雨的時候,江河裏的水會淺一些,但它仍舊是滔滔不絕地流着,這時候的水是從岩石和土壤中慢慢滲入河中的,這在地質學上叫做地下水補給。地下水主要是雨水滲入土壤和岩石孔隙裏以後,慢慢移動、彙集起來的結果,所以河流的地下水補給,不過是降落下來的雨水進入河中的另一條路徑而已。

黃河有752000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它全長5464公里,沿途彙集了35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但流域裏降水較少,每年平均只有400毫米。黃河中游還有一段流過乾燥的荒漠地區。所以黃河的年平均水量只有480億立方米。

總的來說,雨水是它們的`“母親”,流域土地是它們的“倉庫”,河流得到源源不絕的補給,所以一年四季永流不息。就是在降水較少的時候,也只是水位降低一些,而不會斷流乾涸。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的詩句雖然是文學上的誇張,可也說出了一些科學道理。河水來源不外乎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幾種,而歸根結蒂,他們基本上都是從天上落下來的。

黃河作文 篇2

去黃河。在去的路上,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一直問媽媽黃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媽媽只說了一句:“快到了!”便不再理睬我了。

當我們來到黃河大堤上,我不驚發出感嘆:“啊!原來這就是黃河呀!”我腦中不禁浮現出幾篇描寫黃河的文章。再看黃河,只見它時而歡鬧,時而安靜。夕陽倒映在黃河裏,再加上黃河大堤上那幾棵挺拔的松樹作陪襯,整個畫面就像是一幅美麗的油畫,讓人讚歎不已。

我和媽媽脫掉了鞋子和襪子,一起走在岸邊那鬆軟的泥土上。泥土上留下我們的腳印,晚風輕輕地向我們問好,河面上閃着金光,這一切讓人着迷。

我悄悄地走到水比較淺的地方,河水沒過腳踝處,我用手捧起了河水。呀!河水還真是黃色的.呢!仔細一看,水裏摻雜着一些泥土,怪不得那水是黃色的,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聞一下黃河的水,似乎還帶着一絲泥土的芬芳。我和媽媽玩累了,就坐在黃河邊,任由河水拍打着我們的腳丫。

夜幕即將來臨,我穿上鞋,萬般不捨地看了看黃河,然後和媽媽回家去了。黃河不像長江那樣寬闊,更不像大海那樣波濤洶涌,站在岸上,只一眼就能看得到邊,但是她卻給了我一種十分親切的感覺,也許,這就是人們把她稱作母親河的原因之一吧!

黃河作文 篇3

從小生在黃河邊,每天走出家門,即能看到中條山下的黃河,像一幅輕紗,拂過中條山腳,飄進三門峽與中條山間的山谷。兒時黃河的印象是漲水時飄逸於水中的大樹,是水中中條山的倒影。

上學了,老師告訴我們說,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水由於流經黃土高原,所以黃河中泥沙量比較大,水是黃的。我很納悶,那水中怎麼會有山的倒影呢?下大雨時,流經家門口的水流泥沙很多,村旁的澆地的水渠泥沙也多,但看不到水旁景物的倒影。所以就經常想去黃河邊看看,黃河究竟是啥樣。

上高中的時候,我來到黃河之濱的三門峽,記得第一個週日,我便騎上自行車來到陝州風景區------古陝州城遺址,以近距離觀黃河之容貌。古陝州城因修建三門峽大壩而廢棄,但大壩並沒有按計劃修建,使得古城遺址完全保留下來。當時的風景區剛開始修建,到處是荒草廢磚,羊角山、鳳凰山還高高踞於城邊,城牆則只剩下殘亙斷璧,唯有遠處那中國四大回音建築之一的寶輪寺塔如一位暮年的老人,似追思昔日的輝煌。從城牆到河邊是長滿一人多高荒草的灘塗,中間有條蜿蜒的小路。那片灘塗好大好大,以至於我推着自行車,走了近一個小時纔到黃河邊。

是黃河嗎?這泥沙不多嘛,雖說不如村旁的小溪水清澈,但也絕不混濁。河水很寬,水流很急,但絕不是黃河頌唱得那樣雄壯,宛如一位行色匆匆的少婦。掬一捧黃河水,讓水順着手指間緩緩滴,看一看,沒有泥沙。當時我就像一個上當的小孩子一樣,覺得好委曲,好委曲,坐在河邊,望着黃河,我沉思許久,我可以相信書本嗎?

高中畢業前,我到黃河岸邊的一同學家。她家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方,或許是想看一看黃河第一壩的雄姿,或許是想看一看中流砥柱的神奇,當她邀請我時,我不顧高考前學習的緊張,隨她一起踏上返家的路程。

從三門峽到大壩的專列上下來,第一眼看到的是壩前那平鏡似碧綠的黃河水,河水比風景區的水更爲清澈,岸邊是紅色的崖壁,綠樹、紅崖、青水,好別緻的風景。步出車站,進入壩區,黃河大壩即入眼簾,大壩好高。就在我邊走邊側端詳大壩時,令人驚歎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對面一山洞中,黃河水如沙塵暴般騰入空中,又灑向壩下的溢洪道,在午後的陽光中幻出多彩的光芒,那是怎樣的一種氣勢,讓我一時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爲是出了幻覺。那種感覺讓我以後每每想起,還是驚歎不止,以至於我在多年後看到小浪底排沙時,儘管那場景更爲壯觀,對我來說卻少了許多的驚奇。中流砥柱在大壩下任由河水的沖刷,巍然屹立。後來同學告訴我,黃河由於大壩的修建,延緩了水流的速度,於是泥沙在庫區沉澱下來。泥沙的沉澱會對大壩會造成一定的威脅,於是便修建了排沙洞,定期對泥沙進行導流,剛纔就是在導沙,你非常幸運看到了不一樣的景緻。

她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黃河的故事,但大部分故事我已瞭解,什麼大禹治水、黃河三門的雄險、中流砥柱的神奇、梳妝檯的傳說、黃河漕運繁榮,我已瞭解了許多,我只是想近距離感受黃河,讓頭腦中關於黃河的故事化爲現實。

因爲走近大壩,我明白家鄉的黃河水是清的,那是因爲黃河水在那裏得到泥沙的沉澱而變得清澈。

到同學家,要走一段古棧道,那是當年黃河縴夫的辛酸路。當我踏上古棧道時,我不禁感嘆古人的偉大,內河絕闢之上,硬生生開鑿出一條拉縴之路,就是這條路上,勒彎了多少脊背才造就了大唐長安的繁榮。頭頂是嶙峋的石壁,腳下是湍急的河水。因爲排沙,河水變得混黃;因爲穿行峽谷,河水變得不那馴服。愈行,河谷愈窄,河水愈急,打着旋,翻滾着,咆哮着,似萬馬奔騰,似萬鼓齊鳴。哇,這纔是我想象中的黃河,它在怒吼,它在長嘯,這纔是華夏神韻。以後很長時間,每每夢中回想那次黃崖壁上的行走,我還是不能自已。

鄭州求學,我對黃河岸邊的極目閣又有了一睹爲快的遐想。那緣於家中的一幅掛圖,極目閣立於高高的邙山之顛,遠處是黃河鐵橋、黃河大橋,黃河水水天一色,非常的寬闊。家鄉山谷間的黃河水如何會變得那麼多,多得可以架起一座20里長的大橋?

開學一個周後,即是國慶,我便近不及待地約上班裏一拔同學一起來到了鄭州黃河風景區,沒着提灌站登上山頂。當我站在極目閣上遠晀黃河,我還是被它折服了。河面好寬好寬,寬得幾乎到了我視線的盡頭。近處古平漢鐵路黃河鐵橋僅有一小段留在黃河岸邊,遠處黃河鐵路大橋和黃河公路大橋猶如兩條水墨線在河水上畫過。很是疑惑,故鄉那窄窄的河水流到此地也只有伊洛河比較在的支流注入,何以變得如此寬闊。坐車經過伊洛河時,並不覺得伊洛河水量有多大?

帶着疑惑,我於一周後又同同學一起坐了許久的公交車,來到黃河公路大橋。當年從鄭州過黃河只能經過黃河公路大橋,不象現在有黃河二橋,再遠點,邙山及二橋下還有兩座大跨黃河。那會兒,黃河大橋上車輛川流不息,橋上不允許行人上去,我們只能從引東側的臺階下來,步行到黃河邊。河邊到處是泥沙,踩上去軟呼呼的。從河堤大概走了200

多米纔來到水邊,這纔看清黃河的面,嚴格說來,是沙灘中的幾股細流,只有遠處靠近中央的地方纔有幾艘快艇在水中急行,河對面依然是黃沙,能看到河牀上中有人在行走。從遠處看到的壯闊景象蕩然無存,我不僅後悔此次的遠足,僅管畢業後在鄭州工作的二十多年我也多次到黃河邊,但只是作爲偶離城市生活的一種消遣,即使到小浪底旅遊,那雄偉的大壩、那排沙的壯景、那氣派的發電機組及黃河吊橋上提心吊膽的行走,都沒能再激起我對黃河神往。

直到壺口之行,黃河才又一次在我的'心中得到昇華。

今年高溫假期間,和單位同事一起到壺口去旅遊。從旅行車上下來,看不到黃河水,所看到的只是那貧瘠、荒涼的山谷。這是壺口黃河、黃河壺口嗎?黃河絕戀中那氣勢磅礴的黃河呢?那安塞腰鼓喧囂中那恢宏的黃河呢?心中的那份失望、那份落寞不禁涌上心頭。但是,與同事一起又不好表露出來,只能隨着大夥一同沿着山谷邊新修的道路前行。

就在我向大家介紹壺口景區陝西、山西兩省因冠名權如何相爭時,忽然聽到了如同從地底發出的那種沉悶的響聲,而這種響聲隨着我們的前行,越來越震撼。轉彎、過橋,下坡,看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那寬寬的河面,那灰黃的河水,如一幅未加修飾的圖畫平鋪於我們面前。再前行,只見那河面驟然聚在一起,衝進窄窄峽谷間,漏出來的一股水流沿對面的谷壁分成多縷流下,形成俊俏的瀑布,匯入河牀。待走到河邊,那聲音已是山崩地裂、震耳欲聾,那震勢,我沒有看到過杭州灣的潮涌,但與我感受到的潮涌絕無二致。我幾乎是頂着瀑布飛濺起的水珠跑到觀景臺,我來了,壺口瀑布。站在瀑布前方,仰望那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下的黃河水,我心裏纔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這纔是我心中的黃河,這纔是黃河應有的氣魄,振人心,攝人魂。儘管瀑布飛濺起的水珠如雨水一般很快打溼我的衣衫,我也依然倚着欄杆,不顧眩暈的感覺,時而仰頭讓飛濺的水珠盡情濺在我的臉上、身上,時而低頭俯看腳下的河水如脫僵的野馬奔涌向前。我似乎已置身於另一種世界,另一種意境,那是一種久違的感覺,我好象又回到了年少時,忘卻了塵世的凡雜,世俗的無奈。它雖不如空山幽谷的寧靜,不如高山之顛的清爽,不如大海的空闊,不如小河的纏綿,它就是那麼的無與倫比,那樣的豪爽,那樣的豁達。

相見時難,別亦難,分別總是不可避免。

當我們要離開它時,忽然有了一種不忍離去的感覺。我一步三回頭,似是在看瀑布,在看黃河,其實,我是不願失去那種對黃河的感覺,想讓壺口的黃河在我的心裏多留下一些記憶,也讓黃河在我的心裏紮下根,生出願,成爲一種永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