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道德與法治作文

道德與法治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與法治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與法治作文

道德與法治作文1

當我還在小時候剛懂事時,爸爸媽媽就經常教我不要做壞事;當我和爸爸媽媽碰到警察時,他們就會嚇唬我:“不要做壞事,否則會被警察抓起來。”那時,我不知道做壞事是什麼概念,也不知道做壞事爲什麼會被警察抓。直到我上學時,我才明白父母對我說的話。這時,除了父母,我的老師也在不停地教育我:“不要做壞事,做壞事是犯法的。”那時,我明白了做壞事的嚴重性,卻不知道什麼叫“法”。

法律在我心中,法律在你心中,法律在我們大家心中。我漸漸長大,明白法就是法律,犯法便是觸犯法律。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增加,閱歷的豐富,我對做壞事和法律這兩個概念理解得越來越透徹。我漸漸明白,做壞事並不是只給警察抓這麼簡單,做壞事還會給別人和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害人害己,給別人做壞事,自己也將受到懲罰。

法律,這個熟悉的字眼,勾起了我的回憶。我記得,在我小學一本思想品德課本上就有過一幅關於法律的圖畫:其中一個人說道:“小孩子可以犯法,犯了法也不會被抓。”另一個人就反駁道:“小孩不能犯法,雖然不會被抓,但會進行其他教育。”這幅圖畫令我思緒萬千,我不由得想起我的一個同學說的話:“小孩子可以做壞事,做了壞事也不會幹什麼。”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同學竟然說出那種話,這真是讓我後怕無窮。所以,我們要做到法律在我們心中。要時時心中有法,知法不犯法,這樣纔不會走上犯罪道路,爲我們的人生提供保障。

無規矩不成方圓。法律便是我們成爲方圓的規矩,希望大家都遵守法律,不要知法犯法,鑄就美麗人生。

道德與法治作文2

看完了這個道德法制教育後,我既受到了教育又寬闊了眼界。在這裏,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主題,形形色色的人,可怕的案例還有他們悲慘的結局。毒、賭博,這一切都可能發生在我們的周圍,這一切都是讓這些叛逆,幼稚的青少年們走向絕境的罪魁禍首。這一個個可怕的案例正向我們揭示了黑暗的一面。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我們也正處於他們的年紀,也是進入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成長階段。有的同學已經跨入了叛逆期,開始到網吧,舞廳四處玩鬧,開始不聽家長的重重教誨。總是拿學習當做藉口向父母借錢,然後去跟社會上的小混混玩耍。這樣的結果必然是——犯罪。板塊上的各種案例中的`主人公不就是像你們一樣嗎?總是懷着僥倖心理,總是想着自己不會犯罪。可最後還不是一樣的下場。

毒不能沾,人人皆知,可爲什麼還是有許多青少年抵擋不住它的誘惑呢!就是因爲他們不曾見過這些新鮮的玩意兒,又聽信了小混混的花言巧語,同時認爲吸一次沒什麼大礙,認爲自己可以戒掉,所以纔會走向吸毒的道路。

賭博、搶劫、殺人都是一樣的道理,都是一瞬間,就是這一刻,就是一時好奇,就是一時任性,人生才走向了滅亡。黑暗社會是捉摸不透的,它就像一個萬丈深淵,看不到底,不知道里面有多大的危險。再聰明的人掉下去都是慘不忍睹的。所以我們要遠離這個深淵,不要因爲好奇去靠近這個陷阱。

我相信看了這一次的道德法制教育,不會再有人向他們那樣傻了。

道德與法治作文3

20____年9月11日,全縣小學三年級教師參加了《道德與法治》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是我獲益匪淺。雖然是網絡學習,但課堂上每一位學員聽得都很認真,網授專家的講解更是聲情並茂。下面我從兩個方面闡述我這次培訓的心得。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轉變。

本學期我所任科目是和《道德與法治》。說實在的,開學一週了,《道德與法治》我還沒有上過這門課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當副科,感覺這門學科抽時間突擊簡單講講就行,但今天聽了網絡培訓老師的講課以後,我感到上好法制課是多麼關鍵的事情啊!我們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對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爲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學率,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個性的發展,也更失去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講誠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儉的很多……所有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嗎?我想通過這次學習,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我們擔任此科目的老師們,肩上的膽子很重,我們必須把法制課當回事,還要把它上好。

二、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

在這次培訓中,陶老師和章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與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爲本”,爲學生服務。再次感謝領導給的這次學習的機會!

此次培訓在專家和名師的精彩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線和暗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用德浸潤和溫暖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道德與法治作文4

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係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誇大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爲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誇***律內化爲人們的品質、道德。中國古代禮法結合、德主刑輔的思想爲我們今天採用德法並治之治國模式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歷史考證。筆者試圖通過對禮與法關係之歷史考察,尋求道德與法律協調之合理內核,進而就當今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道德與法律之間的矛盾略陳解決之管見。

不管法治這張天網如何恢恢,總有漏網之魚;不管法治調整的範圍多麼廣闊,總有鞭長莫及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凡是法治不及之處,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德治是指在社會治理中對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設的重視和適用。法治與德治在社會治理中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即法律與道德左右開弓、“綜合治理”。

中國古代的法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體制,就是兩種體系或淵源、形態的法律並存。一種是國家制定法,一種是“禮法”、“德法”。這兩種 社會調節手段相互配合,把各種社會現象納入其調整範圍。而我國當代社會法律是唯一的社會調節手段,道德作爲另一種調節手段存在嚴重缺位。這樣的一元法體制亟待調整。因此,有必要考察我國古代“禮”與“法”的關係,吸收其合理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