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熱門】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集錦五篇

【熱門】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集錦五篇

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1

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團圓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每到這天一家人都要一起賞月亮、吃月餅。晚上我們在奶奶家一起吃完團圓飯後就出來賞月。

今天的月亮好圓啊!月亮像一個潔白的玉盤,散發着柔和的光線;又像一個純潔的小女孩,恬靜的'臉上蒙着一層白紗,顯得十分神祕。那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銀地毯,照耀着每一個幸福的家庭。

媽媽跟我說:“今年和去年、前年一樣,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而且今年是這三年來離地球最近的圓月。天文學家還說,下一次滿月的中秋節還要等八年以後纔會有呢!”

我看着這天上亮晶晶的月亮,彷彿看到了美麗的嫦娥在和可愛的小玉兔嬉戲;看到吳剛還在砍着桂花樹。我多想飛到月亮上去給嫦娥和玉兔送上香甜的月餅,讓他們也嚐嚐人間的美味。

我喜歡中秋節,更喜歡那美麗潔白的月亮。

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2

中秋節到了,月亮已經上完了妝,白淨的臉上發出奪目的光彩。她從窗子裏透進來,輕盈曼妙的夢姑娘也飄進了我的房間。

"吃月餅啦!吃月餅啦!”弟弟高興地又蹦又跳。爸爸從一個精緻的盒子裏取出了一個圓圓的大月餅,中間一個大大的“福”閃着油光,旁邊一圈小花張着笑臉。啊,這麼大,足夠我們全家吃飽了!於是,我和弟弟、媽媽、奶奶、爺爺圍在桌子邊,一家之主爸爸“主刀”切月餅。只見爸爸用一把塑料刀切了六份,先給了我和弟弟兩個饞鬼各一份。

"哇,我的是蛋黃加豆沙!”“我的豆沙加豬油!”我和弟弟幾乎驚叫起來。奶奶、媽媽的月餅也好了,大家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咯噔”一聲,媽媽驚喜地從嘴裏吐出一個閃閃發光的.一元硬幣。弟弟拍着手笑着說:“硬幣!硬幣!表演節目!”媽媽愣了一會兒,笑着說:“我給奶奶再切一塊月餅,就算是‘表演’了。”說完,認真地切了一大塊給奶奶。奶奶樂得合不攏嘴用她的假牙細細地“品味”月餅弟弟見了,也學着奶奶的樣子一嚼一嚼地吃,逗得全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吃完後,我們到外面觀賞月亮,月亮真的好美呀!

我希望天天過中秋節,因爲中秋快樂,全家和睦圓滿。

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3

我們全家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這個中秋給盼來了。就爲了能團圓,老爸還從千里迢迢的北京趕了回來呢!

第二天醒來,就有一個個好消息往我耳洞裏鑽;爲了更有節日氣氛,外婆特意到菜場買了好多大螃蟹和一隻肥美的老母雞,好讓我們玩得開心,吃得痛快!

有螃蟹?還有雞湯?啊?我沒聽錯吧?!今天,我莫非碰上了“桃花運”了呀!月亮姐姐呀,你趕緊出現吧,這樣我就可以一飽口福啦!這一整天我一直呼喚這月亮姐姐,白天過得可真慢呀。

終於到了晚上啦,餐桌上的菜“爭奇鬥豔”:有烤鴨頭、醬鴨、乾絲、什錦菜等等一大堆美味佳餚,特別是一隻只黃燦燦的大螃蟹,讓人不禁垂涎三尺。

我們的興致越來越高,乾脆輪流背誦起蘇軾[源自]的《水調歌頭》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輪到老爸接最後一句,只見他結結巴巴的“……千里共邯鄲”“哈哈……”全家人狂笑不止,老爸爲了讓我們高興,故意把“嬋娟”背成牛頭不對馬嘴的`“邯鄲”,今天可真快樂!

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我念叨了一天的月亮姐姐沒能出來和我玩,也許她也是在家吃團圓飯呢。不過,媽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明天再看月亮姐姐也不遲!

啊,這個中秋節可真令人回味無窮呀,特別是螃蟹的味道!

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4

中秋,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我看也是,纔剛五點半,月亮就上升的高高的天空好像在顯示它那圓圓的身姿,那爲什麼中秋節那天月亮是那麼圓嗎?

我知道,每逢農曆十五,月亮都會轉到月球—地球—太陽這一條近似的線上,由於太陽光的照射,月球反射,在地球看來月亮被完全照亮了,也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說法,這與月亮過軌道的近地點、遠地點有關,過近地點,十五時就圓了,但過遠地點,可能到十六,十七才能圓,這下你知道了吧。那你知道爲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嗎?我告訴你。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這下你知道了吧。

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5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爲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爲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這一週我們班的天天成長課的主題就是關於中秋節的,我讓孩子們回家查查中秋節的起源,來歷和各地的習俗,再寫一篇文章,目的是讓孩子們能繼承我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併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