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薦】元宵節的作文

【薦】元宵節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元宵節的作文

元宵節的作文1

元宵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到處熱鬧非凡,大街小巷盡是歡天喜地的場面,而元宵節最有代表的東西還要屬各種各樣的元宵燈了。

每當元宵來臨之際,馬路兩邊的店裏都掛有各種各樣的燈。它們的外形獨特,火光奪目,讓人看了感覺心中暖暖的。元宵節一到,每家每戶都吃上了香噴噴的湯圓,爲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永不分離。

元宵節,我總是喜歡把小時候媽媽做的兔兒燈拉出去玩一玩。每當看到那燈中的蠟燭燃燒起來,我的.腦海裏就回憶起兒時天真爛漫的時候,那無憂無慮,在溫暖家庭中的快樂生活。時間轉眼過去,在這12年中,元宵節是我最期待的時光,因爲每當看到那盞從小玩到大的兔兒燈,就好像時光倒流,回到無限美好的過去。那盞大兔兒燈外面還是彩色的,只是隱隱約約還有幾點白色。從那層包住兔子身體的紙上,我已看到自己的成長。上面多種顏色的綵帶也捲了起來,還一塊隔着一塊,這是兒時的天真換來的色彩;那一個又一個被我拔掉毛的地方流露出的是從前歡樂溫馨的時刻。我用天真無邪記載了從前在院子里拉着兔兒燈留下的美好。每一次,在我拉着根繩子,帶着火光豐滿的兔兒燈時,整整一年的快樂也留在那兒。蠟燭燒完了,要換上新的一根,童年過去了,要走向人生道路的新起點。蠟燭化了,成爲亮晶晶的燈油,風一吹過,它又凝固起來,回過頭,它的形體仍在兔兒燈中,兔兒燈的影像依舊在我心中。

童年時代的標誌牢牢映在這兔兒燈中,燈芯一滅的瞬間又添上抹新的燭光。在我那甜美的夢裏,它譜寫成一首美妙悠遠的元宵佳曲,永遠富有童真,永遠伴隨着大大小小的腳印迴盪於心間。

元宵節的作文2

我的家鄉——南澳,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漁燈賽會”。

元宵節是新年以來的第一個節日,在這天,人們都穿上了新衣,比除夕夜還要喜慶,還要隆重。你要問:“這是去哪兒呀?”人們一定會不約而同地回答:“看‘漁燈賽會’去!”

早早地,全縣各個村莊的鑼鼓隊便集中起來,待時辰到了,一陣連炮過後,“漁燈賽會”的遊行便拉開了序幕。遊行隊伍所到之處,鞭炮聲絡繹不絕;人流隨着遊行隊伍涌動,公路上不再有車輛,全是來觀看的羣衆。鑼鼓一響,炮聲一起,人羣一來,這過節的氣氛便濃了起來,全縣都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裏,所有人的臉上都淌着歡樂的笑容。遠處的小妹妹,耳朵裏塞着棉花,還一個勁兒地捂着耳朵。不過即使是這樣,她還是那麼高興。熱鬧的氛圍彷彿驅走了她對鞭炮聲的.恐懼,讓她尋着炮聲,追着遊行的隊伍,樂此不疲。

今年的“漁燈賽會”空前地熱鬧,參加的村鎮非常多。各個村的鑼鼓隊各有各的特色:有舞獅的,有舞龍的,有提着各種漁燈、蝦燈、蟹燈的,還有跳英歌舞的… …

瞧!那些扮成水滸人物的隊伍,不時變換隊形,做出各種動作,再加上炮煙的襯托,彷彿真的把我帶到了水泊梁山呢!

看!那栩栩如生的一條長龍多麼威風:龍頭一搖,平添了幾分靈氣;龍尾一擺,徒增了一絲威武。長龍一動,攝人心魂;長龍不動,則沉穩如山。再看那龍頭的雕工和那舞龍人的動作、手法,真叫人讚不絕口… …

如今,“漁燈賽會”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泓揚傳統文化的同時,“漁燈賽會”也在不斷創新,將它嶄新的一面展示給全縣人民,也表達了在黨的領導下,人民追求發展和幸福的決心,令我們在這元宵佳節裏,更加地歡樂,更加地喜慶!

元宵節的作文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爸爸媽媽要和我們去看燈會我很高興。

爸爸一路開着導航,帶着我們出發了。因爲看花燈的具體地點我們不太清楚,多走了好多路,經過一番曲折終於找到看燈的地方。

我們來的比較早,燈會還沒開始。爸爸提議我們先到青少年科技中心參觀。走進去我有些眼花繚亂,不知道看哪裏好。有珍惜動物的標本:有鳥類的、有狼的、老虎、昆蟲的……多種多樣動物標本栩栩如生;還有一些有趣的小科技製作:有太陽能發電、有電磁場、有鐘擺演示器……那些都是依據科學原理製作的;還有航天航空模擬空間:天花板上是太陽系模擬圖,正前方是兩套太空服……繞科技館走了一圈我們走出了青少年科技中心。

我們又去了一個古墓。在古墓裏陳列着好多白色的.白骨,後來看到看了一些陪藏品,我才知道白骨是真的。那些陪葬品都是一些值錢的玉製品和一些瓶瓶罐罐。看到這些陪葬品我想這個墓主人可能是個官位很高的人或者是個很有錢的人。帶着這樣的疑惑我們走出了古墓。

走出古墓我們向花燈區走去。廣場上人來人來,熙熙攘攘。有賣糖人的:攤主拿起竹籤把糖稀粘在上面,使勁一甩,然後精雕細琢,一瞬間一個糖人做好了;有寫字畫的:寫字畫的人有着紮實的功底,寫的字有力,畫地畫漂亮……叫賣的,買賣的,一番熱鬧的景象。

我們又去了小吃街。爸爸給我買了許多東西吃的,我們邊吃邊走,走到燈展區那裏的花燈都亮了,有紅彤彤的燈籠,有遊動的鯉魚、有憨態可掬的小豬……我有些目不暇接了。我們一家人走進璀璨無比的花燈中,盡情享受元宵節的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4

愉快的春節剛剛過,而熱熱鬧鬧的元宵節又到了。

在微雨的天氣下,每家每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因爲今天就是元宵節。

在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的節日,也就是元宵節。我們一家都走到了一起吃一頓飯。桌子上有又白又圓的湯圓,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在嘴裏,於是,媽媽大聲的叫:“小心點,別燙着!”我就慢慢地咬上一口,餡慢慢地流出來,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我們在吃的.時候,舅舅告訴我們其實湯圓也可以叫元宵,在他的名字裏面有一個故事,就是很久以前袁世凱把元宵換成了湯圓,因爲他覺得很不吉利,所以從此元宵又名湯圓。

我們一聽覺得很驚訝,因爲我們都沒想到舅舅會知道這個故事。

吃完飯,姐姐、哥哥、表哥、表妹和我想要出去看花燈,因爲聽爸爸媽媽說了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在門前點燈籠。燈的種類形狀很多,上有書法、繪畫、燈謎、五彩繽紛,很是美觀。每個地方的來由都不盡相同。比如在中國花燈,也可以叫燈籠,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它的作用是照明,用紙或者絹作爲燈籠的外皮,裏面常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一個蠟燭或者燈泡,成爲一個照明的工具。其實它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

但是我們沒有能夠去,因爲爸爸說天氣太冷了,可能晚上會下雪,那我們該幹什麼呢?突然爸爸給我們每個人一張紙讓我們寫願望或者夢想,其實我一開始覺得有點幼稚,但我等一下看到爸爸拿着紙把四個尖貼在一起,好像一個小圓桶,後來把手機裏的電筒打開,放在裏面就會變成一個漂漂亮亮的花燈了。

當每個人都做完了花燈,我們就把那許多的花燈放在房子裏的任何地方,把房間的燈一關,整個房間亮亮堂堂,映亮了我們的眼睛。

最後我們高高興興地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元宵節。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過一個永遠美好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5

有很多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其中,我最的是元宵節。在元宵節,人們都會吃一種特定的食物,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湯圓。因爲這道寓意着着團圓和。

今年的元宵節因爲疫情我們不能出門,那麼,我就給和露一手吧。我從冰箱裏拿出一袋湯圓,它們個個白胖白胖的,像一個個的小精靈。接着我把清水倒入鍋中,打開煤氣竈把水燒開。過了一會兒,咕嘟咕嘟的出來了,那是鍋和水在合唱。我把湯圓倒入鍋中,它們像滑一樣,溜入鍋中,在鍋裏歡快地跳起舞來。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我不想打擾它們,就蓋上鍋蓋讓它們盡情地在水中嬉戲一陣吧。

當我再次打開鍋蓋時,有一部分湯圓,像是坐在圈上一樣,浮了起來。還有一部分像吃飽了的大胖子,沉在水底不肯上來。我耐心地等着,看到它們一個個了姿勢,仰躺在水面,這纔拿起漏勺輕輕地一勺一勺把它們放進碗裏。

我用勺舀起了一個,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我用嘴脣觸碰湯圓,軟軟的、滑滑的,送進嘴裏緩緩咬上一口,頓時黑芝麻從湯圓裏涌了出來。用舌頭一添,甜甜的,香香的,沙沙的',真是太了!爸爸媽媽津津有味地邊吃着湯圓,邊豎起來大拇指,對我說:我們的小曹了,湯圓煮得棒棒噠!

品着湯圓,看着爸媽的笑臉,我心裏美滋滋的,或許這就是幸福的味道!

元宵節的作文6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每到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如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等。我們班老師爲了讓我們更好地瞭解傳統文化,那一天帶我們去學校食堂體驗做湯圓的樂趣。

那天下午下着傾盆大雨,卻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打着雨傘,排着整整齊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往食堂走去。

到了食堂,幾個被邀請來的家長已經在揉麪團了。她們先把準備好的麪粉倒進乾乾淨淨的盆裏,再在裏面加入開水,用手使勁地搓呀揉呀,不一會兒,麪糰就揉好了。麪糰揉好後,我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過老師擔心我們不會做,給每大組都安排了一個家長當指導老師。有了老師的悉心指導,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小塊麪糰,加入了包湯圓的'行列。

我先把麪糰揉成圓形,再在中間捏個洞,接着把餡料放進洞裏,最後把麪糰揉回圓形。可我認爲很簡單的包湯圓其實沒這麼順利——不是包得露出了餡兒,就是忘記放餡兒了。但正所謂熟能生巧,後來我們越做越順手,真是不亦樂乎。

不一會兒,我們就包出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湯圓。雖然這些湯圓大大小小、形態各異,但我們覺得自己包的湯圓好看,絲毫不比買來的差。

當我們在食堂裏吃着親手做的湯圓時,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的作文7

吃完晚飯,我就拉着母親的手,迫不及待的來到街上,因爲今天是元宵節,一個用來狂歡的節日。

街上的小攤一個接着一個,有賣汽球的,有賣煙火的,有賣玩具的,琳琅滿目,數不勝數!

花燈可是元宵節一大特點。哦!有兔子燈,有孔明燈,有老虎燈,有荷花燈,有魚燈……孔明燈最常見了。它上寬下宰,身穿紅色大衣。孔明燈的下方有個小洞,小洞上有個用鋼絲來做十字架,十字架上固定着一個小小的、方方的蠟。蠟點燃,孔明燈就會自己慢慢地“胖”起來,然後帶着人們美好的祝願飛向天空。但蠟滅了,孔明燈就會掉下來,這有點危險,可要當心,有可能會掉到你頭上哦!今年是虎年,老虎燈肯定少不了嘍!有趣的是有種頭箍燈,把它戴在頭上,按一下按鈕,它就會熠熠生輝。兔子燈年年都有,小巧玲瓏的它有着一套雪白的兔毛大衣,跟在小主人身後,得意洋洋。

街上另一大特色就是人們燃放地各種各樣的煙花。有“海鷗”,有“火樹銀花”,有“開心果”,有“流星雨”等等。這些煙花競相開放,把陰暗的天空點綴的五顏六色,把我們通州夜點綴的更加璀璨!

來到猜燈謎的.地方,只見一片黑鴉鴉的人頭,真可謂人山人海!我駐足觀望,有的人喜氣洋洋、歡呼雀躍,有的人冥思苦想、愁眉苦臉,有的人垂頭喪氣……我不擅長猜謎,所以猜了幾個都沒猜中,有點掃興。

這個元宵節真是十全九美呀,差的這一美就是沒猜中的燈謎嘍!

元宵節的作文8

我很喜歡過年,因爲過年會讓我們全家人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漸漸接近尾聲了,而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便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了。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以往,爸爸媽媽一定會在上午帶我和弟弟去廣場上看民俗文化表演,到下午,我們小區內就會舉行猜燈謎活動,而晚上呢,我們就會去綠色莊園看燈展,吃元宵。現在我一想起那些場景,心裏總懷着一種美妙的感覺。但是現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流傳,使得我們都得待在家裏,所以想要外出做習俗活動都沒有機會了。

但是,我們心裏並沒有被病毒所佔領,早上,有的人家會在自家門口的樓道里掌燈、點蠟燭,祝願在這一年中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等到十點鐘左右各家各戶就要開始準備豐盛的午餐了。

中午,也就是到了午飯的時間,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就等着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了,有魚有肉、有菜有飯,酒足飯飽之後,便開始睡起午覺,這時,整個小區都好似靜了下來。

傍晚,我向窗外望去,每個樹上都有着不同顏色的.彩燈,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在我們小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晚飯是可口的元宵,一個個黑芝麻餡兒的元宵在嘴裏既甜又滑潤,忍不住讓人多吃幾個。晚飯後,我們全家就圍坐在沙發上電視前,收看元宵節晚會,我們家中充滿了歡笑聲。

這就是我們濮陽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9

“元宵節,包湯圓。”這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習俗。

快到元宵節了,元宵節當然要吃湯圓了,於是我們準備今天先把湯圓包好,到時候就能直接煮來吃了。我和媽媽分工合作,媽媽揉“面”,我搓湯圓心。

只見媽媽把糯米粉倒進一個大盆子,再往裏面加幾勺水,讓糯米粉盡情的吮吸水分,再用手將糯米粉翻個面,用手使勁按一下,然後將吸附在盆子邊上的小糯米糰從盆子邊上取下來,讓它黏在大的糯米糰上,最後加點兒水,照這樣多做幾次就行了。媽媽就像一個魔法師,將乾乾的、一粒一粒的糯米粉變成聚在一起的、、軟軟的糯米糰。我呢,將裝湯圓餡兒的袋子撕開,把芝麻大餅—湯圓餡兒放進碗裏,再從“芝麻大餅”,上捏下一小塊搓成球形,我又找着剛纔的樣子又搓了三四十個,湯圓皮做好了,湯圓餡兒也搓好了,我和媽媽就要“施展魔法”讓他們合二爲一,變成一個完整的湯圓。我先抓了一團糯米粉,把它搓成球形,再壓平,用手指在中央壓一個小窩,但不能把皮弄破,還要剛剛能放下一個“餡兒球”,放進去以後,用四周的皮將它包住,但我抓的“麪皮”太少了,只能再抓一點,把“洞”補上,再搓,看起來好多了,這樣包完了一個,我立刻包下一個,我吸取上次的'經驗,多抓了一點面,做起來好多了。我一口氣包了二十多個湯圓,包着包着忍不住流口水了,終於忍不住了,媽媽煮了幾個湯圓,不一會兒,媽媽端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先吃了一口,皮薄餡多,只要吃一口,滿桌人都感到甜。我又夾起一個湯圓,了一口,沒兒!我又了一口,還是沒餡兒,這湯圓皮太厚了。

每當我們吃着從外面買來的湯圓,都覺得包湯圓很簡單,沒想到自己包湯圓太難了,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元宵節的作文10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每當聽到這首歌,人們就知道元宵節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一塊兒吃團圓飯、看元宵晚會,還放焰火!

今天早上一起牀我就嚷嚷着:“我吃六個湯圓,六六大順!”媽媽笑着說:“我吃八個,八面玲瓏!”爸爸接着說:“那我就來十個吧,十全十美!”在一片歡笑聲中,我們吃着自己親手做的湯圓。那滋味實在是太美妙了!想起昨天晚上我們一家一起做湯圓,真是一件開心的事。昨天媽媽本來是準備買現成的芝麻餡湯圓的,但我突然想起以前奶奶在我家自己做過湯圓,便也想親自做一做,於是我說:做人要實實在在,湯圓也要實在的,實心的湯圓實在,自己做的更實在。我們買圓子粉自己回家做吧!爸媽覺得我說得蠻有趣的,就答應了我的要求。晚上全家齊動手,媽媽負責和麪、下料,我和爸爸專門把它們搓圓,做了好多圓圓的`湯圓。

晚上,媽媽早早就到家了。我一進廚房,嚇了一跳,水池裏放着倉扁魚、牛肉、肉圓、鹹雞腿,廚房桌子上放着玉米、對蝦、豆腐、豬肉,地上的簍子裏還有青菜、白菜、水果……我驚呀地問媽媽:“媽媽,你要幹嘛?別這麼誇張吧,把家裏搞得像個菜市場!”媽媽說:“今天是元宵節,我要犒勞犒勞我家兩個寶貝吳!一個工作認真、一個學習刻苦!”“鬱!媽媽好偉大!”我高興極了,說着便和媽媽投入了緊張的戰鬥!

等爸爸回來了,我們一起圍坐在一起,邊吃飯邊看晚會,還比猜謎語。今年的元宵節,實在是太高興了!

元宵節的作文11

今天是元宵節,民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坐在桌旁吃元宵,因爲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該“鬧元宵”。 由於過元宵節家長們給我們買了許多煙火,有小蜜蜂、手榴彈、閃光雷、小雷公、飛毛腿導彈、摔炮……

我的全家手牽着手,在大街上快活地走着。邊走邊放我們自己的煙火,我們走在路上遠遠地看見菸廠家屬院正在放煙火,我一家來到北關菸廠家屬院門口那裏的煙火有千姿百態、各式各樣。比如:土花,放在地上,好似一座座小火山噴出金火焰,又好象一棵棵金黃金黃的麥穗在朝大家招手哪;“小地鼠”頭朝上,導線就像地鼠的尾巴,點燃導線,地鼠就“瞅”的一聲飛到半空,緊接着“啪”的爆炸……看的.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最後由四個“孔雀開屏”一齊點燃,似乎百隻孔雀一齊開屏,好看極了! 然後,我們打着面的從康莊市場到菏澤唯一的立交橋——雙河集立交橋,在人民路上我們看到有許多由彩燈編織成的動物路燈,中華路尤爲熱鬧:魯能廣場有大型歌舞晚會,天香公園門口人山人海,園內的樹木都被掛上了五彩斑斕的彩燈,更有幾分韻味…… 最後我們回到家,正好趕上中詎臺的元宵晚會——《健力寶杯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頒獎晚會》。

於是大傢伙又圍坐在電視機前欣賞起精彩的電視節目,當看到郭東臨表演的空中飛人時,笑的大家合不攏嘴,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漸漸地夜深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將要在零點的鐘聲中消逝……

元宵節的作文12

滿月象徵着團圓、美滿。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1、個月滿之夜,自然被這個一心祈求平安的小縣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節,除去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讓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量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孩子,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裏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着我們的歡喜。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

調皮的孩子,拿出春節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羣裏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媽媽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衆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着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氛圍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必不可少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一般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大家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

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一直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南漳不是個富裕的小城,沒太多的財力來舉辦燈會。可這並不影響家鄉人賞燈的情趣。小巷裏,小販擺弄着各式各樣的花燈,牢牢拽着母親衣角的小孩睜大雙眼看着花花綠綠的閃光物,央求着。大人無奈地看着小孩,掏出錢交給滿臉笑容的小販。小孩得了心愛的玩具,開心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這部分,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乾淨淳樸的童年。

提着哥哥的舊燈籠,在家各個角落晃悠,唱着奶奶教的童謠。

元宵節的作文13

元宵佳節到,家家鬧元宵,吃湯圓團團圓,提着燈籠到處跑。對了!今天就是元宵節!元宵吃湯圓,所以,自然就要包湯圓了!

“哦!我的作業提前做完了!”我重重地吁了一口氣,長長的伸了一個懶腰,連忙興奮地跑到廚房裏,迫不急待的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

走進廚房,只見媽媽全副武裝,兩手白白地,沾滿了麪粉,案板上還放着麪糰,正忙碌着呢!麪糰在媽媽手裏不停地來回翻動着,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活靈活現。湯圓順服的聽從着指揮,頗有些大將的風度呢!

“看來包湯圓也不是很難嗎!”看到媽媽那熟練的.動作,我的手癢癢了,也想試試包湯圓的滋味 。

於是,我順手拿起麪糰,班門弄斧——假充內行地學着媽媽的樣子包起來。

我捏一小團用糯米做成的麪糰,輕輕地搓成圓形,搓完以後,上面乾巴巴的,我像媽媽一樣沾了點水在上面。然後又用大拇指從中間紮在一個洞,再把餡兒放進去,把邊抳起來,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搓。我開始把湯圓放在手心裏,邊用力搓邊壓,結果用力過了,餡兒好像災民逃難似的,一手都是;又因爲壓太大力了,把麪糰的水份全吸光了。

”我還降服不了一個小小的麪糰?”我不服氣地狠狠地揮了揮手中的“不成樣兒”的湯圓。

站在一旁的媽媽“撲哧”一聲笑了:“傻瓜,做湯圓也要講究方法的。”媽媽邊說邊拿過我手中的麪糰示範起來:“搓的時候不能太用力,輕輕地搓,手臂要自然放鬆。”

“原來做湯圓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啊!”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

“當然了!不僅僅是做湯圓,無論做什麼事,都得講究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把事做好的!”

聽了媽媽的話,我又一次地拿起了麪糰……

晚上,吃着自己做的湯圓,我感覺格外好吃……

元宵節的作文14

照家鄉的老規矩,元宵佳節這天不單單只是吃元宵,還要辦一件很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這個神祕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迎接大娘。

說起這事兒,可非同一般呢!迎接大娘是一年一度的傳統地方習俗。每一年每戶人家還得輪流請客。以表式對三位大娘的敬意。

這天,早上起來還是有一絲絲寒意。但元宵的香味還是彌蓋住了這冷空氣。我忍不住走進廚房,看見姥姥拿着勺子在煮元宵,我湊近一看,好香啊!忍不住偷偷嚐了一口,"好燙!"姥姥看了就笑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出去走走吧!"

走到街上,整個村莊熱鬧起來。每家每戶門口都會有幾個人在談天說地,聊得不亦樂乎!幾乎每一戶人家的房子裏都瀰漫着香味。寺廟門前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籌辦大娘的`事,小孩都在搶旗子,大人小孩都興高采烈,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天一黑,元宵的高潮到了。家家都更繁忙了。姥姥在點蠟燭,必須點上四根。還得備上一些食物,也包括元宵。門外的空地還得點上兩堆火把,以照亮路爲用。要備好煙火爆竹,還得把要經過的路儘量打掃乾淨。年邁的嬸婆也不落後,拿着竹掃把到小路打掃。

我在門外等着,一陣鑼聲慢慢進了,燈光也若隱若現閃着。對面的人家鞭炮聲響了,煙火也悄然綻放。大概過了十幾分鍾,一羣大人就用轎子擡這三位大娘......小孩也在後面舉着旗子。我家的鞭炮也"啪啪"響了。煙火也升上天空,姥姥和嬸婆各拿着三炷香,一個人端着香爐走了過來,隊伍也停了下來。以三炷香換別人的三炷香......

村子全部走了一遍後,廟就開放了。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怎麼吃都行,應有盡有。晚上大概幾點,湖南臺的元宵喜樂會開播了......

這一天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啊!

元宵節的作文15

今日是元宵節,民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坐在桌旁吃元宵,因爲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當“鬧元宵”。

由於過元宵節家長們給我們買了許多煙火,有小蜜蜂、手榴彈、閃光雷、小雷公、飛毛腿導彈、摔炮……

我的全家手牽着手,在大街上快活地走着。邊走邊放我們自我的煙火,我們走在路上遠遠地看見菸廠家屬院正在放煙火,我一家來到北關菸廠家屬院門口那裏的煙火有千姿百態、各式各樣。比如:土花,放在地上,好似一座座小火山噴出金火焰,又好象一棵棵金黃金黃的麥穗在朝大家招手哪;“小地鼠”頭朝上,導線就像地鼠的`尾巴,點燃導線,地鼠就“瞅”的一聲飛到半空,緊之後“啪”的爆炸……看的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最終由四個“孔雀開屏”一齊點燃,似乎百隻孔雀一齊開屏,好看極了!

然後,我們打着面的從康莊市場到菏澤的立交橋——雙河集立交橋,在人民路上我們看到有許多由彩燈編織成的動物路燈,中華路尤爲熱鬧:魯能廣場有大型歌舞晚會,天香公園門口人山人海,園內的樹木都被掛上了五彩斑斕的彩燈,更有幾分韻味……

最終我們回到家,正好趕上了中央臺的元宵晚會。

於是大傢伙又圍坐在電視機前欣賞起精彩的電視節目,當看到郭東臨表演的空中飛人時,笑的大家合不攏嘴,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