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端午話屈原作文

端午話屈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話屈原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話屈原作文

端午話屈原作文1

過個別樣的端午節,一直是我期盼的,沒想到今年就夢想成真了,大家隨我來看看吧。

早上一起來,便是美妙的讀書會,主持人就是程世龍。第一環節是好書介紹,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介紹好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小升升介紹的《大森林與小木屋》。聽着小升升的講說,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這本書。我介紹的書,就是《紅脖頸的林中悲歌》,書中的紅脖頸十分感人,臨死前也沒有忘記兒女。在講的時候,我特意突出了愛與奉獻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陣子的緊張:“一定要堅持住啊。”除了最後的結尾稍有倉促,我這次介紹還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又是介紹端午節的故事,大家紛紛發言。當然了,都離不開屈原。其實端午節應該是南方少數民族先開始過的節日。但是,這次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介紹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環節,自然是重頭戲——才藝表演。我之前也沒有準備,一到這個環節,腿肚子可有點轉筋。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好辦的才藝——講評書。因爲平時天天聽評書,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記住了,就給大家說了一點百年風雲的開頭,還真獲得了成功。

讀書會結束後,就是瘋吃的開始了。先是兩盤開胃西瓜、後是程世龍母親包的糉子、然後可樂雞翅,大家吃到興頭上,大人們包的餃子也熱騰騰的出鍋了,又是對着餃子一頓風捲殘雲,摸摸舒服極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乃美味耶。”飯後就開始玩了。快樂一心給大家一人發了一根五彩線,戴在胳膊上,還別說,真有端午節的味道。程世龍最夠意思,成功的當了主持人不說,還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筆,拿在手裏,更是美得合不攏嘴。

玩了一會兒,我們決定學一段英語,內容當然是關於端午節的知識了。還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美國日報關於端午節的報道,給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麼樣,這個端午是不是很充實,既吃的美,又玩的開心,最重要的是還學到端午節很多知識,真是別樣的端午節啊!

端午話屈原作文2

又逢五月五,家家過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處處瀰漫着鬱悶空氣,坐在電腦前搜索着關於端午風俗文化的我,看着每篇介紹端午都關乎着屈原的資料:屈原,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不幸的是,楚國被秦國打敗了,眼看就要亡國了,屈原非常傷心,就跳江自殺了。老百姓怕屈原的鬼魂捱餓,就用竹筒盛米,扔到江裏給他吃。可是米全被魚兒給吃了,於是人們就乘龍舟將用糉葉包的飯糰扔進江裏給屈原吃。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每年在這天就有了“賽龍舟”和“吃糉子”的民俗活動。

在屈原投江之後的2000多年裏,人們仍然敬仰和懷念他,他所創造的'《離騷》經久不衰,永垂史冊。但是對於他投江而死卻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認爲屈原之死重於泰山;有人則認爲屈原之死輕如鴻毛。我們作爲2000多年後的小學生該怎樣正確理解和認識在那個時期人的生與死的價值呢?通過查閱資料,我認爲,屈原之死重於泰山。

屈原之死,死於愛國。他將國家興衰置於自己得失之上,這種精神永遠激勵着愛國志士,鞭撻着賣國之人,有如此深遠之影響,有如此深遠之意義,怎能說死得“輕如鴻毛”呢?屈原之死,死於抗爭。衆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如文天祥雖死猶生,丹心照漢青;還有于謙,千錘萬鑿,清白人間。選擇死亡,並不是平淡的沉淪,更不是無能的表現。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後一站,將生命與信念的光輝和偉大展現給世人。

端午節,這個偉大的節日!我要永遠記住它,記住這個熱愛祖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投江是一曲壯烈的悲歌,一捶擊破昏暗的響鼓,一聲震撼歷史長河的驚雷,屈原是矗立於人類心中的永遠豐碑。我們要像屈原那樣,熱愛自己的祖國,隨時準備爲自己的祖國做貢獻。

端午話屈原作文3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屈原十分愛國。但因爲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間,他認爲自己不能報效國家,不能爲國家出力,不能改變楚國現在的狀況。而跳入汨羅河,爲國捐軀。屈原死後,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撈他的屍身,可大家卻失望而歸。於是,百姓們爲了不讓河中的魚類和蝦蟹蠶食屈原的屍身,就用糉葉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傳說,河中有隻兇殘的惡龍,可他卻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興風作浪,爲禍百姓。於是,人們便下定決心要活捉這條惡龍。經過千幸萬苦的努力下,人們終於抓住了這條惡龍,將他的'筋抽出來。因爲這條筋太長太長了,所以人們把筋剪成一條一條的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此,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划龍舟,包糉子,綁彩繩的傳說了。

吃糉子是我國端午節一項極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以前,糉子只有一個味,是用糯米和紅棗做成的。現在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已達幾十種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歡吃鹹的,就可以做成鹹肉棕;有的人喜歡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糉子;還有些人喜歡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糉子……總之,糉子的品種是特別多的。糉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綠衣裳,散發着誘人的香味。糉子一般是四隻腳的,不過,也有三隻腳的只是市場上不常見罷了。糉子通常是煮熟後涼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極了。

戴彩繩,戴香包也是端午節獨特的習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們會用不同的彩繩,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腳腕上;心靈手巧的老人還會在上面繫上鈴鐺,手一動就會發出極爲清脆的鐺鐺聲,好聽極了!再來看看香包,種類不同。有小動物的,有花朵的,還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畫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香包可香了,還可以驅逐蚊蟲呢!除了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還有賽龍舟呢!到了那一天,河兩畔的人們將河圍得水泄不通,紛紛觀看賽龍舟,那場面壯觀極了!這就是端午節,你們聽後一定覺得很有趣吧!

端午話屈原作文4

又是一年端午到。

包糉子、賽龍舟、飲黃酒……中國各地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紀念這個傳統節日。但直到現在,對於端午節的起源民間有着不同說法:楚人紀念屈原,越人紀念勾踐,吳人紀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是紀念屈原說。唐代詩人文秀有一首詩這樣寫到“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據說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流放汨羅江畔的愛國詩人屈原聞訊楚都被攻陷後,悲憤交加,自沉汨羅江。沿岸百姓紛紛引舟搶救,並拋灑食物防止魚蝦傷了屈原的遺體。此後每年的這一天,當地羣衆都要舉行這樣的活動,表達對他的懷念之情。從此,划龍舟、包糉子成爲端午習俗的主要內容,這一習俗也逐漸被人稱爲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是一位跨越時空、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範。他滿懷愛國主義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主義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信念!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偉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屈原在執著追求人生的永恆、價值、理想的時候,時刻關注着國家的興衰。然而,屈原的下場卻是個悲劇。我想如果憂國憂民的屈原身在今天,看到今天的中國是如此強大,看到全國各族人民萬衆一心抵禦各種災難,屈原還會去投江嗎?

今天的我們是何其幸運,身爲中國人,我們繼承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追求真理的光榮傳統,我們相信明天的中國將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糉葉飄香,端午吃糉,緬懷屈原,永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