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家鄉的風俗作文15篇【優秀】

家鄉的風俗作文15篇【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風俗作文15篇【優秀】

家鄉的風俗作文1

我家鄉四面就是美麗寬闊的武山湖,人們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比賽和包糉子。這個傳統習俗不知道延續了多少年。

去年端午節那天,天空晴朗,豔陽高照,天氣很是炎熱,可是我們依然心致勃勃。我早早吃過早飯,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湖壩上。沒想到,湖壩上早已擠滿前來歡看賽龍舟的人們,他們有的撐着花傘,有的戴着太陽帽……遠遠望去就好像一條婉蜒舞動的花龍。

我好不容易從人縫中鑽進去,找到一個有利的位置坐下來,放眼望去,湖面上早就停泊着許多參賽的龍舟,每條龍舟都有十米多長。龍頭形態各異;有的長着犄角,睜着眼睛,有的口含珍珠,有的龍頭高昂,黑鬚長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上的隊員整裝待發,都穿着紅色救生衣,好像是等待衝向戰場的戰士。

只聽一聲令下,龍舟比賽開始啦!一隻只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頓時,鑼鼓聲、吶喊聲、鞭炮聲混成一片,好熱鬧。那些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後,誰也不肯讓誰。“咚鏘……咚鏘……”隨着急促的鼓點,隊員們一起有節奏地划動着船槳,他們的身姿那麼矯健,動作那麼整齊,隨着隊員身體一俯一仰,航槳入水,激起了片片水花,龍舟就飛一樣向前衝去。這時只聽見“咳嗬,咳嗬”的吶喊聲響起,一條十二半長的E龍衝在最前面,你瞧,那指揮的人,用力擊打着鼓面,身體一蹲一起,鼓聲咚咚,鼓點越來越急,指揮的'人還用力大喊“加油!加油!”隊員們航槳入水的節奏也在加快……湘壩上的人們使勁鼓着掌,高聲吶喊“加油!加油……”龍舟飛一般地衝到了終點,這是我們村“猛虎”隊的龍舟,他們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隊員們高聲歡呼着,喊叫着。平靜的湖面好像被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

龍舟比賽結來了,湖坎上的人們陸續離開,參賽的龍舟也回到了各自村,湖面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我也依依不捨地回了家。

就是我們家鄉的家鄉風俗活動,你們的家鄉風俗又是怎麼樣的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2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民族衆多,文化深厚,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風俗習慣,在我們故鄉,我最喜歡春節了。

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這樣:除夕前幾天在外地的親人趕回家,平常寬闊的廚房,一下子變得狹窄了。我爺爺年輕時是個廚師,做飯口味極好,所以打雜的小事由我爸爸來幹。餐桌上全是堆積如山的鴨雞魚,媽媽把洗好的`牀單窗簾全換好,靜靜等待着大年三十的到來。

大年三十向我家敲了門,我與家裏的哥哥姐姐聽奶奶講故事,爺爺在門口煎蛋餃,廚房裏依舊蒸汽蒙面,蛋餃都煎完了,爺爺提起毛筆開始寫對聯,我很小,看不懂寫的是什麼,所以就跳過去,而是看奶奶掛燈籠。這燈籠是外頭買的,又大又紅,我小時候特喜歡。

正月初一,我老早就起來了,因爲可以拿紅包,所以我趕緊換上新衣,偷偷跟爸爸溜出去,我們家親戚忒多,所以給的紅包也特多,糖也好吃,我們走訪時都帶個包去裝小零食。

下午沒什麼好玩的,因爲奶奶就住在樓下,而且不能放鞭炮,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放,只能靜靜等待着漫長時光。

晚上終於來臨,一家人圍坐在大圓桌邊,熱熱鬧鬧,好不快樂。美味佳餚擺上桌,小朋友們垂涎欲滴,爺爺說完話,大家開始動筷子了,小孩子往嘴裏塞了香腸,大人開開心心聊天,小孩快速吃完飯後,奶奶就開始發紅包了,結果紅包鼓鼓的,小朋友們拿着錢去買炮仗,大朋友則點火看着天空燦爛的煙花,不盡歡呼起來,電視裏放映着春節聯歡晚會,大家圍坐在一起,團團圓圓,倖幸福福,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我童年裏的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3

當火車飛馳着駛入河南境內時。爸爸告訴我,我們跨過長江了,長江以南是冬天沒有暖氣的世界。沒去過南方的朋友,一定會很好奇南方人是怎麼度過寒冷的冬天的,或許會覺得痛苦難耐。而我卻覺得南方冬天的取暖方式別有一番樂趣。

記得小時候,在南方家鄉的冬天穿得厚厚的棉衣,室內室外一樣的'冷。每當入冬時,奶奶就會搬出一個東西——暖腳器。暖腳器插上電便開始發熱,用一個方形桌子罩們它。桌子上蓋一張曬得香噴噴的方形小棉被,這樣能更好的保留住溫度。閒暇時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將小棉被蓋在腿上,將腳放在暖腳器上,感受着桌子底下暖腳器的熱量慢慢的從腳底傳便全身,不一會兒身上就暖烘烘的了。桌子上總是擺着水果、瓜子、花生、堅果、零食,大家說說笑笑特別愜意。

南方農村的取暖方式更爲原生態,堂屋中間放一個木質方形低矮的架子,架子中間是圓形大鐵盆,將燒紅的木碳堆在鐵盆裏面。不一會兒整個屋子就開始暖和起來。聰慧的人們當然不會就只是用來取暖喲。將生的地瓜、玉米、土豆、餈粑埋在鐵盤中燒盡的碳灰裏,能煨出非常香甜可口的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餈粑。火盆的正上方往往還掛着一串串香腸、臘肉,借用木碳燒出的煙將它們薰得焦黃焦黃的顏色。這樣薰過的臘肉能存放一整年呢!人們圍坐在火盆周圍,像每天都有篝火晚會一樣,吃吃喝喝、聊着家常,談笑風聲。時不時會有臘肉滴下來的油掉到火堆中,傳來滋滋拉拉的聲音,好一派生活的生機與樂趣。

隨着科技越來越發達,城市裏的取暖方式更加豐富多樣起來,然而農村很多家庭依然延續着最原生態的樣子。雖然南方沒有政府集中供暖的便利,但人們都在利用自己聰明的才智過着自己最有樂趣的冬天。

家鄉的風俗作文4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過年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今天,我就來講講我的老家過年時的習俗。

到了年二十八二十九,家人們就開始忙着準備年貨了,紅包袋,新衣服,春聯樣樣都不能少,奶奶爲了迎接從福州回來的我們,特地整理好牀鋪,騰空了衣櫃,替我們接風洗塵,整座城也因爲春節的腳步而煥發生機。大年三十,離新的一年只剩最後一天了,上午奶奶做好貼春聯的糊,爺爺架好了梯子,正拿着春聯準備往門上貼呢!家家窗戶上都貼了紅紅窗花,有桀驁不馴的巨龍,有牛氣沖天的大牛……下午我與夥伴在今年最後一次出門玩耍,電線上掛着紅通通的燈籠,鞭炮聲陸陸續續開始響起,喜慶這捉摸不透的東西正隨風吹啊吹啊,吹到的地方,到處都洋溢着歡聲笑語,連一絲不苟的門神這時也綻放了笑容。晚上,原本早早休息的人家此刻燈火通明,年夜飯桌上的.猜拳,斗酒的聲音不管再遠都能聞見,孩子們和婦女們則打開電視機,收看春晚,小品、相聲、歌曲,一個連一個,逗得家人們哈哈大笑,到了深夜十二點,家家都守歲,爺爺和爸爸在供桌前祭拜列祖,這一夜,除了孩子,誰都沒睡覺。鞭炮聲響了一宿,響到了天明。初一初二這兩天我們去拜年,去了公太和太太家,去了外公外婆家,原本許久才能見着一次的親人們全見着了。初一傍晚,我和小夥伴還看了唐探三電影,熱鬧的同時也非常快樂。初三初四,親人們來我們家拜年,每來一戶家人,門外的鞭炮聲便會響起,紅包在手中互相傳遞,又是喜慶快樂的兩天。短暫的春節很快結束,初五我和父母休整一天,初六就來到了福州,開始了新的征程。但老家過年的歡聲笑語時刻迴響在我的耳邊,我期待着來年的春節,久別的重逢。

家鄉的風俗作文5

雖然現在很少地方保持着原有的習俗,但我還是要說兩句。

金華還保持着端午和元宵燈會的習俗。

其實,可以說金華的端午節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了,金華的端午節是不完整的。以前正版的端午節在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竈頭及牀上懸掛菖蒲、艾草,認爲菖蒲、艾草可以驅鬼辟邪。還有流行的掛香包、推端午船驅五鬼、“驅蚊蟲娘”這些獨特的`習俗現在都落空了。

另一個就是金華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娛樂活動,人們通過迎燈以示驅邪除瘟,去災祈福,求五穀豐登人畜平安舊時燈會都在元宵舉行,因此,元宵節又稱"燈節"。般於農歷正月初十起燈,廿日散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興。

金華燈綵品目繁多,造形千奇百妍,絢麗多姿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一般均有百餘橋一節爲一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餘橋橋燈分"龍頭"和"燈橋"兩部分龍頭下託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於板架,成棘龍形狀外校棉紙,描以彩色龍磷雲彩腮挑龍鬚,嘴銜龍珠,四支擎有各種彩燈,背上插旌旗數面,上懸"天燈",下掛"地燈",製作極爲精細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豔奪目燈橋下託木板,每板長2 3米,闊18釐米,厚5釐米,板兩頭各有一孔,間距70釐米,用以接燈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迎橋燈主要陣式有:"欽索箍" "肚裏滾" "青蛇溜" "麥餅挑" "荷花旋" "剪刀股" "雙開門" "繞房柱"等極爲精彩驚險。

金華也是改變的城市,希望越該越好,日新月異。

家鄉的風俗作文6

元宵又名湯圓,寓意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有團團圓圓,和睦相處的意思。

我們家每年元宵節所有人都會聚在一起包湯圓。

湯圓裏包了很多種餡料,不過大多數都是甜的,其中又以芝麻餡的最多。做好的湯圓擺放在一起,好似一個小型的湯圓展覽會,家人們都在做但只有我搓的最好看也最可愛。

在盆中倒入一些糯米粉,用溫水和麪。只見外婆用手揉啊揉,它們在一起就變成了好朋友,怎麼都分不開,一會兒就揉成了一塊光滑的麪糰。外婆又把它們搓成了長條,再把它們揪成一個個的小塊,我用手碰一碰:“軟軟的,可可愛愛,如小姑娘白白嫩嫩的臉蛋兒,讓人忍不住想多捏她幾下子。”再把餡料包進去,搓一搓、揉一揉,一隻白白胖胖的湯圓就做好了。

我想:“無論是正在學語的小孩子,成家立業的大孩子,還是鬍子花白的老孩子,一說起元宵,嘴裏肯定就會立刻生出一種軟軟糯糯的感覺呢”。

元宵煮熟後便端了上來,它白白嫩嫩的.,好似小姑娘的臉蛋,讓人立刻就想要咬上一口,用筷子碰一碰它,它就黏在了筷子上,就像孩子看到心愛的玩具抱住大人的腿一樣不肯下來。單看它的樣子,聞着她那甜甜的味道,我都吞了三四口口水,更別說吃上一口了,我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那軟糯的口感,甜甜的香味瞬間在嘴裏爆開,直衝腦門,每一絲味道都在味蕾中流淌,都讓我忍不住想要立刻馬上就把它吃完。我心想:這個又好吃,還糯糯的,我都可以把這個當成零食吃了,如果再放烤箱裏烤一烤,那脆脆的外皮,肯定比煮出來的更好吃,也更美味。

我抓住媽媽的衣服,使勁的往下拉,對她說:“媽媽,這也太好吃了,你們能不能少吃一些,剩下的都留給我,你們都不要和我搶!”

每一次品嚐它的味道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和驚喜,可是我心裏在想如果每天都是元宵節就好了,那樣大人們就不用天天早出晚歸辛苦工作了多好!

家鄉的風俗作文7

進入寒冷的冬季,人們都喜歡吃熱乎乎的美食。但在我們延邊地區卻不是這樣,越是三九天,人們越愛吃冰涼的辣白菜、各種泡菜、涼拌菜、帶着冰碴兒的冷麪,特別是小孩子更喜歡冰箱裏的冰棍、雪糕。究其原因是因爲我們室內有地暖、屋裏又幹燥,人的體內火氣大,所以喜歡吃冰涼的`食物降噪。

一到冬天,我就特饞冷麪。每天都盼着家人帶我去吃它,終於有一天,爸爸、媽媽有空能帶我去吃冷麪了。

冷麪,通常指延邊朝鮮族冷麪。在我國北方地區也有爲符合當地口味而進行改良的冷麪,但那些只能算是蕎麥涼麪罷了。唯有我們延邊地區朝鮮族冷麪纔是最正宗、最美味的。冷麪是以蕎麥麪爲主要食材,把牛肉以文火熬製數小時之後的湯汁,放冰箱冷卻至零攝氏度爲湯;再加入適量的大頭菜、牛肉片、雞蛋、黃瓜絲、雞肉丸子、蘋果梨、松子等延邊特產食材爲輔料;再加上一大匙特製的靈魂辣椒醬。一碗地道的延邊冷麪帶着冰碴兒噴着清香上桌了。

你別急着吃麪,先嚐一口湯汁。“吱——咕咚”嗯,就是這個味,酸甜、冰涼、清新、微辣。再欣賞一下碗中的食材,火紅的辣椒醬、翠綠的黃瓜絲、雪白的雞蛋、深棕的蕎麥麪、晶瑩的冰塊、再加上大片大片的牛肉。“快吃吧,再不吃爸爸就會搶你的面了。”我被爸爸的催促聲音叫醒了。拿起筷子一頓吸,一頓夾。其間也不忘另一道美食——鍋包肉。吃冷麪不配上鍋包肉,那你就外行了。滾燙的鍋包肉沾上冰涼的冷麪汁,咬上一口,簡直是人間美味、絕佳吃法。

“便得一年生計足,與君美食復甘眠。”我最喜歡這種摸着圓鼓鼓的肚子,拉着爸爸、媽媽的手的感覺。冷麪中的酸甜冰辣、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唯有家庭團聚的溫暖纔是我最愛冷麪的理由。

家鄉的風俗作文8

“年糕,年糕,年年高。”冬至打年糕是我們家鄉的傳統習俗。

冬至前後,村子裏到處散發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嘍!瞧,家家戶戶都像趕廟會似的,或肩扛,或車載,把一袋袋糯米陸續運到村頭。大家把一袋袋糯米倒進碾米機裏,碾成糯米粉來做年糕。碾好的糯米粉都被倒進了一個個小木桶裏,白花花、軟乎乎的,沾點兒放到嘴裏,淡淡的米香中夾着一絲甜味……糯米全部碾好後,家裏人就把木桶拎到蒸年糕的炭爐上,只等糯米粉熟了就可以做年糕了。每個人的'臉都被爐炭映得紅撲撲的,看起來很喜慶。

不一會兒,蒸糕師傅喊了一聲:“出鍋嘞!”人羣立刻開始騷動,小孩子們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熱氣騰騰的糯米粉被倒入石臼中。“可以開始了!”話音剛落,好幾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就挽起衣袖,圍着石臼,拿着木槌,一邊轉一邊舂糯米粉。淘氣的孩子們也會乘機上前,你敲一下,我捶一下。可他們一不小心把糯米粉蹭到臉上,就變成了小花臉。

沒多久,年糕打好了,嬸嬸們就拿着菜刀,嫺熟地將一大塊年糕分成許多小塊的。吃上一口熱乎乎的年糕,香滑軟如,誰嚐了都會嘖嘖稱讚。切剩的年糕角就被心靈手巧的奶奶變成了小兔子、小鯉魚、大元寶……孩子們可喜歡這些了。

最後,每家都把年糕一塊一塊整齊地擺在竹蓆上,再把竹蓆託舉到通風的竹架子上。等風乾後,就能帶回家慢慢享用了。

冬至,全村打年糕、吃年糕,品嚐的是鄰里之間的那份溫馨,感受的是鄉里鄉親的那份情誼。

家鄉的風俗作文9

我的家鄉是福建,向海而生,四處討生活的福建人在哪裏都有自己的食物家園。走南闖北,涉足海外,依然不改的家鄉風俗就是那一碗熱騰騰的餛飩。

大街小巷裏,放眼望去,有各種各樣的小吃店,小挑餛飩的名稱隨着時代的變遷也變得有些名不副實,由走街串巷一根挑子到別具風味的小店。慢慢地美食街上的餛飩店都成爲了特色小吃店,但店裏的吆喝聲依然不改曾經的經典。每次回家鄉,只要能吃到餛飩,聽到那地道的家鄉吆喝聲我就心滿意足了。

餛飩是一種湯食,湯食中的餡兒滿足了口感和味覺的需求,而湯流進了我們的胃裏,溫暖了我們的整個身體。人們常說,福建的餛飩就有那一種鮮美味,在不知不覺間,這也成了我們的'地理標籤,於是,回家的人,要吃一碗家鄉的餛飩也就演化成了家鄉的習俗。

記得我第一次吃餛飩還是幾年前跟爸爸回家鄉,一路上風塵僕僕,回到老家已經是黃昏了,可我們一家人還沒吃晚飯,早已是飢腸咕嚕了。於是爸爸就帶着我們到了一個餛飩店,他說他小時候經常在這吃呢!不知道老店還在不在。但讓父親眼前一亮的是,幾十年的老店不僅還在,門簾也越發的威武了。爸爸點了幾碗餛飩,幾分鐘後,餛飩終於上來了,看着冒着熱氣同時又散發着香氣的餛飩,我想起來父親多次給我形容的家鄉美味,就有點期待。

只見餛飩有透明感,似乎古代形容美人的臉,吹彈得破。而且每個都包成精緻的蝴蝶狀,這就有了一種體型美。我把它吹了幾下,放入口中,它滑溜溜的,好像在我的嘴巴里跳舞。當一口咬下,那一口餛飩,一股肉香頓時瀰漫了整個口腔,它的餡肉質鮮嫩,口感爽嫩。而餛飩湯是原本單調的麪湯,加上配菜和配料,烹煮後,湯和配菜、配料融入到一起,湯就變得更加有味了。滋滋有味吃了個底朝天,那味道,簡直幸福感爆棚!在那次之後,我就開始喜歡上了餛飩。

走過很多地方的路,品過很多鮮美的食物,唯獨帶着家鄉味的餛飩,讓我回味悠長,長大後慢慢明白,那餛飩裏包的不僅是美味,還有家鄉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我的家鄉是大宋才子黃庭堅的故鄉——江西九江修水,我的家鄉不止有黃庭堅一個名人,還有五傑等名人。要談起風俗啊,那可是數不勝數。暫且不說過年過節的風俗,就算是平日裏也有規矩,如:後輩的一定要尊重長輩,子女一定要聽父母的話等。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過年的風俗吧!

春節過年是一年的開端,所以中國人都特別注重春節過年。因此純潔的隸屬是非常多的。

春節過年那天早上,一定要起早牀,並且要有精神。因爲春節過年那天代表着全年,所以春節過年那天有精神,就代表着全年你都有精神。若春節過年那天你沒精神,萎靡不振,那麼你一年也就會無所作爲。起牀後第一件事就是王家門上貼新春聯,假如你早上不貼上新聯的話,就會成爲別人嘲笑的對象。早餐一定要吃糖水蒸蛋,這代表着全年的甜甜美美。上午,不管房屋乾不乾淨,都要徹徹底底地打掃一遍,以便接待客人的到來,讓別人對自己新年的第一印象好,從而讓別人注意到自己。中午一定要邀請很多客人到自己家裏來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頓飯,人們以誰家邀請的客人多來看待一個人,你家來的人越多,你就會越有面子。下午就要出門到別人家去拜年,拜年時要雙手抱拳,鞠躬,才成禮。拜年要拜的人越多越好,因爲這樣別人會認爲你廣交好友,成爲人們討論的.話題。晚上要聚集親朋好友到一個地方,親友之間要互相給對方的子女發壓歲錢,子女收到壓歲錢後不能馬上打開,而是要壓在枕頭下睡一覺後纔可打開。在這十餘是自己紅紅火火,更上一層樓。

春節過年的禮節雖然很多,但不可忽視,忽視了的話,會有不祥的事發生的呀!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說起咱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一個風俗,就是吃餃子。爲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爲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風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拜年、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風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鬥。人們都希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節日之一,他是所有節日之中過得最久,最盛大的。不過,在如此盛大的節日中,又有哪些習俗呢?春節在上古時代就開始有了它流傳至今,大約有6千到8千年的歷史了,所以節日習俗的變化也很大,但在不同的地區,春節的習俗也就不同。

我的家鄉在江西,按照江西的老規矩,在農曆30號就過年了,在過年之前就要準備好年貨,還要大掃除。大掃除,大掃除之後就是小年了小年是大年的彩排,雖然沒有過大年那麼隆重,但是要貼對聯,放鞭炮過得還仍然很熱鬧。

小年過後,還有幾天就是大年了,到了大年,我們就要扛起我們的新衣裳,當天必須呆在家裏,哪也不能去,白天大人忙,大人的小孩玩小孩的,到了晚上那才叫熱鬧。

夜幕降臨,各家各戶都拿出準備好的煙花爆竹,到處是煙花的絢麗和鞭炮的.繁響。家家戶戶都呆在家中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就開始發壓歲錢了,這是孩子們最開心,最期待的時刻,哪個孩子拿到壓歲錢不是又蹦又跳,睡覺的時候要把壓歲錢放在枕頭底下,過一個安詳快樂的夜晚。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我的家鄉在連雲港,那裏的風俗和泰州不太一樣。

譬如在年三十這一天吃年夜飯通常選擇中午來吃團圓飯,在吃中午飯之前,我們都要燒紙來拜祭家裏死去的老人們,給他們磕頭禱告,祈求他們在新的一年裏保佑我們事事平安,之後才能一家上座吃飯。

在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則把平常用的`鍋洗的乾乾淨淨,把饅頭、豆腐、桃枝放在鍋裏,預示着把“晦氣”沖走,來年步步高昇。這叫“壓鍋”。

年三十的這一天還要幹很多的事情,比如要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大門上還要貼鮮紅的對聯。接下來就是“守歲”了,到凌晨十二點的時候各家就開始放鞭炮。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初一的早晨,晚輩要給家裏的長輩磕頭拜年,說吉利話,長輩給晚輩們發紅包壓歲,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應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們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吃過早飯就可以走親串友。

初一的這一天不宜掃地,不宜動氣,忌諱拿剪子一類的東西。

這是我家鄉有關春節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春節,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們過春節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我們家鄉每逢春節都是熱鬧非凡,街上的行人都在買年貨,掛上了紅彤彤的大燈籠。

終於,在我們的期盼中,春節到了。早上睜開眼,鞭炮聲便響了起來。我立刻穿好衣服,跑了出去,問:“奶奶,爲什麼放鞭炮啊?吵得我沒睡醒。”奶奶笑着說:“傳說有一頭年獸,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害人。有一天來了一位老者,他叫人們不要驚慌,在門上貼上紅紅的春聯,屋內不要關燈,又放起了鞭炮,年獸一見便慌了,趕忙逃走。”我點了點頭。

晚上全家都吃完了飯,爺爺奶奶坐在沙發上給我們準備紅包。我和弟弟表演了一個節目,每人收到了4個紅包,每個紅包是100元呢!接着,爸爸媽媽也給了我們紅包。這晚要守歲,一家人除了很小的孩子,幾乎沒什麼人睡覺。

第二天,也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我們穿好新衣,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別人拜年了。每當這時候,我們都會收到好多的壓歲錢。

到了舅舅家,舅舅便說:“來啦,看!這種煙花是小孩子玩的。”說着便給我和弟弟一人一支,點上了火,就像一個魔法棒似的,弟弟樂開了花,拉着我一起玩。

春節噼裏啪啦地過去了,人們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這段美好的日子,我永遠不會忘記。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是我的家鄉安徽壽縣的“四頂山奶奶”廟會。

家鄉的廟會通常會舉行三天,即農曆三月十五至十七,在十四下午一般就會有商販來佔攤位。到了十五,廟會就拉開了帷幕,四頂山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談笑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匯成一片,奏響了廟會的交響曲。

廟會期間,街市兩旁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精緻漂亮的竹木類,有格式奇裝異服針織類,還有名貴的鹿茸、白參等名貴藥材,應有盡有。

我去年就和媽媽趕了一回廟會,一進四頂山,我就驚歎道:“哇,媽媽,這裏有好多人啊!商品真正五花八門!”

“廟會人多的時候,有時會達到二十多萬人呢。”作爲安徽人的媽媽言語間透着滿滿的自豪!接着,媽媽打開話匣子,向我講述了奶奶廟的傳說:

“關於奶奶廟,還有一個傳說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孩童在山上玩耍,突遇惡狼,幸遇一少婦自行徐州經壽縣回浪南固始孃家從惡狼的口中救出了孩音、衆人四處傳少姐乃九天女下凡,因此,少婦成了陳暴驅惡,保護良善的神靈。爲了紀念少婦人們伐本鑿石,在四頂山上建了巍峨廟宇,稱之爲‘四頂山奶奶’廟,也把救下孩童孩的日子定爲祭祀之日(即廟會期)。”

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四頂山奶奶曾爲民造福、庇佑鄉鄰呢!對這次廟會更感興趣了!接着,我們來到了山頂,開始祭祀,而且這個祭祀還有一個特點:不能夠在屋內祭,只能在屋外。我左手托起一柱佛香,右手再輕輕地點燃,接着雙手左右搖晃這柱香,使之冒煙,之後畢恭畢敬地向佛像鞠了一躬,再把香插在專門的祭祀臺上,隨後雙腿跪在祭祀墊上,閉上睛睛,恭恭敬敬地對着佛像磕三個頭祈求保平安!

“噼裏啪啦——”煙花鞭炮聲四起,遠處的天空璀璨而耀眼,亮閃閃的星星掛在黑色方幕上,我凝望四頂山上空,心想:趕廟會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美好的希冀,但我深知“求神不行,不如求自己”,少年的征途纔可以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