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錦集六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錦集六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端午節放假,我和爸爸媽媽去拜訪了郭爺爺和郭奶奶。

郭奶奶家坐落在一個小山溝溝裏,爸爸開着車,七繞八繞,一路顛簸的來到了郭奶奶家。我發現,郭奶奶家依着山勢建的小房子,非常樸素。圍繞着房子是許許多多的大樹,樹下還有美麗的花朵,外面很熱,這裏卻很涼爽,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彷彿來到了世外桃園。

媽媽最感興趣的卻是郭奶奶家的一塊塊菜地。媽媽很興奮,居然教起我認菜苗。“看,這是大蒜,這是大蔥,那是小白菜。。。。。。”所有菜中,最好玩的是黃瓜,黃瓜苗長一段兒會長出一個細細的、打折卷兒的小條條,媽媽說那是瓜蔓兒,瓜蔓兒“抱”住架子,繼續向上生長。我故意把一個小瓜蔓兒從架子上弄開,找媽媽:“媽媽,一個黃瓜的蔓兒從架子上掉了。”媽媽一看,“沒事,它很‘聰明’,自己會‘抱’回去的。”不等媽媽說完,我就大叫:“媽媽,黃瓜花下面長腫瘤了!”媽媽很好奇,一看就大笑起來,“什麼腫瘤,這明明是沒長大的小黃瓜!”媽媽說完繼續大笑。我卻突然告訴她:“噓,一隻蝴蝶。”媽媽一聽,眼睛瞪的老大,好奇的問“哪?”我指給她看。“明明是兩隻!”媽媽說。“它就一對兒翅膀!”“可那不兩邊都有頭嗎,翅膀疊到一塊兒了!”“媽媽,叫它雙生蝶吧?”“好”媽媽一邊答應着,一邊準備給它照相,蝴蝶好像感覺到了媽媽的氣息,呼兒的一下飛走了。

走出來後,在郭奶奶家拐彎兒的地方,有三隻小羊,它們乖巧地趴着,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他們好安靜,我很想去親近他們,當我走近的時候,突然想使壞,便去揪最小的小羊的角,小羊很生氣,“媽!”的一叫,站了起來,後腿一踢,沒踢到我,很不開心的一邊兒去啦。好像在說“不要碰我!”

這次在郭奶奶家雖然只待了一會兒,但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順德,賽龍舟是順德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過去,由於順德河涌水道縱橫交錯,以農業耕種、種植業、飼養塘魚爲主,順德農民習慣了開門見山,舉步登舟的生活,逐漸演化成賽龍舟的習俗。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平時深埋河涌下的龍舟裝扮一新,各鄉各鎮擊鼓游龍。順德的男女龍舟隊實力顯赫,享譽國際,十多年來在國內外大賽中,多次勇奪桂冠。

去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我也隨媽媽去馬崗管理區觀看當地的賽龍舟。一大早的河岸邊,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熱鬧非凡了。此時,人聲鼎沸,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每條彩龍顏色各異,千姿百態,它們都張着犄角,睜着眼睛,顯得神采奕奕。

預備,開始!隨着裁判員的一聲令下,各色各樣的龍如箭離弦,順流而下,欲爭羣龍之首。它們都在你追我趕,力爭上游,誰也不甘落後,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催人振奮。頓時,樂聲響徹江面,鼓聲咚咚,鑼聲噹噹,號子高亢。龍舟上的健兒們如同出征的戰士一樣,個個神采奕奕。他們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岸上山呼海嘯,滾起陣陣加油聲浪。

看龍舟賽,作壁上觀,每一條龍舟都牽動着觀衆的心,我的心猶如大海裏的波濤,時起時伏。健兒們果然不負觀衆所望,他們沉着、冷靜、鎮定,揮動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地划着。終於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成爲了羣龍之首,岸上的人歡呼雀躍、擊掌喝彩。

就這樣,賽龍舟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但那催人奮發的鑼鼓聲仍在我耳邊迴盪,那拼搏向上的情景常在我眼前閃現。朋友,請到我們家鄉來,來看看這富有民族特色的`賽龍舟吧!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吵死我了,“ 嘉楠起牀啦!”媽媽叫道,我問:“怎麼了,幹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麼,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後就進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糉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盤子,在微波爐熱了 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說:“哥(我爸),今晚我燒飯。”三叔穿上圍裙,開始烹飪了。

我們準時開飯,“這些怎麼那麼的淡啊?”,“可能忘記放鹽了。”餐桌上,我們有說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早上,我一起牀就聞到了滿屋子的糉子香。因爲今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呀!

早幾天,我的外婆就已經給我包了好多好多的糉子。糉子是用棕葉把糯米包裹成一個一個的四角形用蒲草紮緊,而裏面的餡兒就五花八門了,有蛋黃餡兒,板栗餡兒,鮮肉餡兒,豆沙餡兒……口味各相不同,又香又糯可好吃啦!

傳說端午節起源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含恨投江自盡。爲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人們用竹筒裝糯米飯投進江中,後來漸漸改爲用糉葉包裹,再用綵線纏繞,形成了糉子。

除了吃糉子,人們還要賽龍舟。賽龍舟是我國民間非常熱鬧有趣的習俗。各個地方的人們做了不同樣子、不同顏色的龍舟,裝飾得非常好看。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紛紛下水,比試比試。先放幾個鞭炮,然後一聲哨響,比賽就開始了。人們穿着統一的服裝,扎腰束腿,聽着船頭的鼓聲,動作整齊地划着龍舟,河岸上的人們也在拼命地喊加油,場面好不熱鬧!如果哪隊贏了,他們來年就會有好兆頭。

香噴噴的糉子,熱鬧鬧的賽龍舟,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僅好吃,此時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此時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包棕子、吃棕子啦。媽媽提前一天就把糯米和包糉子的葦葉泡在了盆子裏,做好了包棕子的準備。

端午節一大早,一家人開始包糉子了。我看着媽媽那嫺熟的動作心裏癢癢的。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一片棕葉,將它裹成圓錐體,放入糯米和紅棗,再把多出來的棕葉折過來,蓋住米粒。但這些米粒就像故意跟我過不去似的,不聽話地從縫隙裏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棕葉把他們裹住。爲了不讓糯米粒漏出來,一片棕葉不夠再來一片。結果我包的糉子就像個“大肚子將軍”,渾身纏了好多條線,彷彿被五花大綁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連平時裏嚴肅的爸爸也笑得合不攏嘴。

要煮棕子了!媽媽先在鍋裏倒上水,然後將棕子一個個放進鍋中,用慢火煮一個上午。煮好後,一掀開鍋蓋,糯米的香味兒就充滿了整個屋子。

吃棕子了!我解開棕子身上的線,打開青青的棕葉就看到了白白的糯米。一口咬下去,黏黏的、甜甜的,不僅甜在嘴裏,還甜到了心裏!一家人在開心地品嚐着棕子,只有我那“大肚子將軍”躺在鍋裏無從問津,最後只好由我親自“消滅”了。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問了爸爸後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