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9篇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9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端午節這天上午,我正在和妹妹做遊戲,突然發現廚房裏放着一些竹葉,媽媽正在忙着什麼。我沒有看明白,跑過去問媽媽,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我正在做糉子。”我和妹妹高興的跳起來,大聲呼喊:“今天有好吃的嘍!”

過了一會兒,我又很好奇的跑到廚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和您一起包吧!”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說:“先去把先去把小手洗乾淨,我來教你。”

我把手洗乾淨了,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糉葉,先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再把泡好的米和煮熟的小棗放在裏面,再把糉葉一圈一圈的包好。最後用細線把它捆牢。一個糉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拿着自己做好的糉子去給爸爸看,爸爸笑着說:“這個糉子要留給你自己來吃纔有意義。”

過了好大一會兒,糉子才煮熟了。一大盤子的糉子都是圓圓鼓鼓的,爲什麼只是我包的是軟軟扁扁的呢?先嚐嘗味道吧!怎麼跟水泡了似的一點也不好吃呢?我又嚐了一口媽媽包的,咦!爲什麼味道不一樣呢?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這時我才明白爸爸爲什麼讓我吃自己做的原因了。因爲媽媽把勤勞和愛心包在裏面了,所以味道就不一樣了。

吃着香甜的糉子,聽着端午節的故事,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幸福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入汩羅江自盡。當地人民駕舟奮力營救,便有了今天的競渡風俗;人們又將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喂蛟龍以保全屈原的肉身,後來,人們將竹筒盛米改爲我們所吃的糉子形狀。

去年的端午節。大街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在幹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早就去買艾蒿了,聽奶奶說,往門上插艾蒿能驅邪。沒什麼事幹的媽媽便包起了糉子,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我看見媽媽首先將西米浸泡,接着在糉葉表面塗上油,因爲這樣防粘。然後將糉葉捲成窩形,先填好西米和餡料。要注意壓緊了,包裹後捆緊,最後再放入鍋中煮半個小時,撈出來放涼後便可以吃了。吃着香噴噴的糉子,爸爸給了我一個香囊,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我很喜歡這個香囊。

隨着時間的推移,端午節過去一年多了,但在我的心裏卻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僅好吃,此時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此時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爲了紀念屈原,人們就將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於是,這個節日就傳了下來,只到今天。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可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已漸漸淡化了這個節日,但山東這一帶的人卻還對這個節日充滿熱情,很注重這個傳統節日。

早上,我一醒來,就發現自己的手腕上有一根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線擰成的一小段繩,我問媽媽:“這種繩叫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媽媽耐心的回答了我的問題:“這叫“五彩絲“,也叫“花繩”。傳說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所以,每到端午節,只要是小孩子,不分大小,手上都會系一根這樣五彩的繩。”“哦”我答應着,但還是不想戴它,因爲我是個貪玩的孩子,這東西在手上還蠻彆扭的。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吃糉子。上午,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幫忙包糉子,而外婆呢?早就準備好了箬葉、糯米和絲線。糉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還有包糉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糉子包成三角形,每裏面放上一個大棗,爲的是讓糉子的味道更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糉子,一邊聊天。我看着外婆那嫺熟的動作,心裏癢癢的。於是,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將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過不去,不聽話地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們裹住,可是他們“米多勢重”,我只好向“大將軍”外婆求助,外婆一來,這個”小兵”就沒招了。不一會兒,我們就包好了一盆糉子。

要煮糉子了!外婆先將鍋裏倒上水,然後將糉子一個個的放進鍋中,用慢火煮一個下午。煮好後,一打開鍋蓋,香味就充滿了整個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僅甜在口裏,還甜到了心裏!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端午節,是多麼熱鬧,多麼快樂,我們要將這傳統習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五年級:杜林潔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5月28日是傳統的端午節。聽爸爸說東錢湖有划龍舟的比賽,於是我就讓爸爸媽媽帶我去看賽龍舟。我們來到了湖邊,只見一艘艘龍舟像箭一樣在湖面上飛快地向前衝着,耳邊不斷地傳來加油聲和打鼓聲。下午,我們又坐了大白鵝的腳踏船,船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閒的飄着,天空中一羣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能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行。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由於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能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在這一天當中,我們家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正因爲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所以我比平常晚起一點。當我睜開眼睛時,發現我的腳上手上,都纏滿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可鮮豔了!媽媽告訴我,在端午節帶五彩線,是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當我涮好牙齒,洗好臉,做到座位上的時候,發現桌子上多了三角形的糉子,尖尖頂的鵝蛋。“這些東西是什麼時候擺上桌的呢?”我心裏想着,嘴裏卻說着:“不管了,我的肚子都餓 的咕咕叫了。”於是我便一頓大吃起來。突然,爸爸問:“水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知道的‘同學’請舉手!”

這可難不倒我,於是我便舉起了手,說:“是因爲春秋時期的屈原,屈原是懷玉的大臣,寫了《天問》、《九歌》……等詩歌。因爲被流放,所以與農曆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後,跳下了泊羅江死了。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糉子、雞蛋扔下江裏。無爲了紀念屈原,就把農曆五月初五訂爲端午節,並把吃糉子定爲端午節的習俗。”我剛說完,爸爸就緊接着說:“我們去看賽龍舟吧!別忘了,還有賽龍舟這個習俗呢!”於是我們便去看賽龍舟。

我們一路走去,去的路上,媽媽買了香囊,讓我佩戴在身上,媽媽又買了艾葉、菖蒲。等我們走到那裏,賽龍舟已經結束了,我們便往回走。剛到家裏,我心裏抱怨着,嘴裏卻說“媽媽!我還知道端午節的詩句。”於是我便說起來,“‘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躲。’‘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還沒等說完,媽媽就不停地稱讚我真棒,真聰明!

這天真開心,時光非常短暫,真想天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告訴我包糉子呢,你瞧。

先要有包糉子的準備,原來姐姐已經準備好浸泡三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從樹上。在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已經大吃一驚了。我把糯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課桌上,我生氣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糯米放進去呀。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一旁邊那個盤子裏放的是什麼,咿,應該是紅豆。我在糯米到處挖了一個小洞,紅豆塞入糯米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姐姐一眼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棕葉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六人坐在桌子旁吃起糉子了。我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是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白白胖胖的糯米四處包的先知可口的紅豆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的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工衣亦有名,端午被思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外溼,當屬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9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奶奶學習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細繩、糉葉和調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奶奶先拿起一張糉葉,熟練地將糉葉捲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着,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奶奶的話,我非常羞愧,臉紅得似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奶奶又耐着性子對我說:“天豪,彆着急,左手拿住糉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糉葉,再用右手將它捲成一個漏斗形。”奶奶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於將糉葉折成漏斗形了。接着,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後,奶奶教我將糉葉層層包裹、穿過糉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這樣,一個不太似樣的糉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奶奶還告訴我其他糉子的形狀和品種,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着,奶奶將糉子放進鍋裏開始煮,等到屋子裏飄滿了糉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糉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糉子(奶奶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糉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