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彙編7篇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彙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假文盲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彙編7篇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 篇1

你看站在首位的那一個,一看就知道很有錢,你看他的肚子,吃得肥肥的,把背挺得直直的,看樣子還理直氣壯呢!那麼大的五個字他就沒看見嗎?——顯然不可能。

緊跟其後的那一個,戴着一頂厚厚的帽子,挺高的個子站在人羣當中,就不知道羞愧嗎?他閉着眼睛,裝作沒有看見。他既然看見了,很奇怪,爲什麼還要站在這裏呢?

這個時候,來了一對母子,抱着的孩子才幾個月大。母親看見車道上全是人,只好瑟瑟發抖地站在了一旁。小孩哭了,那位母親連忙心疼地安慰着。排在第三位的胖胖的男士可能聽見了孩子的哭聲,突然把眼睛一睜,瞄了一眼,不過,緊接着馬上又閉上了。這不是在裝嗎?他明明看見了這悲慘的一幕,卻爲什麼又置之不理呢?此時的第四個男人正皺着眉頭,戴着口罩,彷彿在想心事,沒有看那牌子,目光朝着別處,不願看那母子。他不都是一些假文盲嗎?他就沒有一些良心了嗎?社會上,這種假文盲還少嗎?寫着“老弱病殘”的座位,時常有幾個身強力壯的青年在那——

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有一種財富叫精神,有一種精神叫做文明!”真的希望這種假文盲現象越來越少,文明之花開遍世間每個角落。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 篇2

翻開語文書,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幅具有諷刺意義的漫畫——《假文盲》,令我思緒萬千。

這幅漫畫畫着在車站裏,立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母子上車處”,可底下卻站着幾個身強力壯的大男人,大家一個個面無表情,若無其事的樣子,把本應享受這項權利的一位抱着孩子的婦女擠到了一邊,看看那幾個人,第一個穿着一件大衣,目視前方,很高傲的樣子,像是一個老闆;第二個帶着一頂帽子,穿着一件軍大衣,應該是個軍人吧;第三個穿着一件時髦的羽絨服,一雙烏黑髮亮的皮鞋,尖尖的鼻子上架着一副圓眼鏡,像是個知識分子;第四個人帶着口罩,可能是個醫生。

這四個大男人,難道是文盲嗎?不,不是,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可大家如果不是文盲,又怎會不認識“母子上車處”這幾個字呢?原來,大家都是“假文盲”是無視社會公德的人。大家的外表看起來很乾淨,可實際上大家的內心是無比醜陋的。這種人雖然有文化,有知識,可卻沒有素質。大家是“德盲”,應該受到社會的唾棄!

其實,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最近在社會上飽受非議的“中國式過馬路”。所謂“中國式過馬路”,就是過馬路不用看紅綠燈,只要湊夠一小撮人就可以闖過馬路,這不就是現實版的“穿越火線”嗎?前幾天,湖南衛視的一個欄目組做了一個調查,大家在長沙市最忙的十字路口等候,等了一個半小時,有兩千餘人經過這裏,竟沒有一個人遵守“紅燈停,綠燈行”。大家都是“假文盲”。

努力吧!讓大家行動起來,做一個有文化、有素養的人讓“假文盲”不復存在!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 篇3

翻開十二冊語文課本第二十一頁,一幅漫畫展現在人們眼前:

在一個公交車站上擠滿了人,看似幾位有文化的男青年排着隊,隨時等待着公交車的到來,飛奔而上佔一個車位。在這幾個人旁邊站着一位年輕的婦女,懷裏抱着孩子,臉上帶着焦急的樣子,可是又看着這麼多人,她只能無奈地往後退了幾步。這是怎麼回事呢?在車站旁邊立着一塊嶄新的木牌,上面寫着“母子上車處”五個大字,十分醒目。原來在普通等車站上的人十分多,這幾位年輕人已受不住被擠的滋味,所以來到了母子上車處來等車。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幾個男青年一個個衣冠楚楚、文質彬彬,皮鞋擦得油光發亮。一定是一些知識分子,雖然他們知識淵博,但是也不能算有文化的人,因爲他們丟掉了最爲珍貴的東西——道德。許多人往往因爲顧忌眼前的一點利益而丟掉了它。道德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文化傳統,而丟掉了它整個人也沒有了意義,就像一個假文盲。在以前文盲並不少見,而現在對人們來說卻很陌生。其實文盲不單單指文化知識上的不足,也指某一些人缺少道德修養,就像書上畫得那些人一樣。直到現在假文盲的現象還時時出現在人們生活當中。

在一條清可見底的小河前立着一塊木牌,上面寫着“禁止倒垃圾”,可是還有許多人視而不見,仍舊倒着垃圾廢物,造成污染。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我們要大力宣傳文明,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一切不文明的行爲在我們生活中消失。重新讓一個新的文明之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 篇4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名叫《假文盲》,它讓我感慨萬千,爲嚴重的社會問題感到擔憂。

在人頭攢動的長途汽車站裏,一位抱着孩子的母親被迫站在“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後,她頭裹披巾,一雙無助的睛神呆滯地望在正在上車的男人們身上,瘦小的母親抱着一兩歲的`小男孩,不知世事的小男孩安靜地躺在母親懷裏。

“母子上車處”的牌子下,幾個男人正在上車,他們面無表情,好像根本沒有看見那五個大字似的。依着自己肥胖的身軀把本應該享受此權利的母子倆擠到了外面,瘦小的母親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們侵犯權利。

這四個男人都穿着棉襖,一副紳士像,眼睛微閉,手放在衣袋裏,好大的架子;第一個人頭髮凌亂,穿着閃亮的皮鞋,第四個人戴着口罩,心中惶恐不安。

這個四個人中還有知識分子和企業家,他們難道不認識“母子上車處”幾個大字嗎?他們是假文盲,但是他們是個“盲”——心理上、道德上的“盲”,道德上是有誤區的。他們缺乏最基本的素質。

在公共場所中,時常可以見到“老幼孕殘優先”的牌子,這是關心,同情弱者的具體表現。但是,社會上的假文盲卻昧着道德,藉此捷徑投機取巧,以圖方便,甚至侵犯了本應該享受福利的人。

這四個男人只能算一部分假文盲,他們貌似地位顯赫,知識淵博,但其內心是異常醜陋的。

生活中假文盲大有人在。在豎着“請勿踐踏草坪”的牌子的草坪上,留下了假文盲的腳印,在寫有“請勿吸菸”的公共場裏,留下了假文盲呼出的尼古丁、煙焦油等毒物,不遠處就是果皮箱,可假文盲卻亂丟亂扔。

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做一人德才兼備的人,不能做一人假文盲,做一個實實在在、心裏美的人,不做一個只講體面而內心醜陋的人。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 篇5

北風呼嘯,寒風刺骨的冬天,一位鄉下母親抱着一個不滿週歲的孩子,急匆匆地向公交車站趕去。

她打了個冷顫,把孩子抱緊了,面對一陣陣如刀割死的狂風,這位母親只期盼公交車快一點來到。這時一位身穿貂皮大衣的中年男子走到母子上車處,瞟了瞟這位母親,又瞟瞟母子上車處着幾個大字,走到普通車站,看見長龍似的隊伍,對着手呵了幾口氣,之後索性又把手伸進大衣兜裏……

不知什麼時候,中年男子已經佔領母子上車處得第一名的絕對優勢!而那位母親不只是害怕還是冷。她抱着孩子躲到了牌子後,瑟瑟發抖。這時,又來了幾個男人,大家都以中年男子爲榜樣,毫不猶豫地站在母子上車處的地方,一旁的母親可憐巴巴地看着大家,那個孩子冷得哇哇大哭,那幾個男人卻無動於衷。

這是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畫的《假文盲》中的畫面。我不僅爲那位母親打抱不平,爲什麼那些人要佔母子上車處的位置呢?難道大家不識字?都是文盲?不,天下會有戴眼鏡的文盲?真是笑話!

在生活中,這些情況也有許多。一次我去醫院看望表弟,醫院裏分明寫着:禁止吸菸。可我仍然看到好多人在吞雲吐霧;還有大街上都有分類垃圾桶,可是一些人要麼就是把垃圾隨處亂扔,就是即使垃圾桶裏他只有幾步之遙,要麼就把垃圾不分類的亂丟。

如果他家都能講文明,懂禮貌,做事將心比心,千萬不要像《假文盲》裏那些“假文盲”學習。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 篇6

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性的圖畫,看了之後,無不給人們的心靈帶來巨大的震撼。

請看這幅由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先生畫的《假文盲》:候車通道旁,豎着一塊大木牌,上面用大號字漆着“母子上車處”;而通道內卻站着四個厚顏無恥的男人,他們一個個低着頭,閉着眼,臉上現出不屑的神情。似乎他們都不識字,對“母子上車處”的大字毫無反應。而木牌一側,站着一位抱孩子的母親,她無可奈何的看着木牌,眼中充滿了無奈和不解。她懷中的嬰兒,死死的盯住了木牌和四個無恥的男人,晶亮的眸子中透出一種疑問:“你們不識字嗎?幹嗎還站在這裏?”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你看,車站旁,人們無視“排隊上車”的醒目標誌,而是隨隨便便的插隊,擁擠……你看,商店旁,任憑售貨員把“排隊購買”四個字喊了無數遍,仍舊無濟於事……你看,在圖書館裏,牆上到處貼着“禁止吸菸”的標誌,仍有不少人違反這一規定……這不是“假文盲”,又是什麼呢?

假扮文盲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現在,這種“冒牌”文盲逐漸開始增加。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爲。我們要堅決杜絕這種行爲。“假文盲”這種人十分可憎。他們攪亂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引起混亂乃至更嚴重的事情……漫畫中那四個無恥的男人就是一個例子,他們是真真正正的“假文盲”。

維護公共秩序,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這樣不文明的“假文盲”行爲,我們難道就沒有責任杜絕嗎?讓我們攜起手來,爲祖國,爲社會的文明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五年級假文盲作文 篇7

華君武是著名的漫畫家,他的這幅,《假文盲》是具有強烈的諷刺性的。畫上畫了六個人,四個相貌堂堂的男士站在母子上車處等車,而一對母子卻站在旁邊,眼巴巴地望着四個的男士,無可奈何。這四個人爲了早點上車搶到好位子,把真正的母子擠到一邊。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類似的事。在學校的牆壁上掛着學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而有的人卻看不見,到處亂扔果皮紙屑,還在草坪上做遊戲。我們出去遊玩時,在公園的門口寫着不要在建築上亂塗亂刻,可有的人眼睛大得很,看不見,常常刻上“到此一遊”,字寫得好還不說,偏偏字寫得歪七歪八的,像毛毛蟲一般。在社會上還有很多事例:在汽車上,常常會看見老人站着,小青年卻坐着;在車上,前面寫着“請勿與駕駛員談話”,後面就有人與駕駛員攀談起來,把整車人的生命置之度外……

這些人不顧公共道德,如果每人都像他們一樣,那社會豈不亂成一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