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通用28篇)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通用2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錢學森》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通用28篇)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

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多數對歷史事件知之甚少,在某些場合談及此事,就會顯得相對的窘迫,是知識的窘迫。曾經閱讀過的歷史教材,未曾徹底瞭解就匆匆翻過,對於錢學森,我的記憶只是停留在兩個關鍵詞上面:留學生和兩彈一星。更加詳細的信息我是很少去主動查閱的,於是本片作爲主旋律的歷史人物宣傳傳記正是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讓歷史也能更加的形象具體,作爲宣傳和資料都是不錯的。影片中瞭解到了那個年代中似乎凌亂的歷史細節,再現歷史的同時,畫面、演員和臺詞是明顯經過細緻打磨的,畢竟這個人物的重要性在整個故事敘述中已經很明顯了,不過在有限的電影時間裏還是比較侷促的,很多情感和事件都是點到爲止,很明顯編劇還是想全面去展現錢學森的一生,而不是一兩個典型事件,立志於打造成一部完整的電影資料,卻苦於時間的限制,總感覺有些背景的東西在留給觀衆來思考!

從全片來看《錢學森》大致是分爲3個部分來組成的:留學生,兩彈一星,紀錄片。“留學生”部分是個人魅力的極致體現,學識能達到的高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過渡到“兩彈一星”部分就是愛國的“名”到“實”,“淡”到“濃”的逐漸變化,事情的重要與否和怎麼去對待遠非外人能隨意揣測的,這個應該能在我們從激昂的音樂中冷靜下來思考而得。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

縱觀王教師的《錢學森》一課,設計巧妙,環環相扣,學生神情投入,妙語連珠,想象和拓展這兩個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充分的想象,幫忙學生理解語言文字背後的情感,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本事。“假如錢學森一向跟着馮卡門教授意味着什麼?想象一下錢學森在美國的生活會怎樣樣?”學生想象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錢學森如果留在美國會在生活、工作各方面都獲得優越的條件。

“每逢佳節倍思親,海外遊子在中秋佳節互相傾訴思鄉情懷,這些留學生們聚在一齊會說什麼?”那裏的想象能夠幫忙學生感受留學生思念家鄉的情感。“假如你是留學生,聽了錢學森誠懇的話語,有什麼想法?美國人會怎樣留下他?”學生說會跟錢學森一齊回國,並想象出美國人示如何威逼利誘的。

二是深度的拓展,幫忙學生積累了語言,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如隨文帶讀名言“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對人物形象的有力概括;如隨文了解“馮卡門是怎樣的一個人?”文字補充瞭解馮卡門對美國的重要作用,爲之後介紹錢學森埋下伏筆。拓展錢學森給母親的信和母親的回信,字字含情,讀來令人震撼,以此幫忙學生感受錢學森爲國家暫時捨棄小家的博大情懷。

拓展美國人扣留錢學森的故事,從反面襯托出錢學森不屈不撓一心歸國的渴望。圖片拓展錢學森爲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及感動中國關於錢學森的一段頒獎詞,又使學生對這一人物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3

隨着第一朵“蘑菇雲”的升起,中國迎來了一個新的世紀,迎來了一個航空科技鼎盛的時代。

今天中午,我們坐在教室裏觀看了影片——《錢學森》。錢學森一個讓人敬佩的名字,他被稱爲“中國航天之父”,爲中國的導彈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影片《錢學森》講了:錢學森在美國留學,專門攻讀科技研究,想着將來能爲中國的科技事業出一點綿薄之力。在美國,他勤奮苦讀,學業成績非常優秀。當他得知,中國解放了,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急切地想回中國。他怕自己潛心研究的科技資料被美國人盜取,便用一把火給燒了。在臨行前,美國人又將他逮捕了,幾經波折,錢學森纔回到中國。回來後,他不顧辛勞,整日都沉浸在科技研究上。終於,他發明出了核導彈、火箭……不愧爲“中國航天之父”。

影片放完了,我卻始終忘不了最後一個鏡頭:錢學森離開了人世,他爲中國的強盛付出了自己的一輩子。回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但缺少了前輩們那種強烈的愛國熱情。現在的我們,最主要的就是好好學習,心中永遠裝着祖國,長大後爲中國的繁榮富強出一份力!這樣,我們以後才能昂首挺胸,自豪地告訴後人:“看,我們爲中國作出了貢獻,我們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中國,無愧於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認準目標,努力去做,終有一天,你會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4

最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錢學森的愛國之心、堅定信念和創新精神,使我心潮澎湃、無法忘懷。

錢學森是我國導彈、火箭以及航天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們心目中的“科學聖人”,他的身上有着豐厚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奉獻精神,他的民族氣節,他的堅強毅力,他的艱苦樸素,他對父母師長的繾綣情懷,他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有力地顯示了他的品格、情操,無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給我最突出印象和強烈感動,是其愛國主義者的情懷。作爲愛國主義典範的錢學森,愛國主義是貫穿他整個生命的主旋律,當他身在異國、羈縻難歸時,在美國法庭上以黃鐘大呂般的恢宏聲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後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圖報國。我的根在中國。”他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囚禁,終於踏上了祖國的熱土後,他顧不上洗去一路的風塵就投身到了新中國的科技建設中,這位享有國際威望的大科學家,以一個普通的科學工作者的姿態,穿行在風沙彌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發了“兩彈一星”,爲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錢學森的業績對於我——一個從事農業研究的研究生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但從他身上使我對“愛國”這兩個字的理解由模糊變得逐漸清晰,愛國,就是要把祖國放在心間,以祖國利益至上;愛國,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奮發向上,爲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5

央視十套熱播的傳記紀錄片《錢學森》給人強烈震憾。

魯迅說,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錢學森羈留美國五年,衝破重重阻礙,最終回國,主持了“”研製,爲中國奠定了軍事大國地位。他是中國真正的脊樑,他參與主持研製的“兩彈一星”至今都是我們對付外國列強的打狗棍,沒有他的這些成果,到現在中國也直不起腰來,也沒有真正的底氣,他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一代科學巨匠,是真正的人民科學家。

2007年錢學森當選“感動中國”人物時,頒獎詞說“在他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他的經典一問,他對國家尖端國防技術發展所做的基礎工作,都值得我們後人認真學習和思考。

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但現在的中國爲什麼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爲什麼有那麼多優秀人才有去無回?讓人想起了魯迅關於天才與土壤的論述,呢?論條件,而那時條件那麼差,科學家卻能專心科研,現在條件那麼好,卻留不住人才呢?魯迅說:不但產生天才難,單是有培養天才的泥土也難。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還切近;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爲沒有泥土,不能發達,要像一碟子綠豆芽。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6

假期裏,我觀看了一部紅色影片爲《錢學森》的電影。

錢學森,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令全中國人民驕傲的名字;一個讓全世界震撼的名字;更是一個讓我永遠忘不了的名字。

錢學森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的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於上海,由於刻苦學習和驚人的天賦,留學美國很快就擁有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錢學森聽到這個消息後,激起了他強烈的歸國願望,錢先生與他的妻子蔣英決定回來報效祖國。1950年8月,正當錢學森一家準備回國時,美國政府竟以莫須有的扣留他們,長達五年,整整五年,在美國軟禁的生活,並沒有磨掉錢學森和蔣英夫婦要返回祖國的堅強意志。在這段灰暗的日子裏,錢學森一邊做研究,寫書,一邊想辦法回國。在這期間,他寫出了經典的《工程控制論》。無論美國的條件有多好,無論美國的政府怎樣勸誘他們,他們都毫不搖動。最後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

他回國後,爲我國的科技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製造出了中國第一枚導彈和原子彈,還做了兩彈結合,他培養出了大量可及尖端人才,讓中國科技迅猛發展,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只住在一間破房子裏。錢學森在中國的條件和在美國的條件沒法比,但他因爲心中始終牽掛着祖國!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麼是以國爲重……

通過觀看《錢學森》這部紅色影片,錢學森這個名字,我會永遠記住在心裏,因爲他那樣熱愛祖國,我也要向他學習!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7

錢學森,我國當代傑出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曾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其身價被美國稱爲“一個錢學森,能頂海、陸、空軍隊五個師”。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毅然踏上回歸祖國的道路呢?帶着種種疑問我開了觀影之旅。

電影中講述在錢學森決定回國的時候,加州理工大學杜布里奇校長就不解地問他:“從一個發達國家回到農耕社會,你回去能做什麼呢?”錢學森微微一笑,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行。”當時新中國非常缺乏人才和科學技術,錢學森回國後,在艱苦的條件下帶領着科研人員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成功研製出東風系列導彈。爲中國的導彈事業奠定了基礎。

在整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錢學森胸懷祖國,有着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滿滿的“愛國、奉獻”的精神。收穫的是慢慢的感動,不禁反思,在以後工作中我該怎麼做呢?首先:勇於承擔責任,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端正的工作態度,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全力以赴。其次是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開心、快樂的心情開展工作。積極進取的人認爲工作既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考驗自己智慧的舞臺,在工作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再次:不斷向目標努力,決不懈怠,永不滿足,每當達到一個高度就向更高境界努力,永爭第一。最後:以自己的行動爲公司的發展做出貢獻。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8

在風雲突變的年代,中國的愛國人士在不斷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優點來讓中國在國際的大舞臺佔有一席之地;在那個艱辛的年代,一批又一批的愛國人士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中國的實力,一頭沉睡的獅子正在衆人的急切呼喊中慢慢地甦醒,曾經令人矚目的中國將再一次令世界爲之顫抖!

在這一批又一批的愛國人士中有一個這樣的人物,他充分地運用了自己的學識,才華,讓中國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了科學的偉大,讓世界也爲之感嘆,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那是在美國科學界已經佔有一席之地的錢學森,在學成之後,他不接受任何當地政府威逼利誘,他堅持一定要回到祖國,報效祖國,讓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但美國政府也深深地意識到錢學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讓他回到自己的國家,那將會是美國的損失。所以他們軟禁了錢學森長達5年。

但錢學森並沒有放棄回國的強烈慾望,在軟禁期間他也一直在做研究,並向外界尋求回國之道。最後在我國政府的協助下,錢學森終於踏上了回國的輪船。

回國後他馬上就展開了研究,但因爲那時的中國科技並不發達,經濟條件也不好,工作環境惡劣,他的研究工作一次又一次的遇到困難。但在錢學森和一大批愛國人士的努力和幫助下,錢學森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在那個艱苦的歲月裏,他們不畏艱苦,吃苦耐勞,熱愛祖國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9

今天是錢學森同志逝世三週年的日子,爲了緬懷這位偉大的愛國科學家,今晚我們錢學森實驗班全體同學觀看了關於錢學森生平介紹的記錄片《錢學森》,在此我們進一步瞭解到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科研精神和創新精神。

出生在動盪不安的年代,眼看着自己的國土戰火紛飛,任人踐踏,錢學森看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外來侵略國家,於是他毅然決定出國留學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報效我們的祖國。身處異鄉的錢學森深刻體會到沒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憤爲力量,努力學習。當錢學森在美國工作步入正軌的時候,新中國的成立使他盼望回國的心激動不已,他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歷盡千辛萬苦回到祖國的懷抱,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把畢生所學貢獻給祖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是錢學森說的話。

我們是幸運的,但我們是經歷失敗的,我們在中考中摔了一個大跟頭,目前也落後於別人一大步了,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站不起來。我們依然還有攀登高峯的夢想。 錢學森把建設祖國作爲他的責任,而我也有自己的責任,對他人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未來只能由自己來創造,機會只能由自己來把握,我努力我無悔!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0

今日,我觀看了一部名叫《錢學森》的電影。

錢學森是中國偉大的科學家,他爲中國研製導彈和原子彈時,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被稱爲中國的“導彈之父”。

錢學森去美國留學時,發現了美國的原子彈和導彈,他想“中國人不比美國人少個腦子”。於是,他要回國去報效自我的祖國。馮·卡門對錢學森說:“中國比美國差十幾倍呢!你爲什麼要回國?難道是去種蘋果?”我萬萬沒想到,錢學森居然說:“中國是我的祖國,我應當爲她做出貢獻,哪怕我去種蘋果!”馮·卡門無奈,只好如實地說:“我鄭重地告訴你:中國沒有航空技術,一點都沒有。”錢學森說:“那我也要爲中國做貢獻!”……

錢學森放棄了美國的好日子,選擇了回到中國。錢學森多麼愛國呀!我長大也要當一個愛國的人!

經過影片,我還明白了“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比如東風一號導彈發射成功,他們一驕傲,東風二號失敗了。錢學森堅定地說:“不就天上掉下個‘東二’嘛,我們必須把它射上去!”果然,東風三號發射成功了。這告訴我們:成功,不要驕傲;失敗,不要氣餒。

《錢學森》真是一部好電影呀!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1

二月一日,學校組織看《錢學森》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感受頗深,讓我覺得錢學森是一位偉人,他非常了不起,是一位非常愛國的愛國人士。

新中國誕生了。當時任美國超音速實驗室主任的錢學森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深深的爲祖國的新生而高興。當他正準備回國的時候,卻被美帝國主義用盡各種手段阻撓。

當我讀到“錢學森是中國人,我是中華人民”這句話時,我真的、真的深深地被他感動了。他這種強烈的愛國之心,實在是無人能比的。他放着高薪的美國實驗室主任不做,卻要回到剛剛成立的中國,當時讓我感到有些不可理解。

我繼續往下看,他要回到自己的祖國,用自己的知識和發明來報效國家,用自己的努力和創造使中國不再落後,他要用科學不斷地造福祖國和人民。從這,可以看出錢學森對自己的祖國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自己對祖國的認識和感情不夠深厚,每當新中國的生日來臨,我總是不太關心和在意。看《錢學森》這部電影后,我發現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好。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以錢學森爲榜樣,好好學習,把每一件事做完,做一名愛國的人。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2

羣山在夕陽下,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紅暈。

順手從窗旁拿起一杯水,清涼的水從喉間順下去,直至臟腑。腦中回想剛剛看完的電影我不禁感慨……

“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這是電影中錢學森先生所說的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可見錢學森先生的報國情懷是多麼真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當初的信念,誰也不能去阻擋。

影片的最後錢學森先生躺在病牀上,那時他98歲了,他斷斷續續地說“人不能只掌握科學,技術,……還要學文化,藝術……”這句話給了我很多的啓示,讓我認識到不僅要搞好學習,還要注重培養自己各方面素質、才能。

我想,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錢學森的求實的科學精神,一生都注意收集和積累,他謙虛謹慎,不斷攀登,刻苦攻關,在我們眼中,他不僅是一位謙遜的長者,還是一位堅定的愛國者,他爲了中國人的尊嚴,不再踏入美國半步,這種堅定的愛國者風範成爲我們思想發展指路明燈。

無論是從做學問本身,還是人格魅力,錢學森先生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從回想中醒來,擡頭看向窗處,剛剛堆霞的天空也漸漸平淡下來,沒有了色彩,錢學森先生刻在我心中,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不會忘記。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3

讀了這本錢學森,我覺得錢學森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在美國留學時,別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國。但是他沒有服輸,他努力學習,最後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讓那些人啞口無言。

在回國的路上他被美國關進了監獄、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沒完沒了的折磨他,但是他仍然沒有服輸,沒有向美國低頭,想盡辦法讓中國明白他此刻的狀況。最終,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美國飛行員作爲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願望最後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回到祖國的旅途。

回到了祖國,再製造原子彈的時候,那是沒有計算機,怎麼辦?錢學森他們也沒有向困難服輸,他們用算盤一個一個的算。最後,中國的原子彈、衛星也造出來了。

他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4

3月12日,我校組織同學觀看了影片《錢學森》,使我受益匪淺。

影片中的錢學森不顧美國的威逼利誘,毅然返回了祖國,用自己的所學來報效祖國。錢學森在中國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成功研發併發射了導彈——東風一號,繼而又成功發射了火箭。真是太了不起了!

錢學森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發射成功了!在沒有一個零件的情況下,錢學森研發出了用幾千個,甚至幾萬個零件組成的導彈和火箭。錢學森這樣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想想生活中的自己時,我不禁羞紅了臉,恨不得找條地縫鑽下去。

暑假裏,我一心想學游泳,可當我下水學習游泳時,就因爲被嗆了兩口水就不再學了。只好眼睜睜地看着別的小朋友在水裏歡快地嬉戲着。想到這裏我不禁羞愧難當,錢學森在沒有零件的民耕中國卻製造出了擁有幾千個,甚至幾萬個的零件的導彈和火箭!而我,只是因爲被嗆了兩口水,便退縮了。現在,每當我要退縮時,腦海裏便浮現出錢學森的經歷,便一次次鼓勵自己堅持下去。我決定以後一定要做一個遇到困難並不退縮,而是知難而上,勇往直前的人!

《錢學森》這部影片然我感受到了錢學森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5

今天,我們看了電影《錢學森》,其中的情節讓我很有感觸。

因爲錢學森在美國學習期間掌握了大量關於關於火箭、導彈方面的資料,他一心想早日回國,爲自己的國家效力。但是他要回國時,美國人強迫他留下,並且把他手中所有的資料都沒收了。錢學森斬釘截鐵地說:我一定要回去。經過千辛萬苦,錢學夢寐以求的回國願望終於實現了。由於很多重要資料都被扣留,回國後,錢學森憑藉超人的記憶和頑強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迅速將這些資料一一回憶出來、記錄下來,一個個火箭圖形躍然紙上。終於,白手起家的中國在火箭及航天事業的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開始反省自己:我有沒有像錢學森那樣頑強拼搏、堅持不懈?我有沒有像他那樣做事認真負責?沒有!,完全沒有。尤其是碰到困難時,我沒有一點鑽研精神,草草收兵就去玩了。我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點,老師講新的內容,我聽懂了一點兒就像大功告成了,一點也不想再深入就十分滿意、十分放心了,接下來老師講的什麼內容也不肯再聽下去了。

如果有一天我能像錢學森那樣努力,不把問題搞清楚誓不罷休,我的成績將會更優秀。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6

一部普通的電影,往往能使人受益匪淺。前不久,我觀看了《錢學森》電影,主要講述了錢學森忠心報國的事蹟。

當我看到第一次氫彈實驗,導彈突然開始泄漏氣體,在飛行途中從天而降時,我心裏“咯噔”一下,瞬間心灰意冷。可錢學森一點也悲傷,他認真地在爆炸點邊測量;分析。在經過無數次研究;討論後,他終於找到了失敗的根源,才使第二顆氫彈取得成功。“兩彈合一”工程進行了八年,錢學森受盡挫折,過度勞累使他過早蒼老。爲了祖國的國防事業,錢學森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停留在失敗的陰影裏,不能自拔。作爲一名少年先鋒隊員,怎麼能知難而退呢?

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解的數學題。我絞盡腦汁,沒有做出來。我選擇了放棄,當老師公佈答案時,我其實只差一步。哪怕再看一眼題目,再思考一分鐘,結果就會對。這樣慘痛的教訓,我一直銘記在心。

學森學森,學問像森林。今後,我要錢學森學習,做一個不畏艱難、敢於攻堅,報效祖國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做到,就一定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7

今天 我們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錢學森的愛國精神,所以我寫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 對錢學森的愛國精神,令我感動。當年年僅35歲的他已成爲加州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在美國有房有車,有漂亮的妻子,可愛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該是多麼優裕。更重要的是那兒有他的事業,他在美國的軍界、科學界的地位舉足輕重,已是名動世界的火箭專家。()當得知他回國的訊息時,他的老師馮·卡門先生,加州理工學院院長杜布里奇先生極力懇請他留下,爲美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辭懇切。說回到中國能做什麼,當時的中國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個剛剛誕生不久的建立在農耕社會基礎上的新中國,他沒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你在那兒種蘋果嗎?”這一個看似幽默的詰問其實何嘗不是當時的事實,相信勤於瞭解祖國新聞的錢學森不會不知道。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麼也做不了,願意種蘋果樹。”

這就是錢學森,一個對祖國不離不棄,愛國的一代英才!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8

2009年10月31日,被譽爲“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今年是這位世界著名科學家逝世十週年。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錢學森年青時學習優秀,成爲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之後他在美國進行研究,年僅二十八歲就成爲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不過錢學森更希望能早日回到祖國,爲自己的國家效力。美國人覺得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裏,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所以將他扣押了足足5年。多虧周總理的幫助,錢學森終於衝破了重重阻礙回到祖國。回國後,他領導了我國“兩彈一星”的研製,並取得了圓滿成功。

錢學森剛回國時,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造出導彈?”錢學森堅定地回答:“美國人能造出來,我們中國人不比他們少個腦子,當然能造出來!”

看到這個片段,我深深爲錢學森的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感到敬佩。有時候我們在學習中不如別人。往往會覺得我不行,別人天生就比我優秀。可實際上誰也不比誰少個腦子。我們不應該以此爲藉口來放縱自己。勤能補拙,只要肯努力,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19

這是一部平鋪直敘的傳記式電影,你不可能指望有太多的驚喜,卻也不會想到平淡至此,開頭的2分鐘基本濃縮了整90分鐘的故事全部,可以直接跳到結尾反倒是結尾,用一部分真實的影像還原終點:Until death do us apart。蔣英被攙到錢老的遺體前,輕聲喚他,把臉貼在他的臉上,直接讓我掉下淚來。

給傳記性的電影打分是件尷尬的事情,不是說故事不好,而是這人的一生有太多值得圈點,背景又過於宏觀,無法濃縮在短短的電影裏,處處是高潮,平鋪出來反倒失去了高潮。雖然鏡頭不斷在真實與戲劇的影像間穿插,想要儘可能給一個詳盡並真實的剖面,也醞釀了足夠豐沛的情緒,卻並不能叫人咀嚼出多少好味。

一直認爲衡量一部好電影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講好一個故事,二是成功地傳達出情感或價值觀。

從第一點上,有些貪多,試圖串講若干個好故事,於是每個故事只有幾句話,像流水賬一樣潦草。可是第二點卻做得很好,主旋律電影都這樣不是嗎?人們眼目所追尋之處,永遠也不缺乏精神與信念。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0

作爲中國兩彈一星的功勳科學家,作爲中國人脊樑的支撐者,作爲中國航天技術的偉大創造者和推動者,錢學森對於目前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是陌生的。電影《錢學森》以自傳的形式,敘述了他傳奇的一生。他的強烈的愛國情懷,卓著的學術成就,非凡的人格魅力給予我很多感動。在此,僅以幾個關鍵詞來談下我觀看《錢學森》的感受。

一、“學成必歸報效祖國”

“學成必歸,報效祖國”,這是錢學森來美國之前,就抱定了一個信念。這個堅定的信念任誰也不能阻擋,美國移民局以間諜罪對他的非法拘禁,導師對他的善意規勸,都沒有動搖他返回祖國的決心。這都源於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愛,源於對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他毅然選擇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從頭開始,受周總理的委託,研究掌握原子彈和導彈結合的技術,起草《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等,爲發展中國的航天事業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二、“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錢學森高尚的愛國信念無疑是建立在對航天技術的學術追求上,正是他對學術的執著和堅持,才能在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帶領國人將導彈發上天。毫無疑問,錢學森是個天才,在美國漫長的軟禁生涯中,他全心進行研究,在他43歲時,就完成《工程控制論》。這也奠定了他在航天領域的學術地位。回到祖國後,他不僅潛心研究,更是培養了大批的航天領域的骨幹人才。

錢學森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是奮鬥與創新的一生,是不斷學習與進步的一生。這一切成就都來源於他對真理與國家的無限熱愛、堅持和執著。因此,他的這種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及對學術的執著追求,是我觀看《錢學森》後的最大感受。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1

影片《錢學森》帶給我的最直接的感觸是,家庭的和睦是事業的基礎!

錢學森和蔣英真摯相愛、至誠相待,一同去美國,又一同選擇回國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5年在美的軟禁生活並沒有消磨掉錢學森和蔣英夫婦返回祖國的堅強意志。在這段灰暗的日子裏,錢學森與蔣英共同演奏古典室內音樂,以排除寂寞與煩悶,走向錢學森夫婦情感的共鳴,它是一種力量,它代表了這對不屈的夫婦的一種意志,一種品格,他們從這音樂中領悟到的是一種發自心底的信心和動力。

40多年裏,每當蔣英登臺演出,或指揮學生畢業演出時,她總喜歡請錢學森去聽、去看、去評論。錢學森也喜歡把所認識的科技人員請來欣賞,大家同樂。有時錢學森工作忙,蔣英就錄製下來,放給他聽。如果有好的'交響樂隊演奏會,蔣英也總是拉錢學森一起去聽,把這位科學家、“火箭迷”帶到音樂藝術的海洋裏。他們的結婚“信物”——黑色三角鋼琴,在蔣英的據理力爭下,最終與他們一起回到了祖國。這架三角鋼琴也因此成爲錢學森和蔣英歷經風雨、沐浴幸福的見證。

每當聽到蔣英的歌聲,錢學森總能感到一種美好的賜予。於是,他呼籲:讓科學與藝術聯姻吧,那將會創造奇蹟!

受到官場一些不良習氣的影響,當今中國一些原本做學問的人也向“裸官”們學習,將自己的親屬放在境外,這些人不可能有完滿的家庭生活體驗,也不可能有真誠的信仰,更不可能對國家和民族切實擔當責任,這些因素共同的影響是“裸學者”是難以做好學問的。

因此,每個真誠獻身人民幸福事業的人,先要保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2

昨晚看了電影《錢學森》,演員陳坤扮演青年、中年時的錢學森先生。

以前對錢學森先生的印象來自於中學時代,知道他是我國的原子彈和導彈之父,是偉大的科學家,僅此而已。

前段時間看了一些院士的故事,有的院士生平中提到了錢學森先生。閱讀過院士們的故事後,才深深的被他們的精神所折服。很多院士是拒絕國外的優厚待遇,回到中國從零開拓一個領域,在那個貧瘠的年代,不畏困難,爲國奉獻。

錢學森先生在美國已經是著名的科學家,美國爲了不讓他回國,想出了各種辦法,包括軟禁,最終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努力下,錢學森先生一家人才回到祖國。

回國後,錢學森先生被寄予厚望,毛主席希望研製出我國的導彈系統。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條件下,錢學森先生答應下來,駐紮在荒漠區,不能與家人相見,而且還要克服種種苦難,比如跟蘇聯專家學習時,專家到點就停,不允許延長時間學習和觀察,中蘇環境惡化後,蘇聯專家全被撤走,這無異於釜底抽薪。我國沒有工廠可以生產製作導彈所用的各種零部件;東風2號發射失敗;兩彈聯合發射時面臨惡劣條件等等,我想電影中呈現出來的片段只是整個研製過程中的很小一部分,實際的情況可能要比這更嚴峻和棘手。

影片最後,錢學森先生和夫人散步時,夫人說“中國可以沒有像我蔣英這樣的歌唱家,但是不能沒有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正是一代一代的科學家們,將我國的科學力量逐漸發展壯大,國慶閱兵活動上各種武器的亮相,讓國人倍感振奮,覺得祖國強大了,心裏很自豪,愛國熱情高漲。

我們應該學習科學家們的偉大精神,堅持不懈,迎難直上,解決問題。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3

今天,我們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做《錢學森》,裏面的內容使我受到了極大的感觸。

這部電影主要講,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時,他已是聞名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科學家,1950年,錢學森同志爭取回歸祖國,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裏,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國政府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爲交換,錢學森同志終於衝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任命他爲委員。幾年後,錢學森經過努力,終於研究出了中國第一枚原子彈,隨即,中國的第一枚導彈也誕生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被錢學森的愛國精神所感動了,他完全可以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享受終身教授的高級職位,可是,他選擇了回到祖國。那時的中國還很貧窮,他寧肯放棄優越的條件,還要到祖國來發展事業,這是多麼可貴的愛國精神呀。有人問他,“你回到那個貧窮的國家做什麼,種蘋果嗎?”錢學森卻堅定的答道:“只要我回到我的祖國,讓我幹什麼都可以,哪怕是種蘋果!”這樣堅定的愛國精神就是錢學森爲中國航天事業前進的動力!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4

一個上午,窗外的知了在聒噪地叫着夏天,我和同學們正安靜地坐在愛尚巔峯的教室裏,看着《錢學森》這部電影。電影結束之後,讓我感受深刻。

錢學森年輕時,遠赴美國求學。在他學有所成時,想回國去幫助祖國,可是美國卻擔心錢學森回國後,對於美國國力的威脅,把他關進監獄,囚禁他,誣陷他。無罪釋放之後,又派人監視他。這讓中國怒火沖天,後來,中國用11名美國飛行員去換回他。錢學森回到中國後,爲中國發設了第一枚導彈,成爲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留學,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的發射,讓中國人民從此安全,讓中國的地位在世界的舞臺站穩腳跟。他真是了不起,放棄美國的優越條件,懷着一顆赤子之心,與艱苦的環境作鬥爭,爲祖國的航天事業作出偉大貢獻!

我們也要向錢學森學習,我們要學習他的不怕苦的精神,學習他爲祖國事業不斷奮鬥的精神。一次,我要一個人爲媽媽做事,就是扒毛豆。扒毛豆是一項耐心活,一行十幾米,我耐心地扒起來,不過一會兒,頭上的汗從下巴一滴滴地落下。這讓我體驗到了媽媽爲生活奔波的苦。烈日炎炎,我也想跑回去,在電風扇下吹着涼風。但我想到了一位科學家——錢學森。他的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讓我堅持了下來。最終,我提着一籃子毛豆回家,心裏充滿了自豪感。

錢學森的愛國之心,令多少中國人感動!他爲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他也爲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他,真是一位英雄!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5

立身以立學爲先,立學以讀書爲本,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一部好的電影,也會讓我們心潮澎湃,震撼心靈。《錢學森》這部電影就是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受。

錢學森曾經說過: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結果的。在美國的這些年,他在科技上取得了騰飛般的成就。年華正好,雄姿英發的他還受到加州理工大學院長的重用。在這大好時光中,他本該可以繼續勝任加州理工大學終身教授,並且繼續研究美國重要軍事機密的活動。但是,一心想回國報效祖國的他卻毅然決然的說出了四個字:“我要回去!”

中國對他來說並不只是一個歸宿,而好像是一位母親正在召喚着他。他的存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絕好的事情。美國更不會想把他這塊肥肉白白讓給中國。五年以來,對他進行了各種軟禁,折磨不計其數。

錢學森在特務們的監視下,折磨下,威逼利誘之下,整整度過了五個春夏秋冬。五年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那是何等的寶貴?可是爲了重新回到母親的搖籃,他認爲,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紅色的中國纔是他唯一的歸宿。無論院長如何勸解他,旁人如何評價他,對他來說都如霧如煙般虛無縹緲。真正在他心中的是一顆愛國的心,一種回去報效祖國的使命。

“在我的國家,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哪怕是種蘋果。”他曾經這樣對理工大學的院長說。

祖國對他來說是至高無上的,這就是錢學森,錢學森是中國種出來的最值得驕傲的蘋果。

中國的一代巨星,是中國的驕傲!他的精神將會一直激勵着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6

今天我看了老師推薦的電影《錢學森》,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爺爺深厚的愛國之心所打動了。

影片的大概內容是:錢學森爺爺在美國學習深造後被聘爲教授,多年後在美國軍界、科學界,已是全球聞名的火箭專家,其地位舉足輕重。但他在美國進行研究工作的時候,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新中國成立後,他決定要立刻回國,用自己的所學所知報效祖國,但此時美國人覺得他知道的機密太多了,不同意他回國,只要錢學森留在美國,不回中國,就給錢學森豪華的別墅,先進的科學器材,優越的工作環境和誘人的報酬,但是這一切都沒有阻擋住錢學森爺爺回國的決心,被監禁了5年後纔在祖國政府的幫助下,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時的中國,一窮二白,剛好遇到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爲了保證科學家們的正常工作,黨和國家想盡辦法給予照顧,聶榮臻元帥特意送去一些豬肉,交待給錢學森爺爺和所有技術人員補充營養,但是士兵們是沒有的,看到這裏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技術上的問題,一定要聽學森同志的”。“學問像森林。”看到這裏我哈哈大笑,笑完後又想到只有努力學習,擁有淵博的知識,到哪裏都會受到人們尊敬。

回國後,錢學森爺爺先後主持完成原子彈、氫彈、中近程導彈、火箭、人造衛星等研究工作,被譽爲“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錢學森爺爺的愛國之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做像錢學森爺爺那樣至正直,執着於祖國的繁榮昌盛。少年強則國強,作爲一個小學生,讓我們行動起來,像錢學森爺爺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7

“五一”期間,爸爸帶我到科技館觀看國防教育展覽。進入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巨大的“中國大閱兵方陣”及“中國大閱兵武器裝備”展覽圖片。看着“陸海空”三軍組成的儀仗隊,心中不由讚道“威武、雄壯之師。”展出由我國自主研製的武器裝備有28種之多,其中19種是新設備,處於世界的先進水平。而正是這些武器裝備的顯示,使我國在浩瀚的軍事科技天地裏,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着人流的移動,漸漸獲取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各展品前圍滿了同學,或蹲或站,拿着筆記本在記錄着。

當十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出此刻面前時,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楊利偉叔叔乘坐的“神州”五號飛船就是靠火箭送入太空的吧?透過一幅幅圖片的說,我明白了,原來,中國是火箭的故鄉。中國的火箭理論,成爲世界打開天門的一把鑰匙,明朝被稱爲“航天始祖”的萬戶提出了利用火箭“飛天”的理論比“宇宙之父”奧爾科夫基的理論設想早了幾百年。而新中國的火箭研究工作在火箭專家錢學森的帶領下,經過五年的艱苦發奮,在1970年4月2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誕生,並多次成功發送東方紅1號衛星,標誌着中國航天技術邁出了重要一步。1975年的長征2號成功發射,並且在10年間連續12次成功發射。到84年長征3號成功發射了試驗通訊衛星,使我國成爲世界第五個能自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中國的火箭研究工作,從一片空白,大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並且在國際商業發射業務取得了輝煌成就,在世界科技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從古老的夢想飛天到楊利偉叔叔太空遨遊,都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看着日益強盛的中國,真想高呼一聲“中國!我爲你自豪!”。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篇28

近日,爲了更好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爲了學習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爲了緬懷這位享譽海內外爲中國軍事、航天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西壩河第三小學黨支部組織本校全體黨員、積極分子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科學家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發明製造了很多導彈,而且爲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你大概不知道,錢學森3歲的時候以可背誦百首唐詩宋詞了,鄰居都說錢家出了神童,5歲時他以可以讀水滸傳了,還有一次他在測試中得了100分,但是他卻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錯誤,他立刻舉手,向老師指出自己的錯誤,並要求扣分,老師感動了,主動收藏了他的卷子,這份卷子在老師那裏一放就是40年。他這種認真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想回到祖國來,但是美國設置了重重障礙,回國的時間長達5年,他是靠着信心和聰明才智回來的。

回到祖國後,他投入到武器製造中,領導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否搞成導彈,錢學森回答;爲什麼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頭嗎,陳賡說;太好了,錢學森帶領大家克服重重困難,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作爲祖國的花朵,肩上擔負着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一定要學習錢學森爺爺愛國、勇於奉獻自己的精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爲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成爲棟樑之才!

他的嚴謹的學習態度,愛國的思想,克服困難的信心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