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八篇

中考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考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考作文八篇

中考作文 篇1

星期天,媽媽讓我去姥姥家取一條褲子。我想姥姥家在九道街那邊,那麼遠,要是去的話,萬一碰到壞人怎麼辦?要是不去的話,媽媽會笑話我的:這點小事也做不了。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最後我咬咬牙,說:“我去。”

我坐上了車,順利地到了姥姥家,我把褲子拿走了,出來的時候忘記了向姥姥要錢了,不知道該怎麼回去,我想再上去向姥姥要錢,那多不好意思呀!算了,走着回去吧,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剛走出去不遠就摔了個“大跟頭”褲子被甩了出去。我站了起來,撿起褲子往家走,到了家。媽媽問我:“褲子怎麼這麼髒啊?”我說了一些情況。媽媽說:“就不能讓你乾點事,一干就幹砸了。”

媽媽要給奶奶送點水果去,我說:“讓我幫您送去!這回我不能再幹砸了。”媽媽說:“好吧,你小心點。”我乘公交車到了奶奶家,我對奶奶說:“這是媽媽讓給你送來的。”在奶奶家吃了午飯,我該回去了,奶奶說:“有坐車錢沒,給你一元。”我說這次帶了,於是乘車順利地返回家中。媽媽說:“還不錯。”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無論做什麼事,心中都要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能行。

中考作文 篇2

抓住父女倆送雞蛋的本來意義,提出了合情合理的新建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立意淺顯而耐人尋味,富有豐富的意蘊,結構明朗,論證層次清晰,富有哲理。

備戰07中考作文要立意出衆

媽媽,您毅然決然地拒絕了他們父女倆送來的雞蛋,把歪風邪氣擋在了門外,您真是一個潔身自好的好人,那一刻,您在我的眼裏變得異常高大,您真是我的好媽媽。

從這段話來看,作者簡單地將雞蛋與其他禮物劃上等號,沒有認識到寄託在雞蛋裏面的是父女倆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結果錯誤地把農村父女送雞蛋說成是“歪風邪氣”。同時,對禮物一概拒絕,也是一種不加分析的絕對做法,不應該盲目讚揚。因此,修改這段話,應該準確把握父女倆的內心世界,辨證看待是否收禮的行爲,從而實現立意的高遠和新奇。

媽媽,我知道,您並不是嫌棄這禮物不值錢、不珍貴。但是,您知道那裏滲透了那父女倆對您的幾多感激之情嗎?你知道他們走了多長的路程纔來到這個陌生的、冷漠的城市嗎?你知道他們鼓起多大的勇氣纔敢舉手敲擊老師家的門嗎?就是因爲您的拒絕,他們心裏會蒙上一層被人瞧不起的陰影,他們又該灰溜溜地將雞蛋如數拿回去。他們的自尊,受到了多大的打擊啊。

媽媽,這不是用來賄賂的禮物,這只是老百姓最樸實的真情表達。你爲什麼就不能高興地收下來,然後回贈一些禮物給他們呢?――接受真情,體恤他人,原本也是一種修養啊。

我的中考

文章一唱三嘆,詩意濃郁,形象含蓄,寓哲理於其中,用詞生動,語言暢達。如“月影憧憧,花燈幾重,烏雲獨自搖晃,對鏡自視,銀霜隱現,領悟出並非夢境”。最後畫龍點睛,真是文采斐然。

眼前似斷橋昏鴉,癡人終自悔

轉過身柳暗花明,窗外月分靜

——題記

疾風,駿馬,發出嘹亮的一聲“中考”,遠處空谷穿響,哀囀久絕。

明燈,筆桿,奔馳在重重書卷,只爲那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昏天,黑地,小橋流水,蒼穹凝下自悔的淚珠,這,是考場失意的獨白。

在徘徊的邊緣獨舞,在落寞的腳下迷茫,才覺抽咽聲聲催天雨,也似人生夢斷一切皆爲空。

雨打溼眼眶,只是形隻影單孤獨守在窗外,不知不覺淚早拆兩行。

雨漸大,人更癡,心願融入其中,不復出焉。

柳絮紛飛,飄向遠方,誰知能怎何去何從。

月影憧憧,花燈幾重,烏雲獨自搖晃,對鏡自視,銀霜隱現,領悟出並非夢境。

暗自糾結,梨花帶雨,窺見日出遲暮,浪潮翻涌。

強迫着擡起頭,撥雲見日,轉過身,柳暗花明。

行雲,流水,飛舞着,奔馳着。原來,奼紫嫣紅,正是荷葉浮擺,映日荷花別樣紅。

莫在乎最後的收穫,給予遠比接受快樂;

莫在乎考場的失意,過程遠比擁有懷念;

莫在乎衆人的眼神,心寧遠比爭鬥閒適……

垂柳夾堤,樂聲合鳴,遠處播撒着希望,綠水拂岸,人影攢動,我還擁有現在。霧氣朦朧,嬌花爭豔,努力未必有結果,不再找理由,我就是自己一人的英雄。

獨倚窗邊,窗外月分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考作文 篇3

夕陽向西奔去,萬物籠罩着金色的寂靜。

夕陽已經懸掛在半空中了,像一幅玫瑰色的織錦鋪展開來。夕陽照在萬物上,快看,河水浮光躍金,人臉上鍍上了一層金,綠樹儼然抹上了一層油,更加碧綠了……

擡頭45°仰望,去欣賞夕陽,陽光儼然是千萬把利劍,刺入眼睛,不禁流淚。陽光也在135°俯視你,衝你微笑。雲霞的形狀千變萬化,有的好似美少女的彩裙,一縷縷,一道道,輕輕漂浮;有的彷彿棉花,一團團;有的宛如盛開的薔薇花,一叢叢,一簇簇,引來了蜜蜂娓娓的歌聲,蝴蝶優美的舞姿。雲霞變化得那樣火速,那樣自然,那樣瑰麗。紅色的霞光印在湖面上,微風輕拂,波光粼粼,似乎一顆顆金色的小星星,閃閃發光。

雲霞的色彩變幻無窮,一會兒百合色,一會兒紫紅色,一會兒金黃色,一會兒灰半橙,剎那間,它又變成了紫檀色,整個大地也被打扮得絢麗多彩了。

呀,又變成橘紅色了!真是色彩繽紛,變幻無窮啊!

過了一會兒,夕陽突然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它火紅火紅的,太陽的下部陷阱了天邊的烏雲裏,只剩下了一半,像個火紅的半球儀;吧半邊臉藏在山後,像位害羞的姑娘似的,含羞的望着無邊無垠的大地,依舊不忍離去。可是不知是誰,無情的拉它走,它含淚沉入地平線。它帶走了灑向大地的光輝,僅留下一抹紅雲。頓時,天邊紅彤彤的,像正在燃燒的火焰。不僅天邊通紅通紅的,世間萬物都是紅色的,連我們也被染紅了!

我愛這靜謐的氣氛,愛這夕陽籠罩下的迷人的傍晚。

中考作文 篇4

輕輕踏上鋪滿青石板的老街,用力推開嘎吱作響的老木門,一臺古樸的石磨自我小時起就佔據了錯落的院子。踏入院中,便彷彿聞到了石磨盛產的一種甜,心暖甜安。

記得小時,因爲我身體的孱弱,奶奶不知從何處費力弄來一臺石磨。石磨就放在院落,自此,喝豆漿成爲了我的必修課。

聽到老木門門鈴似的嘎吱聲,奶奶匆忙從廳堂中出來。我像是黏着奶奶的牛皮糖般,訴說着這學期的趣事。奶奶坐在—旁聽着,不言語,用手輕撫我的髮絲。奶奶的手卻不似當年那般細膩,手上的老繭應是磨豆漿日積月累形成的。我想到這,內心波瀾,不由得停住了不休的吐訴。

奶奶見我停頓,便拉着我到了院中。“ 囡囡還喝豆漿嗎?”奶奶嘴角微微上揚,像極了一個愛炫耀的老小孩。“要! 要!奶奶磨的豆漿最甜了!”在打趣間,我打量起了這臺承載着記憶的石磨。在與五穀雜糧和歲月的廝磨中,齒條棱角變鈍,溝線不再分明。記憶流轉,那時奶奶磨出的豆漿從不加糖,但就是有一—種甜流連脣齒間。

撣去磨面上的灰塵,打了盆水,奶奶先將石磨打溼,轉動幾圈。拿來— —大早泡好的去殼黃豆,接着又把少許豆子放入磨洞中。稍稍加水後,奶奶作勢將要從右往左轉動磨柄。看到奶奶弓背彎腰,我立馬喊住:“奶奶, 這回你教我,我來磨。”奶奶似是知道了我的心意,退讓坐在旁邊的藤椅上。現在的我,自詡已是身強力壯的女漢子,當我轉動磨柄時才深知這是需要功夫的。雙臂的肌肉開始微微發顫,我站穩腳跟,雙膝下沉,暗暗提氣,按照奶奶的磨豆方向開始發力。我一邊推動,奶奶一邊加水。石磨起得很慢,一週圈下來,手臂已經發酸,但我依舊咬緊牙關堅持着。難以想象,瘦弱的奶奶是如何推動磨柄研磨出豆漿來的。在第九圈的時候,白色的豆漿從磨底流入到磨盆之中,這似是對我的鼓勵。正當我要發力加速時,奶奶卻輕聲說:“ 磨豆漿啊,是個耐心活,一定要速度均勻。”腦海中漸漸浮現奶奶研磨豆漿的景象,此時的我開始期待着有一種甜的誕生。

奶奶熬煮好了豆漿,我們就倚靠在石磨邊品嚐着。“ 囡囡磨的豆漿,有一—種甜絲絲的'味道。”奶奶笑着讚許我。但我知道,奶奶熬豆漿時從不放糖。那時候媽媽勸奶奶買一個電動豆漿機,輕鬆省事,但奶奶堅持拒絕。隨着我不斷長大,豆漿依舊在,石磨已無聲,再難見“漉珠磨雪溼霏霏”“ 礱去漿飛白練柔”了。很久沒有品嚐到這種甜了。這種甜,不是添加的糖,這是石磨盛產的甜,這是奶奶一圈圖研磨帶來的甜,這是奶奶帶給我的心暖甜安。

甜,是我們小時候最迷戀依賴的味道。有一種甜,縈繞心間;有一種甜,心暖甜安。

中考作文 篇5

豐富多元的世俗社會中,人們相互依存,仰賴着人與寵物間的溫馨、生態與自然間的生生不息。在這個工業發達的時代裏,動、植物的生存空間被人們的慾望佔據了,然而思想文化總走在前端,保護生態的觀念逐漸盛行,很多保護人士不斷呼籲,連各界學者也紛紛加入這股風潮,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環境的決戰……

早晨是美好一天的開始,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因此,每當我從溫暖的被窩中奮力鑽出時,總能夠聽到窗外傳來了清脆、響亮的鳥鳴聲,他們似乎正開心地向大家述說着昨晚的一場夢幻美夢,啁啾、咬咬、唧唧……每當聽到他們如此鳴叫,我心裏便不禁思索:幸好還有蟲子能夠養活鳥兒!愛鳥的人,不會將鳥兒關在籠子裏,更不會故意買了鳥兒再將它放生;愛鳥的人,不會以私慾控制鳥兒的自由,更不會得意地帶着關在籠裏的鳥兒到處炫耀,真正愛鳥的人,不過在閒暇時帶着望遠鏡至深山中觀望鳥兒、欣賞它們的多姿與光彩罷了。不要過於寵溺鳥兒,給予他們自由的權利,這就是護“鳥”的智慧。

上學的途中,時常看到很多流浪狗張着無神的雙眼,無助地在街頭遛達,它們會在餿水桶旁等待人類棄置的可口食物,休息時也只能夠趴在車子底下躲避毒辣的陽光。在我們不斷嫌棄它們、辱罵它們的同時,我們何曾想過,它們會淪落到遊走街頭,不都是人類極力開發大地所引起的嗎?打造一個“狗狗樂園”吧,讓它們自由的奔跑、盡情的玩耍,不被捕殺、不被嫌棄,這就是護“狗”的智慧。

深山中,生長着很多野生植物,有些甚至是千年神木,它們經歷了數百年、數千年的風吹雨打,這些風風雨雨,成就了它們值得傲然回首的過往,更爲它們寫下了永恆的歷史回憶,它們身上一圈圈的年輪,述說着四季的冷暖交錯,這一個個篇章,增添了“福爾摩沙”的光彩與鮮麗,更是很多動植物的免費森林飯店。在我們奢求高檔檜木傢俱的同時,是否能思考一下植物們爲人類的奉獻犧牲,做一個護“木”天使吧!

保護生態的智慧是人們應該培養的重要價值觀,看見鳥兒朝向碧藍的天空自在翱翔,一股自在的感覺油然而生;瞧見狗兒在草原上奔馳,一抹微笑自然地掛上嘴邊;低頭看着一花一草從綠芽茁壯,翹首看小樹苗長成一株千年大樹,豐富的感觸填滿了內心深處。熙熙攘攘的街道喧囂如昨,如同自然萬物的生生不息,人類的生命也在其中輪迴交替,生命的輪轉不歇,使大地涵養滋潤,不易枯竭,爲生命的真實、保護生態的智慧譜出一曲曲動人的旋律。

中考作文 篇6

【得分點關鍵詞】切題

【得分點要訣】審清題目,切合題意

1.切合題意,你的文章纔是合格的,纔有可能躋身優秀之列。

中考評卷,依照扣題的程度將文章分爲四等: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偏離題意。據此,閱卷老師給予各類作文不同等級的分數。

2.得分點策略

一是扣住話題擬新題。話題作文需要我們自己擬題,如果我們將獨詞式話題擴展成短語並以此作爲寫作題目,就能將題目限定在命題者設定的範圍內。比如,以“感恩”爲話題作文,有同學擬題爲“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諧”等,突出了話題的重要地位,讓後面的構思選材等工作自然地圍繞題目展開。

二是起筆開門見山,直擊題目,引得下文圍繞這個方向展開。比如,有一滿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這樣開頭的:“人海茫茫,許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爲匆匆過客,如天空中劃過的流星——只留下美麗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腦海中卻保留着一張張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飄散。”開頭強調“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飄散”,很自然地就此展開話題,引出了下文合乎題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題。可以圍繞題目擬出一組小標題,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據題目擬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間。比如,滿分作文《“和諧”畫展》一文,以參加“和諧”爲主題的畫展爲內容,描述了“我”精心準備的三幅畫:“嬰兒哺乳圖”、“淚眼蒙朧圖”、“夕陽攙扶圖”。作者分別以三幅圖爲小標題,着力描述了各圖的內容。這樣,保證文章始終運行在題目的軌道里。

四是鎖定題目作結尾。文章的結尾一定要扣回題目,這一點至關重要。比如,中考滿分作文《充滿活力的歲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樂曲境界中與音樂爲伴的生活之後,結尾寫道:“我就和音樂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讓我的心不曾單調,把我年少的心填滿了繽紛的旋律。有音樂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是充滿活力的歲月。”這樣一來,很自然地點明題意,也留給讀者很大的品味空間。

3.失分會診

一是因誤解而離題。或者對題目的含義理解不準;或者對題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當;或者將題目中的局部當作整體,只扣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做法都是偏題離題。比如,對話題“藉口——弱者的託辭”,一些同學大談有時候藉口也能尋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壓力。這樣一來,將“藉口——弱者的託辭”這個話題變成了話題“藉口”,只顧及了話題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體偏離話題。

二是因隨意而脫軌。作者沒有緊扣題目和中心的寫作意識,寫到哪裏就順勢說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這樣很容易出現行文離題的問題。比如,對半命題“窗外的”,有篇作文填題目爲“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動,文采飛揚,結構清晰,材料豐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寫“窗外”,中間提出:“那麼窗內又是怎樣的呢?”然後過渡到寫“窗內”。整篇文章的重點就是寫“窗內”。很明顯,由於作者寫作的隨意性,導致文章偏離了題意。結果,文章被評爲三類下。

三是因忽視而偏向。只重視狹義的“題目”(不包括導語等)或者“話題”,而無視導語的限制,這也是造成離題的一個原因。比如,中考作文“開端”一題,導語中有“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敘述你的經歷,又沒有用你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爲事例,也沒有寫出你個人的見解,那麼,你就離了題。

4.提升要訣

第一,認真審題。這一步中,有幾點要特別注意:一是要認真解讀題目“導語”和“要求”部分,決不能輕易放過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讀懂題目或者話題的真正含義。三要讀懂題目包含的感情色彩。

第二,提前規劃。在動筆之前,先要將文章的構思想清楚,表達什麼樣的主題,選取哪些材料,材料呈現的先後順序及詳略處理,開頭、結尾怎樣寫等等,儘量想細一些。然後擬寫出寫作提綱。這樣,以有效地避免思維和寫作的隨意性。

第三,及時補救。寫一段話後,要注意回頭審視本段或本部分的中心話題是否合乎主旨、合乎題意,是否遵循了提綱所預設的寫作思路。如果發現了離題的內容,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話,並轉到中心話題上來。

【考題回放】

1.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常常有許多感悟:當我們看見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剖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與旺盛的生命力,當我們看見葉子從樹上落下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短暫,而應該珍惜時光發奮進取……

朋友,你對生活有什麼感悟呢?請以“感悟——”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後面的空白處填一個詞或短語。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書寫清楚,600字左右。

【作文展臺】

1.失誤文剖析

感悟夕陽(三類文)

日子似乎平平淡淡地走(“走”與“日子”搭配不當,改爲“過”較恰當),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轉眼間又到了星期五——一個讓人激動的日子。以往的星期五,真是快樂。這種快樂,從初一到初三,我過了很多次。(概述的目的只不過是要說以往的星期五快樂,暗示文章要寫的星期五不快樂。但是,概述內容太雜,用筆太多。)

那一天,手拿着一張令我汗顏的化學試卷,看着叫人難堪的76分(這可是我有史以來的最低分啊),我傷心極了。(點明瞭事情的起因。)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父母和老師對我寄予的殷切期望,我心如刀絞。我無力地趴在桌上,動都不想動一下。我本來是想再反思一會兒,勞動委員卻說要拖地,把我趕出了教室。(你看,這個句子裏,前邊以“我”爲陳述對象,後邊以“勞動委員”爲陳述對象,不統一,影響語言的流暢性。)來到走廊,我又趴在了欄杆上。(兩次用“趴”字,都很形象,符合特定場合人物的心理。)我不斷地責問自己:“嗐,我爲什麼如此粗心大意?爲什麼呀?這麼低的分數,叫我怎麼見人呢?!”我的淚都流了好多了。我真希望有哪位好心的人能送給我一顆“後悔藥”,讓我重新再考一次。(“重新”和“再”連用,重複。)這時,我想望望自己平日非常喜愛的藍天。

我發現食堂邊的樹上有一束陽光。順着光,我去尋找那光源;哇(“哇”表示驚喜,與沉浸在悲傷之中的“我”的心理反差太大,不恰當),那是西下的夕陽。這般美麗的景色,真是叫我們難得一見。夕陽使出渾身的力氣,把天空的淺藍染成了暗暗的淡紅。(好一個“染”字,寫活了夕陽的色彩和動態。)當我還沉浸在這美景中時,突然發現太陽變成了半個,於是飛快地跑到三樓,一睹她最後的芳容。當再次看到完整的太陽——那輪火紅火紅的太陽時,我開心地笑了。夕陽美景,點亮了我的眼睛。

忽然間,我的內心十分感動。可是,在以往很多時候,看到的很多景物,我的心裏卻是無動於衷,像沒有什麼感覺似的。即使是面對人們普遍讚揚的朝霞和鮮花,我也似乎沒有什麼感覺。可是,有的人,常常是觸景生情,善於從不同的景物中找出生活的哲理。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作者的筆,已經轉到了寫“沒有感覺”的話題了。)

【失分會診】

得分點:本文的標題決定了文章所寫作內容:寫作對象應該是“夕陽”,敘述角度是第一人稱;寫作重點應該是寫“感悟”,即:由夕陽引發了“我”的情感、意念。審視上面的文章,我們就會發現,文章對於“我”的心理活動的描述,對於漸漸落下的夕陽的描述,都扣住了題目的要義,也具有自己的寫作特色。

文章結梅完整,敘述重點比較突出。

失分點:(1)在觀看夕陽之後缺少與之相關的“我”的情感或意念的描寫,沒有落實“觸動”的要求。(2)寫“沒有感覺”的內容,與本文中心無關,屬於順勢轉移了話題的跑題之舉。試想,夕陽到底是怎樣觸動“我”的心靈都沒有說清楚,跟“我”在別的地方沒有受到觸動又有什麼區別呢?

提升點:

(1)刪節法。將末尾一段寫“我”沒有感覺的內容全部刪去。

(2)添加法。在寫完觀看夕陽之後,添加“我”的思想感觸。這個感觸,必須透過夕陽這個物象,融匯引導“我”走出心理誤區的哲理。(3)改寫法。將文章的開頭、結尾等重點段重新改寫,使其直接點題,強化扣題寫作意識,落實扣題寫作的要求。

2.一類文解析

面對您無私的愛

“未覺池塘春夢早,階前梧葉已秋聲。”(引用詩句,旨在說明時光飛逝。)歲月在指縫間流逝,年華在不覺中老去,轉眼間我已走過了人生的十五個春秋,這一路上都伴隨着您——我親愛的媽媽那無私的愛。

您還記得嗎?上初中那一年(聯繫下文,宜改爲“小學畢業那年”),由於乾旱,家裏顆粒無收,一貧如洗,您爲了給我籌集學費,竟一口氣走了十幾裏的路到親戚家去借?可是借來的錢不夠,還差幾十元錢。無奈之下,病弱的您毅然拿起了鋤頭,在炎炎的烈自下連續給別人家鏟了三天地:爲我掙來了學費。(聯繫上下文來看,“掙來了學費’鈞表達不夠嚴密和準確。因爲“學費”的大部分是借來而不是掙來的。改爲“掙齊了剩餘的學費”比較妥當。)當您把那些汗津津的錢遞給我時:我看見了您那雙曬得乾裂的手,手心丟背上還有斑斑的血跡……爲了女兒,您把“十指連心”的痛忍了下去。(“爲了女兒”表明了母親吃苦耐勞的目的,扣住“無私”二字。)您知道嗎?我曾有過多次放棄學習的念頭,我不願意再看到您爲了我而受累,可是每當我看見您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放棄學習的念頭便被打消了。我暗暗發誓,一定要以第一的成績升入初中!您知道,女兒實現了心中的諾言。

上了初中,由於沒錢住宿,我只能暫住在姑姑家,爲了您的期望,我把所有的歧視、冷眼和痛苦都吞了下去。這是因爲,我發誓要讓您愛的樹上結滿累累碩果。(作者人生目標的確立,源於感恩。)經過我的努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我就考了第一名。我從同學那裏借了輛自車,帶上學校獎給我的鋼筆和筆記本回到家裏看望您。當我風風火火趕回家,正想高興地向您報告喜訊的時候,卻看到您孤單一入躺在炕上。(此處有必要增添一二句話對父親的情況交代一下,這樣可以回答讀者心中“爲什麼要讓女人去鏟地”、“爲什麼家中只有母親一人”等等疑問,表達會更嚴密。)望着您那黝黑的、乾瘦的面孔,我真的很想哭。您說話有氣無力,連睜一下都顯得有些費力,看得出,您似乎沒有吃飯。我急忙走進廚房,想給您做點吃的,無意間,我看見了飯桌上那硬邦邦的半個饅頭和那早已乾癟了的幾根蔥…。(寫物,是爲了襯托人物形象。這個細節讓我們感受到母親省吃儉用,愛孩子勝過愛自己。)

媽媽,女兒真的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感情,我的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視線。媽媽,爲了你那最誠摯、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女兒會以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來回報您的。

媽媽,面對您那無私的愛,我真想大喊一聲:“謝謝您,媽媽……”(結尾在強烈的抒情中再次點了題。)

【說長道短】

得分點:“面對您無私的愛”是個題意明確但涉及範圍較廣的題目,那麼,作者是如何落實題目要求,扣題寫作的呢?

一是落實在寫作順序的安排上。本文所敘之事較多。作者着意將母親帶病鏟地掙齊學費一事放在開頭部分先寫,將母親“無私的愛”展示在讀者面前。這樣安排,完全符合題旨:題目所指,包括“面對”、“您”、“無私的愛”三個要點。

二是落實在寫作重點的確立上。在題目涉及的三個要點中,“您”、“無私的愛”應該扮演的是配角,起鋪墊作用:“面對”行爲的發出者纔是主角。再回頭看本文,面對無私的母愛,者既寫了“我”的想法,又寫了“我”的做法:既寫了“我”的行動,又抒發了“我”的情感,可謂不惜筆墨。這樣,既突出了題目的主要要求,又實現了詳略的合理定位。

失分點:文中有些失分點:文中有些語言表達不夠嚴密,影響到對既定情境的交代,削弱了表達效果。如母親拿起鋤頭掙來學費這一情形,前面說學費大部分是借來的,這裏卻又是母親掙來的,前後矛盾。

提升點:修改時應着重從語言表述的角度切入,對既定情境的交代要具體、真實,使之更好地爲表現人物形象、表現全文主旨服務。

3.滿分作文解密

感悟感恩

不知不覺中之中,西方的節日文化已跨越了地域與民族的界線,逐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放眼國內外,審視自己的生活。作者的視野之開闊,由此可見一斑。)面對着這些因新奇而充滿誘惑力的節日,我唯獨鍾愛感恩節。它不如情人節浪漫,也不似聖誕節熱情(先說其不足.後說其優點。用辯證的觀點加以強調)卻以一種平和溫暖的方式提醒着我們永遠不要遺失那顆感恩的心。的確,感恩需要提醒,在現代社會尤其如此。因爲生活中的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趨於隱匿,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抱怨。(這是現實生活中的常見行爲,也是作者感悟的現實環境。)

過上了平淡安穩的日子,我們卻抱怨它不夠富裕;擁有了關愛我們的親人,我們卻抱怨他們太過嘮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們卻抱怨他們還不夠體貼……(對今天,人們常常忽視其價值。於是,作者將我們引向對昨天的回憶之中。)我們似乎忘卻了,忘卻了曾經貧窮時,能過上平淡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們會感恩;忘卻了曾經失意時,能有人鼓勵,哪怕只有一句,我們也會感恩;忘卻了曾經無助時,能有人關心,哪怕只有一點,我們同樣也會感恩……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我們忘卻了感恩,無暇去感恩(“無暇”,滲透着作者,心中的理解),於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來,變得喧囂不安。我們需要得到提醒,感恩需要得到提醒。(這是領起下文的關鍵句。)

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中心句,鎖定了本段主題。)也許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不如棗之處,但是換個角度去審視它,以一顆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們會發現心情明朗了許多。

提醒感恩是爲了要讓我們學會感恩,重拾感恩。感恩於生命,感謝它給了我們體驗生活的入場券;感恩於愛,感謝它給了我們感受溫暖的熱源;感恩於機遇,感謝它給了我們昇華自我的階梯;感恩於苦難,感謝它給了我們繼續拼搏的籌碼……(運用排比,在羅列中表明我們應該感恩我們所擁右確一切。)

常言道:感恩圖報。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要讓我們能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去回報我們感恩的對象。對生命最好的回報莫過於珍惜,對愛最好的回報莫過於傳遞,對機遇最好的回報莫過於把握,對苦難最好的回報奠過於昇華……(與上文對應,展示回報的最好方式。)

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與內涵,感恩那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依賴於外界的給予,而忽視了自身努力的價-值,磨滅了繼續進取的鬥志。畢竟自己纔是生活的主角,進取才是生活的法則。(這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觀點,是作者對生活本質的透闢感悟。)感恩可以是一種慰藉,卻不可以成爲一種麻醉。

感恩如一場及時的春雨,沖刷掉浮躁的塵埃與腐朽的氣息,讓一切在塵埃落定的平靜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所以,讓我們一起來提醒感恩,在每一個感恩節,也在每一天。

【滿分解密】

文章行文大膽,收放自如,筆法嫺熟,是一篇頗具思想深度的大氣文章。

滿分點:“感悟感恩”,一個語意明確、簡潔扣題的作文題目。文章開頭由獨愛感恩節引出“要提醒感恩”的話題.結尾強調“要提醒感恩”時,仍不忘提及感恩節。可謂前後呼應,首尾圓舍,結構緊湊。這是文章的一大優點。在文章的主體部分,圍繞着“爲什麼要提醒感恩”,“提醒感恩應把握的原則是什麼”等問題,作者提出了“提醒感恩是一種樂觀積樞的吐活態度”,“提醒感恩,耍把握好感恩的界限與內涵”等全新觀點,顯示了考生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力與一定的思考深度。

【模擬演練】

一、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壓力摸不着看不到,但壓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小到個人,大到集體、國家,都被壓力壓着。你看小學生有作業壓力,中學生有升學壓力,大學生有就業壓力,職工有下崗壓力,企業有生存發展的壓力,國家有國際政治軍事經濟競爭的壓力……

沒有壓力行嗎?不行。人往往是有惰性的。沒聽說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嗎?沒聽說過“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嗎?沒聽說過“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亡國”嗎?我們一直在努力,還趕不上別人,哪還敢停息?

請以“壓力”爲話題作文。可以發表議論,可以抒發感情,也可以記敘經歷。

注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

二、有人說歲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說生活宛一首歌,有人說親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說快樂宛如一首歌,還有人說苦難宛如一首歌……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動人心絃的樂章,請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節,寫出你的感受和認識。請以“宛如一首歌”爲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說明: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要有真情實感。

中考作文 篇7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今天,需要破解的技術難題都存在於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很多人身上都隱藏着創造的潛質。只要處處留心,鑫動腦筋,刻苦鑽研,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照樣能在創新發明中大顯身手。

爲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這位大發明家只上了3個月的小學。被恩格斯稱爲“使英國工人的狀況發生根本變化的第一個發明”的“珍妮紡織機”,其發明者哈格里沃斯原本是英國一個普通工人。

20世紀中後期,美國基礎研究的重大科學成就中,有75%來自不爲人們所關注的小項目。人們司空見慣的拉鍊,怎麼看都不起眼,卻在美國《世界科學》雜誌1986年評選出的“20世紀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10項發明”中,位居榜首。

當然,與那些擁有專業技術職稱、專門實驗設備和國家支持經費的科技人員相比,普通人的發明創新之路無疑更爲坎坷,需要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挫折和艱辛。

建設創新型國家,即需要一大批專門的科技人員,更離不開億萬普通人的熱情參與。

中考作文 篇8

(一)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是古板的作文訓練體式格局,其題型特點便是給出了完好實在定的問題。

在各地中評語文試卷中,命題作文有重要身分,可見其在寫作和試驗中的重要性;從中考來看,大多數文題沒有審題障礙,涉及的內容充裕貼近門生生存;大題、寬題多於小題、窄題,便於考生自由選材。懂得這些特點,看待我們作好考前訓練有很重要的作用。

命題作文的題型豐裕,大抵可分爲:

1、直接式命題

此類題明快直截,或直接點明敘說的人和事,或精確提示議論的中心,或明確地呈現闡明的方向。考生做此類題,在審題、取材上普通不會產生什麼困難,如下面與“我”相關的一批中考作文題,同硯們普通都市做:

我和班全體、我的課餘生存、這件事教誨了我、謝謝您給我的愛、我的心事、忘不了你給我的教導、我從實踐中悟出了這樣一個原理、我最喜好的一句格言、我真看不慣這件事、我最希望的、我辦理了一道困難、我最喜好做的一件事等。

2、委婉式命題

也稱隱含式命題,是對考生來講有必定難度的命題。此類文題內在豐裕,一是具有寓意、比喻、類比的特點,二是具有由表象到裏層、由表象到性子、由此及彼地實行引申的特點,三是具有多角度遐想的特點。面臨這樣的問題,考生要用發散式頭腦,從差別的角度實行遐想,然後取其最佳決計,實行寫作。

這類題由淺入深,其命題有下面三個條理。

第一個條理,略帶一點引申的意味。例如上海題“母愛”,出題者提示說,這個題可以寫真正的母愛,也可以寫母親般的愛。

第二個條理,帶有較強的比喻色彩,普通不及就題寫題,而要先就問題內容去比喻一番,然後再去作文。如山東省作文題“墾植”便是這樣。

第三個條理,不光帶有較強的比喻色彩,並且可供發散內容更多,因而作文的難度更大。若有一年某地的中考作文題“鏡子”即是。相同這樣的題或喻指一種表象,或要求說清某種原理,或要求昭示一個見解,或要求昇華出一點哲理。不外話說返來,這種題對大多數考生是倒黴的,出題者不該當出這樣難的題。

3、假想式命題

這種樣式的問題是讓門生憑想象實行作文,如“我們又會面了——初中結業四年之後”、“賣炭翁的炭被搶走以後”、“我們相會在20xx年”等。考生可以充裕發揮想象,去假想情節,鋪敘成文。必要注意的是,想象不即是胡編亂造,表達的內容要通情達理。

4、情境式命題

這是古板命題作文中較新的品種,其特點是文題出現之前再有一段筆墨,形色或闡明一種情境。這段筆墨既非“原料”,也非“條件”,其作用只是實行鋪墊,激勵寫作激動。如:“老師好!”這曾是你在每堂課上對老題的祝願和問候。在你即將和老師分別的時辰,有幾多往事涌上心頭,有幾多話要對老師傾吐……請你以“讓我再說一聲‘老師好!’”爲題,寫一篇飽含情感的記敘文。

5、讀寫式命題

這類題先出原料再出題,於是務必先“讀”後“寫”。作爲議論文,它可以是原料作文,但作爲記敘文,它偶然辰只是默示着一種作文的角度大概作文的標的目的,大概說是默示要求展現的中心思維。如山東省曾出過這樣一個題:

“天下,充實七彩陽光,人生,充實美麗嚮往,在通往志願的攀緣上,每一步都彈奏着苦與樂的樂章。”按照這首小詩的寄義,以“攀緣”爲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

對這個文題,豈論你寫哪樣一種文體的文章,恐怕都得注意“苦與樂”三個字,它是材猜中默示的“標的目的”。

6、中心語式命題

此類題給出了一個“題”,但考生也可以對這個題附加上另外的詞語,從而組成對自己有利的題,這時,命題人給出的題現實上就成了考生自由命題的中心語。如下面這個題,便是典範的“中心語式命題”:請自由命題,問題中務必含有“喜好”二字。

本來這樣的題已帶有話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的味道。考生做這樣的題,要看清寫作的要求,不要失去一次好機遇。

[操練]

說說下面的問題各是哪種形勢的命題。

1、心中的珍藏

2、課餘生存剪影

3、有些器材,當我們擁有它的時辰,並未認爲它的珍貴;一旦失去它,才真正理解到它的代價。閱讀上面這句話,連合自己的所聞、所見、所爲,以“值得珍惜的”爲題,寫一篇650字左右的記敘文。

4、以“這樣的時候”爲題作文。也可以不消“這樣的”三個字,另擬含“時候”二字的問題實行作文。

5、倘若把人比成一棵樹,那麼,這棵樹的橫斷面上的那一圈一圈的年輪就應當是一個體生命的記實。閱讀這句話,連合自己的生存現實,以“年輪”爲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6、問題:開始

要求:用上面的文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不得出現的人名、地名、校名。(提示:1、2、直截式命題3、讀寫式命題4、中心語式命題5、委婉式命題6、委婉式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