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精華】中考話題作文集合六篇

【精華】中考話題作文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考話題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中考話題作文集合六篇

中考話題作文 篇1

在我的印象裏,母親是再平凡不過的,她是在不美,而且習慣沉默,像一粒最微小的沙子,扔進人羣,是再也尋覓不到的。

回家,照例把政治書遞給母親,把篇子上的重點題指給她看,看她近乎虔誠地點頭表示明白後,我伏在桌上,開始爲那少的可憐的物理分數而奮鬥。

檯燈的光暖暖地照着,像一雙友善的眼睛,我在紙上飛速演算着,母親拉過一隻小小的板凳,放在牀邊,坐下,開始翻我題目。她翻書的動作很輕很柔,書頁儘管像海鷗的出榜,快速地飛翔、掠過,卻只發出很微小的“沙沙”聲。

“煩死了,算不出來!”我咒罵着。氣急敗壞地把筆一扔,乾脆趴在桌上,頭向右側微微傾斜。我驚奇地發現:這個角度剛好可以看到母親。

檯燈發出柔柔的光,連空氣都被塗抹上了絢爛的色調,氤氳出溫馨的氣息。母親左手指着片子的某個位置,口中絮絮地念叨着什麼,她的右手執筆,在書頁上一筆一畫地寫着字,動作認真得像個初學的孩子,左手隨着抄題的進度一點點向右移,她幾乎是在指一字,看一字,而後抄一字!指……看……抄。三個步驟,已使她探索出了最精準的方法。

抄完了一行,她停下筆,再一次從開頭指點着,一字一字地比對,她的頭左右輕輕擺動着極小的幅度,目光在片子與書頁間遊走。應是準確無誤吧!她鬆了口氣,騰出右手,揉了揉頸部,又繼續低下頭,卻發現找不到剛纔抄好的位置,母親手忙腳亂逐句比對,但總也找不準,便從開頭一字一句地查看,終於找到了!她更加小心地指着片子上的哪個地方,一動也不敢動,手中的筆更是一刻也不放鬆,精雕細琢地在書上留下一行行字跡,遠望着,如一羣藍色的精靈,在雪白的書頁上,顯得生動而俏皮。

中考話題作文 篇2

苦難,成長中的催化劑,如果苦難是成長中的催化劑,我願意笑着接受。——題記

“天將降大任與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起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啊,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經發現了苦難造就人才,人才需在逆境中磨練這一道理。

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也以無數人才的實例證明了這一觀點。

No1:司馬遷

他的一句話觸動了天顏,被處以宮刑。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失落。相反,他嘔心瀝血,閱讀了大量史料,遍訪大漢山河,歷時數十載,終於完成了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部不朽之作。魯迅先生譽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試想一下,如果不經此大苦大難,司馬遷也許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史官,也不會有此歷史鉅作了。苦難,成長中的催化劑。

No2:貝多芬

一代音樂天才,在音樂事業到達頂峯的時候,他的聽力日益衰退,以至於到最後失聰。可是,他以堅強的意志與之奮鬥。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讓我屈服!”他以自己的生命歷程完美地詮釋了他的傳世樂章--《命運交響曲》的深刻內涵。苦難,成長中的催化劑。

No3:愛迪生

有人說他真是個天才。他笑着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回首當年,在研究電燈泡燈絲取材時,他經歷了上千次的失敗,才尋找到可以用的燈絲。正是他的這一品格,鍛造了他上千項的發明創造。苦難,成長中的催化劑。

現在我願意接受一切苦難的洗禮,所有的苦難都將成爲我成長中的催化劑。

中考話題作文 篇3

充實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有用娛樂來充實自己的人,也有用知識來充實自己的人,這些都是充實自己的好方法。

記得小時候我很會利用時間,一有時間我就會吵着姐姐念故事書給我聽,或是陪我玩,把時間都規畫得很好。但現在我長大了,反而不會規畫時間,無聊的時候會看電視打發時間,雖然知道看電視對自己沒好處,但是因爲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一直看,不久後我的視力變差了,我想起在書上看到的一句話:“努力未必能成功,但不努力就永遠不會成功”,從那時我就決定要找到適合我充實自己的方法。

不久後我找到了適合我充實自己的方法,那就是看課外書,每當我把要做的事做完後,我就會看書,尤其我喜歡看勵志小說,雖然書裏沒有圖片,但內容卻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每當看完一本書我就會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是否和勵志小說裏的主角一樣用功、一樣努力?經由時間的累積,我的寫作能力也隨着我的看書次數慢慢進步。

現在只要我期中考和期末考,考進一次前五名,媽媽就會買兩本書給我看,我也感覺第一名已經跟我相差不遠了,相信只要有努力的心和不放棄的毅力,我也會一步一步的朝成功邁進。

中考話題作文 篇4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入犯塵,化爲我的憂傷,我無法控制心情的波動。它彷彿失去了節奏,擡頭望天,星星重現,勾起了我內心的創傷,痛苦涌上心頭。

星星他不甘於平庸,總與生活挑戰,與自然周旋,可是我就不那麼堅強,總以無奈面對一切,總以逃避來解決一切現實,也許是我太天真,把萬事都想的那麼完美,那麼皎潔,那麼的深不可測,可是美好一旦破滅,自己彷彿掉入萬丈深淵不能自拔,自己不相信現實,只相信謊言,因爲在謊言的世界裏可以得到一點安慰,可是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現實依舊存在,永不改變,再無奈中我的心在哭泣,我無法控制自己,痛苦的陰影裏,沒有光明,四處碰壁。弄的我遍體鱗傷。

生活中的我活潑開朗,但多愁善感,凡事都見識短淺,一直以來我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過絕望,可是這次。我絕望了沒有人來幫我,孤獨的我獨自承擔着一切煩惱與痛苦,我被壓的喘不過氣來,我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遠大抱負,但得到的卻總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苦楚。我開始陷入迷茫之中,人生的船標失去了方向,我感覺很累很累。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有時的我認爲自己是多餘的,因爲受傷的總是我。

自卑讓我不知如何是好,我似乎已忘記怎麼哭,一切都是那麼的突然,結速的是那麼的快而明瞭,時間逝去留下了一串又一串記憶,揮不去也抹不掉,它駐留在我的內心深處,定格在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我的內心充滿了憂鬱,有人告訴我忘記昨天吧!它不值得你留戀,昨天是伏筆,今天是高潮,完全不想過去那是不可能的。但更重要的是,你要重視今天,現在必須忘記過去,從新開始,我想把自己的痛苦和快樂傾訴給每一位,老天忘了給我翅膀,於是我用故事飛翔。

每個人在經歷中成長,爲了那些不切實際的“水中月,鏡中花”而勞神費力,甚至興師動衆,這真是一個大的錯,當幻想破滅了,一切都恢復到它本來的面目時,你也許會爲自己當初的糊塗而發笑,確實如此。

總想把希望寄託給遙遠,總想把遙遠召喚進夢鄉,於是整個人都身心疲備,也許傾訴是解除痛苦的一種手段,讓語言感動傷害,減去一半,讓文字渲染痛苦,逐漸消失,時間不會讓你去選擇,從安慰中恢復傷痕,從痛苦中找到快樂。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入凡塵,化爲我的憂傷。

中考話題作文 篇5

關鍵構思

1. 寫一個嬰兒想像中的誕生過程。

2. 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來寫嬰兒對母腹及人間新世界這兩度空間的強烈感受。

沒有風,沒有陽光,沒有水,但卻活着。

周圍一片黑暗,隱約嗅到幾絲血腥味。周身只感到有規律的振動,且漸漸加快。那不是地震,是心跳!某個人的心跳!

我儘量蜷縮着,不是因爲緊張,而只是束縛於這狹小的空間而不能伸展。但我抑制着不去抗爭,那會使包含着我的人痛苦--我們被一個紐帶連接着。

她孕育了我,使我真正成爲我自己,而不是別人。即使包含我的不是她,我終究是一個客觀存在,也許那個我,會出現在久遠的過去或是未卜的將來。

我體中流淌的,是她和另一個人的血液。我即將稱她爲母親,稱另一個人爲父親。這不會有反駁,如同1+1=2。

我沒有名字,還只是一個生物,我甚至無從知曉自己是否健全,或是即將死去我就像一個可憐的人,被放在宇宙的磨盤上擠壓,等待一個世人無法預料的結果。但我樂觀。

我沒有理智,因爲沒有任何生物能長時間地生活在絕對現實中而又能保持理智。

我感到自己在逐漸墜落,且是向着頭的上方。我感到一陣欣喜,因爲那纔是正常的。而我之所以不停地滑落,只是因爲我必須挪動。且不管去哪裏。但我知道,這方向是惟一的--出路。

我突然感到肚臍上的什麼東西斷烈了,有些疼痛,同時腦袋像在擠過一個狹窄的隧道。

卡夫卡在給他父親的信中寫道:對於孩子,父母所能做到的只是迎接嬰兒的到來。而我所能並且現在正在做的,便是接受這一迎接,使之順利而不帶任何條件。

我感到振動的響聲離我漸遠,卻並未因此而改變頻率。我緊閉着雙眼,此時才真正感到有些緊張。驟然間,眼前一片血紅,那是陽光!已沒有任何血腥氣味,只覺皮膚沾着些許粘稠的液體,一陣風掠過,我有些發涼。

我終於自由地舒展開身體,卻立時被人托起輕拍了幾下,彷彿自己只是他們手中的玩物,我有些憤怒,第一次傾泄了我的不滿--用眼淚,用喊叫。隨即,我感到一陣無奈、空虛和悲哀:這眼前的世界確實是我的,但我似乎永遠地回不去了,回不到那個陰暗、狹窄、窒息的空間。這麼想着,我不免有些留戀和感傷。

上帝賜給了我的那位母親安祥地承受着她不能改變的,賜給我頑強以改變我能改變的。

在這段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被他們擺弄的,但我確定,我正健全地活着。

我靜靜地躺着,正如這世界都寂寥了。驀地,腦海中卻又跳出一個短句,那似乎是大江健三郎的一篇文章的題目?"新人啊,醒來吧!"

我想,我現在該真正睜開眼睛,領略一下圍繞着我的另一個空間了,雖然它的內容暫時還並不爲我所知。

中考話題作文 篇6

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別人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吹過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海。

人成熟的標誌是什麼?同學們在一起最愛討論這個問題.有的說成熟的標誌是穩重大方,有的說是遇事有主見,有的說是會辦事,有的說是懂得關心、理解別人,有的說是善於認識自我、否定自我……

請以"成熟"爲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寫作提示:

中學生正值風華正茂、多思多夢的花季,一方面.渴望獨立、成熟,另一方面,對生活和人生的認識又有着不同的見解,所以,這則話題,學生會覺得有話可說。

寫作本話題至少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審好題。對所給的語段,要細讀,要細領會。此文把"成熟"這一抽象的概念,用八個詞具體形象地來表達:光輝--明亮而不刺眼,音響--圓潤而不膩耳,從容--毋需對別人察言觀色,大氣--毋需向別人申訴求告,微笑--毋需理會鬨鬧,淡漠--毋需偏激,厚實--毋需聲張,高度--毋需陡峭。並用三個淺顯的比喻作了進一步的詮釋。可見,"成熟"是我們所渴望的,是我們所肯定的。二是立好意。"成熟"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其義項有二:一是指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泛指生物體發育到完備的階段;一是指事物發展到完善的程度。不論是植物、生物,寫作時都要寓含或點明或譬喻人生,從而使這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或用明確的語言揭示其內涵。當然,立意的角度很多。比如以此文所形象化的八種中的一種或幾種,所比喻的三種中的一種或幾種作爲立意角度都是可以的。三是構好思。根據自己對"成熟"的理解.根據自己立意的角度,可以採用雜文技巧、散文筆法、書信手法、戲劇小品等各種形式,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寫出自己的個性。

可以用記敘經歷或編述故事的形式來詮釋"成熟"。從自己或他人的經歷中、成長中,寫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

可以通過託物寓意的手法去寫。把自己對"成熟"的理解或渴望或追求等意旨寓含在動物、植物的具體描繪之中。

可用議論的形式直接表達對"成熟"的見解。比如可以以"心理上、思想上的成熟"爲議論的重點,揭示"成熟"的內涵。

例文一

談成熟

成熟,是一個美麗的字眼。對於處在青春期的我們.對成熟的渴望之情就跟農民對豐收的渴望之情一模一樣。然而,對於成熟,我們又能領悟多少呢?

其實,成熟是一種心境。如果說生理上的成熟是秋天的金色,那心理上的成熟便是果實的芬芳。一種是外在的,一種是內在的。而我們常說的成熟,便是這種內在的成熟。

作家池莉曾寫道:"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如果我們真正地對生活、對人生的本質領悟到了第三重境界,那我們才能算得上成熟。但事實上,在我們這些青年人中間,大多數認爲自己很成熟的人,卻處在第二重境界。對人生、對社會有了一些看法,便認爲自己成熟了,其實這與成熟還差得很遠。成熟就像品茶,喝第一口是那的苦且澀,等喝到第二口、第三口時,就有一種沁人心脾的芳香從苦澀的後面生出,這就是成熟。

成熟最基本的含義是自立。一個飯不會做,衣不會洗,自己的起居都照顧不了的人,整天將成熟掛在嘴邊,那就像井底之蛙大侃天鵝肉有多鮮美一樣。自己的事情都做不了,卻整天說自己很成熟,這真是讓人無法恭維。成熟還必須擁有一種寬闊的胸懷,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對人對事不斤斤計較,以博大的胸襟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這就是成熟。成熟的人所必須具有的另外一個條件,那就是負責任。成熟者應該具有健全的人格,有

正確的做人原則。那麼他就必須對家人、對朋友、對社會負責,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說過的每一句話負責。成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做一個成熟的人,還必須具有對事業、理想執着追求的精神。英國作家柯蒂斯曾說:"擁護一項非凡的事業併爲之奮鬥終生,這就是我對那些追求不朽之名的年輕人的忠告。"人生的成敗,關鍵是事業的成敗。挪威有句諺語:"人的靈魂在他的事業上。"我們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爲自己的偉大事業轟轟烈烈地拼搏一次,你會發現自己成熟了許多。但如果在這大好光陰下,整天大呼"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那你只會變得更加幼稚。

成熟不是學成年人的模樣,吞雲吐霧,猜拳行令,帶着世故和圓滑,整天作沉思狀。也不是偶遇一兩次挫折,就大徹大悟,看透了一切。更不是以凝重的口吻向別人介紹自己的人生經驗,哀嘆人生的艱難,路途的坎坷。在成熟者眼中,這些只是"爲賦新詞強說愁"的無病呻吟。這種成熟下面掩蓋的是幼稚,是空虛。真正的成熟是自然的瀟灑。

現在的我也不成熟,刻意去模仿成熟已成爲一種多餘。因爲成熟就是相信自己,相信青春,心平氣和地等待未來的日子。而我堅信,成熟真的距我不遠了。

評點:

文章就"成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至少有三大特點:一是層次清,主旨明。作者從"成熟是一種心境"、"成熟最基本的含義是自立"、"成熟的人就是負責任"、"成熟的人具有對事業、理想執着追求的精神"、"真正的成熟是自然的瀟灑"等五個方面闡述了"成熟"的要義,

層次十分清晰。二是論證好。文章恰切地運用了引證、喻證等方法,有力地證明了論點。比如,引用了當代女作家池莉、英國作家柯蒂斯的名言和挪威的諺語來說理。既恰當又新穎。又比如,用農民渴望豐收、常人品茶等作比,既恰切又易使人理解、接受。三是語言好。作者行文自如,娓娓而談,自然而親切,尤其是作者表現出的較爲深厚的文化積澱令人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