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關於中考分析作文彙總八篇

關於中考分析作文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考分析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中考分析作文彙總八篇

中考分析作文 篇1

今年的中考作文題保持穩定,但注重的是在穩定中求理性。

【難度分析貼合標準】

“適合”這道作文題延續去年“廣州風格”的命題風格,貼近學生生活,更容易在身邊小事尋找寫作素材。讓學生都有話可說,符合中考寫作標準。

【寫作分析思考生活】

《適合》這個題目,相信每個同學都覺得不難寫,因爲畢竟在我們生活中會經常討論這個問題:我和某某人不適合、某某物品不適合我、某某地方不適合生活等等。而且,“適合”是一種很主觀的體驗,只要能夠圍繞“適合”這個主題,扣住自己所想的主旨就好,因此學生不容易跑題。

但是,像這樣的題目想要拿高分並不容易。有些同學只會單純的談生活中“是否適合”的事情,而不能對“適合”的背後進行理性的思維。譬如:“什麼樣的狀態(對象)纔是適合的”、“不適合的原因是什麼?”、“不適合應該怎麼辦”、“有沒有方法可以讓‘不適合’的變成‘適合’的”。

如果學生能夠從對“適合”的感性思考,上升到理性思考,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這樣的作文才有可能得高分。這也符合廣州中考命題的趨勢: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思考生活”。

龍應臺的《獨立宣言》告訴了我們兩代人思想差異,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這其實沒有好壞之分,於是我們思考:什麼纔是適合的。便有了如此的作文題目。

中考分析作文 篇2

一、題型――形式多樣

20xx年,全國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題形式多樣,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小作文加大作文,天地廣闊。20xx年,湖南、北京、山西、浙江、內蒙古等10多個省市採用了小作文加大作文的“一大一小”的命題形式,且小作文的設計獨特,新穎別緻,可謂“風姿綽約”,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如湖南長沙卷就要求考生在《幸福的籃子》第⒁段橫線處作一個關於“我”的心理描寫和景物描寫片段,並要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等,將讀和寫的考查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內容――豐富多彩

從20xx年中考作文命題所涉及的主題內容來看,命題者主要着眼於以下六個方面:

1.“成長感悟”類。初中生在經歷了懵懂、叛逆和自律的洗禮之後,回顧過去,一定會有很多的往事回憶和深切的感悟。因而,中考作文的命題在內容上一般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關注學生的成長經歷和人生體驗。如黑龍江綏化卷的“感謝生命中的美意”、江蘇無錫卷的“讀書滋味長”、江蘇泰州卷的“ 讓我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貴州黔西南卷的“我學會了 ”、湖南郴州卷的“一同成長”、湖南張家界卷的“ ,讓我很快樂”、內蒙古呼和浩特卷的“ 使我受益匪淺”等,命題者都在積極引導考生審視自我,回眸成長足跡,寫出成長中的思考、體驗和感悟。

2.“勵志修養”類。通過中考寫作,讓學生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培養健康高尚的情操和積極陽光的心態,引導學生關注人性中美好的事物和情感,讓學生在思考中加深對真善美的理解。如黑龍江哈爾濱卷的“不成曲調也是歌”、江蘇徐州卷的“方法總比困難多”、江蘇揚州卷的“苦趣”、湖南常德卷的“關於成敗”、湖南婁底卷的“話說誠信”、浙江麗水卷的“給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浙江卷的“揮揮手,出發”、山東聊城卷的“風景在路上”、河北卷的“這一次,我沒有 ”、甘肅定西卷的“我想去 ”、山東青島卷的“贏得 ”等。

3.“社會生活”類。學生處在社會之中,或親歷,或目睹,或耳聞,對社會生活有一定的體驗和認知。中考作文引導學生積極深入地瞭解社會,認識生活,及時總結生活經驗,有助於學生將來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如山東濟寧卷的“鄰居”、江蘇淮安卷的“回味”、四川綿陽卷的“勞動的色彩”、江蘇連雲港卷的“凝視生活”、湖北隨州卷的“與平凡相伴”、廣西玉林卷的“假如時光可以倒流”、貴州貴陽卷的“給 讓出一條路”、浙江嘉興卷的“ , 不僅僅是享樂”等是這類主題的體現。

4.“感恩感動”類。人的一生,總是不時處在感動或感恩的角色中,正在青春年少的初中生,最應該培養和擁有這種健康的情感,珍惜感動,懂得感恩。應該說,“感恩”“感動”是人類情感大卷中彌足珍貴的一章,也是備受中考作文命題者青睞的主題。如江蘇南通卷的“一次相逢一份暖”、湖北鄂州卷的“有種幸福在心間”、湖南湘潭卷的“生命裏不能沒有 ”、廣東佛山卷的“我真幸運能夠成爲你的/您的×××”、安徽卷的“難忘那 的眼神”、新疆卷的“觸動心靈的 ”、山東東營卷的“向 鞠躬”、山東濱州卷的“有你相伴真好”、四川眉山卷的“有一種記憶叫溫暖”等。 5.“哲理思辨”類。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事物或現象,只要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着深刻的哲理;也有些看似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試着換個角度去思考,就會獲得不一樣的結論。中考作文出現哲理思辨類的試題,目的就是爲了有意識地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江蘇鎮江卷的“補”、江西卷的“丟”、四川資陽卷的“柺杖”、四川內江卷的“距離”、湖南邵陽卷的“ (勇氣、自信、堅強……)讓我走出困境”、湖北武漢卷的材料作文“樹的成長”等。

6.“時政熱點”類。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現在的學生,早已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而是身處一個信息爆炸時代的“弄潮兒”。關注社會熱點,思考社會現象,關心國計民生,有助於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更好地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在20xx年的中考作文命題中,有不少命題較好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特點,有機地結合了社會熱點,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如天津卷的“曬出我的 ”、河南卷的“ 裏的微感動”中的“曬”和“微”就很有時代氣息,能讓學生感受到時代跳動的脈搏;四川廣安卷的“ 去哪兒了”就從提示語中暗示了此題目是取自於社會熱點“爸爸去哪兒了”,湖北孝感卷的材料作文是取材於家喻戶曉的社會熱點――“一組烈日下一名小學生爲女教師撐傘的照片”新聞事件。這些命題新穎別緻,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特徵,對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焦點,把握時代脈搏,關注時代風雲,投身生活激流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中考分析作文 篇3

今天是考試結束之後的第二天,數學、語文、英語這三科發了答案,政史地生沒發答案,但心裏也有一個底了,在此我對我考試的結果做了分析。

首先說說語文,語文這次考試基礎詞、古詩文默寫、名著閱讀這幾部分寫的可以,但這個閱讀做的是真不好,答案總是離參考答案“十萬八千里”,語文考試的分數就是從閱讀裏一點一點扣走的,以後我要加強閱讀。

數學中我的幾何題做的不好,讀完題,我總是稀裏糊塗的,有種“丈二和尚—摸不着北”的感覺,題我都不明白,更別提解題了,填空題還好,總能算出個答案,可一遇到大題,只知道答案,卻寫不出來正確的解題步驟。英語我對知識點掌握不牢,英語這次出了考基礎的選擇題,老師發了答案,我對了一下,單選錯了三題,三分又沒了,這比我後面不擅長的選詞填空錯的還多。

最令我痛心的是生物,生物我沒有做完,還有三個空。生物這一科不像數學、地理,理解了就行,生物需要背,而我就沒有好好背。我做一個題需要用別人兩倍的時間,我通過這次生物考試,知道了有些東西光理解了不行,還要背。

地理我對其中的理解還不夠深,有些題就是憑着自我感覺做的,而我想的答案就是和課本上有一些不同,有時寫會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政治和歷史就不說了,都是開卷,也都可以找到。

這次考試我知道了我的不足,知道了我需要改正的地方。

中考分析作文 篇4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這裏,躍動着鮮活的生命;這裏,演繹着動人的故事;這裏,展示着多彩的生活……

請以“在這裏”爲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少於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得透露真實的人名、校名。

 【命題意圖】

這是一則“材料+題目”式的新型命題作文試題。

題目“在這裏”平實質樸,簡明扼要,“這裏”這個指代方位的代詞,可以是實指的,也可以是虛指的;可以是很大的地方,也可以是很小的地方。比如,“這裏”可以是實際中的家鄉、校園,也可以是虛擬的理想之地、世外桃源等;可以大到神州、地球,中到陝西、某地,也可以小到家中、教室等。這樣的題目,主要是爲考生提供一個廣闊的平臺,讓考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去自由選擇,自由寫作,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爲了讓考生更好的理解題目,審清題意,試題還在題目前加了一段簡要的提示材料:“這裏,躍動着鮮活的生命;這裏,演繹着動人的故事;這裏,展示着多彩的生活……”爲考生理解“在這裏”做些參考。材料提示中可以寫“鮮活的生命”“動人的故事”和“多彩的生活”,就是人、事、物、景等一切都可以作爲這篇文章寫作的內容。

因此,這則試題,看似普通平淡,但作爲一個地域廣闊、考生狀況多樣的大型省級考試來說,恰好顯示了它的奇巧特點,它適合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得每個人都能有話可說,有文可寫,而且能夠突出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文化性、開放性等特點。

其實,我們綜觀陝西省中考語文試卷全卷的話可以看出,作文命題“在這裏”,是與全卷的主題、風格完全一致的。陝西全卷突出了陝西地域文化特點,從現代文閱讀《秦嶺》和《秦腔吼起來》,到古代詩文的《戰國策》(節選)和《農家望晴》,無不突出的是陝西地域文化特色,而作文“在這裏”,實際也是暗釦了陝西地域文化這個特色,考生是陝西全省的,“在這裏”,也基本上是陝西這片熱土,是在陝西這片熱土上所發生的故事,所以說,作文試題與全卷的主題基調是一樣的。

這樣的命題,既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引導學生關注家鄉、熱愛故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同時,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了學生寫作的束縛,可以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完全符合新課程的理念精神。

 【構思方略】

這則試題,是一個具有很大的寫作空間、開放性較強的作文試題,適合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層次的考生。無論身處繁華的城市,還是清靜的農村、偏遠的山區;無論是家庭貧困,沒有文化背景,還是家庭富裕,書香門第;無論是學習程度好,還是學習較差些……“在這裏”這個命題,對每個考生來說,都是平等,公正的,審題上沒有多大的障礙,所有考生可以在公平的基礎上,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來展示自己的寫作才能。

首先,要確定自己作文中的“這裏”具體指代的是什麼,是祖國大地,是家鄉故土,是學校,是教室,是社區,是街道,是村莊,是田野,是家庭,是屋子,是書本,是語文,是夢境,是理想,是心中……“這裏”具體指代的地方,就限定了你作文的取材。可以選擇大的地方,也可以選擇很小的地方。當然,有些作文也可能不具體點明“這裏”是什麼,但讀者仍然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這裏”。只要能夠確切表明“這裏”,寫“在這裏”的內容,貼合題意就行。

其次,確定了“在這裏”的具體所指,關鍵還是要選擇寫作的內容,寫“這裏”的事、人、物等,試題的材料給了我們很好的提示:“這裏,躍動着鮮活的生命;這裏,演繹着動人的故事;這裏,展示着多彩的生活……”這對考生的審題、選材有着極爲有利的幫助,原來,“在這裏”這個題目,可以寫“鮮活的生命”,可以寫“動人的故事”,可以寫“多彩的生活”等等,只要考生能夠把所寫的這些內容放在“這裏”即可。

第三,立意的角度可以自由確定。因爲這個命題作文具有巨大的寫作空間,所以,立意的角度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可以謳歌“這裏”鮮活的生命,可以敘述“這裏”動人的故事,可以描寫“這裏”多彩的生活;可以讚頌“這裏”的美好,可以鞭撻“這裏”的醜惡,可以諷刺“這裏”的虛假;可以抒寫“在這裏”的思想情感,可以表達“在這裏”的情緒態度,可以展現“在這裏”的美好記憶;可以刻畫“在這裏”的人,可以記錄“在這裏”的事,可以記錄“在這裏”的物……根據“這裏”的具體指代和所寫內容來立意,立意的角度儘量小些、具體些,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會更充實些,更豐富些,更生動些。

第四,精心構思自己的作文。考場作文時間有限,要有亮點,精心構思是關鍵。許多高分作文就是因爲構思巧妙、新奇,因而觸動了閱卷者,才獲得了高分。比如,注重結構的完整性,前面有題記,中間內容充實豐富,後面又有尾聲,使得文章結構非常完整;爲了表現比較複雜宏大的或者時間跨度較長的事件,往往只在整個事件的大海中擷取幾朵精美的小浪花,通過不同角度或不同層面來表現事件的整體,這時候往往用小標題的形式,通過幾個並列的段落達到目的,使得結構整齊美觀;還有用倒敘式、雙線式等方法結構文章的,同樣是文章結構顯得別出心裁。

第五,在文體上,考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寫成記敘文、散文,甚至小小說、詩歌等都可以,試題對文體並沒有過多要求,有利於學生特長的充分發揮。但是無論寫成什麼文體,一定要是自己熟悉的、擅長的、能夠把握的文體,不要爲了所謂的“創新”,寫自己不擅長的文體。再者就是文體特點要突出,不能寫成記敘不像記敘、議論不像議論、散文不想散文的“四不像”文體,記敘文就突出記敘文的要素,散文就突出散文的特點,議論文就突出議論文的要求,無論寫成什麼文體都要符合這個文體的要求,突出該文體的特徵。

第六,在表達上,要做到行文流暢,語言生動準確,表達好。語言表達是衡量作文好否的重要標準。再新的立意,再巧的構思,再好的素材,如果語言平淡無味,或者拖沓累贅,行文缺乏文采,沒有好的語言來表達,那也無法成爲優秀的作文。凡是考場上能獲得高分的作文,無不是語言表達好的作文。所以,語言一定要準確、生動、形象,句子要通暢流利,要恰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表達富有文采。

第七,要想在考場中取得高成績,寫作時的一些超常突破也能是你的作文獲得青睞。這些超常突破,就是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要特別突出,因這個特突出的特點而獲得高分。可以是立意的角度新穎特別,像把“這裏”定位爲“心中的祕密花園”“語文殿堂”等;可以是結構很巧妙突出,如小標題的結構形式;可以是內容素材很特別,如寫古人項羽、俞伯牙和鍾子期等;可以是語言很精彩,富有藝術感染力等;也可以是文體很特別,像小說、詩歌等等。某一方面的超常突破,往往就能贏的考場作文的高分。

總之,對於像“在這裏”這樣一個較爲開放的作文試題,要寫好它,就需要細心審題,巧妙構思,精心選材,準確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寫出高質量的考場作文來。

中考分析作文 篇5

1、隨時變化法

隨時變化法一般運用於描寫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變化,以及描寫颳風、下雨、下雪等氣色變化。採用隨時變化法描寫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細觀察時間的推移過程中,景物所發生的細微變化,這樣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寫景物時,要把時間的變化交代清楚,這樣能反映景物變化的時間進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個時間裏自身特徵的變化描寫具體,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場景物變化的小電影。

2、日內變化法

同一景物在一天內不同的時刻,景色是不一樣的。採用日內變化法描寫景物,我們必須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去勾畫景物的不同畫面,並做到各有側重,避免畫面相似。採用日內變化法描寫景物,不能只改變景物的地點,但是側重點可以變化。這樣,才能做到同中有異。

3、定點換景法

運用定點換景法描寫景物,首先在觀察景物時要注意選擇好觀察點。因爲表現同一事物時,立足點不同,觀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現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達效果大不一樣。其次描寫時要注意把觀察點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專門說明,也應該讓讀者能從描寫中領會到作者觀察的立足點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寫時要按照一定順序,即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從左到右或從右至左等等。這樣可以把景物寫得層次清楚,鮮明逼真,有立體感,給讀者以如臨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4、定景換點法

同一景物,從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現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採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景物的差異寫出來。採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知道是在什麼地方觀察到的。其次交代觀察點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寫景物時,注意從不同的側面去反映,使讀者對景物有整體感。

5、移步換景法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着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遊覽或參觀的路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後所見到的景物具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圍繞一箇中心展示不同的畫面,避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其次要進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刪去一般性的描寫,避免記流水帳。

中考分析作文 篇6

期中考試已悄然而去,我們班學生的語文成績每天幾乎都在我腦海裏盤旋着。雖然沒有公佈分數,但同學們還是想要看一看自己的各科分數。有的同學三五成羣從我門前經過,好似沒事其實不然,他們都想要關注自己的努力付出所取得的成果。

從分數上看來,與同階段的其餘班級比較起來還算樂觀,但我卻開心不起來。我認爲:此次題目如果出了所謂的“難題”,一道考察學生對名著,以及生活的四字新詞語的用法的瞭解的題目,這些與名著、生活相關的內容。還有一題是給出了材料,談談你的發現。這道題可以從多方面去探究,應該屬於開放性很強的題目。學生這道題失分,我想是因爲在教學中沒有注意到引導學生們探尋知識、尋找生活的大語文意識,其實語文來源於生活,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教育概念,將語文課堂迴歸生活,將語文知識與生活接軌。多從生活中探究一些關於時代氣息的東西,引導學生探尋生活的本質,感悟時代的主流,趨勢等。從而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經常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訓練其能力,就不難作出這樣的題目的答案來。

另失分之處該是作文。此次考試作文分數就佔了50分,給出兩處材料任選角度進行習作,而且還要求了字數不少於500字。平時,在班級裏習作時,我沒有刻意強調字數的限制,甚至我有時還比較推崇短小精悍的小文。

所以,我反思:此次考試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成績,是不是與我自身的對作文欣賞的角度和風格相關呢?是不是我衡量作文的標準無形中也給學生施予了影響,使得學生不重視作文的字數而降低了分數?

回顧了上一次月考,我班學生作文時,因字數的不太充足而吃了虧,這次我還沒重點強調,也沒有在習作時要求限制學生字數作文。一方面,我認爲如此做實在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一篇文章究竟字數多少應該由學生的'習作素養,水平,底蘊,生活閱歷等來決定的,而不該去硬性限定;另一方面,我認爲限制字數的文章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如果學生自己根據選材組織材料而不需要達到這麼多的字數,在自己作文中又沒有達到字數要求,就與試卷上的要求與評卷老師的標準大相徑庭了。如此以來怎能得高分呢?

上述原因就是沒有獲得預想中的成績之所在。針對弱點,慢慢對症下藥,以後要在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多多觀察生活,跟上考試的需要,作文時在不失自我個性情況下而進行適當調整自己的慣常習作標準,這樣或許可以取得較此理想一點兒的成績吧。

中考分析作文 篇7

一.試題分析及閱卷反饋

這次作文題與曾經寫過的有關奧運金牌觀有類似之處:有明確的指向性,有鮮明的立場提示,必須是論述類。比如題目中有“有人認同,有人批評,也有人一笑置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所以,思考方向很明確,要麼認同排行榜,要麼批評排行榜,要麼“一笑置之”。

這當中最複雜的要數一笑置之,該怎麼“笑”呢?無非是這麼幾種:無視排行榜,認爲可要可不要,對人對社會也沒什麼影響(但這種觀點寫成就難了,因爲沒什麼影響也就沒什麼可寫的);諷刺排行榜,痛揭排行榜的歷史,歷數排行榜的罪狀,以及它的無聊之極(這類與批評的立場相似);面對排行榜,保持一種淡定的心態,如漁父一般,“莞爾一笑”。

從閱卷情況來看,也無非就是這麼三種。一種是痛批排行榜,一種是認同排行榜,一種是認爲排榜利弊都有。其中,最難寫得好論述文的,就是第三種情況,兩頭兼顧,不痛不癢。痛批的,認爲排行榜大都沒有科學依據,給當事人造成極大的壓力,有的就是無聊的排行,有的就是爲了炒作……認同的,認爲排行榜有激勵作用,如成績排名,能給當事人以鞭策,給榜外之人樹學習的楷模,如財富排名,能直觀地辨析出好壞優劣,如大學排名……

所以,本次作文,還是有明確而豐富的內容的。但從上述同學們的立意或立場來看,總覺得缺少些“分析”的思維。比如,痛批排行榜的,你不能從排行榜的製作過程來批評他們不合理或缺乏科學依據,如果科學了,你是不是就得支持排行榜了?再者,有很多的排行是有非常科學的數據採集與分析的。總之,如何“弄”出這麼些排行榜,是一個複雜的技術活,我們很難一概而論之。再比如認同排行榜的,只寫出一些“競爭”、“激勵”的因素,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

綜而言之,筆者認爲同學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排行榜的認識不夠深刻:

一是排行榜如此“氾濫”,與它的“物質”基礎密不可分,背後有一條很可觀的利益鏈。

一是排行榜是科技化的結果,它與數字化、信息化的社會發展密不可分,表現出整個社會呈“工科”模式發展的趨勢。

一是排行榜帶給社會的方便遠不是競爭、激勵等詞語可概括的,更重要的是給榜外之人以“直觀”、“便捷”。比如大學排行榜。

這三個因素可以聯繫起來思考,其實是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排行榜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必然產物,究竟利弊如何,請各位自作判斷。

中考分析作文 篇8

一、考題對比分析

與往年相比,20xx年上海作文考題的特色與變化:

20xx年上海中考語文作文命題保持多年來全命題作文的命題形式,堅持“穩中有變”的命題原則,也一如既往地關注學生成長,希望考生從生活體驗與成長感悟角度。題目設計了一定的限制條件,既有利於考生個性化地表達,又有效地考查了學生思維的水平。

當我們或許還沉浸在去年埋的“種子”之時,今年的考題卻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你我面前,它褪去了去年的文學意味,又回到了中考作文題平實直白的慣有風格,看來出題老師的確很調皮。

多年來,中考作文命題的一貫指導思想是:不設審題障礙,要讓學生有話說、說真話。但是,在命題過程中,人們發現“審題障礙”沒有一定標準。按照常理,難易程度是衡量測試題目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中考的性質和功能決定了命題時應有一定難度的把握,這對命題的適切有效性提出較高要求。

題目設置一定的限制條件,更易於引導學生審辨題目條件之間的關係,不同學生作文也易於呈現不同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這與今年的作文題目顯然一脈相承,也切合“穩中有變”的命題原則。

因此,相比往年,“真的不容易”這一考題,有非常多的素材可供學生選用,平時的很多作文技巧也可化用。所以,學生們要得到一箇中間分數並不困難,卻容易流於平庸。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次考題其實相當考驗學生的立意和選材。

二、審題分析

首先,“真的不容易”中“真的”一詞比較出挑,屬於主審關鍵詞類文題。“真的”一詞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的空間,把握生活複雜多變的特點,使所敘之事一波三折、欲揚先抑,最後水到渠成地點出“真的”。

其次,該題目的“不容易”,一個常常出現在我們日常感嘆中的詞。結合菁文初三中考衝刺教材中的審題辦法之一“預設情境”來說,它可能暗含各種潛臺詞。學生可以展開想象:做了怎樣的事,看到怎樣的場景,接觸了怎樣的人,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發出感嘆“不容易”?也就是我們課堂中反覆強調過的審題方法——添加法。“不容易”一詞可用添加法加主語,可人可物,可實可虛,如:(父母)真的不容易、(老師)真的不容易、(堅持)真的不容易、(靜下來)真的不容易等等。思維簡單的考生只能寫出做某件事的過程不容易,而思維深廣的考生會有自己的“理趣”和“情思”,延伸到“傳承堅守不容易”,“成長不容易”等有深度的問題。在敘事的過程中把對人生的感悟昇華出到哲理的高度。思維活躍的考生,甚至可以嘗試寓言體,化“我”爲“物”,變換角度,化“我”爲“他”,抒發自己的對生活的獨特發現,獨特感受。

三、立意與選材鏈接

題目雖是“真的不容易”,學生選材卻是“真的容易”。平凡如我們,爲了某些我們認定的、在乎的、不得不面對的生活中事,我們都會付出極大的努力、戰勝似乎無法逾越的困境、甚至屢敗屢戰……這其中有爲了愛我們的父母親人、爲了夢想的莘莘學子、爲了逆襲的打拼者、爲了信念的普通人……從日常生活着眼,能發現不少可用的素材。

選材上可以由小見大,既要讓材料新穎有趣又立意深遠。通過身邊某件小事明白了知易行難的道理,能體現小作者的所思所感最好了。

可以借鑑菁文教材中的文章《孤燈斜影》,從第三視角來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不容易,因爲這要有勇氣和對傳統的熱愛。也可以是環境保護或者養成某個習慣的不容易,因爲需要生活中事無鉅細的堅持和自律;也可以是自己暑假獨自參加夏令營之後,發現“獨立”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或者學校活動或志願者經歷之後,發現要真正做好一件事不容易,由此及彼聯想到父母工作的不易等等(這樣從另一個視角體會母愛父愛,也能讓文章有層次感,材料也不顯老套)。寫自己也可以,寫自己的看到的他人的堅持也可以,最終要落腳到對自己成長中的啓示和影響。文尾的話可以用抒情的表達方式再次強化作者情感體驗,緊扣並照應標題中“真的”一詞。用議論表現自己所感悟到的道理。

選材上也可以進行“佳事轉化”,我們課堂上反覆強調過的怎樣調整原有素材來適應新題目的辦法。

菁文初三中考衝刺教材中呈現過不少角度新穎的範作,如《蝴蝶的翅膀要扇動幾次纔會飛行》中學習生活中遇挫,再觀察到蝴蝶起飛的艱難和不易,重振學習的動力,進而生髮“學會飛翔真的不容易”的感悟。再如《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中小時不懂品茶,長大後品出茶的苦中有甘,由此昇華到“成長真的不容易”。我們的老師在授課中,也叮囑過學生將此類優秀素材積累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篇《真的不容易》就可以借用,在具體敘事過程中,可將“蝴蝶起飛不易”“茶中苦甘兩摻”作爲契機,如先前發覺做某事不易,再受到蝴蝶或茶的啓發後,繼續砥礪前行。

總之,學生選材的角度不同,立意的方向不同,所折射出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同。獨特的見解,新巧的構思,絕妙的切入視角,真摯的感情,是考場作文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