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西遊記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西遊記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導語:《西遊記》是明初時期的一部神魔小說,在此之後,至明末短短几十年間,涌現出近三十部內容各異,長短不同的神魔小說,可以說,《西遊記》是神魔小說的巔峯之作。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西遊記》的藝術成就,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西遊記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西遊記》無疑是中國最偉大的一部神魔小說,充滿了濃郁、奇麗的浪漫主義色彩,它創造出了一個光怪陸離、神奇瑰麗的魔幻世界。整部書無論是生動有趣的故事架構、曲折離奇的情節設計、豐富詭異的人物性格刻畫,還是詼諧諷刺的藝術風格,以及明快、流暢、極富個性化的語言的運用,都體現出了作者吳承恩具有像他筆下的石猴一樣“橫空出世”的藝術想象力,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藝術功力。那《西遊記》有怎樣的藝術特色?對後世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請劉蔭柏先生爲我們演講《〈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及對後世的影響》。大家歡迎。

我講兩個問題,一個是西遊記的藝術特色,一個是對後世的影響。

先講藝術特色。《西遊記》是用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創作的一部輝煌的鉅作,魯迅先生把這種小說定名爲“神魔小說”。有人提出疑問說“神魔小說”是否完全妥當,目前來講,文學史家都沿用魯迅的說法,叫“神魔小說”。

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主要是在一個假想的天地裏,攫取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變幻現象作爲魔術性形式來描寫故事或人物,筆下的人物是離奇的,甚至是用超現實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就其本質來說,是真實的、典型的、深刻的,而且有一定的社會基礎,不是憑空虛造的。這種創作方法源於古代的神話傳說。神話傳說是古人表達自己的要求和願望的一種標誌,古代的人通過幻想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自然力的征服,在這種征服中體現人在現實中的力量以及歷久長新的生命力。正因爲這樣,就創作了神話,隨着人類歷史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發展,科學文化的發展,作爲用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的神話傳說就逐漸消失了,但是這種創作方法或說這種思維方式卻保留了下來,而且被後人繼承併發揚光大了,成爲一種文學中的創作方法。《西遊記》就是用這種方法創作出來的。

我想下面談五點西遊記的藝術特色。

第一點,塑造的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氣,又有人氣,仙氣,這些是融爲一體的。舉幾個例子,比如孫悟空這個形象,他一出生就具有仙氣,他是花果山的一個仙石,裏頭含了仙胎,迎風化爲石猴,一出生就會走路爬行,兩眼露金光,射衝斗府,驚動了上天,從這些描寫就能看出仙氣。但同時他又具有魔氣,他的長相是尖嘴縮腮,火眼金睛,而且下巴頦有個素囔,這恰好是猴的特點,高興起來就抓耳撓腮,手舞足蹈,完全是一個魔的形象、猴的形象。但孫悟空又能談詩悟玄,知道如何和人往來,具有人性,這樣就把魔氣,仙氣和人氣都集中在孫悟空的身上了。

豬八戒這個形象也是這樣,他是天上的天蓬元帥,顯然具有仙性,但他犯了錯誤被貶到人間成了豬的模樣,豬頭大耳,長嘴巴,能雲裏來霧裏去,飛沙走石,顯然具有魔性,但同時豬八戒會耕田、種地、收割之類種莊稼的活,又好色要娶老婆,還有私心雜念,老攢些私房錢,這又體現了人性,他也是魔性、仙性、人性的統一體。

不但孫悟空、豬八戒是這樣,作者所描寫的幾個妖精也是這樣。

比如毒敵山琵琶洞的蠍子精,她的武器實際就是蠍子的兩個鉗子變成的,她有個特別的法寶,叫“倒馬毒樁”,就是蠍子尾巴上的毒針。別說豬八戒對付她不行,連孫悟空被她釘了以後都疼痛難忍,這是她的魔性。同時她又想和唐僧成親,風情萬種地勾引唐僧,這具有人性,那麼怎麼來消滅這個妖精呢?最後經過觀音菩薩的指點,到天宮請來昂日星君,昂日星君降服妖精的手段很簡單,就在附近的山坡上變成一個大公雞,現出自己的法身,向妖精高叫幾聲,她就死了,變成了一個琵琶大小的蠍子,讓八戒一頓亂打,把她打死了。這個蠍子精既有魔性,也具有人性。

盤絲洞的蜘蛛精也是這樣,長得是標緻動人,小說描寫她彷彿是嫦娥落凡。她們有個特點,肚臍眼能噴出絲線來,這是蜘蛛的特點。

陷空山無底洞的老鼠精,也是這樣的,既有老鼠的特徵,又有人的特徵。她想和唐僧成親。她是託塔李天王的幹閨女,有多種身份。作者既描寫了她的魔性,也寫了她的仙性和人性。

再比如蜈蚣精,是蜘蛛精的師兄,叫多目怪。他跟孫悟空打的時候,敵不過,他把衣服扒光了,身上有無數的眼睛放出金光來,孫悟空變成穿山甲從那金光裏穿過,後來得黎山老母的指點,找到千花洞毗藍婆菩薩,菩薩取出一根繡花針,說可以制服妖精。孫悟空說我也有繡花針。菩薩說,我這繡花針是在我兒子眼睛煉出來的法寶。孫悟空就問她,您的公子是誰?菩薩說是昂日星君。孫悟空就明白,這是個老母雞。菩薩把繡花針往空中一扔,把黃花觀多目怪的金光破了,妖精變成了蜈蚣,而且雙目失明瞭。多目怪平常的扮相是個道士,最後現形是個大蜈蚣。這也是魔性、仙性、人性集中在一起。

作者在描寫妖怪的時候,不離開這些東西,是糅在一起的,這樣幾種特點融爲一體,非常突出。《西遊記》的作者正是把這幾點都放在一起寫,因此書中的妖精各具特色,不離動物的形態、習性,非常有趣味。

下面談談第二個特點:巧妙結合故事情節,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充分深刻顯示人物複雜內心世界,突出刻劃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鬥爭越複雜,人物內心展現就越充分。作者用瑰麗的、幻想翅膀把我們帶入一個又一個的神仙洞府,帶到深山惡水中,展開一次又一次的殊死搏鬥,在這種鬥爭中描寫雙方,來塑造人物形象。

孫悟空的形象就是在不斷的和妖魔鬼怪的鬥爭中逐漸成熟、充實、完善的。孫悟空最初只是不安本分,一生下來就不願意象普通的猿猴那樣老了死了,他要求仙訪友,尋求長生之道,最後終於找到了他的真正老師--須菩提祖師,傳授了他法術,但他還逃不出輪迴,於是他大鬧地府,劃掉了生死簿,使自己免除輪迴。隨着他本事的逐步提高,他不甘心花果山的生活,爲了增強自己的實力,又到水晶宮裏取來了如意金箍棒,大鬧了龍宮,於是地府和龍宮都去天庭把他告了,最後他到了天宮,天宮給他封了一個小官弼馬溫,不夠檔次,所以孫悟空急了,反下天宮,提出自己叫“齊天大聖”。他回到天宮後,感覺這個“齊天大聖”是個虛名,蟠桃會沒請他做貴賓,孫悟空不幹了,偷了御酒仙丹再次反下天宮。等他從八卦爐中出來,如來佛阻止了他的時候,問他,你老這麼折騰,做什麼呢?孫悟空的回答有一首詩:“天地生成靈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簾洞裏爲家業,拜友尋師悟太玄。煉就長生多少法,學來變化廣無邊。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上瑤天。凌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爲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可以看出孫悟空是不安於自己的本分,最後被鎮在了五行山下。

十三回以後,孫悟空知悔了,表示做好漢只拜三人,一個是如來佛,一個是觀音,一個是唐僧,因爲唐僧在五行山下救了他。有的學者認爲十三回以後孫悟空的形象跟前面的形象出入很大,其實出入並不是很大,他那種英勇頑強的大無畏精神並沒有改變,上天仍然畏懼他。上天對豬八戒、沙僧犯錯處理很嚴,但玉帝對孫悟空卻表現出一種寬宏大量的態度,實際是不敢惹他,他的威名還是存在。小說作者從另一個角度來描寫孫悟空,在取經途中如何降妖伏怪,而且每一次突破一個困難都很難,孫悟空都要付出很大代價,作者就通過這個逐漸展示孫悟空的性格,特別是突出他的智慧,以前只是折騰造反,現在是在鬥爭中比較有策略了,鬥爭的方法也越來越成熟了。和鐵扇公主打,鑽到對方肚子裏,在獅駝洞變成小蟲鑽入獅魔王的肚子裏,這個方法制服了兩個妖怪。平頂山蓮花洞和金角大王、銀角大王鬥,變換着手法,把紫金葫蘆、淨瓶騙到手。孫悟空越來越機靈了,鬥爭的策略也越來越成熟了。我們從描寫中可以看出孫悟空不斷的成熟,

“三打白骨精”就更出名了,敵人變換了多少種手法,他都能分辨正邪,最後把對方的元神罩住,使她逃脫不了,一棒子把她打死。

作者通過這樣複雜的鬥爭展示了人物多方面的情感,展示了複雜的內心世界。

第三個特點,用幽默、諷刺的.手法來抨擊現實,增添了故事情趣。

《西遊記》書中幽默、諷刺的手法處處都見,所以胡適當年說它“遊戲筆墨”。我們看孫悟空,既是個英雄,又很幽默,他不顯得古板,而是跟誰都詼諧,開玩笑。到天宮見到玉帝,求人辦事,也是唱個喏便走,不是很有禮貌,而且如果他的要求沒被滿足,就折騰,玉帝也怕他。他去借丹,太上老君說不借。他說,那好,你說不借那就好,可就別怪我了。太上老君害怕,趕緊掏出一粒丹給他了。因爲太上老君知道不給這一粒丹,說不定多少粒丹都沒有了。孫悟空這種說話的方式很幽默的

我認爲《西遊記》中的諷刺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對比和對照的方法。我先談這個。

玉皇大帝平常高高在上,威嚴無比,孫悟空到了天宮對他那麼不敬,幾個神仙都大驚失色,說猴子村俗,這麼大膽還得了,結果玉帝說,只要猴子不惹事,天上能夠太平就挺好了。實際玉帝很威嚴的,豬八戒就因爲酒後調戲嫦娥,當時被重責,然後被貶下人間,變成畜牲。沙僧的錯誤最輕了,只不過喝酒時把琉璃盞給碰碎了,就當場捱打,接着被貶到流沙河,還每七天派一個人拿飛劍刺他胸口,痛楚難忍。這兩個人的錯誤多輕啊,卻受了那麼嚴格的處罰。但玉帝對孫悟空那樣的折騰卻顯得寬宏大量。其實,玉帝這是不得不寬宏大量,對孫悟空嚴厲也拿他沒轍。特別從鳳仙郡的事能看出玉帝的態度,因爲“齋天素供”被狗吃了,就罰郡裏三年無雨,斷絕一郡人的活路,這種報復手段很厲害。通過這樣的對比可見玉帝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形象上威嚴掃地了。作者對玉帝雖沒有明顯的褒貶之詞,但褒貶之義盡在不言中。

再比如唐僧得到烏巢禪師給他的《多心經》,正在念這個經保護自己的時候,被抓走了,可見這經根本沒用。小說中寫“苦命江流--因爲唐僧曾叫江流兒--思行者”,唐僧不再想那經了,還是徒弟能拯救自己。在這樣對照下,對佛教經典挖苦的態度可見。

第二種手法,借題發揮,旁敲側擊,在行文中寓諷世之意。79回裏,比丘國的白鹿精化成國丈,要和唐僧鬥法,孫悟空假扮自己師傅,把自己的心挖開了,看裏頭滾出一堆心來,紅心,白心,黃心,邪惡心,嫉妒心,計較心等種種不善的心。作者在這裏實際是諷刺,通過各種的心這樣一個情節說明世態的炎涼,人情的澆薄。93回中給孤園布金寺吃齋飯,這一回完全按照佛經來寫的。漢代一本譯經《佛說孛經抄》裏有這個情節,作者把佛經裏這個故事全部用在小說中了。豬八戒在吃東西的時候,特別饞,吃相難看,沙僧勸他“斯文”些,八戒說:“斯文,斯文,肚裏空空。”沙僧笑着說:“二哥,你不曉得的,天下多少‘斯文’,若論起肚子裏來,正替你我一般哩。”作者借這樣的情節諷刺當時社會上很多文人是不學無術的。吳承恩不滿現實,他很有才學,但科舉不順,當不了官,最後混了個副縣長,沒當多久,還被人誣陷進了監獄。後來澄清了,他沒有貪污,給他個小職務,他沒有去,就回家了。吳承恩對當時社會上的不學無術的人肯定很反感,用豬八戒和沙僧的對話進行諷刺。

第三種手法,用現實的手法揭示貌似聖潔的神佛的隱私,使其真相畢露。如第11回中,唐太宗下到了地獄。唐代的名相魏徵,應該是很正直的人,他和判官崔子玉是朋友,所以就寫了封私人的書信讓太宗交給崔判官,走走後門,方便一二。這很諷刺了,唐太宗、魏徵走後門!地獄中最公正的判官也走後門,看見唐太宗陽壽還剩十三年,就添了兩橫,變成三十三年。連地獄都能走後門!這些暴露了封建社會的吏治、法制真相。第98回孫悟空師徒到靈山,如來佛讓他們找阿難和迦葉去拿經,阿難、迦葉就向唐僧要人事,其實就是要賄賂,唐僧沒什麼東西給他們,結果阿難、迦葉就不願意給唐僧真經,而是給了無字經,燃燈古佛看出來了,派白熊尊者把經打落讓孫悟空發現是無字經,他們回到靈山和如來佛大鬧,如來卻說,一次誦經超脫,“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作者筆下的如來佛、阿難、迦葉聞着金錢的味兒都那麼高興,還有神聖的地方麼?!這種諷刺很深刻。唐僧沒辦法,只好把唐太宗給他的紫金鉢盂給了阿難,阿難拿着紫金鉢盂,任旁邊的金剛力士羞他,也不肯放手。可見作者諷刺的犀利,思想的大膽,能把帝王寫得走後門,佛祖寫得那麼貪財,這是很少見的。

第四點藝術特色:用生動貼切的對話,來突出人物性格。

如孫悟空脾氣比較急,急猴子嘛,有時又急功好利,喜歡聽人說些奉承話。所以豬八戒幾次都用話擠兌他。孫悟空被攆走,但豬八戒用言語一激將,又回來了,最後把師父從黃袍怪--也就是魁星--那救了出來。作者把魁星描寫成鬼的模樣,藍臉、獠牙、紅須、朱發,甚至抓過人來咔嚓一口就吃掉了。我們知道魁星在傳說中是主文運的,文人將來要想發跡,想當狀元,得用魁星的筆給你點出來才行啊。魁星的筆總也不點吳承恩,所以吳承恩把他描寫成那麼醜惡的形象。不僅吳承恩這樣描寫,清初作家尤侗在《鈞天樂》裏也把魁星寫得跟鬼似的,後來焦循《劇說》認爲,這都是那些困於場屋的人因爲不滿才這麼寫的。吳承恩有才華,卻老考不上,當然覺得魁星的形象特別醜惡了。魁星應該是很斯文、穩重、有教養的,但在他筆下不是。

描寫豬八戒時語言用得很好,比如85回中,他在隱霧山折嶽連環洞跟豹子精南山大王打,豬八戒打着打着就不行了,漸漸地敗下陣來,這時聽見後面悟空說,“八戒,不要忙,老孫來了。”豬八戒一聽自己大師兄來了,馬上精神抖擻,九齒釘耙一陣亂築。妖精就問,“先前不濟,這會子怎麼兒又發起狠來?”豬八戒就說:“我的兒,不可欺負我,我家裏人來也。”把豬八戒的仗勢來勁寫得很生動。豬八戒是有這個特點,凡是妖精現原形的,多半是被他打死的。他打那將死的妖精時噼裏啪啦幾釘耙特來勁。他真本事不太行,他這個本事行,他打小妖比孫悟空厲害多了。豬八戒的語言是符合他的性格的,豬八戒會挑撥是非,會用話激人,仗勢的時候那麼來勁,都通過他的語言很形象地得到了表現。

有時候也用兩個人的語言,比如在路過獅駝山的時候,李長庚太白金星來送信,報信魔頭狠。這時唐僧就很爲難,說徒弟啊,西天路這麼遠,這如何是好啊。這是唐僧的心理。悟空說,這有什麼了不得呢?還有我呢。從這兩個人的對話中,體現性格的不同。悟空是樂觀的,對困難持無所謂的態度,唐僧畢竟是個凡人,心裏戰戰兢兢的,覺得恐怖。有時唐僧難過得哭了,悟空還勸他別哭別哭,再哭就成膿包了。這種對話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而且增加了故事的情趣。可見得作者很會用貼切的對話來突出人物性格,而且不同的人物他的話也不一樣。

第五個藝術特色,小說雖然是長篇鉅作,但是卻是由許許多多的短篇小故事連綴而成。鄭振鐸曾說,這個組織象是個蚯蚓似的,每節都能獨立,砍去其一節一環,仍可以生存。所謂八十一難,細細琢磨,完整的故事也就四十幾個。作者就是通過這樣既聯繫又獨立的四十幾個小故事組成了五光十色的西行歷險圖,構置出它藝術大廈的長廊,讓人目不暇給。

有些故事看似重複,但是有區別。比如,描寫水怪,寫水府有這樣幾個:流沙河遇沙僧,通天河收魚精,黑水河碰見鼉龍。孫悟空不太善於水戰,在水裏打的時候不太行,老讓豬八戒把對方引上來,看對方出水面的時候才下手,但妖精也很機靈,一看見孫悟空就鑽回去了。這三個都是些水怪,但是最後的結局不一樣。沙僧已經被觀世音提前收了做唐僧的徒弟,所以後來觀世音派木吒叫沙僧出來,用頭上的九顆骷髏化作一隻法船,助唐僧渡過流沙河。黑水河的妖是龍王的外甥,就把龍王的太子請來了。通天河裏的魚精是觀世音珞珈山池裏的金魚,觀世音把一個花籃往河裏一扔,就把魚給提摟出來了。消滅降服妖怪的方法都不一樣。

同樣寫女妖,琵琶洞的蠍子精請昂日星君來消滅的,盤絲洞的蜘蛛精是孫悟空自己打死的,無底洞的老鼠精,孫悟空發現了她是李天王的閨女,就直接上天找李天王,讓他幫忙收服。

李天王開始忘記了自己有這麼個義女,是哪吒提醒他纔想起來的。哪吒和李天王這對父子有些不小過節,《西遊記》這一節裏提到了一點。《封神演義》中,這個情節完整地寫了出來,哪吒鬧海怎麼射死了石璣娘娘的侍女, 自己的老師太乙真人怎麼樣用九龍神火罩把石璣娘娘殺死了,他自己怎麼毀壞了自己身體,把骨肉都還給母親,最後用蓮花變成的身體。所以他有個特點:沒有靈魂。在《封神演義》中凡是攝人魂魄的法寶對哪吒沒用,《西遊記》裏點了一下這個故事,沒展開。

我們看孫悟空消滅了幾個敵人,突破了前進路途中的障礙時,雖然故事有些近似,但是有變化,決不雷同,雷同就沒有意思了。每個故事中都有新的變化,新的內容,這是很重要的。

書中的內容既獨立又聯繫,要是沒有前面降伏紅孩兒,就沒有後頭在火焰山芭蕉洞借芭蕉扇的困難了,前面是埋下結仇的伏筆,所以當他找牛魔王,儘管當年和他把兄弟,牛魔王也說不行。兩人翻臉了。

在落胎泉,唐僧和豬八戒誤喝了子母河的水,懷孕了。孫悟空找如意真君要能解救的水,沒想到他是牛魔王的弟弟。孫悟空覺得跟牛魔王、紅孩兒、鐵扇公主都化解了仇怨了,不忍心對如意真君下狠手,但如意真君老搗亂,孫悟空剛取出水,他就來打架,一打水又落到井裏了,弄得孫悟空沒法取水,最後是豬八戒趁他倆打的時候把水取走了。這一人物的安排也體現了既獨立又聯繫的特點。

我們可以看出書中的每一節既獨立又聯繫,形成了一個五色迷人的西行歷險圖,非常生動。而且,每一部分都可以獨立演出,後來京劇《盤絲洞》、《火焰山》、《鬧天宮》等都可以單獨上演。

下面談一談《西遊記》的缺點。

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正象社會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樣,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作品。《西遊記》中也有它的缺點,它前後對照失調。

孫悟空一出來時,大鬧龍宮,應該說孫悟空不怕水,他大鬧龍宮把四海龍王都驚服了,乖乖把如意金箍棒、寶甲給了他。如果孫悟空不善於水中鬥爭,怎麼可能大鬧水府呢?22回鬥沙僧,卻需豬八戒把沙僧引出來。他第一次被太上老君用金剛琢打倒,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住了他,然後天兵天將拿刀砍他,砍不死,太上老君說把他擱到八卦爐裏用火來煉,那八卦爐裏是三昧真火,煉了七七四十九天都沒事,可見他也不怕火。後來到了火焰山,問土地公公這火焰山怎麼形成的。土地說:“大聖,是您搞出來的。您當時從八卦爐裏出來,踢倒了爐子,有一塊磚帶着餘火落下來就形成火焰山。”孫悟空真火都不怕,餘火卻能把孫悟空的毛都燎着了,這前後顯然失調。本來不怕水火的孫悟空在小說的後部分怕起水火了,這不矛盾麼?應該說他是不怕水、火的,但結果後來變得又怕水又怕火。

孫悟空的武功高低在小說前後也很矛盾。我們看描寫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打得十萬天兵望風而逃,這麼英勇的人,在29回遇到黃袍怪--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二十八星宿當年都打不過孫悟空,--居然能跟孫悟空打五十回合不分勝敗,這怎麼可能呢?

孫悟空跟小白龍在鷹愁澗打的時候,好半天不分勝敗,可白龍馬和黃袍怪打,八九個回合就不行了,難道黃袍怪比孫悟空高多了?豬八戒當年也可以啊,和孫悟空打的時候打了兩個時辰,東方漸漸發白時才跑,可豬八戒和沙僧雙戰黃袍怪,八九個回合倆人就不行了,這前後矛盾。作者光爲了增加後頭的困難,沒考慮到前頭的描寫,明顯的比例失調。

十三回以後,孫悟空有時候的本領並不是特別大了,不象當年大鬧天宮時那樣無敵了,往往妖魔鬼怪都能跟他打半天。作者爲了增加後頭取經的困難,導致前後的描寫比例出現失調。

第二個缺點,小說殘留着說唱文學的痕跡。孫悟空每次出場,都要談一下出身歷史光輝的戰鬥業績,在戲曲中這叫自報家門。《西遊記》中這樣的情節大概有十幾次,每次的內容都差不了多少。這就是說唱文學的特點 。《西遊記》繼承了說唱文學,還沒有把這個特點完全消除,所以有時候讀起來使人感到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