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五行的正確排列順序

五行的正確排列順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導語: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那麼五行之間的順序是如何時排列的呢?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的正確排列順序

《尚書•洪範》中的五行功用,據說《尚書•洪範》是周武王向殷朝貨族箕子請教治國大法時箕子的答辭。所謂洪範,即洪範九疇,乃治理天下的一系列重大章法制度。

五行順序,五行的排列順序

五行的最早記載是木火土金水,但水是第一位的,這是人類早年對宇宙萬物本質的第一次認識。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說水是第一位,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命題就是水爲萬物之本源。我們這裏,五行一曰水,水也是第一位的。後來在1993年湖北荊門各地挖出了一批竹簡,這批竹簡裏就有一篇題目叫《太乙生水》,水第一位,火第二位,木第三,金第四,土第五。在人體當中體液佔了71%,地球上水佔了70%。可見水有多麼重要,萬事萬物離開水肯定都不行。但是水是第一,火爲什麼是第二?木爲什麼是第三?金爲什麼是第四?土爲什麼是第五?這個中間是相生關係還是相剋關係?或是其它關係?水跟火是相剋,水可以克火,但火跟木就不是相剋,木和金也不是,金和土也不是。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養看《洪範篇》中的解釋。

《洪範》說,五行第一句就是“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第二句“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這是從功能上來說的。我們知道這個功能之後,就清楚前面說的一、二、三、四、五的次序是什麼?這個次序真正的道理又是什麼?從功能上來看,不是就這個東西而論這個東西。好多人覺得五行木、火、土、金、水好像是五個東西,最早是講五種基本物質的。我們知道,古印度認爲宇宙萬事萬物是由四個元素構成的,我們中國人認爲是由五個元素構成的。古印度說的'是四大皆空,即水、火、土、氣,氣又可以叫風,宇宙就是由這四個元素構成。我們是從功能上來劃分的,所以五行最早說的是五種基本元素,到後來進化爲五種基本功能,就是五種相。可以用這個五行來解釋一切事物,因爲它原來就是講五種功能的類型。

“水曰潤下”,水是潤下的功能,是往低處奔流,能夠滋潤萬物,能夠助人。

“火曰炎上”,“炎上”往上冒。這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炎,一個是上,炎就是火熱,上就是向上。“炎上”就是熱情、熱烈、外向,高昂、喜歡往上走,不喜歡往下行。五行是有方位的,在方位上火是最上面,水是最下面。而在五個方位裏,用東、南、西、北來說,上面是南方,下面是北方。如果觀相的時候,入境以後如果坐在最高位,喜歡呆在最上面,要是潛意識當中是這樣,說明你這個人的行爲舉止、性格也是這樣,那往上的可能就是火。如果說不願意往上,就願意往下,居下、柔弱、滋潤萬物、與世無爭的,那可能就是水。所以功能的劃分非常有意思,也特別好。當然《黃帝內經》上說人的臟器有心臟、腎臟,心屬火,腎屬水,因爲心具有炎上的功能,是火熱的,它像一根棒一樣,可以把血打到全身,有着很強的力量。所以它居最高位,是皇帝、是君主,統領一切,正所謂心主神明。

“木曰曲直”,曲就是垮曲,直就是筆直。這個木的功能既可以彎曲,也可以筆直。準確地說,木的功能是可以把曲的東西變直,比如說,這個人從外形來看是直的、髙的、瘦的,這種人往往就是屬木。木有一種生髮功能,因爲樹木生髮而正直。木所在的方位居於東方,因爲奮天先到東方,畚天到了樹木就生髮了,所以木是在東邊。從時間上看,它又是春天。

“金曰從革”,跟木相對的是金。從這裏可以看出,舫面的次序實際上是從功能定位的,上下定位那就是火跟水,左右定位是木跟金。金曰從革,從是隨從,革是改革。意思是說,順應天道進行革新,進行改革。所以金有—個功能就是革命、革新。金屬的東西是鋒利的,堅硬而難以改變,但是它可以讓別的東西改變,因爲它太鋒利了,可以去懲罰別人。所以在方位當中,它是在西邊,就是太陽落下的方位。在一年當中它是秋天,秋天樹木落葉,表明季節已經更換改變了。也就是說,它是從夏天而來,夏天屬陽,春天也屬陽,到了秋天、冬天是屬陰。所以秋天屬金,是一種改革、變革的時期。

這是一左一右,也就是一東一西,其位罝就明確了。最後一個是土,當然在中間。“土爰稼穡”,前面都說“曰”,這裏就說“爰”,爰就是曰,是故意用另外一種說法,越故意說就說明這個東西越東要,所以土最爲重要,土居中位,調節四行。土的功能是稼穡,稼就是種莊稼,穡就是收莊稼。也就是說土既以種莊稼,乂可以收莊稼。它居於中位,可以潤澤叫方,起了一個潤滑的作用。這就是中醫所講的脾,脾就是土,脾土就起了潤滑的作用。潤就是運動、運輸,可以把東西輸送給別人,同時又可以回收過來,它有雙向作用,一個是送,一個是收。只要是居中,有調控作用的,有雙叫性格的,就可能屬於土,是中性。土不佔四方,但統領四方;土不佔四時,但統領四時。所以中央是最重要的。

接若,《尚書•洪範》又作了更多的解釋,說“潤下作鹹”是從味道來說的。潤下的味道能夠變成鹹的味道。潤下在五行中屬水,水爲鹹。“潤下”也就是說,水是鹹味的。“炎上作苦”,“炎上”就是火,火是苦味。其實苦的味道還有一種功能就是可以去火。比如說這個人上火了,最好吃一點帶苦的東西。食物裏面吃苦瓜,去火非常好,功能非常強。火跟苦是相對應的。“曲直作酸”,“曲直”是木,木曰曲直,所以木屬酸,酸的東西也屬木。“從革作辛”,“從革”就是金,金的東西其中有一種味道叫做辛味,辛就是辣,辛辣。所以“辣”字就是辛字旁,辣的東西是屬金的。“稼穡作甘”,“稼穡”就是土,甘就是甜,甜味是屬土。

這個解釋是對五行的一種推延、一種運用,是運用在味道上。先秦諸子百家裏面,《孫子兵法》也講五行,《孫子兵法》有一句名言叫“味不過五”,味道不過這五種,酸、苦、甘、辛、鹹。“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這五種味道調和以後,是怎麼嘗都嘗不盡的,誰能把天下的味道都嚐盡?那是不可能的。雖然這麼簡單,就五種,但是一調和起來就無窮無盡。《孫子兵法》說,“聲不過五種”,哆、睞、咪、嗦、啦五種,也就是宮、商、角、徴、羽,但“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勝”就是完了的意思。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說,五種聲音的組合永遠也聽不完,這裏就運用了五行說。五行的理論,在漢代以後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