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莊子對“真善美”的理解

莊子對“真善美”的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導語:你是怎麼理解“真善美”的內涵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莊子的審美觀。

莊子對“真善美”的理解

人的存在大體上分爲認知、倫理和審美三種方式。“審美生存”是相對於其他生存方式而言的,是對認知、倫理的審美化,是人的生存態度和生存方式的審美化。莊子始終從人的問題出發,以是否符合人性作爲衡量一切關係的標準,他以“道”觀物,反對世俗的知識和道德觀,還原它們的本真美,把人與世界實用、功利的關係轉變爲審美關係,把人的現實生存世界轉變爲審美生存境界,其生存思想的實質是對世界和人生的詩意把握。

  審美人生觀對現實生存的批判意義

莊子認爲,異化社會的人雖然非本質化了,人的本性卻是美的,人可以“復其初”,使審美生存成爲可能。莊子以人的生存、生命爲大用,以心靈的無限開放與自由遨遊爲審美生存方式,還原人的本質,把人的生命存在作爲審美對象。道是自由的象徵,體道就是打開封閉的心靈、走出世俗之心的過程,喪“小我”後見真“我”,是一條超越社會苦難和自我侷限的自由之路,是一種審美人生的體驗。審美生存是對現實生存方式的反叛,也是對日常生活和經驗世界的超越,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實踐性,包含了對現實生存的反叛和超越雙重含義。

人的本質問題歷來受到格外關注,如果說14世紀至18世紀的文化批判是期望將人的精神從謙卑中解放出來,而今天文化批判的勢頭對準的則是從物的壓迫下把人解放出來。“人爲物役”是常人擺脫不了的一種生存狀態,人只有在對世界和自身的審美觀照中,才能擺脫規範化和功利化的束縛,超越日常生活中那個與世界分離的“自我”,賦予黯淡的、單調的現實以意義和價值。莊子以“古之真人”的回憶,懷疑現存秩序,批判現實社會的非人性。這種理想的審美生存方式,尼采稱之爲“生存的完美”,海德格爾描述爲“詩意的棲居”,福柯定義爲“生存美學”。他們期望人的現實生存像在藝術中,處於一種自由的、個性化和本真的生存狀態。莊子的“審美生存”不是用藝術般的浪漫掩飾生存的真實,而是以審美的眼光挑剔日益平庸、從衆和慣例化的日常生活,具有反思性和叛逆性。它以理想的烏托邦,反襯出世俗世界的不公正,激勵人們追求美好的生活。莊子的審美生存思想對於現代社會存在着的道德失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官僚主義、專制作風、貪污受賄、奢侈腐化等問題的批判,對於人們維護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擺脫工具理性的.束縛,仍然有現實意義。

  審美化的道德觀對現實生存思想的提升意義

現實生存包括道德生存,然而,個體生存的完滿不僅僅在於有道德,還在於對生存的感受。莊子的審美生存思想,雖然不能直接改變異化的現實,卻能導引人向善向美,追求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它不能完全代替現實的自由,但它是最高的自由,它是提升現實的一種牽引力。

莊子常被看作是道德的否定者,其實,莊子的道德是自然之道,是與孔子社會倫理道德觀相對的一種個體生存的道德觀。莊子認爲道德是事物和人類的自然本性,它不是外在於人,而是人內在的真性情。道德生存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但是,由於道德的相對不穩定性,人們往往把道德變成規則的代名詞,容易忽視道德之爲道德的根源;道德的出發點往往以社會的穩定爲依據,忽視個體的感覺,人被道德所規定,在工具化的道德規範中,人容易失去自由自覺的主體性。因此,道德生存要成爲人們自覺的、快樂的存在方式,必須與審美生存聯姻。

莊子審美生存的思想雖然不具有物質功利的價值,缺乏現實的可操作性,但它對喚醒人類的自覺意識,提高人類的精神境界,都具有意義。莊子的審美生存思想是人的一種理想的生存方式,它可以揭示人類生存的普遍困境,對於人類有恆常的意義。理想是目標,實現它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人類需要這樣的目標,不能因爲它遙不可及,就放棄對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審美生存是完整人生的一個部分。

  審美化的技術觀對現實生存和諧發展的意義

莊子審美化的技術思想中包孕着兩個意味深長的問題:如何衡量社會的進步?人類的幸福是否與科技的快速發展、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步?莊子將技術與人的生存直接相關,還原技術的本質,把技術由工具化推向審美化。他認爲天道美的展現是技術的本質,人之技的最高境界是由技入道,主張人擺脫技術片面的功效追求,使人由功利之心推向審美之心。莊子審美化的技術思想對於二元對立模式的消解、唯科學主義的批判具有現實意義。

莊子思想的現代意義與世界意義不在於讓人們遠離科學,而在於讓人們遠離忽視生命感悟的科學,使科技美學回到生活中來。中國雖然沒有經歷過西方科技主義氾濫的時代,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漠視西方科技主義氾濫的過程和後果,一定要等到自己重蹈西方的覆轍後,再來補上這一課。在這一點上,莊子審美化的技術觀對我們不無益義。

人文精神應包括審美,美的境界是人的本體論境界,是真和善所從之出且必向之歸的根據。我們既要看到一定的道德人生、科學人生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從審美人生的角度批判道德和科技的工具化,實現真善美統一的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