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

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導語:我國山水詩首創於東晉詩人謝靈運。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山水詩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

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在一首山水詩中,並非山和水都得同時出現,有的只寫山景,有的卻以水景爲主。但不論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經過詩人知性介入或情緒干擾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須保持耳目所及之本來面目。當然,詩中的山水並不侷限於荒山野外,其他經過人工點綴的著名風景區,以及城市近郊、宮苑或莊園的山水亦可入詩。

起源於先秦兩漢,產生於魏晉時期,並在南朝至晚唐隨着中國詩歌發展與文學環境變遷而不斷演變。

山水詩鼻祖是東晉的謝靈運。

謝靈運所開創的山水詩,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詩成爲獨立的審美對象。他的創作,不僅把詩歌從“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來,而且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技巧和表現力,並影響了一代詩風。

山水詩的出現,不僅使山水成爲獨立的審美對象,爲中國詩歌增加了一種題材,而且開啓了南朝一代新的詩歌風貌。繼陶淵明的田園詩之後,山水詩標誌着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和諧,標誌着一種新的自然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的產生。

東晉出現大量的山水詩,主要是紛亂的國情使然。東遷的文士幾乎都有“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的慨嘆,加上受政治暴力和軍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來愈沉重。從清麗無比的江南山水風物中尋求撫慰和解脫,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於是流連山水,寫作山水詩便相因成習,以致蔚然成風。另外,在新的哲學思潮如玄學的衝擊下,漢朝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趨軟弱鬆弛,於是出現“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爲化”(阮籍)之類的`主張。“自然”指宇宙自然規律,巋然不動的山和變動不居的水,則最充分、最完美地體現了這種規律,也就成了師法的對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其實還有一種因果關係,就是“樂水者智,樂山者壽”,這樣說似乎可以充分顯示山水怡情養性的功能。另外,與山水親近還可豐富知識,培養和提高審美情趣以及模山範水的能力。古今詩文大家、藝術巨匠大抵都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經歷。“讀萬卷書”正好可以彌補“行萬里路”的不足。由於受種種條件的限制,人們無法遍覽全國各地的山水勝蹟,便可持山水詩集爲“臥遊”之具,作紙上的觀瞻。這間接得到的知識和印象,與親身所歷、親目所見自然隔了一層,但收穫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好的山水詩總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體驗,不單是模山範水而已。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以理勢入詩,兼有教化和審美的雙重功能,它表現出的求實態度和奮進精神,對讀者無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勵。又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除生動再現山林特有的幽靜氛圍,還揭示了矛盾的對立統一關係,有啓迪智慧、拓展襟懷的作用。其它方面的例子還很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泛》)是執簡馭繁、化難爲易的範例。遠水不可視之以目,卻能表達得如此氣勢壯闊。爲雨幕所籠罩的山色朦朦朧朧,無法分辨,詩人用“有無中”三字予以示現,精當無比,顯示出非凡的觀察、體驗和表達的功力。”

優秀的山水詩大都具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徵。所謂“詩中有畫”,就是用畫筆把山水風物中精深微妙的蘊涵點染出來,使讀者獲得直接的審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把登高的“怡悅”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其中有詩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隱者張五的怡悅之情,還有闊遠的視野以及閃爍於其間的種種景物。它的突出特點就是表現在一個“遠”字上,用遠景烘托遠意。“遠意”沒有明說,只是影影綽綽地表“心隨雁飛滅”的描摹上。勾畫遠景的筆墨也不多,卻很有層次,顯示出和諧的韻律與虛靜闊遠的美,像“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清新淡遠,與隱者(包括詩人自身)恬淡高遠的情趣相表裏,幾乎達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