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慈禧下毒害光緒

慈禧下毒害光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慈禧太后是一個非常心狠手辣的人,常常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傳說中光緒帝就是慈禧太后害死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看看是不是這個樣子的。

慈禧下毒害光緒

《花隨人聖庵摭憶》中說光緒並非善終,但其懷疑的對象卻指向了隆裕皇后和其寵信的太監小德張,而幕後的指使人可能是慈禧太后。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侄女,作爲當時後宮中的主要人物,隆裕皇后要搞點陰謀當然不是沒有可能,但要說隆裕皇后能象她的那個姑媽那樣心狠手辣,也不可信。

據目前公佈的醫案看,光緒在臨終前半年的病勢十分嚴重,如江蘇名醫曹元恆在三月初九的醫案中寫道:皇上肝腎陰虛,脾陽不足,氣血兩損,在治療上不論是寒涼藥還是溫燥藥都不能用,已處於無藥可對症的病狀。最後,曹元恆也只開了一些鱉心甲、新會皮之類的平安藥。五月初十,上海名醫陳秉鈞也在醫案中寫有調理多時,全無寸效一語。

光緒本人對自己病情的惡化也極度焦慮,他對那些所謂的名醫們極其失望。五月二十六日,光緒斥責御醫們說:病勢遷延,服藥總覺無效,且一症未平,一症又起;七月十七日,又說:服藥非但無功,而且轉增,實系藥與病兩不相合,所以誤事!八月初七日,光緒更是大罵:每次看脈,忽忽頃刻之間,豈能將病詳細推敲?不過敷衍了事而已。素號名醫,何能如此草率!光緒的焦躁和絕望,可見一斑。

爲給光緒治病,宮廷打破先例,起用西醫。當時天津知名的西醫屈桂庭對光緒進行過診治,他認爲光緒的病徵主要有:常患遺泄,頭痛,發熱,脊骨痛,無胃口,腰部顯是有病;此外,肺部不佳,似有癆症;面色蒼白無血色,脈搏弱,心房亦弱。

屈桂庭的判斷是,光緒的體質本不強壯,容易神經過敏,或因早年房事過度,腰病之生,由來已久。其身體禁不住刺激,神經稍受震動,或聽到鑼鼓響聲,或受衣褲磨擦,或偶有性的刺激即行遺精,還不能經常吃補藥,越吃遺精就越頻繁。由此看來,光緒的病情是綜合徵,兼有腎炎、高血壓、胃炎、肺癆等症,諸病齊發,極難救治。

江蘇名醫杜仲駿在《德宗請脈記》中說,他在七月十六日的第一次入診後便對戶部尚書陸潤癢說:我此次進京,滿以爲能夠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來,徒勞無益。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錯。十月中旬後,光緒除原有病症又增加了咳嗽氣逆發喘等症,並出現肺部炎症及心肺衰竭,已處於病危狀態,杜私下對朝臣說: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險。

2008年5月,《近代史研究》刊登了一篇《光緒死亡原因探析》的文章,其中宣稱通過最新的檢驗數據分析得出了光緒死於急性砒霜中毒的結論。該文作者包振遠系北京市公安局多年從事刑偵工作的調研員,其在文中稱,在2003年到2006年期間,北京市公安局的偵查人員會同中國原子能科學院的科研人員運用中子活化實驗並結合從河北易縣光緒崇陵提取的光緒頭髮、衣物等重要檢材,對光緒死因進行了反覆的檢驗和縝密的分析。

根據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對光緒頭髮含砷量中子活化分析等數據,光緒枕部、頸後部和髮梢出現砷含量高倍超過致死量的情況,作者提出這是由死後嘔吐所造成的。所謂死亡嘔吐,在刑偵學中是指由於腐敗氣體使腹腔內壓增高、胃腸受壓迫而使胃內食物溢出口腔之外,或者進入喉頭、氣管之內,屍體腐敗過程中均會出現類似情況。作者認爲,光緒頭髮出現砷含量高峯段位證實了光緒頭髮中所含致命砷(砒霜)是由於光緒屍體腐敗時死後嘔吐而形成的。文章綜合中子活化分析實驗、法醫病理毒化檢測結果及運用偵查方式進行的分析判斷,光緒明顯符合急性中毒死亡的特徵。

據西醫屈桂庭的回憶,他在給光緒正常治病有一個月後,某天光緒突然連呼腹疼,汗如雨下,捂着肚子在牀上亂滾,連喊:肚子痛得了不得!屈桂庭當時也心裏打鼓,感覺裏面有問題,但也不敢多言惹禍上身。當時他能做的,就是讓光緒躺在牀上,以毛巾施行熱敷而已。等到光緒疼痛稍緩,屈桂庭便匆匆辭去。此後宮內情形和光緒病狀,屈桂庭自稱毫無所知,他自己曾說,光緒之死實是個難解之迷,以至斧聲燭影,人言人殊,至於怎麼回事,他也說不清楚。他說的這些東西,也只能爲研究者提供佐證而已。

結合啓功之前所稱的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屈桂庭觀察到的忽然肚痛及最新發現的死亡嘔吐後的高倍砒霜含量,似乎也不能排除光緒被人下毒的可能性。不過,在該文發表後,也有專家提出質疑並指出文中存在大量錯誤,而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在清理崇陵地宮時,發現光緒的遺體完整,體長1.64米,無刃器傷痕,當時的刑偵學界也介入了光緒之死的調查,後通過化驗頸椎和頭髮,並沒有發現中毒現象。2003年,有關部門再次取樣檢測,依然沒有得出確切的結論。

砒霜中毒在歷史上極爲常見,古代也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經驗,應該說不難檢驗分析,何至於前幾次都不能定論,而這次卻言之鑿鑿。再者,光緒皇帝的崇陵曾於1938年被盜,後又經清理,其現場是否紊亂也是個問題。換句話說,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緒正常死亡的可能。

從目前留下的醫案來看,慈禧太后與光緒當時均身患重病,兩人都可能挺不過這個月,但對於光緒爲什麼偏偏比慈禧早死一天的問題,諸多解釋看似都有道理,但又無法定論。筆者認爲,對這種歷史的巧合或疑案,在沒有十分確鑿的'證據及合理的推斷之前,最好還是持存疑的態度而不必迷信權威,畢竟現代科學未必盡能解釋歷史的所有事務。

當然,光緒被慈禧太后謀害的可能性非但不能排除,而且概率很大,但如果真是這樣,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她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如果簡單的以兩人矛盾來解釋,未免失於簡單草率,因慈禧太后想要謀害光緒的話,在之前的十年即可實行,大可不必在兩人都已危在旦夕之時才進行。如果慈禧太后與光緒的矛盾不足以製造謀殺事件的話,筆者大膽的推測,慈禧太后之所以要用砒霜加速光緒的死亡,很可能是爲安排繼位的方便(慈禧太后甚至有可能先死而祕不發喪)。

正如前面所說,慈禧太后對光緒沒有生育能力心知肚明,而設立皇儲又遭到國內外一致反對並引發庚子國變,由此也就無所作爲。鑑於光緒即將不久於人世,而慈禧太后先行一步的話,如不對皇位問題早做安排,清廷朝政很可能陷入到崩塌的境地。

正因如此,慈禧太后必須在自己死前做出皇位繼承的重大安排,以便於朝政的正常過渡,而出於實用主義的考慮,一個垂死而喪失了行政能力的皇帝反成爲這一過程中的重大障礙。爲讓新皇帝名正言順的接替皇位及小皇帝的父親載灃能夠順利的接管朝政,慈禧太后與光緒,這兩個即將走向死亡的人,其同赴地府反而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

是人終究是要死的,作爲近半個世紀的當政者,慈禧太后也意識到自己百年之後找好替手的重要性,而當時唯一合適的人選,只能是光緒的弟弟載灃。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後人再透過歷史的長鏡頭或許會恍然大悟,在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的那場無聲無息的朝政更替中,看似謎團,其實一切都早在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