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丟了官爲什麼常說丟了“烏紗帽”?

丟了官爲什麼常說丟了“烏紗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三才圖會》之“烏紗帽”

丟了官爲什麼常說丟了“烏紗帽”?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東晉成帝咸和九年(334),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都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做“烏紗帽”。後來,南朝宋明帝時,建安王劉休仁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的半透明帽子,亦稱“烏紗帽”。這種帽子很快就在民間流行,無論官民貧富都可以戴服。

隋唐時期,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烏紗帽。但爲適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隋朝用烏紗帽上的玉飾多少顯示官職大小:一品有九塊,二品有八塊,三品有七塊,四品有六塊,五品有五塊,六品以下就不準裝飾玉塊了。

到了宋朝時,烏紗帽的形狀有了改變。據說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爲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有一尺多長,並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階高低。如此一來,朝臣們只要腦袋一動,軟翅便會隨之擺動,皇上居高臨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1370)規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爲官員的一種特有標誌。此時的烏紗帽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呈前高後低式,兩側各插一翅。而自明世宗朝開始,烏紗帽的雙翅又做了一些變動,翅的長度縮短,其寬窄也改變了,官階越高,雙翅就越窄,官階越低,雙翅則越寬。

清初順治皇帝入關後,由於收留了衆多明朝的降臣,爲籠絡人心,就允許不少地方官員仍穿着明朝朝服,並戴烏紗帽。但等到清室統治鞏固之後,遂下令將官員所戴烏紗帽全改爲紅纓帽。可是,人們仍然習慣將“烏紗帽”作爲官員的標誌。因此,丟了官也就常說丟了“烏紗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