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如意”最初用作“癢癢撓” 古人拿在手裏隨時撓癢

“如意”最初用作“癢癢撓” 古人拿在手裏隨時撓癢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故宮藏“木嵌各種玉石瓜果靈芝式九九如意”

“如意”最初用作“癢癢撓” 古人拿在手裏隨時撓癢

當年剛看到電視連續劇《甄嬛傳》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靠譜。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細節非常到位。比如:該劇中,王公大臣或者太后妃子之類的人,手裏常常拿着一柄東西。這柄東西不顯眼,但讀過歷史的人可以馬上分辨出來:那是“如意”。在古代,如意是一種全民普及的物品。王室公卿家裏肯定要有幾件如意,平民百姓家中亦常見。

但在今天,知道“如意”這種東西的人不多了。那麼,如意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它是怎麼來的?在中國古人的生活中起過什麼樣的作用?又是怎麼沒的?

  來歷:你說是武器我瞅像權杖

“如意”,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你若有機會到北京故宮,會看到形式各異的“如意”。其大致形狀就是一個柄,柄上安一個頭。這個形狀很像錘子!但如意的性質與錘子截然相反。同樣是刀,一個人手拿殺豬刀向你走來,你會看到滿臉煞氣;如果他拿的是水果刀,你就明白他是要削水果給你吃。同理,有人掂個錘子跟你聊天,你一定想着趕緊離開,若是他(她)拿着一把如意,彼此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如意的粗線條類似錘子,但比錘子嫵媚得多,其柄有扁有圓,或直或彎。

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的形狀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爲主流。這種創造的`構思,可以理解爲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變成捲雲形、靈芝形、心字形及團花形如意,是唐以後的事。富貴人家的如意,材質有金、有玉、有銀、有銅、有沉香木,貧寒人家就只能用用竹子和普通木頭了。

  如意的來歷,說法不一。

有的說源自印度佛教。法師講經時,常手持如意一柄,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如同臣子覲見皇帝時手中捧着的笏板,今天下屬見上司時必拿的筆記本一樣。

也有的說,如意最初是一種武器,或者是帶護手的短劍。喝酒碰杯,本爲預防敵人在酒中下毒,借碰杯之機把酒灑到對方酒杯中一點,後來成了禮儀,如意大概也是如此,逐漸由武器變成了伴手物。

不過,更多的人認爲,如意是癢癢撓的變種。北宋釋道誠在《釋氏要覽》中記載:“如意,梵名阿那律,秦言如意。《指歸》雲,‘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脊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開始是癢癢撓,後來不斷裝飾,改變花樣,稱呼也由通俗的“不求人”變成文雅的“如意”。這個說法,應該更可信。因爲我國古時衛生習慣不同於現代,即使皇室條件優越些,也難保證天天洗浴,弄個“如意”在手裏,方便隨時搔癢。

也有人認爲,如意更像一柄權杖。掌權者揮斥方遒,手裏自然需要一柄道具。但羽扇或手杖的實用性太強,恰易掩蓋了道具的象徵意義,到了最後逐漸演變爲沒有實際意義的如意。而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手裏拿着一點東西,就像抓到了水中的稻草,或多或少總會產生一點安全感。

爲什麼“如意”消失了呢?我覺得,這與其材質和裝飾越來越藝術化,實用性越來越差有關。一種東西,多少總要有點用,如果一點用都沒有,即使再藝術,名稱再好聽,最終也要被淘汰。當然,衛生條件的改善或許也是“如意”出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