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椅子出現,終結中國古代分餐制?

椅子出現,終結中國古代分餐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漢墓壁畫上可以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面

椅子出現,終結中國古代分餐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王仁湘近日在北京考古書店做了一場以“味外之味——餐桌上的歷史風景”爲主題的講座。該講座從考古的視角,講述了中國人自古到今是如何對待吃飯這件事的。

考古發掘跟“吃”這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關係很密切:鼎、簋(guǐ)、甑(zèng)、甗(yǎn)、簠(fǔ)、豆,這些青銅器中常見的器型,原本都是食器;胡椒、花椒、高良薑這些調味料,在曾侯乙戰國墓和馬王堆漢墓裏都有發現;雞鴨魚骨在各種墓葬發現的也都不少;而青海喇家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祖先們吃剩下來的麪條,這就比較罕見了;新疆吐魯番阿斯塔拉唐墓也發掘了不少點心實物,其中就有餃子,與現代常見的餃子在大小和形狀上幾乎一模一樣。

  從分餐到會食

要說吃得從坐開始說起。孔子曾說:“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古人都是席地而坐,設席每每不止一層。緊靠地面的一層稱筵,筵上面的稱席。筵席之稱,由此而來。進餐方式除了席地而坐外,有身份的貴族憑俎案而食。後來我們常說的“舉案齊眉”的案指的就是這個。

在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些用於飲食的木案。這些木案平面多呈長方形,長約1米,寬約30釐米,木案下方有木條做的支架,高度僅15釐米左右。木案出土時,案上還放有多種酒具。在遺址中還發現了與木案形狀相近的木俎,也是長方形,略小於木案。俎上放有石刀、豬排或豬蹄等,這應是放置祭祀牲畜的祭俎。

在夏商時期墓葬中也發現有俎案,這些俎案由木、石、銅等各種不同的材質製作,木質多施以紅色,再以白、黃、藍、綠等色繪上圖案,石質、銅質多保持材質本色。

王仁湘認爲,以小食案進食的方式最晚在龍山文化時期便已出現。陶寺遺址的發現,不僅將食案的歷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國出現的源頭,古代分餐制的發展與這種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小食案是禮制化分餐制的產物。

在漢墓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上,經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面。《史記·孟嘗君列傳》裏也有分餐制的佐證:戰國四君之一的孟嘗君田文廣招賓客,禮賢下士,平等對待前來投奔的數千食客,無論貴賤,都同自己吃—樣的食物。一天夜裏,田文宴請剛剛投奔自己的俠士,有人無意間擋住了燈光,俠士以爲自己吃的飯與田文兩樣,一時間怒火中燒,起身就要離去。田文趕緊親自端起自己的飯菜給俠士看,原來他們所用的都是一樣的飲食。俠士愧容滿面,當下拔出佩劍,欲自刎以謝誤會之罪。

可這似乎與中國人熱熱鬧鬧圍桌會食的聚餐傳統有些不一樣。

王仁湘說,會食制應該出現在唐代引進胡人的高桌大椅之後。“中國古代飲食方式的改變,確實是由高桌大椅的出現而完成的,這是中國古代由分食制向會食制轉變的一個重要契機。”唐代時椅子就已經很流行了,“敦煌473窟唐代宴飲壁畫,畫中繪一涼亭,亭內擺着一個長方食桌,兩側有高足條凳,凳上面對面地坐着9位規規矩矩的男女。食桌上擺滿大盆小盞,每人面前各有一副匙箸配套的餐具。這已是衆人圍坐一起的會食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