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貪得無厭成語故事

貪得無厭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貪得無厭成語故事1

【注音】tān dé wú yàn

貪得無厭成語故事

【出處】貪婪無厭,忿類無期。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解釋】厭:滿足。貪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人的貪婪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得寸進尺、貪心不足

【相反詞】一塵不染、知足常樂

【押韻詞】洽聞博見、東逃西竄、項莊舞劍、恩恩怨怨、文選爛,秀才半、北風之戀、統一戰線、拉長線、桑梓之念、臨危不憚、......

【年代】古代

【燈謎】考上秀才想當官,登上泰山想昇天

歇後語】吃了五味想六味;當了皇帝想成仙

成語故事】春秋末年,晉國內部六個上卿相互吞併擴充實力。智伯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總是處心積慮想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他想吞併趙襄子,將他圍困在晉陽城。趙襄子派人去向韓康子和魏桓子求援。他們都知道智伯貪得無厭就聯合出兵攻擊他

【成語舉例】他貪得無厭的性子,隨着年歲的增長,更加殘忍了。 樑斌《紅旗譜》八

【成語造舉】

◎ 私慾膨脹,貪得無厭,導致衆多大小蛀蟲上演了一幕幕人間醜劇。

◎ 所謂"忠厚"就是地主的"富而不仁"、"貪得無厭"、"陰險毒辣"、"笑中藏刀"、"殺人不見血"、………等等殘忍的德性。

◎ 唯利是圖、貪得無厭是資本家的本性,追逐剩餘價值是資本家進行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動機。

◎ 容克貴族還和壟斷資產階級相勾結,不僅對德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羣衆實行貪得無厭的剝削和掠奪,而且還把他們驅入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深淵。

◎ 他將這兩個真實的生活形象綜合在一起,於是一個肥肥胖胖,貪得無厭,對上溜鬚拍馬、玲瓏剔透,對下奸刁蠻橫,狐假虎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監大總管的形象就深深地浮現在胡慶樹的腦海裏。

◎ 說到底,我真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我只是希望能夠體面地把這樣一份生活維持下去。

◎ 戰士們說:帝國主義和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是建立在壟斷資本基礎上的,壟斷資產階級是一羣貪得無厭的吸血鬼、國際剝削商,它們不但殘酷地剝削本國人民,還要瘋狂掠奪別國人民,當他們這種掠奪政策遇到障礙時,就不惜用武力去解決。

貪得無厭成語故事2

[成語拼音] tān dé wú yàn

[成語解釋] 厭:滿足。貪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典故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貪婪無厭,忿類無期。”

成語故事

春秋末期,周朝的統治分崩離析,各諸侯紛紛獨立,割據一方。晉國是其中實力較強的一個諸侯國。晉國有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範氏、智伯、中行氏六個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計地想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先聯合韓、趙、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強佔了中行氏的土地。過了幾年,他又強迫韓康子割讓了一塊有一萬戶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獲得這三位上卿的土地後,智伯得意忘形,以爲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趙襄子割讓蔡和皋狼這兩個地方。趙襄子堅決不肯答應。智伯惱羞成怒,脅迫韓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討伐趙襄子,雙方在晉陽對峙了三年。趙襄子採納謀士張孟談的計策,說服韓康子和魏桓子與自己聯合起來,乘夜出兵偷襲智伯,將他殺死。智伯因爲十分貪心,永遠得不到滿足,終於落了個亡命的下場

貪得無厭成語故事3

成語名稱:貪得無厭

成語拼音:tān dé wú yàn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人的貪婪。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補充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厭:滿足。貪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成語來源:明·郭勳《英烈傳》第22回:“好好還我御弟,方爲上策,不然貪得無厭,命都難保!”

成語造句: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爲什麼父親那末喜歡買土地,那麼貪得無厭!”

貪得無厭的成語故事

春秋末期,周朝的統治分崩離析,各諸侯紛紛獨立,割據一方。晉國是其中實力較強的一個諸侯國。晉國有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範氏、智伯、中行氏六個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計地想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先聯合韓、趙、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強佔了中行氏的土地。過了幾年,他又強迫韓康子割讓了一塊有一萬戶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獲得這三位上卿的土地後,智伯得意忘形,以爲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趙襄子割讓蔡和皋狼這兩個地方。趙襄子堅決不肯答應。智伯惱羞成怒,脅迫韓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討伐趙襄子,雙方在晉陽對峙了三年。趙襄子採納謀士張孟談的計策,說服韓康子和魏桓子與自己聯合起來,乘夜出兵偷襲智伯,將他殺死。智伯因爲十分貪心,永遠得不到滿足,終於落了個亡命的下場。

貪字開頭的成語

貪天之功 貪多嚼不 貪天之功 貪得無厭 貪生怕死

包含有貪字的成語

貪生怕死 貪得無厭 貪天之功 不貪爲寶 貪多嚼不 愛勢貪財 貪天之功

貪得無厭成語故事4

【語源】 《左傳·昭二十八年》

【釋義】 厭:飽,滿足。貪心求取而不知滿足。厭,同“饜”,飽的意思。

【例句】 一個人如果不懂知足,很容易便會掉入“貪得無厭”!的慾望深淵裏去。

【結構】 動補結構

【近義】 人心不足蛇吞象 貪多務得

【反義】 知足常樂

【故事】

知伯是戰國時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不斷地想擴展自已的土地。

有一次,知伯聯合韓、趙、魏三國的兵力,把中行氏滅掉,侵佔了中行氏的領土。但是他並不因此感到滿足,過了幾年,又派人去向韓國要求割地。

韓國懼於知伯的威勢,只好給了他一塊有一萬戶人家的地。知伯高興之餘,又派人去向魏國求地,魏王也給了他一塊地以求自保。接着是趙國,但是趙襄王不答應,於是知伯聯合韓、魏兩國去征討。趙襄王便遷到晉陽,準備長期抗戰。

知伯圍攻晉陽三年,始終攻不下來。這時,趙襄王的糧食吃完了,便着急起來,於是,派張孟談去遊說韓、魏兩國,希望能聯合起來倒戈去攻打知伯。韓、魏兩國都答應了。

趙國於是乘夜出兵,韓、魏兩國也相繼呼應,知伯果真被敗了,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的命運。

那時,天下人幾乎都額手稱慶,譏笑知伯“貪得無厭”,纔得到這種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