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成語典故300字(精選13篇)

成語典故300字(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接下來由小編爲大家整理出成語典故300字(精選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典故300字(精選13篇)

  成語典故 篇1

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牀上睡大覺。爲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爲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爲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成語典故 篇2

鵬程萬里

傳說,在遙遠的北方,有塊不毛之地,那裏有個無邊無際的大海,名叫天池。天池裏有一種魚,其身寬達幾千裏,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鯤。鯤變成了一隻大鳥,就是鵬,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開雙翅,宛如遮天的烏雲一樣。

大鵬鳥乘着旋轉的狂飆盤旋向上,搏擊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它乘着旋風,直向高飛去,扶搖直上,衝入雲霄,一下子就可以飛出幾萬裏。如此遠的距離,大鵬鳥要過半年才能飛回到原來的住所休息。

沼澤中有隻小小的雀兒,看見大鵬在高飛,不以爲然地笑笑說:“它將飛到哪裏去呢?我跳躍飛騰,悠然向上,不過幾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叢中飛來飛去,自由自在,這也是極得意的飛行啊。它飛飛向幾萬裏外的地方,是爲什麼呢?”

後來,人們常用“鵬程萬里”作爲祝賀或自勉的話。李白在《上李邕》中,寫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漁家傲》中,寫道:“九萬里風鵬正舉。”

  成語典故 篇3

朝三暮四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裏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爲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粟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爲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爲早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成語典故 篇4

孔子有兩個得意的學生,一個叫子貢,另一個叫顏回。

有一次,魯國受到齊國的武力威脅。孔子的學生中有很多人想去遊說齊國,想勸說他不要攻打魯國。最後孔子只同意了子貢的請求。子貢不但去了齊國,還到了南方的吳國,越國、和北方的晉國。子貢“挑唆”起這幾個大國間的混戰,小小的魯國就免去了一場浩劫。

雖然子貢這麼能幹,但孔子還是認爲他比顏回要差一些。

有一天,孔子故意問子貢:“你和顏回相比,到底哪個強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和他比呢”他聞一知十,我呢,聞一知二。”孔子點頭說:“是不如他,我同意。”這段話在《論語·公冶長》中有記載。

知道了一件,就能由此推論而知道十件,叫做“聞一知十”。

  成語典故 篇5

從前有個醫生喜歡給人介紹水果的吃法。有一次,他向別人講生梨、生棗的吃法時說:“吃生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對人的`脾臟卻有害處。吃生棗則恰巧相反,對脾臟有好處,對人的牙齒有害處。”旁邊有一個人聽了這個介紹就自作聰明地說:“我有個好辦法:吃生梨時就只用牙齒咀嚼,不吞下去,這就可使生梨對牙齒起好作用,而避免對脾臟起壞作用。”另一個人聽了這話就問:“那麼棗兒怎麼吃纔好呢?”他不以爲然地回答說:“這還不簡單麼?吃棗時不用牙齒咬,囫圇吞下去就是了。這既可以使棗兒對脾臟起好作用,又不至於有害於牙齒。”

醫生聽了反問他說:“把棗兒囫圇吞下去能消化嗎?對人的脾臟會有好處嗎?”那人無言以對。

後來人們把這種將棗兒整個兒嚥下去而不加咀嚼,不辨滋味的吃棗方法叫做“囫圇吞棗”,用來比喻在學習上不求甚解,不加分析研究,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作法。

  成語典故 篇6

道德高,聲望重。語出《晉書·簡文三子傳》。

東晉時,皇族司馬道子和其子司馬元顯位高權大,傲慢專橫。爲宣揚自己,獲取更大的權勢,司馬元顯讓禮官寫奏表稱自己品德高尚,聲望莊重。就這樣,司馬元顯先後當上了中書令、尚書令等官,總管朝廷要事,宮廷內外羣官衆吏都要聽其吩咐,並要對他表示敬仰。399年,司馬元顯夥同他父親司馬道子徵調江南諸郡已免除奴隸身份的佃農,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市)服兵役。這種隨意徵兵的做法激起了佃農反抗,從而爆發了孫恩(佃農的頭領)起義。司馬元顯和其父司馬道子於402年被荊、江二州刺史桓玄派人殺死,此時,自稱“德高望重”的司馬元顯才20歲。

原爲“德隆望重”,現多用作“德高望重”,一般用來稱頌人品德高尚、在羣衆中有很高聲望。多用於老年人。

  成語典故 篇7

程門立雪

楊時,字中立,是劍南將樂人。小的時候非常聰穎,善於寫文章。年紀稍大一點後,專心研究經史書籍。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爲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拜師禮節拜程顥爲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我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臥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

程顥死了以後,楊時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大概四十歲了。一天楊時拜見程頤,程頤正在打瞌睡,楊時與同學遊酢恭敬地站在一旁沒有離開,等到程頤睡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楊時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遠千里與之相交遊,其號爲龜山先生。

  成語典故 篇8

“難兄難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原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難分高下。後來多比喻兩人同樣壞。

這個成語來源於《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爲兄,季方難爲弟。

潁川有個叫陳宴的人,自幼好學,辦事公道。後來做了縣官,更是廉潔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兒子叫元方,小兒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後來被朝廷任命爲侍中,又想讓他當司徒官,但是他不幹,朝廷又封他爲尚書令。因爲陳宴、元方、季方的聲望極高,當時豫州的城牆上,都畫着他們父子三個的圖像,讓百姓學他們的品德。

元方有個兒子叫長文,季方有個兒子叫孝先。有一天,他們爲自己父親的功德爭論起來,都說自己的父親功德高,爭來爭去沒有結果,便一同來請祖父陳宴裁決。陳宴想了一會兒,對兩個孫子說:“元方難爲兄,季方難爲弟。他倆的功德都很高,難以分出上下啊!”兩個孫子滿意而去了。

  成語典故 篇9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後,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乘涼,並且自言自語地說:“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爲這個問題發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說:“老兄啊!你何必爲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麼會塌下來呢?再說即使真地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爲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爲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成語典故 篇10

南北朝(劉)宋順帝的時候,蕭道成把持政權,殺害忠良,橫行恣肆,大有篡奪王室的企圖,當時大臣袁粲和劉東兩人,祕密商量要殺死蕭道成,但事機不密,被蕭道成同黨褚淵知道了,把祕密告訴蕭道成,蕭道成十分惱怒,立刻派部將戴僧靜率領了很多人馬去攻打袁粲,把城池團團圍住了。這時,袁藥對他的兒子袁最說:“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廈的崩塌,但爲了名譽義節,不得不死守下去。”

後來,戴僧靜率領部下越牆衝進城裏去,在敵人的刀槍下,袁最勇敢地用身體去掩護他的父親,這時,袁粲對他的兒子袁最說:“我是個忠臣,你是個孝子,我們死而無愧。”

結果他們父子倆都爲正義而犧牲了。

後人便把袁粲當時所說“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廈的崩塌”這句話,引伸成爲“一木難支”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事情到了艱難危急的時候,並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的力量所能挽救的。

  成語典故 篇11

從前,有個人帶着一把寶劍坐船。船纔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一聲,他的劍落到水裏去了。

怎麼辦呢?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對他說:讓我把船停下來,你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着船說:到了對岸再說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一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裏下去找就行啦!

划船的人說:你的劍掉進了水裏,劍又不會跟着船走,怎麼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伕的話,於是,船伕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脫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裏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麼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裏,現在船走了這麼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成語典故 篇12

“開天闢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開始有人類歷史,也用來表示前所未有,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這個成語來源於徐整《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爲天,陰濁爲地,盤古在其中。

遠古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他們很想知道天地是怎樣形成的。漸漸地,他們創造出一個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是一片混沌。它無邊無沿,沒有上下左右,也不分東南西北,樣子好像一個渾圓的雞蛋。這渾圓的東西當中,孕育一個人類的祖先——盤古。

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在這渾圓的東西中孕育成熟了。他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就用自己製造的斧子劈開了這混混沌沌的圓東西。隨着一聲巨響,圓東西里的混沌,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廣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成語典故 篇13

源於《後漢書·馬援傳》。東漢馬援爲國帶兵打仗,屢建奇功,光武帝劉秀封他爲伏波將軍。他不僅治兵嚴謹,打仗有方,還非常重視自己家族中子弟的教育,以免他們走上邪道。有一天,他聽說侄兒馬嚴和馬敦結交俠客,認爲這樣下去會耽誤學業,就寫信勸告他們說:希望你們聽到別人說壞話,就要像聽見自己父親的名字一樣,儘管別人在叫,但自己不能跟着去叫。龍伯高這個人厚重謹慎,謙遜廉儉,爲人正派,是我最敬重的,我希望你們學習他。

杜季良豪俠行義,能爲人解憂,也是我敬重的人之一,但我不希望你們學習他,因爲你們很難學到。學龍伯高不成功,還不失爲一個謹慎忠厚的人,這就是“刻鵠不成尚類鶩”,如果學杜季良不成,就會成爲輕薄之徒,那就成了“畫虎不成反類狗”。因爲“狗”在古代也稱作“犬”,所以人們把“畫虎不成反類狗”寫成“畫虎類犬”,用來比喻學習技能而學得不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