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聞雞起舞示例

聞雞起舞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成語聞雞起舞和望梅止渴的故事,故事情節精彩,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故事,僅供廣大讀者閱讀和參考。

聞雞起舞

  (一)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牀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着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爲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爲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爲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爲,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二)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成語的原意是指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會不由得流出口水而解渴。比喻願望無法實現,便憑空想來加以安慰。

【望梅止渴成語出處】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 吳人多謂梅子爲‘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望梅止渴白話譯文】

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於是曹操叫手下傳話給士兵們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由於條件反射)嘴裏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他們憑藉着這個(暫時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的願望),得以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近義詞】畫餅充飢

反義詞】實事求是、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