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帝王故事 > 唐太宗遊地府的故事

唐太宗遊地府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突然生起病來,請太醫日夜看護醫治了四五天也不見好,恍恍惚惚好像有魔祟作怪。

唐太宗遊地府的故事

大臣中有一人名叫李淳風,頗精陰陽之術,掐指一算,原來太宗陽壽已盡,很爲太宗着急,因爲唐太宗是一位聖明的君主,不該如此短命。急切之間,李淳風想起陰司判官崔子玉原是唐太宗的臣子,和自己交情挺好,或者可以通融,使太宗得以加壽。想罷,李淳風給崔子玉寫了封書信,命一隻大鶴給皇帝送去。

此時,太宗正渺渺茫茫,魂靈要被勾往地府。見大鶴銜來一封書信,覺得奇怪,拿來一看原來是李淳風給崔子玉的,下面還有一注:“崔子玉是先朝舊臣,請陛下面交此書,以祈回生。”

太宗這才明白所以,不禁十分感動,但忽又記起武德三年至五年時,自己多次征戰,殺人甚多,罪孽難了,怎麼能生還呢?

但不管唐太宗怎麼想,怎麼憂心忡忡,生魂依然被引到了閻羅殿外。有通事舍人向閻王察報:“唐天子太宗皇帝李世民生魂帶到 !”閻王一聽,命人喚太宗上殿。唐太宗上殿後,也不跪拜,只擡頭向四周觀看。殿上有人看見,高聲呼喝:“大唐天子,見了閻王爲何不拜?!”太宗皇帝起初還在猶豫要不要拜,聽到這樣叫喊,不禁惱怒,高聲說道:“聯在長安的時候,只受別人參拜,不習慣參拜別人,況且,聯是大唐天子,閻羅是陰司鬼王,爲什麼要聯參拜他呢?”

閻王一聽此言,在羣臣面前甚覺羞恥,不由惱羞成怒,命令左右將太宗帶出閻羅寶殿,交給判官定罪。

太宗出了寶殿,問引路的小鬼判官是誰。小鬼回說判官脾氣暴躁而且兇狠,不敢說出名字。太宗就說:“那你走近點兒,輕聲點不就行了?”

小鬼聽了湊到太宗耳邊說道:“姓崔名子玉。”

唐太宗一聽大喜,叫道:“聯認得他。”

不多時,唐太宗已被帶到判官廳外。使者進去回察崔子玉道 :“奉大王命令,將太宗皇帝生魂帶到,請判官定罪。現在門外,未敢擅自帶人。”

崔子玉一聽太宗皇帝駕到,連忙起身,口中直叫“禍事”。暗想:我是太宗臣子,皇帝來了,我不曾遠迎,卻讓皇帝在門外等候,真是失禮!況且原來自己活着的時候,任瓷陽縣尉,全家五百多人,乘馬食肉,都是皇帝所賜。現在到了冥界,我不報答君恩,反倒如此怠慢。如果判太宗皇帝壽盡,也就什麼都不用說了;如果判皇帝還有陽壽,回到長安怪罪下來,全家五百多口,豈不都成魚肉,任其宰割?崔子玉前思後想,越想越不安,不知如何是好。門外的太宗皇帝見使者去了這麼久還不出來,不禁憂心忡忡,思量着是不是使者對判官說了自己什麼壞話。

思慮再三,崔子玉自知難以迴避,只好硬着頭皮穿好朝服,手執妨版,走出廳外,自報名銜,拜見唐太宗。太宗一見,忙問:“聯前參拜者,是窪陽縣尉崔子玉嗎?”

崔判官答應是。太宗賜了平身,問:

“愛卿跟李淳風是朋友嗎?’’

崔子玉點頭稱是。太宗看看有些希望,忙接着問他們之間情分如何,崔判官不明所以,照實答道:“情同管鮑,堪稱莫逆之交。”

唐太宗聽了覺得越發有希望,趕快掏出李淳風的書信說:“這裏有李淳風給你的書信。”

此時,崔判官也有些明白太宗的意思了,想到太宗還陽的後果,不禁面色不悅。但太宗皇帝已經吩咐下來,沒有辦法,只好跪受書信。崔子玉接過書信後,唐太宗等着結果。不想崔判官卻看也不看,就把信裝進了懷裏。太宗吃了一驚,問他爲什麼不看信。崔判官沒法說出心裏話,只好說:“微臣職卑,按禮法不能當着陛下讀信。”

太宗皇帝信以爲真,賜了無罪,命崔子玉當堂閱讀。

崔判官沒辦法,只得拆開了書信,讀了起來。讀完信後,神色更加難看,連君臣之禮也顧不上了,看到唐太宗正遙望長安,便說:“李淳風若真是我至交好友,怎麼會提出這樣的事呢?”

唐太宗一聽,頓覺滿目羞慚,無地自容。只好低聲說:“李淳風信中之意,也是在可否之間。行與不行,你做決定就是。”

崔子玉見太宗皇帝如此,心裏又有所不忍,說道:“可以是可以,只是極爲困難。”

唐太宗聽後頓覺失望,慘然央告:

“卿還膚的性命,不過舉手之間。但太子尚在年幼,不知如何處理國家大事,卿是否可以給聯三天時間,讓聯回到長安,把社櫻交付太子,再來陰司?”

說着,太宗皇帝想起太子,不禁淚流滿面,動了真情。

崔判官見太宗如此,心裏也覺難受,忙勸太宗寬心,說事J隋可以商量。唐太宗一聽話有轉機,也便止住了哭聲,隨崔子玉走進衙門。剛到門裏,忽聽有人在東側哭號,太宗問:“什麼人哭得這樣悽慘?”

崔判官回說:

“不是別人,正是建成、元吉兩位太子。”

唐太宗聽了覺得奇怪,兄弟之情油然而生,便欲上前相見。崔判官連忙攔住說:“兩位太子已經來此多時,屢次狀告陛下,口稱死得冤枉,訴狀悽切,所以閻王才命令將陛下追魂到此,跟他們對證。陛下如果不見到微臣而略作計較,等陛下與兩位太子冤家路窄,狹路相逢,臣也就無計可施,沒辦法搭救陛下回到長安了。我看陛下還是不要去見爲好。”

唐太宗聽了這個緣由,不敢久留,匆匆忙忙來到廳上人坐。往下一看,崔判官還在一旁侍立,便叫他上堂同坐。

崔子玉回說自己官職小,不能同坐。唐太宗說:“此是陰司,同坐無妨。”

因爲急着要與他商量還生之事,便不再拘禮。崔判官見狀,知皇帝未曾怪自己失禮,忙上前謝坐。剛剛坐定,見善惡童子正好過來,便叫他進來問道:“你可知太宗皇帝在長安時,做過什麼善事?造了多少功德?”

童子叉手回察:

“太宗皇帝沒做過什麼善事,也不曾抄寫經卷,按陰司法令,不能還生。”

崔子玉爲了開脫舊主,就問皇帝是否大赦過天下。童子說有三次,共三萬六千五百多人得到赦免。崔子玉便問:“既然如此,該有多少功德?”

童子一聽此話,知道判官有意開脫,就推說要問六曹官才能知道。崔判官命他速傳六曹官。

一會兒,六曹官帶着唐太宗的生死文簿來到廳前,交給了崔判官。判官一看,太宗皇帝應在位一十三年。連忙在“一”字下面又加一筆,改成了“二十三年”。勾改完畢,正欲轉告太宗皇帝,崔子玉忽然想起自己活着的時候官職小,連皇帝的面兒都見不着,何不趁此機會,向太宗皇帝要名正官做做呢!想到這兒,崔判官手執貧版,回奏太宗勾改完畢。

唐太宗一聽,欣喜非常,問崔子玉是怎樣改的。崔子玉就想,如果讓皇帝一下便得了十年陽壽,皇帝未必讓我稱心,不如少說些。所以崔子玉只答加了五年陽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