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關於哲理的故事(精選15篇)

關於哲理的故事(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關於哲理的故事1

認識別人容易,認識自己難,其實也不盡然。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對別人的認識。

關於哲理的故事(精選15篇)

有人做過實驗,拿出一個人的相片,告訴第一組受試者:這個人是一名罪犯。然後要求寫出對這個人的評價。結果,第一組受試者列出“兇狠”、“殘暴”、 “無恥”等消極詞彙。相反,用同樣的相片,告訴第二組受試者,說這個人是一名警察,要求他們寫出對這個人長像的評價。他們卻寫出了“勇敢”、“無私”、 “正直”、“堅強”等積極詞彙。

爲什麼同一個人,卻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呢?別人即是自己的鏡子,當我們認爲別人怎麼樣時,實際上,我們自己也就怎麼樣。

唐代高僧慧海禪師,去參拜馬祖。馬祖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慧海答道:“從越州大雲寺來。”

“來我這裏幹什麼事兒?”

“來求佛法。”

“我這裏空無一物,求什麼佛法?你自家擁有寶藏,卻不理會,跑來這裏做什麼?”

佛法不是來自外界,其實就在自己內心。同樣,一個或善或惡的念頭,其實也非外界加入,也是來自我們內心。

一次,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答:“一尊佛。”蘇東坡說:“我看你卻像一坨屎。”佛印默然。但是,蘇東坡小妹卻說:“佛由心生。佛印心中有佛,故所看之物皆佛;哥哥心中有屎,故所看之物皆屎。”

別人是我們的鏡子,照出了我們心中的陽光明媚或者陰雨霏霏。

關於哲理的故事2

豁達胸懷,灑脫人生

豁達是一種明智的處事方式,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人生境界。

三伏天,寺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種子吧。小和尚說。

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着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怎麼辦?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跺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的'直拍手。師傅點頭:隨喜!

隨是豁達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是隨便,是順其自然,是不過度,不強求,不忘形。擁有豁達的胸懷,便能擁有灑脫的人生。

人生的人生哲理故事7:

快樂人生的四句話

一個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和尚,人們都稱他爲智和尚。

少年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智和尚笑着對他說:孩子,你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有很多比你年長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就可以看出,不管他們怎樣解釋,都不可能使他們真正明白重要的道理,就只好隨他們去了。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着,臉上沒有絲毫得意之色。

智和尚接着說:我送你四句話。第一句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您是不是說,在我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別人,這樣痛楚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狂喜也就變得平淡一些?

智和尚微微點頭,接着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而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智和尚兩眼發光,繼續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尊重別人的獨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和尚哈哈大笑:阿彌陀佛,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着你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和尚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閱歷。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後叩首道別。

後來少年變成了壯年,又變成了老人。再後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人都還時時提起他。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爲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過他的人帶來了快樂。

認識別人,被別人認識,認識自己,

用一顆真誠的心將三者統一。

把別人當成自己,把自己當成別人。

關鍵在於認識自己,把自己當成自己,才能快樂此生!

關於哲理的故事3

雪水了涼,冷得刺骨。

女孩子望着手中那杯雪水,癡癡地又漾開了那份思緒,繼續着她那個雪的故事,一個好美好美的故事至少她看來,是這樣。

女孩子喜歡聯想,總愛盯着點兒什麼發呆。每當這時候,楠雲就笑她,笑她傻。於是女孩子和楠雲一起笑,也笑自己好傻。

楠雲和女孩是好朋友,可並沒有一點和女孩子想象的地方。楠雲剪着連男孩都認爲太短的短髮,身着男孩子常穿的衣服,是一個被公認的“假小子”。她性格也有些男孩子氣:大噪門說話,大噪門唱歌,夏天愛去小河裏游泳,還會練幾趟武術。正是這樣,她總是說女孩子太自我封閉,太古板,太不瀟灑太不自然。但女孩子的故事中,楠雲總是一個鐵錚錚的典型,世界也總是一個透明的世界,象雪一樣單純,只一種顏色,是一個等待去充實的`空間。

可是,這次的故事,卻讓女孩子很爲難了。因爲連女孩子自己也不能給故事結尾,剛想結尾的時候,雪化了解,雪水滲進土地,讓大地變得一塌湖塗,女孩子不知道怎麼辦纔好。故事長大了,女孩子還不適應。

正是這時,在女孩子看來,楠雲變了,變得竟有些象自己。她也愛呆呆地望着窗外出神,呆呆地拿着一片落葉着來看去,好幾次都讓女孩子在一邊兒竊竊地笑,笑夠了,女孩子就問楠雲:“有什麼事不順心?”楠雲卻總是默不作答。然後,又是搖搖頭冒出兩句讓女孩子莫名其妙的話:“我本來就是個女孩嘛!像男孩,只不過是個幼稚的夢!”女孩子怔了一下,又笑了,不以爲然地打量楠雲那已長得好長好黑的頭髮,想象着楠雲原來的模樣。女孩子總有些不明白,爲什麼楠雲會變呢?

讓女孩子困惑的不只是楠雲,還有母親,老師……好多好多都讓女孩子不理解。媽媽和老師變得好擔心好擔心,總督促她這樣或那樣,總用懷疑的目光看着她。還有,那個和自己打雪仗的男孩也不見了,那個好瀟灑好瀟灑的男孩!雪地裏,只的孤寂的女孩子,默默望着攥在手中的雪球,任它冰着自己的手,任它慢慢化成水,一滴一滴從指縫裏滴到雪地上,然後,女孩子低下頭,看那一滴滴雪水向旁邊浸潤,像春雨,也像她的淚。一天,在校園裏,女孩子遇見那個瀟灑的男孩,想去問他點什麼,卻見男孩長大了許多,記憶中純純的笑只藏在眸子中,讓女孩子看了好傷心好傷心,女孩子只對他說:“雪化了,會消失的。”

這以後,女孩子發覺自己也變了,呆坐時,不只是單純的想象,還有好多好多憂愁和困惑。終於,女孩子對自己說:“長大了。”是的,女孩子長大了,楠雲長大了,瀟灑的男孩也長大了,好我好多都長大了。這一刻起,女孩子想爲雪的故事結尾了,想好了,卻覺得好無聊。女孩子常常想過去的自己,純淨而自在,像地上的白雪,無憂無慮。女孩子想,也許,自己正走向成熟,那份純真,那份無羈的歡笑,那伴着雪花兒的夢卻永遠失去了,那屬於過去的一切都已消失,永遠不會重現。她正走向真實,象雪後的大地,在陽光下消融,甦醒,開始她新的生命。

最後,女孩子終於從那杯雪水裏,爲雪的故事結了尾:從前,在一個好遙遠好遙遠的地方,有一座好美麗好美麗的城堡,城堡裏有一位好孤獨好寂寞卻又非常善於幻想的白雪公主,在一個雪後的春天,她悄然消失了……

關於哲理的故事4

自我小時候起,爸爸媽媽爲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不得不拋下年幼的我和年邁的奶奶,去外地打工。

記得最初一次與爸媽離別的情景:正值隆冬,天氣陰冷,幾棵枯藤打着寒戰,雪花飄舞在空中,盤旋之後落在地上。媽媽在寒風中佇立着,並不時地用那幹木柴似的手指把那一縷早已被風吹散的頭髮夾上去,爸爸在寒風中瑟縮着。我不想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寧靜,我想讓那一刻停留,能夠永遠和爸媽在一起。

火車終究還是來了。爸爸深情地望着我說:“好好學習,中秋節我們就回來!”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媽媽保持着沉默,眼神憂鬱,流露出絲絲縷縷的不捨。載着爸媽遠去的火車漸漸離我遠去,我茫然,覺得我獨自一人呆在無邊的曠野上,被孤獨包圍着。淚珠悄悄地從眼角滑落。

回憶起分別時的情景,彷彿覺得就在眼前。仔細算來,爸媽已經有一年沒有回家了,他們整年在外奔命打工,和家裏聯繫的方式只是每月通過郵局寄送的匯款單,幾乎沒有別的什麼消息。

看到別的孩子在父母的帶領下高興地學習、遊戲,我總是心生羨慕,有時還傷心得流下眼淚,終究抹不掉我對父母的強烈思念。想到他們在外邊陌生的環境裏工作勞碌,我只是默默地祝福他們平安順利。

中秋節,應該月圓人團圓,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然而這個中秋節,爸媽在外,我們人在同一圓月下,但相隔天邊。家中只有我和奶奶,我們觀賞着月亮,兩人說不上幾句話。我明白奶奶的心情,也明白千里之外爸媽的心情。

我想起了去年中秋節,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品嚐月餅。我躺在爸爸寬廣的臂彎裏,欣賞着圓圓的明月,聽着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心中無比地甜蜜。爸爸還說,等到今年中秋節要給我買更大更香甜的月餅。

這個中秋節,院落裏只有我和奶奶,天空中一輪昏黃的月亮,幾顆星星點綴在空中,稀稀疏疏。我想,星星也許是一人在家,耐不住寂寞,從雲縫中鑽出來的吧!爸媽此刻也許在想念着家中的母親和孩子吧。父母爲了維持貧困家庭的'生活,不得不離鄉遠行,在外奔波勞碌,是多麼艱辛呀!

三個月前,爸媽從很遠的城市給我寄回了一個文具盒。每當看到這文具盒時,就想起遠方的父母,回憶着我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腦海中浮現出爸媽的笑臉,耳邊迴響着爸媽的叮嚀和囑託,催我前進。我越來越明白,作爲一名留守兒童,就不能太脆弱,太愛哭,我要做一名真正的打工人的子女。我要遇事不流淚,堅強勇敢地面對。

夜晚,萬籟俱寂。一陣陣咳嗽的聲音響起,奶奶病了。我從牀頭拿起僅有的幾十元錢,想去給奶奶治病,可是不夠。聽到奶奶的咳嗽聲愈來愈急促,我害怕起來。咚的一聲,我似乎感到了一種不祥,攥着錢飛奔到奶奶房中,奶奶堅持不住了,從牀上摔了下來。我忘記了一切,衝出家門,飛奔在黑暗的街巷中,向村裏的醫生家中跑去,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由於勞累也由於緊張。一陣疼痛感從腳踝傳來,我來不及察看一下。我知道,這是地上的石塊劃破了腳。一不小心,踩到了泥水中,摔倒了,疼痛更是鑽心一般。我在黑暗中摸索着爬起來,淚水和汗水一起流到口中,澀澀的。直到醫生趕到家中,說沒有什麼大礙,我心中的一塊石頭才落地。

臨近黎明時,我坐在院子裏,望着漫天的星斗,我又想起了爸爸媽媽,想起了許多快樂幸福的時光。想到給自己虛驚一場的奶奶,我沒有哭,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堅強了。

第二天,我從食堂帶着飯走進病房時,兩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現在了自己眼前——爸媽回來了,一家人團聚了,我高興地笑了,笑得很開心。

在這幾年裏,我作爲留守兒童,雖然離親情遠了一點,但我也留守了一份堅強。

天藍了,月圓了,人堅強了。

關於哲理的故事5

法國電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車,一名女工接待了他,女工長得很漂亮,車修得也很好,這一切都吸引了洛依德,他想進一步和她接觸,便對她說道:“你喜歡看電影嗎?”“當然喜歡,我是個影迷。”女工回答道。“好了,先生,你可以開走了。”女工說。洛依德卻依依不捨地說:“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風嗎?”“不,我還有工作!”女工拒絕了他。洛依德依然不死心,他再次問道:“既然你喜歡看電影,那你知道我是誰嗎?”“當然知道,您一來我就認出您是當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女工平靜地回答。“既然如此,您爲何對我這樣冷淡?”洛依德問。“不!您錯了,我沒有冷淡。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來修車是我的顧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來修車,我也會一樣地接待您。人與人之間不應該是這樣嗎?”女工的一席話使洛依德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他開始反思自己,身爲萬衆追捧的影帝,他在這個普通女工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淺薄的虛妄。

蓋澤爾是美國一位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一直被人們稱爲天才作家。有一次,他和另外幾位著名作家一起出席現場籤售會,許多崇拜者將他圍住,一個十一二歲的中學生從人羣中擠到他身邊,讓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簽名。他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但那個學生看過簽名之後卻說:“對不起!籤錯了,我找的.不是你,是另一位作家。”當時的場面很尷尬,一位助手輕輕地對蓋澤爾說:“先生,請不要在意。”蓋澤爾回答說:“我當然在意,但我在意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現在我明白了,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我們所看重的那個人,對於別人,可以是珠寶,也可以是沒有價值的瓦礫。我們不能期望別人眼裏的自己會光芒四射,那樣會令自己失望……”

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值得驕傲的地方,這就容易產生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的心理。如果一個人總是高看自己,狂妄張揚,那麼他必將一事無成。而看低自己,謙虛低調,不肆意輕狂,對於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將不無裨益。看低自己,不是自卑,也不是怯懦,而是一種智慧、一種清醒。誠如約翰·保羅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關於哲理的故事6

有一次,理髮師正在給周總理刮鬍須時,總理突然咳嗽了一聲,刀子立即把臉給刮破了。理髮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但令他驚訝的`是,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和藹地對他說:這並不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知道我要動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使我們看到了周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

6、寬容是一種智慧和力量 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關於哲理的故事7

謙卑,不是自卑,是自謙,永遠保持一份謙虛的情懷,行走在塵世中。——題記

行走在紅塵,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人,也會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不能用正確的心理面對,事態面前,自己將會坐如針氈。只有沉穩的對人對事,面對瞬息萬變的風雲,才能彰顯自我的價值與意義。

理性的面對自己,自己只是一個一日三餐的普通人,沒有呼風喚雨的本事,也沒有未雨綢繆的先知。只能在不斷的實踐中鍛鍊自己,讓自己在增長成熟閱歷的時候,提高修養,磨練心智,在一次次的風侵雨襲中,學會沉穩,一次比一次穩重。

虛心的像別人請教,遇事,多想,多問,不要覺得問別人是降低自己的身價。相反,問別人,在聽取別人好的建議的同時,也使自己與他人的感情,進一步加深融洽。對於一個驕傲自大,不懂得聽取別人意見的人,只會封閉自己,就算不是衆叛親離,最後也只能是孤家寡人一個。

在朋友圈,要注意發現朋友的長處,隨時以友之長,補自己之短。讓自己在磨平棱角的同時,豐盈內涵。

哪怕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也要用謙恭的態度,聽聽多方的意見,然後一一推斷,拿出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美麗的四季,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精彩紛呈,也有自己缺憾的一面。要懂得發現自己的缺點,一點一點認真的面對自己,拿出決心與坦然面對的態度,勇敢的發現,也勇敢的改正。打敗自己的,往往不是事情的複雜性,而是驕傲自大,總覺得自己是對的,手中的鏡子,總是放大自己的優點,縮小自己的缺點,有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在自己給自己的虛幻光環裏,迷失自己。

自己的弱點像泥潭,若不是在初入泥潭的邊緣,自己掙扎着爬出來,只能越陷越深。缺點的泥潭,是一個柔軟的陷阱,柔柔的,軟軟的,陷在裏面,是愜意的.享受,如果自己一味的感受着泥潭的綿軟,不及時的抽出腳步,埋沒的可能是前程似錦的人生。

小心駛得萬年船,在事情面前,懂得三思而後行。

在砍伐一棵樹的時候,要懂得如何下手,事先要思量好樹的用處,粗的,細的,長的,短的,不亂動斧頭,儘可能的把每一寸樹枝都恰到好處的派上用場,而不是揮刀就砍,大樹砍小,小樹砍成柴燒,把良材鋸成木屑,讓原本可以做棟樑的木材,在亂動刀斧的情況下,只做出了一根擀麪杖。只有看清了事物本質,才能挖掘出更多的用途與財富。

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的追隨社會的潮流,不莫名的模仿他人的腳步。山雖高,人爲峯。登山的時候,不要羨慕別人的捷徑,有些坎坷路,別人走的如履平地,幾步就可以登上山頂。但是別忘了看看自己的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一步登天,不一樣的智慧,不一樣的起點,不一樣的磨練,都讓在攀登同一座山的人有不一樣的感受與速度。根據自己的能力,適當的多走幾步彎路,拿出笨鳥先飛的精神,勤勤懇懇的向着目的地出發。重要的不是用了最短的時間攀到了頂峯,而是當你站在頂峯的時候,氣不喘,心不慌,還可以談笑風生,張開懷抱一覽衆山小。

謙卑的人懂得低頭看路,低下頭,才能看清腳下的路是平是曲,是鮮花滿徑還是坎坷泥濘,讓自己邁下去的腳不至於扎滿荊棘。低頭看路就是一種沉穩,做任何事情不毛手毛腳,淡定從容,張弛有度。歷經塵世風雨,不慌慌張張,在經過大風大浪之後,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悲觀,不放棄,不哀怨命運。學會了沉穩,也就學會了淡定,用一抹從容在世態的滄桑裏遊刃有餘,輕鬆撥的雲開,見得日出。

謙卑,不是自卑,是自謙,永遠保持一份謙虛的情懷,行走在塵世中。在低調做人的謙卑中,修煉自己,提升自己,讓紛雜的萬千世態,在自己沉穩從容中,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關於哲理的故事8

責任的哲理故事篇一

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喝。找到一個油瓶後,三隻老鼠商量,一隻踩着一隻的肩膀,輪流上去喝。於是三隻老鼠開始疊羅漢,可是,當最後一隻老鼠爬上另兩隻的肩膀時,不知什麼原因,油瓶倒了,聲音驚動了主人,三隻老鼠只好逃跑了。

回到老鼠窩,大家開會討論爲什麼會失敗。

最上面的老鼠說,我沒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爲下面第二隻老鼠抖動了一下。

第二隻老鼠說,是因爲第三隻老鼠抽搐了一下,我才抖動的。

第三隻老鼠說:“我因爲聽見門外有貓叫,怕了才抖的呀。”

“哦,原來如此呀!”三隻老鼠恍然大悟,原來,沒喝到油,它們都沒有責任。

哲理點撥:

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某項工作沒有完成時,每個人都有自己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似乎工作的失敗自己根本不用負任何責任。其實,不管任何人,哪怕是小孩子,他們肩上都承擔着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責任,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要勇於承擔而不是相互推諉。勇於承擔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胸懷、境界和能否改進工作的勇氣。

責任的哲理故事篇二

趙簡子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一天,他帶領家臣們去郊外打獵,遇到一段較陡的坡路,家臣們見狀,紛紛放下手中的事,一擁而上,都來給趙簡子推車,生怕落在別人後面。

唯獨一個叫虎會的家臣,扛着戟站在趙簡子身旁,沒理會推車的事。回來後,趙簡子生氣地跟旁人說:“平時我待虎會不薄,可需要他時,卻靠不住。看來這人不值得重用。”這話很快就傳到了虎會的`耳朵裏。衆人勸他趕緊給趙簡子賠個不是,解釋解釋。可虎會沒有那樣做。

不久,趙簡子又去打獵,路過一片荊棘路,十分難走。家臣們一哄而上,都去推車砍樹枝。這次虎會跟大家一樣,也放下手中的事過去幫着推車砍樹枝。趙簡子一看,心想:這個虎會,敲打敲打還是有點用。

可第二天,虎會就遞上一封信,請求處罰。趙簡子很吃驚,趕緊把虎會叫來。虎會說:“大人,昨日我失職了。”趙簡子有些納悶,虎會接着說:“我跟您去打獵,首要任務是保證您的安全,因爲郊外多有匪賊出沒。但昨天我忙着推車,沒站崗。萬一有匪賊趁機襲擊,後果不堪設想。這是我的失職,請您懲罰。另外,我上次盡職,您卻發怒;這次失職,您卻歡喜。看來,您更喜歡那些賣力討好的人。”趙簡子恍然大悟。

故事的哲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和職責,爲了討好別人而拋棄職責的人,雖然會暫時博得別人的好感,但失掉本心,最後反而不值得信賴。

責任的哲理故事篇三

1920年的一天,美國一位12歲的小男孩正與他的小夥伴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將足球踢到了鄰近一戶人家的窗戶上,一塊玻璃被擊碎了。

一位老人立即從屋裏跑出來,勃然大怒,大聲責問是誰幹的,夥伴們紛紛逃跑了,小男孩卻走到老人跟前,低着頭向老人認錯,並請求老人寬恕。然而老人卻十分固執,小男孩委屈得哭了,最後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錢賠償。

回到家,闖了禍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親。父親並沒有因爲其年齡還小而開恩,卻是板着臉沉思着一言不發。坐在一旁的母親總是爲兒子說情,開導父親。過了不知多久,父親才冷冰冰的說道:“家裏雖然有錢,但是他闖的禍,就應該由他幾對過失行爲負責。”停了一下,父親還是掏出了錢,嚴肅地對小男孩說:“這15美元我暫時借給你賠人家,不過,你必須想法還給我。”小男孩從父親手中接過錢,飛快跑過去賠給了老人。

從此,小男孩一邊刻苦讀書,一邊用空閒時間打工掙錢還父親。由於人小,不能幹重活,他就到餐館幫別人洗盤子刷碗,有時還撿撿破爛。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終於掙到了15美元,並自豪地交給了他的父親。父親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說:“一個能爲自己過失行爲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是會有出息的。”

許多年以後,這位男孩成爲美利堅合衆國的總統,他就是里根,後來,里根在回憶往事時,深有感觸得說:那一次闖禍之後,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

關於哲理的故事9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是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是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是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 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關於哲理的故事10

學院要策劃一次大型的全國繪畫藝術展,叫來十幾個學生幫忙,小小的辦公室裏,每天都擁擠着忙碌的身影,聯繫知名的藝術家,製作炫目的宣傳海報,找媒體參與報道,所有瑣碎的事兒,都交給了這些熱情高漲、不計報酬的學生。但負責此事的同事,被領導催着,還是時不時就對他們偶爾犯下的錯誤大發雷霆。藝展於學院非同一般的意義,指導老師的百般挑剔指責,讓激情洋溢的一羣學生,一個個變得焦灼不安,小心翼翼,擔心一不留神,就被老師當面批上一通。

藝展開始的前一天,還是有一個女孩,因爲一時疏忽,將某位學院領導的名字給打印錯了。不過是重新打印一份發言次序表的小失誤,同事卻緊抓不放,喋喋不休地將女孩狠批了半個多小時,又下了通牒,如果覺得自己幹不了,乾脆別進這間辦公室!女孩終於忍受不了這樣的委屈,哭着爲自己辯解了一句,這一句讓同事憤怒了,她將手中的東西一摔,氣呼呼地指着女孩道:“明天,你不必再來了!”女孩當即收拾了東西要走,一旁同甘共苦的學生要拉,卻被同事給止住了。人人都以爲同事會一言不發地讓女孩離開,或者,如果她足夠寬容,將女孩留住,畢竟,爲畫展忙了近兩個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同事卻冷冷地對着全體忙碌的學生說:“我們有一個學生,能力不足,現將她辭退掉,希望大家引以爲戒,不要出現類似的失誤。”

聽學生談起此事的'時候,一直爲同事和女孩惋惜,惋惜女孩遇到一個如此不近人情的老師,惋惜同事即便是在最後一切無可挽回的時刻,還要用“能力不足”這樣傷害自尊的話,雪上加霜地給女孩致命的一擊。即便是不考慮自己在學生中的形象,至少,她也應該想想,當女孩在衆目睽睽之下,走出辦公室的時候,有沒有真的像她說的那樣,將自己的能力瞬間質疑到最低點?

又想起另一個同事,因爲一個男生不想聽他的課,中途退場,他當即生了氣,讓男生站到講臺上去。如果同事繼續講課,讓男生面壁思過也就罷了,頂多男生低頭站上半堂課,埋怨他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同事卻把教案扔到一邊去,義憤填膺地將男生一直批到下課鈴聲響起,走的時候,又忿忿加上一句:“什麼時候你當着全班同學的面道了歉,我們的課就什麼時候重新開始。”

那個男生,終於在下次課上,唸了一封被命令修改了3次的道歉信後,纔在衆人同情的視線裏,臉色青紫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原本是個熱愛藝術的孩子,在學校各項活動中亦是活躍分子,且備受女孩子青睞,但被同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神折磨後,慢慢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我的第一個同事,此後再找學生做事,幾乎無人會去響應,在學生中的口碑,也日漸地壞掉。而第二個同事,新開設的一門課,亦是極少有人願選,最終,學院不得不撤掉了他的這門課程。而那個女孩,聽說畢業後再也不肯回母校,哪怕是路過,也覺當年羞恥依然歷歷在目;當年愛說愛笑的開朗女孩,大學畢業後,人間蒸發了似的,幾乎不與任何同學聯繫。而很有藝術天賦的那個男生,則徹底地改行,做了與藝術毫不沾邊的行業。一句尖酸的話,一個衝動的決定,一顆斤斤計較的心,最終,改變了兩個學生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得理不饒人,不將冒犯了我們的一方貶損到最後關頭,便不肯放棄,卻忘記了,保持沉默,少說一句刻薄的話,壓制住怒火,也是一種大度與寬容。而這最後的寬容,很多時候,亦是一種心靈的美麗與柔軟。

關於哲理的故事11

信任,就是相信你不相信的事。

以前看這句話沒有太多感覺,覺得只是另一個文字遊戲罷了,直到多年職場的歷練後,見聞逐漸寬廣,纔開始體會話中隱藏的智能;“信任”幾乎已成企業工作團隊的口頭禪,大家都強調要彼此“信任”,可是“信任”在現代忙碌的職場,似乎越來越薄弱,如果你不相信,打聽一下,有哪個企業老闆沒有“耳根子軟”的問題?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次孔子周遊列國,困於陳蔡之間七天沒飯吃,顏回好不容易找到一點糧米,便趕緊埋鍋造飯,米飯將熟之際,孔子聞香擡頭,恰好看到顏回用手抓出一把米飯送入口中;等到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說:“我剛剛夢到我父親,想用這乾淨的白飯來祭拜他。”顏回趕快接着說:“不行,不行,這飯不乾淨,剛剛燒飯時有些煙塵掉入鍋中,棄之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孔子這才知道顏回並非偷吃飯,心中相當感慨,便對弟子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以孔子之聖,面對顏回這等賢徒,猶不能完全“不疑”,想一想,在企業真實世界中,有多少主管(或老闆)像孔子一樣瞭解他的部屬?而你我芸芸衆生,有幾個修養可與顏回比擬?如此推論,“信任”似乎只是求之不可得的理想罷了!

也許有人會說,“信任”可以分成許多等級,有幾分信任便有幾分幫助,實在不必要求到那麼高的理想,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接受;但是所謂的“信任”在平常是用不上的,通常都是在非常時期或非常狀況下才會牽涉到信任,因此就某些層級而言,只需有一點信任即可,而這些層級其實只要制度健全,信任並非必要的因素;但對高階團隊,尤其是經營團隊的'核心成員,由於決策牽涉大家的利益,信任就會成爲關鍵因素,如果信任果真如上所述,只是求之不可得的理想,是否意味着高階團隊必然也會走向“合久必分”的宿命?

禪宗要悟道必須先起“疑情”,管理要突破,似乎也少不了要有“疑情”,管理理論都是正確的,但是加上“人”這個參數,套用到實務世界就變成千百個不同的結果。

關於哲理的故事12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赤着雙腳走路。

有一位國王到某個偏遠的鄉間旅行,因爲路面崎嶇不平,有很多碎石頭,刺得他的腳又痛又麻。回到王宮後,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將國內的`所有道路都鋪上一層牛皮。他認爲這樣做,不只是爲自己,還可造福他的人民,讓大家走路時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殺盡國內所有的牛,也籌措不到足夠的皮革,而所花費的金錢、動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雖然這件事根本做不到,甚至還相當愚蠢,但因爲是國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搖頭嘆息。一位聰明的僕人大膽向國王提出建言:“國王啊!爲什麼您要勞師動衆,犧牲那麼多頭牛,花費那麼多金錢呢?您爲何不用兩片小牛皮包住您的腳呢?”國王聽了很驚訝,頓時領悟,收回了成命,採納了這個建議。據說,這就是“皮鞋”的由來。

想改變世界,很難;要改變自己,則較爲容易。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變,那麼第一個必須改變的就是自己。

關於哲理的故事13

人總是要說謊的,誰要是說自己不說謊,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說謊,他的存在就是一個謊言。有的人偶爾說謊,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這是一個謊言。謊言在某些時候只是說話人的善良願望,只要不害人,說說也無妨。

在我心靈深處,生長着一棵“謊言三葉草”。當它的每一片葉子都被我毫不猶豫地摘下來時,我就開始說謊了。

它的第一片葉子是善良。不要以爲所有的謊言都是惡意,善良更容易把我們載到謊言的彼岸。一個從業許多年的醫生,當那些身患絕症的病人殷殷地拉着他的手,眼巴巴地問:“大夫,你說我還能治好嗎?”他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能治好。”他甚至不覺得這是一個謊言。這個謊言是他和病人心中共同的希望。當事情沒有糟到一塌糊塗時,善良的謊言也是支撐我們前進的動力。

“三葉草”的第二片葉子是此謊言沒有險惡的後果,更像一個詼諧的玩笑或委婉的藉口。比如文學界的朋友聚會是一般人眼中高雅的所在,但我多半是不感興趣的。不過,人家邀請你,是好意,斷然拒絕,不但不禮貌,也是一種驕傲的表現,和我本意相距太遠。這時,我一般都是找一個藉口推託了。比如我說正在寫東西,或是已經有了約會……

第三片葉子是我爲自己規定——謊言可以爲維護自尊心而說。我們常會做錯事。錯誤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改過來就是了。但因爲錯誤在衆人面前傷了自尊心,就是外傷變成內傷,不是一時半會兒治得好的。我並不是包庇自己的錯誤。我會在沒有人的`暗夜,深深檢討自己的缺憾,但我不願在衆目睽睽之下,把自己像次品一樣展覽。也許每個人對自尊的感受不同,但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都很敏感。爲了自尊,我們可以說謊;同樣是爲了自尊,我們不可將謊言維持得太久。因爲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地基之上的,謊言只不過是短暫的煙幕。

隨着年齡的增長,心田的“謊言三葉草”漸漸凋零。我有時還會說謊,但頻率減少了許多。究其原因,我想,謊言有時表達了一種願望,折射出我們對事實的希望。生命的年輪一圈圈加厚,世界的本來面目像琥珀中的甲蟲,越發纖毫畢現,需要我們更勇敢的凝視。我已知覺的人生第一要素不是“善”而是“真”。

有的人總是說謊,那不是“謊言三葉草”的問題,而簡直是荒謬的茅草屋了。對這種人,我們並不因爲自己也說過謊而諒解他們。偶爾一說和家常便飯地說,還是有區別的。

關於哲理的故事14

事例一:陳勝起義後他當初的朋友去投奔他,而陳勝怕別人知道自己的過去,把那些朋友殺了,起義最終失敗了。因爲陳勝只與當初的`朋友分享痛苦而不懂得與他們分享幸福,失去了人心。

事例二:當今金融危機,二戰後由美國建立的戰後經濟體系以美元爲中心,美國雖經危機,然迅猛發展,在各國攫取利益,弱小國家難脫魔掌。此次金融危機雖爲各方因素所致,但是美國不懂得與廣大國家分享經濟利益,哪怕是一小部分,導致其經濟極度膨脹,極聚之利益,導致極聚之危機,美國經濟收到了損失。而我們國家,始終奉行古道,仁義待人,屢伸援助之手,並沒有過多捲入此危機,儘管歸於政府舉措得當,但其中也有分享之功啊,哪怕是平常的成果。

兩條能否有幫助我不確定,第二條會比較管用,時間緊蹙樓主回去稍加潤色,應該會爲好例證的。

關於哲理的故事15

有一天動物園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中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爲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它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爲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 ∶“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感悟:

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只知道有問題,卻不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