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經典民間故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大綱

經典民間故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經典民間故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豬革亮”是古代一種皮具,類似於鞋子,“頂”是皮匠製造皮具的一種做法,這句話是在三國之後纔有的,“皮匠”與“裨將”沒有任何關係

另一種說法:“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能頂一個諸葛亮,民間流傳中被說成了“皮匠”。

話說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爲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其實,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分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非常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兩千多公斤重。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紅耳赤。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諸葛亮每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高興得直搖鵝毛扇子。

那城門口有三個擺攤子的皮匠,他們面目醜陋,又目不識丁,大家都稱他們是“醜皮匠”。他們聽說諸葛亮在尋東吳人的開心,心裏不服氣,便聚在一起商議。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裏。這一着,果然一舉成功。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好的消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醜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普通的人智慧合起來要頂一個諸葛亮。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沒有絲毫聯繫的,“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第“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另一種說法,來自於小學語文課本一篇名爲《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文章。文章中寫到諸葛亮帶兵過江,江水湍急,而且裏面多是突出水面的礁石。普通竹筏和船隻很難過去,打頭陣的船隻都被水沖走觸礁沉沒,諸葛亮一籌莫展,也想不出好辦法,入夜來了3個做牛皮活的皮匠獻策。告訴諸葛亮買牛,然後把牛從肚皮下整張剝下來,封好切口後讓士兵往裏吹氣,做成牛皮筏子,這樣的筏子不怕撞,諸葛亮按此方法嘗試並順利過江。之後“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民間諺語廣爲流傳。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作爲俗語廣泛流傳於民間,它比喻人多智慧廣,有事請大家商討就能產生好辦法。諸葛亮足智多謀,儘管是蓋世奇才,其智慧也是有限度的。“三個臭皮匠”之所以“賽過諸葛亮”,是說人多計謀多、力量大,是對羣體效應的高度讚美。

美國心理學家特里普利特做過“羣體效應”實驗,他的實驗項目選擇騎自行車,一是單獨騎,二是有人陪伴騎,三是與人比賽騎。同一個人在三種情況下記錄的結果是:有人陪伴騎的速度比單獨騎的速度提高30%,與人比賽騎的速度又比有人陪伴騎的速度提高5%。這種一個人與他人一起活動,使效率提高的現象叫做社會助長作用。印證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是增量的或增質的本質。

心理學家奧斯博瑞提出的“頭腦激勵法”也從羣體增長智慧方面證實了這一點。具體做法是:大家坐在一起,主持人提出要解決的問題,鼓勵羣體成員提出各自的看法,任意思考,暢所欲言,互不批評、指責,自由討論。在討論中他人的看法啓發了自己,使之展開發散性思維,從而提出比個人獨自思考情況下高出兩倍的意見數量。該做法起到了啓迪智慧、集思廣益的作用,將提出多種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

然而,正像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樣,“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效應只是在特定環境下產生,脫離開那個環境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應,它適合於簡單的任務和決策前的準備階段。如在農田勞作、在工廠車間生產、討論問題等,羣體行動中可以互相促進,一方面參與成員自我期望值較高,不願意落在別人後面,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他人較高的評價,這樣的環境中對激發個人動機是有益的。但在接受複雜任務時,尤其是精細的腦力勞動則不適合。醫生治病需要有獨立的診斷室,工程師繪圖需要有單獨的設計室,諮詢師諮詢需要有安靜的場所,他們大多以個體操作爲主。作家寫作、美術家作畫更不容打攪。上述職業如果“三個臭皮匠”在一起,便會產生干擾現象。

羣體中存在着社會干擾作用,由於他人在場,使個體工作和生產出現減量、降質的現象。一些學校規定教師、科研院所規定科研人員不坐班,就是爲了避免社會干擾作用的出現。顯然,大多數腦力勞動不能把“三個臭皮匠”組合在一個羣體小環境中,要保持個體的獨立思考不受干擾。

由此看來,“三個臭皮匠”的組合是有選擇的,簡單勞動在一起有促進作用,複雜勞動則不宜在一起。能在一起時,頂個諸葛亮是可以的;不能在一起時,則無法形成合力,自然就無法“賽過諸葛亮”。